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它突破了以往教学方法唯智主义的框框,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产生与发展

情境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并非现在才有,在我国和西方的教育史上,都有这方面的记述。当然,这些记述所反映的情境教学从现代科学意义上说都还不能称为情境教学法。例如:在《列女传·母仪》中,就有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孟母为了教育孟子,设置了“断机”这样强烈的刺激情境, 达到了说教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情境教育的著名实例。

在我国古代和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里,都有宝贵的启发诱导思想。《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强调通过师生谈话来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主动思索以获得问题的解决。可以说,这都是情境教学的萌芽。

在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也有情境教学的形式。一次,教师为了教爱弥儿学会辨别方向,就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爱弥儿在大森林里迷失了方向,又饿又累想回家但找不到路。这时教师通过中午树影朝北的常识引导爱弥儿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有目的地利用大自然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思索。

教学中运用和创设情境形式在美国教育家杜威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所以,思维起于疑难是他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这里的“疑难”意即相对学生认识程度而言的有困难的情境。他认为,要使这个有困难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必须使这个情境和学生经验过的情境有相似之处,而学生对付这个情境又有一定的能力。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因而杜威的教学过程就是创设情境、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成果。

在现代教学思想中,情境教学的形式得到了较系统的反映,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中,就十分重视自然情境的教育作用。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苏霍姆林斯基给孩子们编制了 300 页《大自然的书》,每一页都给孩子们以极大的兴趣和生动鲜明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又如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创造的暗示教学法,其实质是通过各种暗示手段:通过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表演生动有趣的短剧和做游戏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有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共同进行,从而充分挖掘大脑的潜能,达到惊人的教学效果。可见,暗示教学的关键在于组织和创造学习情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暗示教学也是一种情境教学。

在我国,把情境教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较早提出并在理论上进行探讨的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同志。她在借鉴国外外语教学中运用情境的同时,吸收了我国古代诗词中关于意境说的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反映论的原理,利用形象,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初步阐述了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她认为,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儿童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把言和形结合起来,进行片断的语言训练。第二,通过“观察情境教作文”引导儿童观察时,在情境中加深体验,展开联想,习作时再现情境中构思,在进入情境中陈述,促使儿童情动而辞发。第三,通过生活显示情境、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扮演体会情境、语言描绘情境六种不同途径创设和教材有关的情境对儿童进行美感教育,促使儿童由感受美而入境→爱美而动情→理解美而晓理。第四,在前三阶段的基础上,运用形式上的新异性、内容上的实践性、方法上的启发性情境教学三原则,进一步促使儿童的整体发展。李吉林同志创立的情境教学理论虽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但它却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并且在实践中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

  1. 理论依据
  1. 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

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开始和进行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 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活动同样如此。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学生生动活泼、坐立不安使课堂看起来有点乱,但比端庄正坐、面无表情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而大脑右半球则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而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偷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认识的直现原理。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儿童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而世界正是通过形象进入儿童的意识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儿童的意识也同样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界环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儿童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儿童本身的自我运动。

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应该指明的是,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而演示教学法则只限于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 或者教师简单地做示范实验,虽然也有直观的作用,但仅有实物直观的效果, 只能导致学生冷冰冰的智力操作,而不能引起学生火热之情,不能发挥情感的作用。

  1. 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相似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是普遍

性原理,也是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形象是情境的主体,情境教学中的模拟要以范文中的形象和教学需要的形象为对象,情境中的形象也应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一致。情境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收入或创设许多生动的场景,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

  1. 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众所周知,意识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有意知觉、有意记忆、有意注意、有意再认、有意重现(回忆)、有意想象、有意表象(再造的和创造的)、逻辑和言语思维、有意体验等等。但遗憾的是,包含如此丰富内容的意识心理活动仍然不能单独完成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任务。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诱发和利用无意识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

自弗洛伊德以来,无意识心理现象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这里我们试从分析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本质、特点和作用入手,来阐述它与意识心理活动在认知过程中的统一。

所谓无意识心理,就是人们所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主体对客体的不自觉的认识与内部体验的统一,是人脑不可缺少的反映形式(它包括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再认,无意表象、无意想象、非言语思维、无意注意、无意体验等等)。该定义强调无意识心理活动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

