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春意盎然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建立“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基金”的宣传提纲中宣称: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目前正处在一个捉襟见肘,步履维艰的窘困境地⋯⋯

中国今天仍是“第三世界国家”。也许,经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最主要特征,便是基础教育落后,文盲多。在全世界 8.9 亿文盲中,我国占

2.29 亿。也就是说,全世界每 4 个文盲中,就有一个是我们中国人!

在我国,整个 2.2 亿学生中,三分之一左右只能读到小学,三分之一读到初中,读到高中的不到 30%。而且,我国中小学生流失量近年仍是上升趋势。从 1980 年到 1988 年,全国流失生高达 3700 多万。这么多“祖国的花朵” 失去了园丁的栽培,成批成片地被移植进“文盲”的荒野,该是怎样地令人心悸!

以甘肃省为例,目前全省有文盲、半文盲 624.8 万人。仅 1990 年,就有

10.11 万适龄儿童未能在金秋季节跨进哪怕最为简陋的校门。在这 10.11 万失学儿童中,有 8.66 万是刚刚扎起小辫的女孩子⋯⋯

即便是跨进了校门的孩子,由于学校教育经费的贫乏,教学条件的窘迫, 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教学水平的低下,又怎能保证他们受到合格的教育,怎能从小就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基础教育的现状如此,四个现代化的前景何在?

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早在 1907 年就普及了 6 年制小学教育,我国最少

落后日本 80 年——我们将继续落后到整整一个世纪吗?

不愿落后,不能落后,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全社会动员起来,全力帮助贫困地区失学的少年儿童——这就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基于我国的基础教育现状所推出的“希望工程”。它的目的,是要在贫瘠的文化沙漠中培植绿洲,疏引清流,诱来千鸣百转的小鸟,呼唤阳光明媚的春潮。因此, 实施“希望工程”被称之为“兴学助教的伟大创举,造福社会的义举,功泽千秋的善举”。

共青团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委员会,在陇原大地的“希望工程”中率先破土。他们创建的厂县挂钩,扶贫助教的“兰渭模式”,为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宏伟工程,成功地奠定了一块闪光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