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太阳辐射能的平衡

以上我们概略地介绍了地球大气上界太阳能收入的理论数值,这个数值成为太阳能在地表面分配与转换的参考标准。当这个理论数值穿过一层厚厚的大气之后,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即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太阳辐射能在输入自然地理面之前,首先要经过大气这个被覆层。因此有必要首先了解大气的一般概况,以及它对于太阳辐射能的变换情况。自从地球这个行星形成之后,地球上的大气经历了缓慢的但却是连续的进化。由于它的各个组成成分在吸收太阳辐射的特性上有差异,因此在进化的历程中,随着时间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表现。与此同时,通过大气进入地表的能量平衡也经历着平行的改变。在大气的进化中,一个突出的事件就是氧的实质性数量的出现。从各种地球化学的证据来判断,地球的大气直到二十亿年之前,还基本是无氧的,当时的二氧化碳占据优势地位。在其后,光合作用的放氧步骤才出现。目前在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大气中的氧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来提供的,当然也有与此分歧的观点存在。

现在大气中的氧的比例,基本上保持为一个常数。在一年当中,一公顷年青的、生长茁壮的森林将产生 10 吨的氧并消耗 30 吨的二氧化碳。每二百

万年左右,地球上就有 15 亿立方公里的水,被光合作用裂解并为呼吸作用再组成。由此所产生的氧气暂时回到大气中,在这里一般平均停留二千年,它本身再循环一次。

大气中的氧的重要意义何在呢?它对于太阳辐射能的收支影响如何呢? 我们知道,短波紫外线对于生命是致死的。当大气中氧的浓度低于 1%时, 臭氧(O3)在大气中对于紫外线的阻挡作用基本上等于零,生命只能在水下生存,借助水层对紫外线进行防护,因为水可以吸收紫外线。一旦当大气中氧的浓度增至 10%时,就有足够的臭氧存在,从而把紫外线的穿透率减低到某种适宜的程度,这时生命体才能够离开水而到陆地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这说明了氧气对于太阳辐射的数量和质量的改变。

人们认识到氧气为光合作用所产生,也曾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它首次为普雷斯特列和英根胡斯所证明。普雷斯特列在 1771 年曾做过一个很有名的试验,确认了“在空气被老鼠呼吸成为有毒的气体,从而即将窒息而死时, 一枝薄荷草可以使得这种空气重新恢复到足以维持这只老鼠的生命”。由此看出,氧气不仅维持着生命,它也由生命所产生。氧气的含量发展到目前的含量,它对于太阳辐射能在地表面的收支、转化等的作用不可低估。

一般说来,地球干洁大气中的组成如下:

成分

符号

容积(%)

N2

78.08

O2

20.94

Ar

0.93

二氧化碳

CO2

0.03

Ne

0.0018

He

0.0005

臭氧

O3

0.00006

H2

0.00005

其它

痕量

在大气的组成成分中,对于太阳辐射影响较大的还有二氧化碳。现在的大气中,它的含量虽然不多,按容积计算平均为 300ppm,(0.03%),但它的作用却相当大。从二十世纪以来,即知道二氧化碳的浓度在大气中逐渐增加,而且随着工业发展,矿物燃料消耗的日益增长,这样增加的速率仍在继续。例如在夏威夷的观测资料,即可说明这一点。我们暂且不去讨论它对于生物的意义,而把着眼点放在它对于太阳辐射的改变上。

二氧化碳可以让太阳的短波辐射顺利通过,却能大量的吸收由地表面所发射出的长波辐射,它的分子有强烈的吸收谱带,特别是对于波长在 12—18 微米之间的红外区域。而这个光谱区恰好集中了大部分从地表辐射到空间的热能。二氧化碳的这种强烈吸收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温室效应”。据估计,自从十九世纪中叶至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经增加了 10%左右, 足以使地球的平均温度增高 0.3℃。预计到公元 2000 年,二氧化碳要比现在高出 20%,如无其它因素的影响,它将使得地面平均温度提高 0.5℃左右, 随之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极地的冰雪消融,蒸发加快、雨量增多、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事实上能否如此,在这里还不能作出肯定的回答。我们已经说过,系统本身有自我调节作用,它通过一系列反馈,尽量使自己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因此随着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高,海洋中溶解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以此来达到保持平衡的目的。即使地球的平均温度真的提高了,这时水分蒸发加快了,云量增多了,反射作用和散射作用也加强了, 对太阳辐射能的入射造成了屏障,反过来又会减少地表的能量收入,从而降低地球表面温度,使其仍然尽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观测中都证实,大气中还含有大量的尘粒和其它固体物质。尤其是粒径为 0.1 到大约 5 微米的微粒,对于地表之能量平衡影响甚大。主要原因有二:其一,这些微粒在大气中相当丰富;其二,在反射、吸收和降低太阳辐射能方面,它们具有很高的效率。根据测定,此类粒子在大气中的下沉速度约为每秒 1 厘米到每小时 1 厘米。这样如在 20 公里高空处,存在着这类粒子时,约需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沉降到地面,在此尚没有考虑大气垂直运动对其下沉的影响。近年来,国外文献对于 1963 年 3 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阿贡火山爆发后,所喷出的火山尘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观测和分析。其结果一致认为,由这次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所形成的环球带,高度约在地面以上 20 公里,它显著地对于太阳辐射量造成了世界规模的减弱。据在澳大利亚所测,1963 年 7—8 月,虽然距离火山爆发已有约五个月的时间,但太阳的直接辐射仍然减弱了 24%,直至 1964 年 7—8 月,也还比平均值低 16%。彼沃瓦罗娃在分析了苏联和美国共 12 个辐射观测站的资料后,指出自那次火山爆发以来,太阳辐射确有急剧下降的趋势。到 1966 年太阳的直接辐射量还仅仅只是原先平均值的 93%。

