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国土整治中的重点项目
(一)全球瞩目的浦东开发
举世瞩目的浦东开发,必将对上海和长江沿岸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早在 1985 年,国务院在对《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的批复中已指出要创造条件开发浦东,筹划新市区的建设。1990 年春中共中央作出了开放开发浦东的重大决策,提出了浦东开发要“面向世界、面向 21 世纪、面向现代化”的总体战略思想。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又一战略步骤。
- 浦东新区的规划
为适应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川沙县建制,将原川沙县全境与黄浦、南市、杨浦三个区的浦东部分和原上海县的三林乡合并,建立“浦东新区”。该区位于黄浦江以东、长江口西南、紧靠上海市区的一块三角形地区,规划面积约 518 平方公里,人口 138 万。浦东新区濒临东海,北依长江,处在被称为中国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的交汇处,与上海市中心外滩隔江相望。新区内地势平坦,有 65 公里长的沿江岸线。浦东新区属
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平均气温 16℃左右,年无霜期 230 天,日照充足,雨水适宜,生态环境良好。
根据浦东总体规划,其发展目标是:“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合理的发展布局结构、先进的综合交通网络、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通讯系统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现代化新区,并为下世纪初把上海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奠定基础。”提出到 21 世纪初,浦东新区要在六个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即建立全国最完备的市政基础设施;建立全国最大的商务活动中心;建立全国开放度最高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区;建立全国最先进的出口加工基地;建立全国最现代化的城郊型农业;建立全国配套服务条件最好的高质量生活区。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浦东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在总体布局上,将以新区南北和东西向发展轴线为框架,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为中心,形成五个各有侧重、相对独立的综合分区:(1)陆家嘴—— 花木分区。它与外滩隔江相望,是浦东的核心地区,以发展金融、贸易、对外服务、信息咨询为主,其中陆家嘴地区将是浦西中心商业区的延续。(2) 外高桥——高桥分区。拟通过建设大型现代化港区和外高桥电厂,依托港区开发建设自由贸易区(保税区)。(3)庆宁寺——金桥分区。利用现有造船和导航仪器工业的基础,以及外高桥新建的造船基地,发展所需的配套工业, 同时安排市区机械、电子、轻纺工业的迁建和吸引外资项目的工业区。(4) 周家渡——六里分区。以现有的上钢三厂和耀华玻璃厂为主体,生产船用钢板、轿车玻璃等新型建材,并作为市区工业疏散的基地。(5)北蔡——张江分区。主要职能为科学教育园区。重点发展高技术和新兴工业,如计算机软件、大型精密医疗器械等。
浦东新区开发的具体步骤:第一步为开发起步阶段(1991—1995 年), 主要是编制规划、整治环境,建成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启动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等重点小区。同时,为吸引内、外投资项目积极创造
条件。边开发边建设,尽早发挥新区的经济功能和政策优势。第二步为重点开发阶段(1996—2000 年),继续建设区内骨干道路和市政公用设施,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比较配套的浦东新区的大格局,重点开发小区的开发建设初见成效,开始进入滚动开发的良性循环。第三步为全面建设阶段(21 世纪的前20~30 年或更长一段时间),要把浦东新区建设成为 21 世纪上海现代化的象征,使其成为适应国际性城市及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的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区。
- 浦东新区的政策
- 产业政策
浦东新区产业发展的原则是:一要有利于吸收国内外的资金和投资;二要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三要有利于获得国际先进技术,发展以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为主的工业;四要有利于浦东与浦西的产业互补、协调和一体化的要求;五要有利于上海市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多功能经济、贸易、金融中心。
浦东新区鼓励发展的主要产业,在能源交通方面有:油气开发、输送储存和加工;电厂、输变电及集中供热;港口、码头、仓库及配套设施;邮电通讯;污水处理等环境保护设施。在扩大出口和替代进口行业方面包括: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器件;其他电子器件;精密仪器仪表;精密机床及高效锻压设备;精密医疗、临床诊断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精密机械基础件;精密模具;电机;汽车零配件;大型成套专用设备; 其他机电一体化装备;半合成抗生素及其他新型医药;中高档染料及助剂; 高效、低毒农药;食品及饲料添加剂;化学试剂及生化试剂;其他高附加值、少污染的精细化工产品;新一代家用电器;高效节能灯及灯具;高效系列化妆品;中高档名牌服装、时装及设计;高档装饰用纺织品;其他以出口为主的轻纺产品;工程塑料、特种树脂及制品;特种化学纤维;新型建筑材料; 其他新型材料;生物技术工程;激光技术工程;其他新兴技术;创汇农副业。
