(三)自然地理面是有机界与无机界互相转化的中心场所

地球上存在着很薄一层的生活物质,它高度集中在三相变界的自然地理面内。这个庞大的生活物质层之所以能够产生、进化并延续下去,是通过大规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来维系的,此种循环的方式及强度,是地球所特有的, 也是形成有机界所必需的。这个薄层被称之为“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是奥地利的地质学家休斯(EduardSuess)在一个世纪以前,引入自然科学的。他在 1875 年,出版了一本关于阿尔卑斯山起源的小册子,在该书最后总结性的一章中,第一次应用了生物圈这个名词。直到苏联科学家维尔纳斯基(В.И.Вернадский)于 1926 年首先在苏联、

其后于 1929 年在法国发表了题为《生物圈》的两篇讲演后,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样在休斯之后的五十多年,生物圈的概念才得到了真正的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关于生物圈的基本概念仍然属于维尔纳斯基的范畴。1970 年美国出版的《科学美国人》月刊中,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有关生物圈的文章,特别是哈奇逊(Hutchinson)的一篇论文,对于生物圈的基本特点作了系统的综合评述。

生物体集中存在的地方,一定是某种十分独特的地方,否则正如其它大多数星球目前尚未发现生命现象一样,地球也只能是一个死寂一片的世界。那么它所要求的独特存在条件是什么呢?大致应归纳为以下几条:

  1. 它必须伴随着大量液态水的存在,而且在液态水存在的环境中,还必须能同时存在着固、液、气三种状态,并在其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积极交换;

  2. 它必须具有一个外来能源——例如太阳,以满足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能量供应;

  3. 在生物圈中,一定要有充分大的界面存在,以利于生物体所进行的复杂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有实现的可能;

  4. 必须有大量的、组成成分比较固定的大气,这个大气一方面是合成有机物质的原料来源,另一方面又是分解生物体转化为无机物的有效手段;

  5. 在生物圈中,还须具备着全球规模的物质与能量循环,以及贮存物质和能量的特殊结构。这种结构使得绝大部分的生物,尤其是高等生物的存在,

只能限制在地球某个十分狭小的层次中。

由以上五个基本条件出发,我们发现生物圈与自然地理面相当一致地吻合在一起。生物利用无机界所提供的二氧化碳和水,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 由于叶绿素的参与,生成了碳水化合物和分子氧。在此反应中,需要一种供氢体 H2A,在光合硫细菌中的 H2A 为硫化氢(H2S),而在兰绿藻和高等植物中是水(H2O)。生物从形成一直进化到目前的高级阶段,陆地上的“初始生产力”(也有人称为“第一性生产力”主要由高等植物组成,形成了生物界的基础。可以对此进行一下粗略的剖析,看一看它是如何在自然地理面中充分利用三相界面的。高等植物的根一般均处于固体状态为主的土壤中,而茎、枝和叶则处于大气当中,在植物体内有液态水以及溶解于水中的营养元素, 通过根部、茎部到达叶部,从而将固相与气相连结到一起,将无机界与植物体连结到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这种把无机环境的物质能量与生命体精巧地偶联起来的统一体系,构成了自然地理面的又一重要属性。光合生产力的研究指出,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能产生最大生产量的植物,必然是那些最善于利用固液气这三种状态的植物或植物组合。这种植物或植物组合在其建造过程里,除了充分使用太阳的光能外,还要求一些必不可少的并且应用起来不受限制的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者同时共存时, 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前面曾经举过植物的表面积相当庞大的例子,也就是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利用和摄取能量与物质的目的。

在自然地理面以外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中,由于缺失生物存在的理想条件,因此除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生物外(它们的生物量不大,而且基本上都属于低等生物),生物圈的主题部分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实际状况如此, 自然地理面以外所存在的特殊功能生物的生物量,因为所占生物物质总量中的份额极其有限,常常可以忽略不计,只是在讨论生物起源与进化时,才对它们加以重视。只有自然地理面才是绝大多数生物存在的理想场所,在这里无机界与有机界之间的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是自然地理面中又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