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 8 月 2 日,伍家岗区教育局长一行,经原市教委主任的介绍,首

次沿着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来到全市 18 个特困乡之一的五峰傅家堰乡。他们扛着摄影机,深入全乡 7 个贫困小学,50 多名特困学生家庭,进行走访。在白庙村一组农民张兴家,局长曾承红听说张兴的妻子出走,当即拿出 100 元,给两个光着身子的孩子各买了一套衣服,并结了帮扶对子。

摄像机摄下了傅家堰乡学校的破败,失学儿童的艰辛与眼泪。他们回到城区,利用暑期集训,组织 600 多名教职工轮流观看,山区的贫困牵动着城区老师的心弦。很快上至伍家岗区委书记,下至全体教职员工,还有部分学生迅速与傅家堰 100 多名失学儿童结成了“手拉手”的帮扶对子。

顾亮亮、李万清、张芳芳们复学了;父亲早逝,母亲常年卧病在床的张健波、张玉银兄弟复学了⋯⋯

在救助与被救助的关系中,有很多动人的故事:

他叫李万清,家住傅偃大龙坪村二组,就读于渔洋关二中。他从局长手中收到了伍家乡副乡长翟文莉救助的 200 元学费和一封催人泪下的书信:

万清同学,你好?学习进步? 1994 年以来,伍家岗区区长李国树伯伯

支持你读完了初中。今年 4 月,他不幸患肠癌,告别了人世。临终前我到医院去探望他,他向我介绍说你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可家境十分贫寒,上学时,连几分钱一支的铅笔也得靠老师或亲戚救助。他嘱托我一定要扶持你上高中、上大学,把你培养成祖国有用的人才⋯⋯

李万清读着来信,大滴的泪珠,簌簌滚落。

伍家岗小学校长孙清岑,区教研室副主任,自己还是组织照顾的对象。但他说,再穷穷不过傅家偃的失学孩子,他也加入到救助行列。有些年轻教师工资不高,他们三、四人凑在一起,包下了素不相识,远在五峰深山的孩子们上学的费用。

傅家堰乡 186 名失学儿童,被来自城区的一封封来信重新点燃了希望的火花,来自领导、教师、学生的慷慨捐助,帮助这批不幸的孩子走上了幸福之路!3 年之中,伍家岗区的职工和师生为 186 名失学儿童捐赠人民币 20075

元,为全乡 3000 多名学生捐赠衣物 5 万多件,人均达到 15 件,捐赠学习用

具 3000 多件⋯⋯

10 月 2 日,傅家堰乡白庙村 100 多名家长聚集到白庙村小学,参加义务

劳动,宣告由伍家岗区 7000 多名师生节约每一分钱援建的白庙“牵手小学”

破土动工。

白庙村小学,原是一所 70 年代修建的土墙屋,120 多名师生挤在光线暗淡,已属危房的 3 间教室里学习。伍家岗区教育局长曾承红一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心情很不平静,他们回到单位,立即召开会议,专题讨论,作出了开展“在全区师生中开展每天节约一分钱,援建一所希望小学”活动的决议。

以学校团队组织牵头负责,7000 多名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的“每天节约一分钱”活动迅速掀起了热潮。伍家岗区实验小学校长谭玉梅,把这项活动提高到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和艰苦朴素良好品行的高度来认识,组织专班,认真开展工作,坚持 3 年,从不间断。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伍家岗区实验小学

学生已节约零钱达 800 多元。

杨岔路小学 9 岁的小女孩陈慧君与傅家堰乡桥坪小学的覃远州同学“手拉手”3 年了,鸿雁传书,在宜昌与五峰之间架起了一道友谊的彩虹。陈慧君把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买文具和学习资料寄给覃远州,还每天省下一毛钱,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节约分分钱活动,在白庙村牵手小学的捐献中她有 100 多元的贡献。

像陈慧君这样的小朋友,何止一个,两个。许多个叫不出名字的小朋友, 把希望寄进了大山,把甘露渗进了干涸的心田,把友谊的种子播洒在人间!

“几千名师生+1000 多天=6 万学生”,伍家人用爱心创造了这个等式。一所白庙“牵手小学”,是伍家人在五峰大山中树起的一座丰碑!

“援助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金子般贵重的精神”,五峰县教育局局长说。

伍家岗区各校,3 年中为傅家堰的“普九”,捐赠课桌、图书、风琴、录相机、电视机等成套设备 5000 余件⋯⋯

今年暑假,十五中附小张虎明校长带着学校 17 名教师,39 名学生组成的夏令营专程到傅家堰乡与手拉手的小朋友见面,开展联谊活动。有几名优秀教师为傅家偃乡 10O 多名教师示范公开课,传经送宝,还给教师赠阅教改教研资料 2000 多册,使全乡 170 多名走不出山的教师,了解到素质教育的最新信息。

伍家岗为傅家堰乡捐赠的每分钱,每件衣物都有一个人的故事,都有一颗滚烫的爱心!这种无私的援助,给山区带来了脱贫的精神动力,带来了鞭策与鼓励,带来了信心和力量!这是一股穿透群山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