- 优惠政策
为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浦东新区进行投资,根据中央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中央有关部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制订了多项不同的优惠政策,迄今已公布了《上海市鼓励外商投资浦东新区的若干规定》等 10 多项政策与法规。这些政策有下列引人注目的特点:
①允许外国企业在浦东新区开办百货商店、超级商场等第三产业。已获得国务院批准的中日合资上海第一八百伴有限公司,即是第一个中外合资的大型零售商场。
②允许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为浦东开发自行审批发行人民币股票和 B 种股票。
③在浦东新区外高桥设立中国开放度最大的保税区,也就是自由贸易区。在这个区域里,实行免关税、免许可证,允许设立内资、外资国际贸易机构,企业外汇全额留成,各国货币自由流通等特别优惠的政策。
④允许外资在整个上海范围内开办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⑤在浦东新区兴办生产性项目、非生产性项目,及企业自营进出口业务等方面,中央给予上海更大的自主审批权。
此外,浦东新区优惠政策还体现在免征关税和工商统一税、减征工商统
一税、免征和减征所得税、保税区内实行“最惠制”政策、利润汇出和再投资的优惠、对“内地投资”的优惠等方面。其具体内容在已颁布的法规和实施细则中均有说明。
- 浦东新区的起飞
1990 年中国政府宣布浦东开放开发后,已使浦东成为 90 年代我国对外
开放以及外商投资的热点。截止 1992 年底,浦东新区共有外商投资企业 700
多家,总投资近 35 亿美元。一些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如美国的杜邦公司、3M 公司、庄臣公司,日本的伊藤忠、三菱、三井、夏普、日立、八百伴,英国的斯米克、英之杰、皮尔金顿,德国的巴斯夫,比利时的贝尔,泰国的正大集团,中国台湾省的汤臣集团,香港的新鸿基集团等几十家公司已经落户浦东。同时,国内投资企业达 1200 多个,总投资 90 亿元人民币。这些投资项目已呈现出大项目和外商独资企业增多,第三产业项目比例增大,工业项目朝技术型、外向型方向发展的特点。另外,上海浦西到浦东落户的企业已达 1 万多家,他们在享受浦东新区减免关税、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税等优惠政策的同时,也为浦东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为了实现浦东新区的规划目标,为 21 世纪腾飞创造条件,90 年代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这里仅就几个方面作一简要介绍:
- 兴建 10 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为了进一步改善浦东新区的投资环境,上海市政府投资 150 亿元人民币,在浦东新区现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全局性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下列10 大基础设施项目:①南浦大桥;②杨浦大桥;③内环线浦东段;④杨高路拓宽改建工程;⑤外高桥港区;⑥外高桥电厂;⑦合流污水排放工程;⑧凌桥水厂;⑨浦东煤气厂第二期工程;⑩通讯工程。这些工程现基本上已全部竣工投产。
- 开发建设四个重点小区
“八五”计划期间启动的陆家嘴、外高桥、金桥、张江四个重点开发小
区建设,是浦东新区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于浦东的发展至关重要。
①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陆家嘴位于浦东新区中心,是浦东的黄金地段。根据规划,该区将建成为以金融、贸易、商业等第三产业为主要功能的地区,成为未来东上海的中心区。
本区现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在交通方面,南有南浦大桥,北有杨浦大桥,东有内环线,杨高路快速干道横贯区内;区内的主要交通干道有浦东大道、浦东南路等;另外延安东路隧道越江连接浦西。在通讯方面,已建有浦东新区内最大的市内电话汇接局——东昌路分局。此外,电力、煤气管道、排水管道及处理污水设备等都已基本具备。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八五”期间规划开发面积为 6.8 平方公里,一期开
发用地 1.51 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经多年积累,已有一定基础。因此,该区的开发,实际上是“旧城改造”式的开发,是城市经济功能调整转变的再开发。一期开发工作分陆家嘴金融核心区和张杨路、文登路内外贸区两块进行,目前基础设施工程已全面铺开。近年拟重点抓好“沿江一线、沿路两侧”的开发,集中开发滨江大道和南浦大桥—杨高路—文登路—张杨路—浦东南路— 陆家嘴路一线,同时进行“东方明珠”电视塔(即世界第三、亚洲第一、高达 450 米的上海电视塔)、金融商贸楼群的建设。
②外高桥保税区
外高桥保税区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东北端,濒临长江,距市中心 20 公里。它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综合型、多功能的自由贸易区。该区将按国际惯例,逐步发展成为未来太平洋西海岸的一个大型自由贸易区。
该保税区规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 4 平方公里。保税区北部为保税仓储区,区内分储存性仓库区和出口加工企业区域;保税区南部为管理中心、转口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在保税区范围外另设生活区。
