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

1992 年 4 月 16 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首都各家新闻单位发出“百万爱心活动”这条消息的当天,“南京路上好八连”指战员坐不住了,他们自动和青年团山东省委取得联系,要求加入这项“爱心工程”行列。不久,八连官兵和位于沂蒙山老区腹地的沂水县 48 名品学兼优的失学儿童开始了结对帮助。“献上一元一角一份爱,帮助沂蒙山区失学儿童”的活动在“好八连”营区展开。为了给孩子们多一点支持,这个艰苦奋斗典型连队的官兵更加节俭,每一分钱都掂量着花。战士王利铭,当兵 4 年来,平均每月只零花

6.1 元,而捐给希望工程达 300 多元。九班战士陈则进 1994 年又创造了一个“新纪录”——全年只花 63 元钱,平均每月不足 5.3 元,而这一年他给帮助对象沂蒙山柴山乡里坊小学的王德全小同学汇寄了 130 元助学金。

1992 年底从江苏溧阳入伍的战士葛国军是上海警备区挂了名的“特困

户”——全家 4 口人,父亲得了咳喘病,常年服药,不能干活;母亲得了胃癌,卧床不起,大姐从小患小儿麻痹症,是个残废,唯一健康的二姐也因家境所迫远在海南打工。在私人洋房、楼房林立的江南水乡溧阳,他家至今住的仍是几间茅草房。像这样一个困难的家庭,每一分钱显得何等宝贵啊!在班长伊延辉的带领下,班里的战友时常悄悄以小葛名义往他家中寄钱。然而小葛毅然决定加入了“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的行列,他和柴山乡中心小学于富海同学结上了对子。于富海至今也无法想像帮助他读书的葛国军叔叔和他的家庭一样困难,是无私奉献的爱心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年来,一张张汇款单从大上海飞往老区失学儿童的手中,40 多名沂蒙

人民的优秀后代重新获得了学习的机会。在沂水县国际希望小学五(l)班的黑板上,一位由八连战士助学的孩子写了一篇以《八连叔叔救了俺》的文章, 读来催人泪下:“俺叫魏培宝,是沂水县国际希望小学五年级学生,前年父亲得了直肠癌,花了上万元,失去了劳动能力。老师对俺非常关心,免收了俺们部分学费,平时的学习用品靠妈妈几个鸡蛋供给俺。去年妈妈积劳成疾, 经常害病,再也无力供俺上学。俺已和妈妈商量好,准备退学。4 月 16 日, 俺正在上课,邮递员把‘南京路上好八连”给俺寄的第一学期‘希望工程’ 助学金 30 元汇票送到俺手中,俺拿着汇票一蹦一跳地跑回家送给了妈妈,并跟妈妈说明了汇票的由来。妈妈接过汇票,攥得紧紧的,好长时间未松开手, 泪水不断线似地往下滴。妈妈含着热泪抚摸着俺的头说:培宝,是‘好八连’ 叔叔帮了你,你要学好文化,将来报答叔叔对你的帮助。妈妈的一番话说得俺心里热乎乎的,俺双手抱住妈妈握着汇票的手,不由自主地扑进妈妈的怀里,泪水不住地涌出。”

在帮助沂蒙失学儿童的“好八连”指战员中,不论是家庭条件好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每一项援助,都是一首感人的歌,每一个帮助对子,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于是在这爱之歌里,又一个故事抡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