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亚热带自然区和亚区图例

  1. 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区8①两湖平原亚区

8②长江下游平原丘陵亚区

8③长江三角洲亚区

  1. 北亚热带秦岭、大巴山混交林区9①秦岭山脉亚区

9②大巴山—米仓山亚区

9③桐柏山—大别山亚区

9④南襄盆地亚区

  1. 中亚热带浙闽沿海山地常绿阔叶林区10①仙霞岭—括苍山亚区

10②武夷山—戴云山亚区

10③金衢盆地亚区

  1. 中亚热带长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绿阔叶林区11①浙皖低山、丘陵亚区

11②赣中南丘陵亚区

11③湘赣低山丘陵亚区

11④南岭山地亚区

  1. 中亚热带四川盆地常绿阔叶林区12①成都平原亚区

12②盆地中部丘陵亚区

12③盆地东部平行岭谷亚区

  1. 中亚热带贵州高原常绿阔叶林区13①东部山地丘陵亚区

13②北部中山峡谷亚区

13③中部丘原亚区

13④南部山原盆坝亚区

13⑤西部高原中山峡谷亚区

  1. 中亚热带云南高原常绿阔叶林区14①滇东黔西喀斯特高原

14②滇中、川西高原湖盆

14③横断山平行岭谷

  1. 南亚热带岭南丘陵常绿阔叶林区 15①粤东、闽东南沿海山丘台地平原亚区

15②珠江三角洲丘陵平原亚区

15③粤西、桂东南山地谷地亚区

15④桂中宽谷丘陵岩溶盆地亚区

15⑤桂西北岩溶山原谷地

  1. 南亚热带、热带台湾岛常绿阔叶林和季雨林区16①北部亚热带丘陵、平原亚区

16②中部亚热带山地亚区

16③南部热带丘陵平原亚区

16④东部热带海岸亚区

16⑤澎湖列岛亚区

秦岭、淮阳山地,地处亚热带北部,包括广义的秦岭山脉,大巴山脉, 大别山脉,面积约 30 万平方公里。

秦岭、淮阳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中国的一条重要纬向构造体系,其与西部昆仑山同属一个构造带。自古生代以来,多次受构造运动之影响,岩层遭强烈挤压,基性、超基性以及酸性岩浆活动广泛,山体高峻,连同昆仑山脉是横亘中国中部的一条最长大的山系。其西部秦巴山地,基本呈东西走向, 地势较高,东部地区受华夏构造体系干扰,一支在淮北平原没入沉降带的巨厚沉积层之下,一支经扭动成为向南突出的淮阳山字形构造,形成由桐柏山、大洪山、大别山等组成的广大低山丘陵。秦岭、淮阳山地作为巨大的正地貌单元不仅是南北两侧地质构造的分界,而且是淮河的源头所在和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秦巴山地主要指秦岭和大巴山。秦岭山地岭脊海拔除成县—凤县一段较低外,其余大多在 2000—3000 米,相对高度较大的一段,俯临宝鸡——西安

间的渭河平原,高达 2000—3000 米,海拔 3767 米的最高峰——太白山就座落在这个地段。秦岭褶皱带以断块活动为主,断层下陷成为盆地或谷地,如同仁、成县、徽县、两当、凤县、洛南、商县、山阳等。

大巴山地包括米仓山、大巴山、武当山和荆山。海拔自东而西由 1000

米增至 2000 米。复背斜构造。轴部多结晶灰岩所构成的高山峻岭,西翼岩溶地貌发育。河流切割较烈,多峡谷,山体峥嵘零乱,自古就以“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著称。在秦岭与大巴山之间为汉水谷地,地势平坦,是汉江上游重要的平原。