外高桥保税区是一块综合性对外开放区域,基本采用自由贸易和出口加工相结合模式。它具有:进出口货物免领进出口许可证,免关税;可以进行商业自由贸易;允许区内内商和外商贸易机构从事转口贸易等方面业务活动的一系列特点,将成为国内开放度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外商、华侨、港澳台同胞凭身份证出入保税区。国内及本市人员凭身份证和“保税区出入许可证”方能通行。非保税区的货物运入保税区,视同出口,保税区内货物运出保税区则视同出口,都要由货主向海关办理出口报关和进口报关手续,根据有关规定须交纳关税。保税区货物运离国境则不必再办手续和交纳关税。
保税区目前已完成隔离设施的建设;正在开展市政设施项目工程。近1000 米长的市政道路、日供水 1500 吨的自来水厂、两座 1 万伏变电站以及
270 万门程控电话等项目已经或即将建成;保税区内 20000 平方米仓库、20000
平方米标准厂房和 4000 平方米商务楼已交付使用。近年贯彻“一点两面、三年成片”的开发方针,即以自由贸易中心区为一点,仓储区、出口加工区为两面同时进行开发,并延伸到新港区码头,1993 年完成第一期 4 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并以每年开发 2 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在 1997 年前实施外高桥保
税区全部 10 平方公里的开发计划。
③金桥出口加工区
金桥出口加工区位于浦东新区的中部,东起东陆公路、西至杨浦大桥内环线、南到规划模型绿地、北沿杨高路,距市中心 11 公里。该区目前总体规
划面积 9.5 平方公里,以杨高路以南的金桥路(原上川路)为界,东面是 5.8
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西面是 3.7 平方公里的管理服务和生活住宅用地。该区将建设成为浦东新区中第一个经济效益好,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
出口比例高、市场先导性的特点,并辅以一批高档第三产业的现代化新兴综合产业城。它是目前上海对外开放中集出口加工、贸易经营、工农业服务、生活居住四大功能于一身的综合开发区域。这里以“一线两面、形成规模” 为开发战略,即以金桥路为开发轴线,沿路两侧先东后西、由南向北进行滚动开发,1992 年已完成 2 平方公里区“七通一平”,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排水、道路已形成网络,海内外客商进入该区后,很快就可投入生产; 到 1995 年,累计开发面积即达 8—9 平方公里,引进项目 300 个以上。
④张江高科技园区
张江高科技园区,位于浦东新区中部,距上海市中心 10 公里,规划面积
17 平方公里,第一期开发面积 4 平方公里。该区将依托上海的科技优势,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重点发展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空间科学和航空航天技术,光电子科学和光电一体化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医药科学和
生活医学工程等产业,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重点工程。把张江高科技园建成为未来中国的“硅谷”。现已进入前期建设阶段,近年内拟完成重点开发地块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一批高科技项目,开发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光纤通信、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这类项目的水平要达到或接近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 继续投资建设若干重大项目
从 1993 年起,国家和上海还将陆续投资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在交通方面,建设地铁越江工程,第三条越江隧道、外环线浦东路段和浦东—崇明— 启东越江工程,使新区内交通更加便捷,浦东和浦西完全连成一体,并开通浦东与苏北的陆路通道,进一步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联系;着手建设上海第二航空港、新区铁路干线和现代化集装箱新港区,开展长江口航道整治的前期工作,逐步使新区陆海空并举的、配套比较齐全的综合交通网络骨架基本形成,浦东与国内外的大交通网络连接更加紧密。在市政设施方面,建设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供水二期工程、浦东通信枢纽及南区污水总管,将使浦东新区电力装机容量达 400 万千瓦、供水能力 82.5 万吨/日,电话普及
率达 40 部/百人。所有这些不仅可在“九五”期间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为新
区在 21 世纪的腾飞奠定基础。
- 大大提高“两个”文明水平
经过 90 年代对规划的实施,浦东新区到 2000 年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 500 亿元,年均递增 23.6%,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8%提高到 22.5%; 新区人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工作环境的质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住房面积要达 10 平方米,基本做到每户一套房,要建设完备的社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积极发展社会服务事业;到本世纪末,新区要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成为大胆探索 90 年代改革开放新路的综合试验区; 随着物质文明的推进,今后几年,浦东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提高到一个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