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六步导学法

小组教学法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分层教学形式。

最早出现于前苏联和英国。本世纪 60 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有见识的教育家也已开始关注小组教学的研究,他们对此投放了一定的力量,通过教育实验研究了小组教学的一般特点、操作过程和方法、功能范围以及与其它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等方面的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后来,随着现代教学论研究的进展,小组教学很快在欧美各国以及日本等国流传开来。现在,它已成为发达国家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活动方式。

在我国,最早研究小组教学的是上海市育才中学。70 年代末,这所学校在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有领导的、茶馆式的教学模式中,就让前后两桌的四位学生组成“读议小组”,引导学生探索、评论,达到了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又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进入 80 年代后,我国教育界的一些同志也先后对小组教学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探讨。据已经了解的材料,专门就小组教学做实验研究的就有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集体与个性研究室”、杭州大学教育系等单位的同志。此外,还有不少同志在做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绩。

近年来,无锡市教科所吴盘生老师根据无锡市一些学校的实验和研究材料,对我国实施小组教学的方法和课堂操作程序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1. 怎样组建小组

为了开展小组教学,首先就得组织学习小组。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资料, 组建小组时,教师应当妥善解决以下五个问题。

  1. 组织哪几种小组。组建小组时,教师应当运用多元思维方式,改变以行政小组取代学习小组或以一种学习小组包容所有学科的传统做法,建立多种学科学习小组。就是说,应当至少建立语文学习小组、数学学习小组和外语学习小组等三种小组,让班内每个学生无一例外地都参加这三种学习小组,且保证每一种学习小组的成员各不相同。这样,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小

组中可能是普通成员,是对信息的迫切需求者,而在数学或外语学习小组内, 则很可能是骨干,是见多识广者。同样,这一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交往范围就会大大扩展,因他在语文学习小组中直接交往的同学已不同于数学小组和外语小组了。

学习小组的种类应当保持几种为宜呢?研究表明,三到四种较为合适, 就是说,并不需要每门学科都单独建立小组。当学生开始学习其它课程时, 可在已有的三个学习小组的基础上加建学习小组,学科之间也可相应地借用有关小组。

自然,在开始阶段,可以先建立一到两种学习小组,然后视条件成熟情况再逐步增多。

  1. 建组原则。

①均衡:一种学科的各个学习小组的力量应保持均等,这是指在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各小组应大体相等。就是说,各组都应有一定数量的优等生和后进生。这样均衡配置的好处首先在于每个小组都能讨论起来;其次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深入交往,并据此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再次是有利于各小组在同等条件下展开竞赛,相互帮助。

②男女生混编。同一学科的学习小组中男女生的人数应大体相等。

③自愿为主,适当调整。学生参加哪个小组,应尽量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在基本自愿的基础上再做适当调整,以保证达到“均衡”。这里应当注意: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不要编在同一小组,以免矛盾激化,影响小组活动; 后进生宜编入对他持中间态度的小组,当然也可编入对他欢迎的小组,但此时可能使其产生依赖思想。

④动态。一种学习小组确定后,不要一成不变,应当在一学期内变动两次,及时从人员结构上为解决实际中产生的矛盾提供条件,适应已经变化的情况,保证小组学习的展开。

  1. 小组的人数。国内外研究证实,一个学习小组的人数以三到七人为宜,多数人认为五人小组最合适。为什么?首先,它已达到一定的量,因为小组的规模大些,组内可能汇集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其它信息的量也就相对大些。但并非越大越好,人数过多,就会使有些学生丧失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因而这种量应当是有限度的。“五人”这一数量可以同时满足上面两个条件;其次,“五”是奇数,它在客观上提供了这样的条件:小组讨论一旦处于争执不下的时候,从人数上自然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倾向性,这样便于做出暂时性的结论。

