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创作的鼎盛状态
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泰戈尔一生写下了五十余部诗集,其中八部是英文散文诗集,五部是孟加拉语散文诗集。1913 年,诗人以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了诺贝尔奖。泰戈尔的散文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至今仍拥有众多的读者。1915 年在曾对五四运动和现代革命文化运动起过重要先导和催生作用的《新青年》上最早介绍的泰戈尔作品,也是散文诗《吉檀迦利》。在我国翻译最多、影响最大的也还是他的散文诗。可以说,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泰戈尔的名字是诗歌和诗人的同义语。
印度近代意义的散文诗肇始二十世纪初。而泰戈尔正是印度散文诗的开拓者。东方的散文诗受西方影响,但又有东方的民族传统;而东方散文诗反过来影响到西方散文诗创作的,还要首推泰戈尔的作品。泰戈尔是印度民族诗体的继承者,又是新诗体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他对散文诗的探索,是从 1912 年把自己的几部孟加拉文诗集选译成英文《吉檀迦利》开始的。翻译时,他抛弃了原文的格律,把诗译成散文,却保留了诗的情韵。它的成功促使诗人以同样的方式翻译出版了七部英文散文诗集,影响遍及世界各国。
翻译英文散诗的巨大成功,使泰戈尔更加坚定了走一条独持的创作之路的决心。随即他便开始用孟加拉文创作散文诗,“不保留诗歌格律明显的抑扬顿挫”,“赋予孟加拉散文以诗的情韵。”
给孟加拉文散文诗赋予美的形式、美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