淮阳山地,由于成山历史悠久,经长期剥蚀,山体显得破碎平缓,其中以大别山为最高,一般海拔可达 1000 米左右,个别山峰可超过 1500 米,如

九峰尖海拔 1613 米,天堂寨海拔 1729 米,天柱山海拔 1751 米。桐柏山、大

洪山地势较低,海拔 500 米左右,只有个别山峰可达到 1000 米以上,如大洪

山主峰仅 1055 米,桐柏山主峰也只有 1385 米。在秦巴山地和淮阳山地之间, 山地为盆地代替,这里有秦岭褶皱带内所形成的最大内陆构造盆地——南襄盆地。其盆地向南开敞,总的地势呈扇形复合,向西南微微倾斜,相对高度变化很小,一般都在 40—50 米上下。盆地内除现代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外,大部分均被河流切割成丘陵或阶地,当地称为“岗地”。

秦岭淮阳山地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地区,热量条件较优,年均温13—16℃,>10℃积温 4500—5000℃,无霜期 200—250 天,7 月气温 28℃ 左右,1 月均温大多在 0℃以上,山间盆地较温暖可达 2—4℃,年降水量 800

—1200 毫米,温度南高北低,降水由南向北和由东向西逐渐降低。气候条件不仅有南北差异,东西递变,而且由于受山地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垂直分异

(表 4—4)。

秦岭——淮阳山地,地处中国中部,特别是秦巴山地是中国东、西、南、北植物的交汇区域,是中国动植物区系最为复杂的地区。以秦岭为例,其北坡明显表现为华北的植物成分,即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南坡临近长江,有华中常绿林分布,高山山颠,山高天寒,又有青藏高原植物成分;西北荒漠植物如锦儿鸡尾属(cara-gana),在秦岭高山就有 9—10 种,低山者也有 2—

3 种。在神农架,维管束植物有 166 科,765 属,1919 种。植物成分与华南、华东、西北,甚至东北都有一定联系。动物区系成分,同植物一样,也具明显的过渡性。混合性和复杂性,从秦岭、大巴山兽类区系成分分析,广布种占 32.85%,中国特有种占 14.3%,东洋界的中国——缅甸种占 30%,古北界占 22.85%。秦岭、淮阳山地珍稀动、植物种类多

表 4-4 秦岭、大巴山地的气温和降水垂直变化

坡向

站 名

海 拔

(米)

年均温度

(℃)

1 月平均温度

(℃)

7 月平均温度

(℃)

年降水量

(毫米)

秦岭

西安

398.0

13.3

-1.3

26.7 604.2

太白

1543.0

7.5

-5.2

19.3 736.7

北坡

华山

2063.2

5.9

-7.0

17.7 925.1

秦岭

商县

741.7

12.9

-0.1

25.1 724.0

内部

凤县

970.0

11.4

-1.2

22.9 644.7

秦岭南坡

安康

326.6

15.7

3.1

27.7 779.6

汉中

509.1

14.3

2.0

25.9 889.6

佛坪

1191.8

11.5

0.2

22.4 938.5

双庙

1976.0

6.4

-5.4

17.8 1001.7

大巴

平利

569.9

13.9

2.1

25.7 943.0

山北

宁强

900.0

13.0

1.3

24.0 1213.5

镇平

1350.0

12.1

1.1

23.5 964.5

样,提供了生物资源开发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物质基础。

秦岭、淮阳山地土壤成土过程以粘化为主,但土中都有富铝化特征,淋溶较强,呈微酸性至微碱性反应。在酸性母质上发育的土壤为黄棕壤,在碳酸盐母质上为黄褐土。黄棕壤不同于棕壤之处,在于淋溶较强,pH 值一般不超过 5.5,含有一定数量的代换性氢和活性铝,硅铝率较低,一般不超过 2.0, 三氧化物有微度的积聚。黄褐土不同于黄棕壤之处,在于剖面中有碳酸盐淀积,pH 值较高,粘化较强。

秦岭、淮阳山地面积大,植被、土壤垂直分异明显,其农林发展的立体开发前景广阔。

秦岭、淮阳山地是中国亚热带重要的林特生产基地,山间河谷盆地,特别是汉中盆地,南襄盆地是其中农业耕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小麦、玉米、棉花、烟草、芝麻等旱作物和水稻种植广泛。低山丘陵发展经济林,如板栗、油桐、油茶、蚕桑等也有很好的条件。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上,主要是要防止滥伐森林、植被退化、陡坡开荒等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注意培育和扩大生物资源优势,建立相对集中的多种经营基地。通过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尽快使山区脱贫致富。