在我国,开展小组教学的初始阶段,可以让前后两张课桌的四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或者,让邻近的三张课桌的六位学生组成一组。这种配置方法的优点在于省事,但较难贯彻“均衡”和“动态”这两条原则,较难满足各科学习小组成员互不重复的要求,因而只适宜开始阶段。

  1. 选择小组长。小组长是一个小组的核心,小组学习的成败,往往与组长有很大关系。为使小组长这一正式角色能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使之既是小组的形式核心,又是小组的实质核心。因此,选择小组长时就应注意小组长的基本条件和产生方式两个问题。

学习小组长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首先他们应当是本学科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初步的组织能力; 再次,愿意对学习差的同学提供帮助。

选择小组长时应避免采用教师指定的方式,应当真正尊重学生的意愿, 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在选择之前,教师可以公布挑选组长的标准。由于有自愿建组作为前提,公举组长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选出的组长较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

此外,还应做到各种学科的组长不兼职,即一个学生尽可能不要担任两种以上的学习组长,以使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

  1. 安排座位。小组教学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必然需要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学生座位空间形式的变化就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的座位安排形式可以称之为“秧田型”,它已为大家所熟悉。小组教学一般需对“秧田型”加以改造,可以采用的形式有:

①会晤型:常用于小组学习的初始阶段,它适用于前后两张双人课桌的四人为一组的编制,需要讨论时,前面两位学生回过头即可。其优点是方便; 但不利于变动,小组人数也少一点。

②马蹄型:这是适合于六人为一小组的编制形式。它的优点是学生变动座位方便,也有利于讨论;但每组有四位学生的座位方向不佳,在教师板书或演示时不利于观察、记录,另外,小组人数也多了一点。

③万向型:这种形式要求配备单人课桌,而且是带有“万向轮”的,学生在平时不开展小组学习时,仍按“秧田型”坐,一旦需要讨论,立即将课桌围拢来。这种形式的优点是灵活、方便,且能满足小组教学的多种基本要求;缺点是配备带“万向轮”的单人课桌显得要求较高。

不管采用上述哪种形式的座位方式,都是对“秧田型”方式的改造,而且一个教学班内的学生数不宜太多(以 45 人为宜),教室的面积也应尽量大些;另外,在小组空间位置的安排上应尽量做到:小组成员在讨论时能面对面地直接交谈;空间距离尽可能接近一点;组长应坐在中心位置上。这样才能较为充分地发挥教学空间结构形态变动的潜在功能。

  1. 课堂操作程序

小组教学通常可以遵循如下操作程序:决策→导引→观察→调整→评价

→接续。现简要分述如下: 第一步:决策。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当决定采用小组教学形式时,需要同时考虑以下四个问题:

  1. 意向。这是指教师应当明确小组教学的目的任务并预测其结果,就是说,应当从本班群体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单元的要求,全面地设计小组教学,使工作目标直接指向:努力造成互相帮助和竞争的热烈气氛,促进人际交往,提高班级的团结水平,从而提高群体和个体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习过程的合理化,在结果和所花时间两方面同时提高教学效益。

  2. 内容。教师决定将哪些材料提供给小组学习,这是决策的重点之一。必须明确,并非任何材料都可以提供给小组学习;信手拈来、不加选择的材料,只会把小组教学搞糟。

怎样选择材料并规定任务呢?需要同时注意以下三点:

①材料或任务有适当的难度,在班内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②这种材料或任务学生个人不能完成,或在规定时间内难以完成;

③它们应当适合于开展讨论或协作。此时可参考下表:

小组学习与个别学习利弊对照表

项目

内容

小组学习

个别学习

教学的要求

  1. 改善情绪和态度,改变价值观

  2. 纠正错误,忍受刺激,增强意志

  3. 扩大知识面

  4. 提高感受性(痛觉、听觉、嗅觉)

