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开放教室”“开放学校”“开放教育”是本世纪 30 年代在英国产生的一种教育方式。当前多用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教学,长时期不大被人注意。到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传到美国,才扩大了影响,并成为一种时髦的教育方式。

在开放教室内没有固定排列的课桌和讲台,而是将教室的空间分成几个兴趣区、活动区,也有的叫角,如阅读角,科学角,音乐角等。区与区之间往往用幕布或板具隔开。在每个区角里都准备了大量的可供儿童活动的材料,供儿童阅读、使用和操作。在这里,孩子不是静悄无声的,而是走来走去,进进出出,敲打,制做,歌唱,到处是活动。

开放教室的特点是以儿童兴趣为中心,让儿童在活动中学习,不分年级, 不按能力分组,也没有考试和留级。在英国儿童这样活动到 7 岁,就离开幼儿学校,进入初级学校(7~11 岁)。假如初级学校也是开放学校,它也会把不同年龄的儿童,如七八岁乃至九十岁的儿童编在一个班,到 11 岁便离开初级学校进入中等学校。

开放教育并不是一种新教育思潮,它属于杜威的进步教育或新教育派。其指导思想就在于认为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在于促进整个人格的发展,这无疑是对的。它又想把教室办成世外桃源,企图逃避排除阶段矛盾,这就又陷入了唯心主义。

据英国 1967 年的调查材料:当时初级学校约有三分之一“极大地”受到了这种非正式教育方法的影响,约有三分之一有“一点儿”受到影响。

从本世纪 60 年代末开始,美国人成群结队到英国去考察,回国后著书立说指责美国中小学实行奴化教育,限制了个性发展,使得美国从小学到中学受到了开放教育强烈影响。美国的开放教育较之英国又有了新的发展。如有的州是采用一半时间进行正规教学,一半时间开放教学;有的则大部分时间进行正规教学,安排一定的时间实行开放教学。在中等教育方面,从 1967 年还开始实行一种“自由学校”,其基本精神和开放教育是一致的,就是给学生以应有的更多的自由。这类学校 1967 年只有 25 所,到 1972 年约有 600 所。这些学校设少数必修课,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每堂课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时间可以由学生自由支配,可自学,也可参加各种有益活动。这种自由学校的好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缺点是降低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