  1. 天府之国——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我国最著名的盆地之一,它西靠青藏高原,南邻云贵高原, 北依秦岭和大巴山,东接巫山,是一个四周多为海拔 2000—3000 米的高山和

高原环抱,长轴呈东北—西南向的菱形盆地,平均海拔 300—600 米,整个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奔腾而下的长江,在盆地汇集了岷江、沱江、嘉陵江、涪江等支流后穿过盆地东缘的巫山,滚滚东流。在河流的长期切割下,盆地中大部分地面已变得支离破碎,使其成为了一个丘陵性的盆地。

四川盆地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冬暖夏热,全年多云雾,日照少。冬季盆地北面有秦岭、大巴山屏障,冷空气难以侵入,1 月平均气温一般为 5°—8℃, 比长江中下游要高 3°—5℃,多年低温平均值>0℃,全年平均无霜期长 290

—350 天、霜日大多较短,岷江、沱江下游及长江沿岸,霜日不到 5 天,冬

季长度比长江中下游要短 20—40 天。夏季,盆地南侧有大娄山屏障,南来气流越山下沉产生焚风效应,加强了盆地夏季炎热程度。7 月平均气温在 26℃ 以上,≥30℃的日数可达 40—100 天,盆地东南河谷≥35℃的高温可达 30—

40 天,且会出现≥40℃的高温。四川盆地≥10℃积温 5000—6500℃,持续期

长达 240—270 天以上,喜温、喜凉作物每年均可生长。

四川盆地年降水量一般为 1000—1200 毫米。盆周山地较多,其西缘的雅

安、天全、洪雅、峨嵋等地尤为突出,可达 1500—1900 毫米,有“川西天漏”

之称;而盆地中部较少,只有 800—1000 毫米。由于盆地地形封闭,又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死水区”,风力微弱,年平均风速<1.5 米/秒,全年各月相对湿度平均都在 70%—80%,秋冬地面逆温现象显著,有利于云雾形成。年平均云量达 8.0,为全国之冠,成都、重庆年平均阴天分别达 244 天和 219

天,雾日数也都在 100 天以上,故有“蜀犬吠日”之说。多云雾天气,使日

照时间减短,盆地西部和南部年平均日照只有 1000—1300 小时,只及可照时数的 25%—30%,是我国太阳辐射的低值中心之一。

四川盆地内的构造地貌特点是,西部为成都断陷平原,中部为方山丘陵, 东部为褶皱山地构成的平行岭谷。

成都平原,又称川西平原,主要是由涪江、岷江、沱江、青衣江和大渡河等洪积、冲积扇所组成,间有低山丘陵分布,总面积约 1.7 万平方公里①,

平均海拔 450—750 米。成都平原土壤以冲积土为主,适耕性好,土质肥沃; 地面平均坡降为 4‰,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十分有利于发展自流灌溉农业。早在公元前 250 年,劳动人民在这片土地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岷江出松潘高原后的洪水为患不再为继,沃土变良田。建国后,为了扩大都江堰灌区,在原有工程的基础上,又修建了人民渠等水利工程,将岷江水引到成都平原以东的绵阳地区,穿过平原东侧的龙泉山,灌溉简阳、江寿等地的农田,灌溉面积从建国前的 190 万亩,扩大到 800 万亩,远期可望

达到 1200 万亩。由于水利事业的发展,不少地区改变了以往一年只种一季冬水田的习惯,成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高产稳产农田。

