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夹竹桃》
《红夹竹桃》一剧的寓意比较丰富。它综合着对残酷无情的社会制度的痛斥,以及对爱情力量的张扬。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个剧本堪称泰戈尔戏剧艺术的高峰之一。《红夹竹桃》又以新的形式阐述了曾经反复出现于泰戈尔早期剧作中的某些指导思想。在《大自然的报复》中,爱情在有限与无限之间搭起了一座桥。《国王和王后》的寓意告诉人们:无聊的好奇心绝不可能将人们引向实在。《邮局》则传达了心灵对自由的追求。这些寓意在《红夹竹桃》中都有所表现。然而它们又都是自然而隐蔽地渗透在戏剧形象之中。此剧首场即将一种神秘气氛与极其现实的社会斗争揉合在一起,使我们
在思想上对该剧的环境有所准备。这出戏把我们带到亚克夏普里国的王宫。国王用一道有孔眼的屏风隔断公众的视线,实行铁腕统治。宫外,亚克夏普里的国民在金矿里做苦工,创造出财富,国王凭着这些财富掌握了大权。为了奴役人民,国王软硬兼施,刚柔并济,既依靠残暴的警察机构,又借助于宗教迷信。正如一位在他的暴政下成为牺牲品的剧中人物所指出的,祭司的念珠和警察的鞭子是用同一种绳子串起来的。
阴暗的政治现实和受奴役生活方式在亚克夏普里延续了一年又一年,这是一种奢侈与贫穷、滥用权势与惨遭奴役并存的生活。后来,随着一位名叫南狄妮的漂亮姑娘的到来,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谁都不知道她是什么人, 谁也不知道她是从哪儿来的。她的魅力使人人为之倾倒。她结识了一位学者, 两人讨论抽象的艺术和哲学问题。南狄妮无法理解那种把自己囚于书斋的学者,那种漠不关心亚克夏普里人民疾苦的态度。她转而求教于一个敢于公开抨击国王暴政的青年伦扬。他俩的友谊不久即发展为爱情。伦扬管她叫“红夹竹桃”,因为她的双臂和脖子上都挂有用红夹竹桃编结的花环。
南狄妮想进谒国王。国王同意了,但是,同暗室之王一样,他在屏风后边同她说话。她斥责国王的压迫统治,请他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国王真的变了,但却是以一种始料不及的方式。他对南狄妮迷恋得神魂颠倒!南狄妮与他展开了一场正面交锋,她将自己与伦扬的爱情告诉了国王。国王怒火中烧,马上翻脸中断了会见。这时,被压迫的群众来到王宫门口,倾诉了劳作
与生活的苦难。他们的领袖之一是比苏,一个把诗歌与政治鼓动合为一体的古怪人物。他用诗歌揭露了国王强加于亚克夏普里人民头上的那种机械刻板的生活的荒唐悖理之处。他歌唱一个新的社会,一个没有贪婪和奴役的乌托邦。比苏也崇拜爱慕南狄妮,将她看作自己灵感的源泉。亚克夏普里的女人们对南狄妮颇不放心。她们警告比苏说:“红夹竹桃花环会变成圈套的。” 但比苏对南狄妮毫无疑忌。
难得露面的伦扬的性情品格主要通过南狄妮的讲述表现出来。南狄妮把他看作勇气和正直的化身,亚克夏普里的唯一希望。他一直领导着这场深入人心的群众运动,但他不能公开露面,因为国王手下的鹰犬正在到处搜捕他。他终于出场了,在一场他和国王之间进行的生死格斗后,伦扬身受重伤,我们只是在他临近牺牲之际才在剧台上看见他,一位暴政机器的殉难者。亚克夏普里正是由国王这个暴君装配成的一架巨型机器。然而,伦扬之死改变了这个国家,也改变了这个国王。它使国王内心骤变。在一番深刻的自我反省后,认识到自己与人民为敌的深重罪恶。在突然的良心发现后,他真诚地悔悟了。国王召见了南狄妮,要她帮助他向自己开战。他降下御旗,解散臣僚, 撕掉旗号。御林军倒戈向他宣战。他泰然赴死,终于听到了生命之谜的真正信息。他以自己的死赎清自己的深重罪孽。
在泰戈尔剧作里,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其中南狄妮的形象别具一格,她明智美丽而勇敢。她在亚克夏普里如此鹤立鸡群,以致于多少带有传奇色彩而令人难以置信。但南狄妮不是一个抽象的人物。泰戈尔本人将南狄妮视为自己的杰作之一,说她是“知道财富与权势只是幻影而生活的最强音存在于爱情之中的女性,是一位真正的女性。”她对伦扬的爱情被国王的野心摧毁了,这个暴君对爱情除了从占有的角度来理解而外,完全一窍不通。爱情在他看来只是在心理上感到好奇的对象,这在他同南狄妮的感情纠葛或占有的游戏中,充分展现出来。泰戈尔在自己心爱的女主人公角色的创造中倾注了对纯粹的爱的力量的解释和宣扬。他把《红夹竹桃》看作他力图表达自己对人性的概念而创作的一个剧本,他写道:
“人性,无限在有限的血脉中的神圣的真髓,在女性的心中有其最终的宝库。⋯⋯这种信念给我带来了喜悦,鼓舞着我以黑暗的阴影为背景,把想到的一切倾注在画面上⋯⋯绘出南狄妮的肖像,她是传达实在的信息的救星,历经死亡劫难的救星。
在一次不公开的谈话中,泰戈尔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红夹竹桃》作了解释。
南狄妮是生命的试金石,是生活中的欢乐的天使,她与劳动中的欢乐的天使伦扬交相辉映,他们一起将爱的精神具体体现出来;结合中的爱情,爱情产生结合,这种合谐使得贪欲的不谐在它面前就如同被诅咒镇住一般土崩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