这些微粒在大气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化工业的进展,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界的巨大干扰,使得这种分布更加不平衡。例如兰斯伯格(Lengsberg)在 1941 年就报道,小于 0.2 微米直径的微粒(即

所谓的埃特肯核),在城市上空平均比农村上空多 16 倍,而比海洋上空要多

160 倍。又如在 1952 年 12 月,英国伦敦的一次大烟雾,造成了 4,000 人丧

生的惨剧,也是由于烟尘引起的。这种不平衡的分布,对于一个系统的能量输入来说,有着直接的影响。美国的伯莱格曼(Bridgman),在 1976 年于莫

斯科举行的第 23 届国际地理大会上曾指出,根据他在威斯康辛州的试验,由于城市的这种微粒及其它污染,致使直接可见光辐射的光谱改变十分明显。其结果是:在乡村比较清洁的大气要比城市的直接可见光辐射量平均大 29.4

%。

由于大气的组成不同,以及各个成分所在的位置不同,当太阳辐射穿过它们时,其反射、散射和吸收的状况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大气平均温度的垂直剖面表现出来(见图 4.2)。

从图 4.2 中可以看出,温度随高度的分布曲线有三个高温区,其一是大气底层,温度高的原因主要是因水汽、二氧化碳所吸收的太阳辐射以及长波辐射而造成的;其二是地面以上 50 公里处的臭氧层集中带,由于所吸收的强

紫外线而使得温度提高;其三是从地面以上 90 公里高度起,由于原子氧所吸收的紫外线辐射,造成了向上的温度增高。这样,当太阳辐射能穿透大气层到达地表时,不仅数量上从原来的太阳常数减少到某一数值,原来的太阳辐射光谱分配,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当然随着太阳高度和纬度的不同,它所穿过的大气质量(理解为大气的厚度)也就不同,到达地面后的辐射量亦随之变化。

于是,在讨论地表面的太阳辐射能收支平衡时,必须对于上述一些影响因子考虑在内。以下简要地说明在地面的平衡状况。首先从数量上看,如将大气上界的短波太阳辐射能收入规定为 100 份,它在到达地表时,直接反射

回空间的能量占 37 份,(其中 27 份是从云层表面反射掉的,7 份是大气中的微粒反射掉的,3 份是从地球表面反射掉的)。地表面的构成是很不相同的,它们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也各不相同。下表是具代表性的自然表面反射率数值(见表 4.2)。表中所列数字在使用时要加以注意,因为地表面上覆

表 4.2 自然表面的反射率

表面类型

反射率

一 雪和冰新的干雪

0.80—0.95

清洁的湿雪

0.60—0.70

污浊的雪

0.40—0.50

海冰

0.30—0.40
二 开阔水面水

0.05

三 裸土黑土

0.05—0.15

潮湿灰土

0.10—0.20

干粘土或干灰色土

0.20—0.35

干浅色砂土

0.35—0.45

四 田野、草地、树木

燕麦和小麦地

0.10—0.25

马铃薯地

0.15—0.25

棉田

0.20—0.25

草地

0.15—0.25

干草原

0.20—0.30

苔原

0.15—0.20

针叶林

0.10—0.15

阔叶林

0.15—0.20113

盖物的数量多少,它的颜色以及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均可影响反射率的数值。高层的植物冠丛与水面的反射率,与太阳高度角尤其具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比耳在 1944 年就指出,对于水面的反射率,它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线的角度,在 60—90°时,水面的反射率为 0.04,但当入射角变为 5°时, 这个数值就急剧增大到 0.39,因此上表所列数值,当太阳高度角低于 30°的条件下,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因为它们只是在太阳高度角较大时的数值。