四川盆地中部分布着产状平缓的红色砂页岩丘陵,占盆地面积的 50%左右。红色砂页岩质地松脆,在温度湿润气候条件下,极易风化,物理崩解迅速。在红色砂页岩母质上发育的紫色土,土层薄,一般只有 50 厘米,土壤发育层次明显,处于年轻的发育阶段,虽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不具脱硅富铝化特征。紫色土虽属年轻土类,有机质、氮素含量不高,但磷、钾含量丰富, 仍不失为肥沃土壤。其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 1.0%。氮素含量很少超过0.25%,含磷量却可达 0.25%,含钾达 2%,适宜于多种作物生长。红色砂页岩丘陵和紫色土广泛分布,是四川盆地的重要特征。

四川盆地东部构造上是一系列北东向大致平行的疏状褶皱,背斜成山, 向斜为谷,形成了一系列平行岭谷地貌。其低山面积较大,约占 62%以上, 次为丘陵大于 35%,平原面积不到 2%,适宜于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尤其是林特生产拥有一定的优势,多种经营条件得天独厚。

四川盆地的历史,是一个经历过由陆地到海盆,由海盆到湖盆,然后又由湖盆转变成陆盆的历史。大约在距今 1.3 亿年前,它还是一个内陆湖盆。

① 指广义的成都平原,包括成都平原和眉山,夹江平原两大部分。

以后由于受东西两边巨大地块的挤压,湖盆上升,当时长江的源头又在它的东缘切开一个缺口,即今日的三峡,湖水东流,才形成现在的陆盆。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盆地聚积了丰富的矿藏。除了盐、石油、天然气以外,还有煤、锰、磷和铁。四川盆地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但也应当指出,川中丘陵区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现象普遍, 土地退化加剧,热量和降水季节和地域上分配不均,冬春和夏季常有旱情, 春季低温,不仅限制了双季稻和一年三熟制的推广,而且多“三田”(冬水田、冬炕田、冬闲田),大大地影响了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扬长避短,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仍具有较大的潜力。

  1. 明珠成串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出三峡过宜昌浩荡东流,在淮阳山地与江南丘陵之间蜿蜒伸展,经过长期的冲积作用,形成了一系列由湖盆平原和河谷平原相互串联的长江中下游湖积冲积平原带。自宜昌沿江而下,两岸山地若即若离。在中游地区, 平原处于群山环抱的盆地之中,比较宽广,这就是湖北的江汉平原,湖南的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和江西的鄱阳湖平原。自湖口以下直至南京、镇江,两边山丘夹峙,平原狭小而纵长,称为苏皖平原。自镇江以下,依山连海,空旷辽阔,是长江三角洲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貌的总体特征是地势低平,东西绵长,而南北宽窄不一,平原内河网稠密,湖泊众多,素称“水乡泽国”;平原边缘阶地发育, 受切割形成岗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各个部分彼此相连,又自成一体。两湖平原面积约 8 万平方公里,地势低洼,坡度平缓,排水不良,湖泊众多,湖泊水域可达其土地面积的 1/8 左右。以长江干流(荆江)分界,以北称江汉平原,主要由长江和汉水冲积而成,特别是公元 1300 年前后,荆江北堤基本形成,分流穴口多被堵塞以后,汉水带来的泥沙对江汉平原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汉江三角洲成为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角洲自西北向东南伸长,江汉平原的地势也因此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成群湖沼洼地多集中在其三角洲的东南前缘。荆江以南称之为洞庭湖平原,主要由通过太平、藕池、松滋、调弦四口输入的长江上游来的泥沙和湘、资、沅、澧四水带来的泥沙冲积而成,但以前者为主

(占 86%)。所以,陆地的发展也是由北向南推进,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湖沼洼地多集中在南缘地带。洞庭湖由于泥沙淤积,围湖造田,不仅面积大大缩小,位置不断南缩,而且也被新涨陆地分割成东洞庭、南洞庭、西洞庭和大通湖等好几个部分。

鄱阳湖平原是由赣、抚、信、修等河流冲积而成,但以赣江为主。赣江三角洲和抚河三角洲结合在一起,使陆地由西南向东北扩展。鄱阳湖也由于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带来泥沙较多,陆地扩展使湖面向北、东、南方迅速压缩,并分裂成许多小湖。