  5. 提高肌肉的紧张度,改进操作技能

  6. 增强长时记忆

  7. 提高思维的紧张度

  8. 增强思维的变通性,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

  9. 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新颖性、独创性

  10. 提高注意的持久性

  11. 提高注意的集中性

有利有利有利有利有利有利有利有利有利有利

有利

教学材料的性质
  1. 记忆性材料(短时记忆)

  2. 要求理解、归纳的材料

  3. 要求探索、发现的材料

  4. 要求做出评论的材料

有利有利有利

有利

班级群体的水平
  1. 群体目标得到认同

  2. 组织机构健全,自我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3. 人际关系趋向协调

  4. 群体规范健全

有利有利有利有利

学生的状况

  1. 属小学低、中年级的年龄段

  2. 个体具有合理的习惯、爱好

  3. 有交往的需要

  4. 要求取得良好的自我感觉

(有争议有利有利有利

有利

教师的状况

  1. 教学组织能力不强

  2. 接受新事物较慢

  3. 不愿墨守陈规

  4. 与学生交往时倾向于平等合作

有利有利

有利有利

  1. 转换。这是指教师将既定的学习材料或任务根据教学法做加工,转化成学生易感兴趣的具体任务,以课题的形式表述出来,并同时设计出一定的问题情境。为什么如此?研究表明,只有使具体的学习任务转换为学生的问题时,小组群体的思维才容易被激发,它们才容易进入真正的讨论,此时, 学生们才可能在自然的情境中较为自觉地围绕特定的目的开展活动,努力完成眼前的任务。怎样选择转换方式?可参考下表:

转换方式—览表

情境特色 方式要点(备选) 情境
1

训练

(提高技能水平)

①观察

②朗读或快速阅读

③听写

④速算

2

理解

(弄懂教材中的概念、难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①分解定义要点

②按逻辑顺序整理

③对照

④归纳

⑤演绎

3

探索

(发现原先不了解的道理、规则、原理。一般多用于理科)

①填空

②预测

③假设(想象)

④反驳

⑤求证

⑥发现

4

评论

(针对已明确的内容发表见解。一般多用于文科)

①草拟文件

②表述

③反思

④述评

⑤在争论的基础上选择

5

操作

(实地动手完成某一具体任务,并形成一定的技能)

①实验

②给诗文作画

③设计

④制作

⑤小发明

  1. 步骤。确定课堂教学的整体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小组教学展开的程序,同时预计可能发生的问题,考虑应当采取的措施。

第二步,导引。

为了让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能真正开展学习,教师必须善于将学生引入教学过程,这一步骤可以称之为导引,它包括如下要领:

  1. 展示内容:在讲述过程中阐明“基本语言、基本框架、基本思路”, 指明本课时小组学习内容的范围,提出小组学习的课题,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一课题在本章节中所处的地位。

  2. 激励启动:以“引发性开讲”开始,公布“转换”环节决定的设计方案,展开特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通过小组活动改进学习的意向和需要,并了解问题的已有条件、疑难症结、解答要求和表达方式等,准备参与

小组学习。

  1. 交待步骤:采用直接和间接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逐步掌握参与小组学习的基本步骤或要领。它们包括:①独立思考(教师此时应安排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作业的时间);②共同讨论,先由一人做中心发言(轮流), 当组长领导大家共同分析课题的条件、依据、症结、可能性、思路和结果时, 积极争取发言,评论中心发言,提出各自的主张或方案;③检查核对,逐步养成既重视结果的正误又关注思路的习惯;④初步评价,对每个同学独立思考的成果和参与讨论的程度做出评价,对本组的学习状况做出自我评价。