到达的太阳辐射,除去反射掉的 37 份外,所余的 63 份被各种成分所吸

收,其中大气吸收了 20 份,(云吸收了 12 份,其它的吸收了 8 份),最终

有 43 份到达地面。到达地面的这 43 份太阳辐射,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

太阳光线直接到达地面的称为直接辐射,它约占 27 份;另一部分通过大气分

子和微粒等的散射到达地面,称为散射辐射,它占 16 份。

地面吸收的 43 份与大气吸收的 20 份辐射能,在其发生转换的同时(例如加热了地表面、增加了空气温度,蒸发了水分,转换为植物光合作用而贮存的化学能等⋯⋯),均伴随着相应的再辐射作用(将地球作为黑体看待)。这样,所收入的能量在地球与大气之间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几经曲折之后,最后返回空间。因地球的温度比太阳低的多,按照维恩定律,它所产生辐射的波长也就相应地比太阳辐射的波长长的多,因而把地球的辐射称做长波辐射。由太阳辐射能的进入,到最后长波辐射的返回空间,从而地球完成了太阳辐射能在数量上的平衡,遵循着能量守恒的普遍原则。

我们知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也有很少一部分太阳辐射能以固定的形式保存于地壳之内。如现今开发的煤炭、石油等燃料,它是当时植物和其它生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贮存起来的结果,它最终仍要被利用,释放出原来所固定的这部分能量,重新转换成长波辐射返回空间,依然符合能量平衡的总原则。至于有关辐射能各个份量的精确估算,不少科学工作者作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案,虽然它们各自在数值上有某些差异,但基本的原理都是一致的。

能量平衡的最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R=Q(1-α)-l (4.5)

R 代表净辐射,单位是卡/厘米 2;Q 为太阳总辐射值;α为地面反射率, 主要取决于下垫面状况;l 为地面长波辐射。

目前(4.5)式中的各项均可用仪器直接测定,在没有辐射仪的地方, 根据气象台站的记录,采用气候学计算方法亦能将它们分别计算出来。同时, 我们知道:

Q=S+D (4.6)

式中 S 为直接辐射,D 为散射辐射。这三个项目中,只要知道其中任何

两项,即可求出第三项。一般说来,Q 是比较容易求出的,很多的情况下, 常需将 D 与 S 分开,这时只需求取其中任何一个,便能达到目的。今以散射辐射 D 的气候计算为例,我们选择了武汉、广州、北京三点作代表,根据 1964 年的实际观测资料,作出了 D/Q 与日照时数 Tm 的经验关系图。为节省篇幅, 仅将武汉地区为例(图 4.3)。

它们的关系式表达成:

D=Q(1.0-0.067Tm) (4.7)

其它二站的关系均类此。

为了计算和使用上的方便,可以将(4.7)式作出诺模图,分 Tm 分别代表 0,1,2⋯⋯12,13,14,则 D/Q 分别为:

其诺模图如下(见图 4.4)。

以上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关于辐射平衡各分量的测定和计算,现在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世界上已有不少人,作出了全球的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分布图。

截止此,我们阐述了太阳辐射能在数量上的变化状况。其次,要对太阳辐射的光谱组成变化加以讨论。地球周围的大气,可以看做是一个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的过滤器,当太阳辐射通过时,其光谱组成将加以改变。尤其是大气中的臭氧、水汽和二氧化碳三种成分的“过滤”作用最为明显。臭氧强烈地吸收辐射光谱中紫外辐射的绝大部分,在地面以上大约 50 公里的高度,是臭氧的集中层,由于它吸收了大量的紫外线,使得该层的温度上升到接近 0℃,显著地高于臭氧层以上与臭氧层以下空气层的温度(高于臭氧层和低于臭氧层空气的温度均低到-60℃左右),这可以参看图 4.2 的温度垂直分布图。在离地面较近的空气层,水汽和二氧化碳强烈地选择吸收红外波长的辐射。经过筛选,最后穿透大气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能,主要是可见光波长(约占总辐射量的一半)及接近可见光的红外波长部分。地球可以看作是一个接近于理想的黑体,它被太阳辐射能加温后,必然进行长波再辐射, 这种长波再辐射的波长与地球所达到的温度直接有关。而地球达到的温度, 恰好体现着自然界最奇异的平衡之一,即在它吸收太阳辐射能后,因提高温度所伴随的长波辐射,其向空间发射时的波长,恰好能通过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选择吸收后留下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