苏皖平原主要为长江河谷平原。在长江天然堤与两侧岗丘之间,地势较低,湖泊较多。这一段长江,江面比较宽展,江流曲折而平缓,自大通以下受潮汐影响渐渐显著,流速更缓,江中沙洲逐渐增多。

长江三角洲平原,是长江带来的大量泥沙(目前每年近 5 亿吨)在入海处江流海湖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长江三角洲的顶点在镇江、扬州一带,从顶点向东沿着通扬运河直达于海,是三角洲的北界,从顶点向东南直至杭州, 杭州湾的北岸是三角洲的南界。这里地势低洼,长江北岸有些地方海拔仅 2

米,比海滨部分还要低。由于河流输沙量巨大,平原向海伸展迅速,据粗略估计,每 60 年伸长约 1 公里。太湖原是海滨的泻湖,如今已距海 120 公里以上。

长江中下游平原东西绵长,达 1800 多公里,总面积约 16 万平方公里, 仅次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居全国第三;而水热资源比前两者丰富。长江中游平原年平均气温 16°—18℃,≥10℃积温 5100°—5600℃,无霜期 250

—280 天,长江下游平原年均温 14°—17℃,≥10℃积温 4500°—5100℃, 无霜期 230—260 天,年降水量 800—1300 毫米。从气候状况看,江南、江北有一定差异,例如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冬季比较温暖,江淮平原一般只适宜于稻、麦或麦、棉两熟,江南可种双季稻或冬油菜、双季稻或冬小麦、双季稻,年可三熟。亚热带经济林如毛竹、柑桔等,在两湖平原多能正常生长,江淮平原则不能种植。江南具有鲜明的亚热带特色,江北则明显地呈现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土壤为黄棕壤,红壤和水稻土。前者是本区的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于边缘岗丘地上,面积比较小。大面积的土壤乃是广泛分布于冲积淤积平原的草甸土、沼泽土以及盐渍土经水耕熟化而形成的肥沃水稻土。由于人类长期经济活动,本区几乎全部辟为农田,岗地丘陵除了部分地区栽种了亚热带经济林和果园、茶园或垦为耕地外,其余的主要为次生灌木林或人工栽培的马尾松林。根据现存植被观察,植被类型主要是由壳斗科的栋属和常绿阔叶树的苦槠、青冈等组成的落叶。常绿栎类混交林。鄱阳湖、洞庭湖平原边缘丘陵岗地地带性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常绿树种为主要建群种,其次为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冬青科等树种组成。

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十分发达,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自古以来就有“两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众多的湖泊,鱼类资源繁多,水质肥沃、饵料丰富,属淡水养殖高产区,其淡水鱼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莲、藕、菱等也是这里之特产,成为名符其实的“鱼米之乡”。杭嘉湖平原,还是我国重要的蚕桑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自然灾害是洪涝,由于地势低洼、水系紊乱、暴雨后集流迅速,若排水不及,可形成内涝;由于长江及其支流洪水集中汇聚湖区,水位上升,淹没土地,则造成外涝。长江中下游湖泊众多,江湖联通,平原河网密集,湖泊对汛期江河洪水调蓄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河流携入湖泊泥沙的增多,洲滩增长变为陆地,根据生产发展和经济条件变化,在一定时期为了适应自然条件变化,进行合理的垦殖,开发利用湖区资源,是必要的,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客观要求的。但是,过度的围湖垦殖,使湖泊水面锐减,不仅使湖区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也影响了湖泊调蓄功能,使渍涝灾害加剧。防洪、排涝、治渍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国土整治的主要任务,也是发展经济建设的关键问题。

  1. 波状起伏的东南丘陵

长江以南,云贵高原以东,直达于海的广大地区,是一片海拔在 10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统称为东南丘陵。其中,南岭以北,西起武陵山,东至武夷山,湖南和江西两省以及安徽南部的丘陵称为江南丘陵;南岭以南,广东、广西的丘陵称为华南丘陵(两广丘陵);另外,在浙闽边境的仙霞岭和闽赣边界的武夷山,是长江与东南沿海独流入海水系的分水岭,这一列东北