  2. 引入讨论:这是导引的关键,此时教师需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①在初始阶段保持足够的耐心。研究表明,在开展小组教学的初期,学生中可能经常出现三种情况:A.闲聊(与课题不相干的交谈);B.开玩笑; C.冷场。此时,肩负导引使命的教师如果缺乏耐心,小组教学刚开头就可能夭折。频繁地出现上述三种情况,正表明学生从传统教学方式的压抑下解放出来需要一个过程,他们学会小组讨论也必须以取得主人公的自由感为前提。转折阶段出现一点问题是难免的,正因为不会,所以才需要教师导引。还有一种情况也值得注意,有时教师并没有让学生讨论,而学生却在小组里交头接耳、唧唧喳喳,这并不一定就是开小差,很可能,这正表明学生已开始对讨论感兴趣,并真正尝试讨论,此时,教师也同样需要足够的耐心。

②重视交往技法的训练和培养。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在交往中积累的经验也大相径庭,因而他们在小组学习中的交往技法的基础就必然显得悬殊。为了排除交往障碍,促使学生在小组中能顺利地交谈,教师应当悉心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交往技法:A.能整理自己的意见,并敢于在小组中表述出要点;B.较正确地判明交往情境,能觉察和判断交往伙伴在特定场合的心境和行为表达方式,理解其“潜台词”,确定自己在此种场合应持的交往格调;C.鼓励交往伙伴发表意见,并善于倾听之,对他人的缺陷保持耐心;D.能积极发言,注意约束“独白”热情。

③注意小组讨论方式的多样化。小组讨论的方式切忌单调乏味,教师可参照下表导引:

小组讨论方式一览表

按讨论内容划分

1

训练式讨论(讨论中心为:怎样提高训练技能):

①观察要领研讨

②快速读写要议争论

③速算诀窍交流

④交往技法讨论

2

理解式讨论(讨论中心为:怎样理解新教材):

①分解与整理的讨论

②比较和对照思路的讨论

③归纳和演绎的讨论

3

探索式讨论(讨论中心为:怎样发现原先生疏的科学原理):

①完型(填空、接续)式练习结果交流

②推理或预测的讨论

③求证假设的讨论

④怀疑式讨论

4

评论式讨论(讨论中心为:对已有的结论发表评论性见解):

①述评式讨论

②选择式讨论

③反思式讨论

5

操作式讨论(讨论中心为:怎样动手完成特定任务):

①实验式讨论

②制作或设计要领研讨

③小发明的始末讨论

按讨论形式划分

1

唧唧喳喳式:

人人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全班一片唧唧喳喳声。此种形式的优点是气氛较好,发言机会多,但难以控制全局,反馈机会不多

2

轮流发言式:

小组成员围绕课题,挨个儿发言,一个不漏,或轮流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

3

接力发言式:

小组成员就某一课题每人准备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然后以后语接续前言的方式发言,构成一个整体

4

角色扮演式:

在组内选择一成员充任“小先生”,由他聘请一助手,其他同学向他们发问,答不了,让位于发问者,以此类推

5

组际评价式:

甲组向乙组发问,并做出评价,然后互换

6

连锁评价式:

学生面对课题,先由一人发言,然后由他本人请组内一同学补充并做出评价,若未完成,再依次接续

第三步,视察。

当各小组开始活动,大部分学生开始参与教学过程时,教师就应根据教学决策,全神贯注地观察小组活动的现状,以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促使小组学习活动健康开展。

如何观察?应当同时观察小组群体和学生个体两方面的活动状况,尤其要抓住表征活动水平的若干关键性指标。此时,可参考下表:

小组教学中观察指标—览表

类别

关键性指标

指标内涵

等级

小组群体活动水平指标

1

接纳度

对小组内每个成员接受、容纳和为排除“参与障碍”(交往技能差、注意力分散、人际关系不良、因基础差而感到课题太难)而提供帮助

的程度

2

规范度

纪律和舆论的健全程度及实际发挥的作用

3

核心度

①有无核心(单核心、多核心、无核心)

②组织核心与非组织核心是重合抑或分离

③组织核心的工作水平(与实际活动的核心是否重合)