①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认知作用。如,我们在边走路边谈话时,对路边的景物以及路上的其它东西并未产生有意识的映象,但我们却不会被路上的一堆石头绊倒。原因就是“石头”事实上引起了我们的反映,并产生了“避让”这种不自觉的、未注意的,不由自主的和模糊不清的躯体反应;②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内部体验作用。常言的“情绪传染”就是无意识心理这一功能的表现。例如我们会感到无缘无故的快活,不知不觉的忧郁,这往往是心境作用的结果。心境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状态,它能使人的其它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较长时间的情绪色彩。

研究表明,无意识心理的上述两个功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认知过程:首先它是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必要形式;其次它又是促使人们有效地进行学习或创造性工作的一种能力。可见,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是人的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情境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调用无意识的这些功能,也就是强调于不知不觉中获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的原因。

  1. 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情意活动) 统一的过程。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在其中。否则,人们常言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失去了理论根据。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其中师生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交流回路: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

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是教学内容,信息载体是教学形式;情感回路中的信息是师生情绪情感变化,其载体是师生的表情(包括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动作表情等)。知识信息流是刺激学生的情境;情感信息流则是知识信息引起的反应。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信息流共同合成教学活动的信息总流。无论哪一条回路发生故障,都必然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只有当两条回路都畅通无阻时,教学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1. 实际操作

运用情境教学首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创设情境的途径初步归纳为: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六种。

  1. 生活展现情境。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2. 实物演示情境。即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背景,构成一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时,应考虑到相应的背景,如“大海上的鲸”“蓝天上的燕子”“藤上的葫芦”“珊瑚礁上的珊瑚”,通过背景, 激起学生广远的联想。

  3. 图画再现情境。图画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就是把课文内容形象化。课文插图,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都可以用来再现课文情境,其中剪贴画、简笔画。更简便易行。

  4. 音乐渲染情境。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教师自己的弹奏、轻唱以及学生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关键是选取的乐曲与教材有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境的发展上要对应、协调。

  5. 表演体会情境。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是课文中的××”;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加深了内心体验。

  6. 语言描述情境。以上所述创设情境的五种途径,都是运用了直观手段。因此,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这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指向性作用。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会更加鲜明,并且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随着年龄的升高,直观手段逐渐减少,单纯运用语言描绘带入情境日渐增多。

  1. 功能与原则

情境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陶冶功能和暗示(或启迪)功能。

  1. 情境教学能够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在教育心理学上讲陶冶,意即给人的思想意识以有益或良好的影响。关于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 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把它总结为“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南朝学者颜之推进一步指明了它在培养教育青少年方面的重要意义:“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与款押,熏清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易暗化,自然似之。” 此即古人所说的“陶情冶性”。

情境教学的陶冶功能就像一个过滤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它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这种净化后的情感体验具有更有效

的调节性、动力性、感染性、强化性、定向性、适应性、信号性等方面的辅助认知功能。

  1. 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适应能力。众所周知,人的社会化过程即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实际上完全是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种族、地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作用有的被我们感知到,但更多的则是不知不觉的。因此,保加利亚暗示学家 G.洛扎诺夫指出:“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

人要受环境的教学和教育,原因就在于人有可暗示性。这是心理学和暗示学研究所共同证明了的。H.伯恩海姆(1840~1917)在他的《论暗示》中认为“凡是影响于心理的都是暗示”。A.比耐的实验则证明在儿童身上天然存在着接受暗示的能力,接受暗示是人的一种本能。因而在他的《可暗示性》一书中,“可暗示性”就成了“可教育性”的同义语。其实,这些结论在社会学的背景上也是成立的: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必然要受到一切社会关系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另外,格式塔认知心理学理论也论证了情境的暗示或启迪作用。它认为, 人通过感官知觉外界环境,所得到的只是些“样式”或“格式塔”,而人的心理对客体有一种“完形”作用。这种知觉的组合由于受形(图形,形象)

