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几多“李先生”

“李先生”资助贫困学童,不留姓名的事迹在郑州报道后,“李先生” 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在赞扬“李先生”的同时,很多人主动提出要帮助“李先生”。一位自称“赵先生”的人给报社打电话,表示愿与“李先生” 携手,面向社会,救助更多的贫困学童。这位“赵先生”仅留下电话号码, 也是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和工作单位。

郑州市科技信息服务处的同志看了“李先生”的报道后,联名向市“希望工程”办公室要求:给他们每人安排一名贫困生。

1996 年 11 月 7 日,记者在市“希望工程”办公室,恰遇一位新闻单位

的中层干部来捐款。他说,在中学读初二的儿子平时积攒了 400 元钱,多次催他把这钱捐给“希望工程”办公室,说今天再不捐,就不吃饭了。

11 月 15 日,一位身穿蓝色西装的年轻人来到市“希望工程”办公室,

说是看了“李先生”的报道很受感动和启发,他把一张 20 万元的支票留下, 其它什么也没说便离开了。

这几年来,我们遇到许多像“李先生”一样的无名英雄,市“希望工程” 办公室主任动情地向我们讲述了一幕幕动人的情景。

——1994 年底,我们接到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一位同志转交的 1000 元捐款,说是一位老同志捐助的。因为没有姓名和单位,无法出具收据证明。询问转交人,他说捐款人会联系的。几天后,我们接到一位老同志的电话, 他说就写“一个共产党员”吧。

——1995 年 3 月,一位姑娘两次来到“希望工程”办公室,共捐 76.89 元。她说她在河南省物华饭店打工,叫“彭小小”。可工作人员几次打电话询问,饭店都说没有此人。

——1996 年初春,郑州电子秤厂一位年轻人来到“希望工程”办公室,

说是替一位老同志捐助,拿出一张 1 万元的支票就走了。

还有郑州铝厂寄来的汇款单,署名是“一群女职工”;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送来的集资款,留言是“全体官兵”;邮电部设计院两位老人捐助的退休金,只写下“一对老夫妇”⋯⋯

普普通通的“李先生”就在我们身边

为采访“李先生”有关部门积极帮我们联系。“李先生”终于回话了, 他诚恳地说:“我的确没做什么。”他表示同意见记者,但提出“三个条件”: 不要问他的真实姓名,不要拍照,不要在报刊上发表。记者向他“承诺”: 尊重你的要求。

1996 年 11 月 21 日下午,在一个约好的地点,我们静静地等待着这位让人崇敬,又带点神秘感的年轻人。

2 点 30 分,“李先生”准时来到相约地点,轻轻推开房门。我们都愣了, 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和想象中的他,有着较大的距离:一身普普通通的装束, 文文静静、腼腼腆腆,清秀的面孔中透出几分精干,几分和善。

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今年 27 岁的“李先生”,是 5 年前来到郑州的,

靠着别人借给他的 2 万元钱涉足商海。这位农村青年,起步经商非常艰难。身单力薄的他,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跑武汉,下石狮,去上海,风餐露宿;摆地摊,蹬三轮,早出晚归,数九寒天,手和耳朵冻得红肿, 尝尽了苦头。虽是小本生意,但 3 年后有了自己的积蓄。就在这时,一个偶

然的事件触动了他的心灵。

“李先生”眼含热泪回忆了几年前的一件事,那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次“综艺大观”节目,讲述一位家境贫寒的儿童,为了上学,被迫去卖冰棍,到了晚上还有 10 根没卖完,眼看都要化了,孩子只好挨家挨户跪着求人家买下⋯⋯看到这里他哭了,“我一定要帮助这些孩子。”

此后,这个愿望一直强烈地占据着他的心头。不久,他在报上看到郑州市“希望工程”办公室的电话号码,便由此开始了捐资救助贫困学童的事业。

“李先生”说,自己也是出身于农村贫寒家的孩子,但没有像这些贫困区的孩子穷到上不起学。每当他从报纸、电视上看到这种事就伤心⋯⋯

言谈中,我们得知“李先生”不仅捐助了 10 名贫困学童,而且自助其它

贫困地区的学童从 1993 年就已开始了。但他不愿再谈细节。“李先生”对贫困学童、“希望工程”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们问他,

前几天的报道你见了吗?他说:“见了。尤其是你们记述去山里贫困学童家那一篇,我一字一句读完,实在控制不住,失声痛哭起来,竟忘了自己在工作岗位上上着班呢!”他对我们说:“他很想到山里去看看这些孩子们。” 他表示,捐助贫困学童的事不会间断,以后每年还要拿出收入的十分之一捐助给“希望工程”。

“李先生”和我们握手告别,他立即融入了街上如潮的人流。“李先生” 是一个普通的市民,他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