4

效能度

完成课题任务的水平,发挥群体作用(开展互助、评价和督促个人,向全班展示学习成果) 程度

5

创造度

尊重成员的创造才能,开展自由研讨,别出心裁地解决课题,或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程

小组成员个体活动水平指标

1

参与度

①介入和倾听的程度

②提出问题的频度

③主动发表意见的程度

④“参与障碍”的排除程度

2

深入度

①学习兴趣的形成和稳定程度

②对学习过程的关注程度、对思路的重视程度

③对他人提供帮助的程度

④对他人意见的反思程度

3

认同度

①对小组学习目标的接受程度

②与小组组织核心的合作程度

③遵守纪律、顾及舆论的程度

4

参照度

把隶属小组乃至班级看做参照群体(有归属感、安全感、规范感和进步感)的程度

5

独立度

①展示特长的程度

②发表个人见解的程度

第四步,调整。

教师在导引和观察的基础上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小组学习的进程,促使其健康发展。通常可采用如下做法:

  1. 控制进程。教师有意识地抓住四项内容加以调节:①小组活动围绕课题的程度;②小组讨论推进的速度;③小组核心的形式和工作水平;④小组讨论的深度。

  2. 理顺思路。为了避免出现小组在新课题面前束手无策或乱碰乱撞的局面,教师应面向全班或个别小组就如何研究课题做适当揭示,以促进学生思索:如何在已知与未知之间架设桥梁?如何改变已被证实属于不当的思维方式?如何在多谋中善断?

  3. 指导互助。督促优等生帮助组内的后进生,督促后进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主动争取他人的帮助并努力解决疑问。

  4. 中止讨论。在适当的时候宣布小组讨论暂告一段落或已可结束,以控制时间。

  5. 组织发言。给各小组提供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在组织过程中教师应控制:①发言率——各小组在全班发言的机会;②代表率——学生个体代表小组在全班发言的机会。此外,还应注意发言形式的多样化。

第五步,评价。

当各学习小组的学习成果以一定的方式得到展示后,必须及时给予评价,以使各组获得信息反馈,从而促使其强化动机、调整学习进程。在评价时,可据下表抓住要领:

小组教学中评价要领—览表

项目

内容

1

主 体与 客体 的对应

小组六步导学法 - 图1

2

主要内容

合理化水平——完成课题的思路、方法正误率——解题的结果

效率——耗费的时间

互助水平——互相启发、帮助的情况

3

途径

互相批改、评价自改互评

教师批改、评价

4

方式

强评价——用分数表示结果并对优秀者加分弱评价——用等级表示结果

不评价

5

意向

实行积极性评价,把消极性评价降低到最低限度,增强成功感, 提高积极性

鼓励“别出心裁”,引导学生发展群体和个体的创造力

第六步,接续。

当各小组从评价环节中获得信息反馈后,学生很可能将注意力集中于评价结论,斤斤计较所得分数或等第是否公平,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小组学习主要目标的追求。为此,实施小组教学过程中,必须为接续步骤安排必要的时

间。

所谓接续,就是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将学习小组的注意力由评价引向新的探索,使小组群体和学生个体不断地增强三种意识(①目标意识,

②问题意识,③参与意识),以巩固小组教学的效果,并为日后的小组教学做铺垫。

教师在接续阶段可采用以下手段:①小结:教师指导学习小组简要小结本课题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归结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或关键之处,提出本次学习中值得改进的地方;②激疑:以问题形式提出与本课题有关的新课题,用深一层次的疑问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意愿;③布置作业;通过当堂布置巩固性作业和求索性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教材,在课后继续钻研、开展互助和竞争。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操作小组教学的六个步骤就构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封闭回路,它们可以概括地称为“小组六步导学法”。而始终贯穿于其中的则是鲜明的革新意向——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主体功能,努力帮助学生以主人翁姿态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创造一种留有余地的、富有人情味的、充满创造气氛的新型学习生活,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发展。

小组六步导学法 -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