—基(背景因素)关系、接近律、相似律、共同律、简单律等辅助认知规律的支配,而倾向于“好的形象”或“好的图形”。亦即人在特定的情境中, 心理活动倾向于把认知对象组合成情境所提供的可能性的东西——一个形象、一条原理或某种知识。事实上,这就是情境本身的特点所提供的暗示或启迪。再则,由于某些形式的知觉产生于该形式的部分间的关系之中,“各个部分会丧失它们以前的特性而呈现出由整个模式决定的新特性”,即人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本质上也是由于情境本身的潜在因素产生了相应的启迪。

换言之,情境教学中的特定情境,提供了调动人的原有认知结构的某些线索,经过思维的内部整合作用,人就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结构。情境所提供的线索起到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比如正处于某种问题情境中的人,会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为了使情境教学更好地发挥上述两种功能,提出以下几个重要的使用原则: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和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原则,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 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

  1. 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和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原则。这是实现情境教学的两个基本条件。无意识调节和补充有意识,情意因素调节和补充理智因素。人的这种认知规律要求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集中思维,培养其刻苦和钻研精神,又要考虑如何调动情感、兴趣、愿望、动机、无意识潜能等对智力活动的促进作用。教师在鼓励学生要刻苦努力时,很可能已经无意识地暗示了学生:你能力不行,所以要努力。这样就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畏

难情绪。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把学生视做理智与情意同时活动的个体,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潜力。

无意识与意识统一,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集中与轻松并存的状态。暗示学称这种状态为“创作力的假消极状态”,这时,人的联想在自由驰骋、情绪在随意起伏、感知在暗暗积聚、技能在与时俱增。这正是情境教学要追求的效果。

  1. 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该原则根据认知活动带有体验性和人的行为效率与心理激奋水平有关而提出。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气氛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思维的“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

  2. 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该原则强调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是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学本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情境教学更强调这一点。只有师生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教师对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前文所述的两条信息回路才有畅通的可能。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生也必须充分了解教师,彼此形成一种默契。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决定的自主性侧重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这一原则要求在情境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得到如何做人——做生活主人的体验。它意味着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和快乐的基础上。

实际上,上述几个原则是密不可分的,它们有机地统一在整个情境教学之中。

  1. 问题情境选例 情境 1(数学)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我们已经了解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果进一步要问组成三角形的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做个实验:(自制教具)

这是一端相连但能转动的两根木棒,一根长 20 厘米,一根长 30 厘米。

另外,这里还有三根长度不同的木棒,黄棒长 15 厘米,白棒长 10 厘米,黑

棒长 60 厘米。现在,要钉一个三角架,使端点相互连结,请同学们试试看, 用哪一根木棒合适?(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白棒和黑棒都不合适,只有黄棒适合)。

由此,学生首先建立一个印象,要构成一个三角线,则三个边的长度之间有某种制约关系,某一边过长或过短都不行,那么这个制约关系是什么呢? 从而正式引入课题,获得“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及“a+b

>c,b+c>a,c+a>b”的数学表达式。

说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直线形中线段不等关系的重要依据,应使学生确实掌握。在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出数学结论, 从而比较好地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头脑, 无疑是有价值的。

情境 2(自然)

在讲《叶的蒸腾作用》一节课前,教师准备好以下演示用具:烧杯(或白玻璃杯)4 个,天竺葵一盆,打了小孔的木板两块和水。并按教材图中所

示的方法,在上课几小时前将一套演示装置放置在阳光下。上课后,教师先出示另一套(没有放在阳光下的)演示装置,并向学生说明这一装置。然后提问:如果将这一装置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现象?有什么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 1~2 分钟,然后把各自的想法和提示这一假想的理由写下来。教师还应提问一些同学,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后,教师再演示放在阳光下的一套装置,让学生观察。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有什么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实验结果和他们自己假想的结果是否一致,为什么?教师可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转入对蒸腾作用的过程和机理的讲解。

教师在使用这一情境时,要鼓励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大胆提出各种假想。学生在发言中,不管提出什么样的假想,教师都要鼓励学生讲下去。学生发言中,教师不要做任何暗示。在观察了实验结果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讨论几个同学最初的假想。

这一情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结论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更多的活动,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发现”。因此,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