——西南走向山脉以东,浙江和福建境内的丘陵,则称为闽浙丘陵。

东南广大地区,虽然以海拔 500 米左右的低山丘陵为主,但也有不少海拔达到千米以上的较高山岭,耸立在丘陵之上,葱笼峻拔,气势巍峨。除南部的南岭山脉外,还有湖南西部的武陵山、雪峰山;广西的大瑶山、大明山; 湖南、江西交界的罗霄山、福建的戴云山,闽赣边境的武夷山;浙江西部的天目山和皖南的黄山;鄂、赣边境的幕阜山和九岭。这些山岭,多数由花岗岩和其他一些比较坚硬的岩石所组成,山势比较高峻,绝大部分都是东北—

—西南走向。使东南广大地区地貌呈现出一列列葱笼的山岭,与一串串红岩盆地和谷地相间的结构。在红色盆地中,红色岩系一般强弱相同,岩层倾角不大,垂直节理发育,当盆地及周围地面整体抬升后,露出地面的红层经湿热气候风化,并受河流切割及散流浸蚀,雕刻成形态奇特的岗丘。例如,在水平红色岩系分布的地区常形成陡崖壁立的丹霞地形,在水平层理相同的红色岩系分布区,常发育成“方山”地形。红岩丘陵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

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低于周围其他岩石构成的低山或高丘,呈现一派“盆地式”丘陵景色。但是,在西南部,特别是广西的一些盆地,因石灰岩广泛分布,红色丘陵就为石灰岩地区所特有的峰林所代替。在这些地区,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个孤零零的山峰拔地而起,奇秀的山形,苍蓝的石色,与石灰岩地区特有的碧流相映照,景色如画。

东南丘陵气候上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江南丘陵和闽浙丘陵属于中亚热带,年均温 16°—20℃,最冷月平均气温 3°—8℃,最热月平均气温27°—30℃,≥10℃积温 5000°—7000℃。无霜期 230—300 天。年降水量

1200—1600 毫米,具春多雨、夏酷热的气候特征。华南丘陵属于南亚热带, 年均温 21℃左右,最冷月气温 12°—14℃,低温平均值为 2℃,≥10℃积温7300°—8300℃,无霜期 360 天左右,年降水量 1700—2000 毫米,具“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的气候特征。

东南丘陵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主要由壳斗科,其次为樟科、山茶科、杜英科、金缕梅科、冬青科、桑科、灰木科、木兰科的常绿阔叶树组成, 如青冈栎苦槠、栲树、大叶锥栗、甜槠、南岭栲、大刺栲;闽粤栲、长叶石栎、木荷等。大致在 27°30′以南,常绿阔叶林混杂较多的热带成分,在南岭以南的华南丘陵的自然植被为具有热带色彩的南亚热带季雨林,植物种类复杂,林内攀缘、附生植物甚多,代表科属有苏木科、含羞草科、蝶形花科、番荔枝科、无患子科、大戟科、天南星科、山龙眼科等,也有不少热带科属如浦桃、越南山龙眼、野苹婆、红雉等,分布于海拔 500 米以下地方。森林破坏后,多演变为次生的灌丛草坡及草坡。

东南丘陵是中国红壤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赤红壤主要分布于华南丘陵。耕作土壤为水稻土。在山地 600—700 米以上有黄壤分布,1000 米以上分布黄棕壤,山顶分布山地草甸土。

东南丘陵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多辟为农田,耕作制度可采用麦稻稻、油稻稻、肥稻稻等一年三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产区。也宜栽培亚热带经济林木和作物,如柑桔、樟树、茶叶、油茶、甘蔗等。华南丘陵还可因地制宜发展龙眼、菠萝、荔枝、芒果。整个区域森林覆盖率都比较高,林木尤以杉木、马尾松、毛竹为多,是我国重要林特产品生产基地。但这些地区坡地多、森林破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据统计,江西省土壤侵蚀面积已从 50 年代的

1.1 万平方公里,增加到 80 年代的 4.56 万平方公里,广东、福建、湖南从50 年代到 80 年代,也分别由 0.74、0.45 和 1.90 万平方公里,增加到 1.14、

2.11 和 4.72 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使土地退化,土壤耕性变差,有些甚至形成不毛之地,例如,仅福建省沿海一带“红色沙漠化”的裸地即达 5.5 万公顷。加强植被保护,植树造林,改良红壤和利用坡地,对于东南丘陵来说已经迫在眉睫。

  1. 崎岖破碎的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属于全国阶梯状地形的第二级阶梯,行政区划上包括贵州全部、云南东部(哀牢山以东)、广西北部以及四川西南、湖南西北及湖北西南边境地区。高原平均海拔 1000—2000 米,西北高东南低。整个高原除云南省东部和贵州省西北隅不大的地区,地面起伏比较平缓,还保存了高原面貌以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是峰峦叠嶂,崎岖不平的山地。

云贵高原是一个山地性高原,它是中国南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两组山脉的一个重要交汇点。西部,主要在云南境内,山岭基本上南北走向, 如点苍山、乌蒙山和龙山等;东部,主要在贵州省境内,山岭基本上是东北

—西南走向,如大娄山、武陵山等。云贵高原是珠江、元江的发源地,也是长江、珠江、元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这些河流的许多支流,如长江水系的金沙江、赤水河、乌江、沅江,珠江水系的南盘江、北盘江等众多河流,长期切割地面,形成许多又深又陡的峡谷。云南境内的金沙江、元江,贵州北部的赤水河、乌江,南部的北盘江和南盘江等,大都奔流在悬崖峭壁之间, 山高谷深。金沙江虎跳峡大峡谷,谷深达 3000 米,乌江河谷也深达 300—500 米。幽深的峡谷、湍急的水流,固然有碍于交通,但却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尤其是那些飞瀑千丈的河段,更是建筑水电站的良好场所。云贵高原瀑布很多,北盘江的打帮河上游的黄果树大瀑布,从几十米高的陡崖上直泻犀牛潭,水花飞溅,气势磅礴,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之一。

云贵高原也是一个岩溶高原或称喀斯特高原。在高原上,从寒武纪至三叠纪的深厚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在长期比较热湿的气候条件下,使这一地区成为我国,也是世界岩溶地貌最有发育的地区。贵州碳酸盐类岩石分布面积占全省 80%左右,其厚度占地层总厚度的 50%—70%,以石炭系和二叠系岩层岩溶发育最强。云南东部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占总面积的 50%,其厚度占地层厚度的 63%,以中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和中三叠统岩层岩溶最为发育。岩溶地貌与古地面的发育关系密切,在海拔 2000 米以上的高原面上,主要是小型洼地、漏斗和落水洞,其上分布的一些低矮峰林是第三纪热带岩溶形态的代表。在海拔 1000—1500 米左右的地面上,则以大型洼地、丘陵或峰林为特征,在贵州以贵阳为界,其北部多岩溶丘陵,南部多峰林。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区,地下水的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峰林最为发育,以密集高大峰林、峰丛和深陷的园洼地为特征。云贵高原上的岩溶峰林、洞穴及其洞内石钟乳、石笋等,晶莹绮丽,很有观赏价值,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云贵高原各地地貌形态从总体上讲是属于高原,但实际上,云南境内高原与贵州境内高原,无论在海拔高度或地貌特征上,都不尽相同,自然环境的差异很明显。

在地貌上,贵州高原处在中国东南丘陵向西部高山高原的过渡地区,平均海拔 1100 米左右,地势起伏很大,高原峡谷地形很典型,有“地无三里平” 之说。而云南高原则高原面保存相对完整,地貌结构以比较完整的、波浪起伏的高原面为主体,包括高原湖盆,浅切宽谷,深切峡谷丘陵、低山以及局

部中山。与贵州高原比较,云南高原地面海拔较高,大部分地面在 1500—3000

米,坝子(盆地)数量多,分布广。据统计,云南省 1 平方公里以上坝子共

1442 个,总面积达 2.4 万平方公里。云南高原地表组成物质大致以四川西南部的昭党至云南昆明一线为界,东部古生界石灰岩分布很广,岩溶地貌发育, 类型齐全;西部中生代陆相红色岩系砂页岩面积广大,侵蚀不剧,较好地保存了红色的高原面,有“红色高原”之称。

云南高原冬春温暖,多晴天;而贵州高原冬春偏冷,多阴雨,两者形成鲜明对照。云南高原冬半年受西风南支急流控制,热带大陆气团长途跋涉, 经北非、阿拉伯半岛、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等沙漠或大陆干燥区到来, 来自北部湾的西南暖流,性质也较稳定,使其天气多干燥晴朗、日照充足、温度较高,1 月平均气温一般在 8°—10℃,河谷部分达 15℃左右。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年降水量 1000 毫米左右,其中 80%—90%是集中在 5—10 月。云南高原海拔高度大,夏季多云雨,故夏季温度较低,7 月平均气温滇中一带在 20℃上下,滇东南在 22℃左右。云南高原冬暖、夏凉, 年均温 15°—18℃,年较差在 12°—16℃,小于其东部同纬地区,有“四季如春”的美誉。与云南高原比较,贵州高原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偏低,1 月平均气温一般在 4°—6℃,河谷地区可达 8°—10℃,7 月平均气温一般在 24℃左右,河谷地区可达 27℃以上。但和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比较仍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贵州高原全年降水 1000—1300 毫米。冬季北方冷空气虽能影响到贵州高原,由于长途运行,厚度减薄,势力削弱,它与高原上原来的暖空气相接触,势均力敌,移动缓慢,常形成静止锋,产生阴雨绵绵天气, 当西南暖气流扩展滑行在冷空气上,则雨区更加扩大,春季,高原东南部受到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但北方冷空气仍然活动南下,阴雨天气也较多。夏季,高原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同时青藏高原东侧西风槽的后部侵入四川,冷空气也常常影响到贵州高原,所以多雨,有时甚至出现暴雨。这里白天气温升高快,大气不稳定,对流发展,常有冰雹天气。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南撤,北方冷气逐渐加强,常形成准静止锋,并出现气旋波,秋风秋雨发生。同时在贵州西部,西南季风仍未退出,并受地形影响, 极锋南撤缓慢,也常出现准静止锋状态,阴雨天气较多。贵州高原降水的季节变化与云南高原形成鲜明对照,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春季占 26%,夏季占47%,秋季占 21%,冬季占 6%,年降水量相对变率也只 10%—15%,而云南高原则干湿季十分明显。同时,贵州高原日降水量小于 10 毫米的降水天数占 80%左右,年平均降水日数在 170 天以上,雨日之多为全国之冠,故有“天无三日晴”之说。由于多阴雨,少日照,贵州高原绝大部分地区年总辐射在80—90 千卡/厘米 2 之间,与鄂西南、四川盆地同为全国太阳辐射的低值区。

云贵高原从总体上讲,地处多种植物区系成分交汇地段,第四纪时极少受冰川活动的影响,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生长繁衍,植物种类异常繁多,特有种孑遗种不可胜数,植被类型十分复杂,成土条件多样。随着地表组成物质、一地貌形态、气候条件的区域差异,云南高原与贵州高原在植被土壤景观上的对比也很明显。

云贵高原地带性植被以壳斗科的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为主,以滇青冈、黄毛青冈、高山栲、元江栲组成的常绿阔叶林,伴随有少量落叶和硬叶的栎属或冬青属成分,反映生境条件偏干。

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常绿阔叶林已不断减少,代之以耐干旱、贫瘠

的云南松林。而贵州高原多以湿性常绿阔叶林分布,树种多华中区系成分, 常见有大叶锥栗、甜槠、樟、■,针叶树有马尾松等。东南部的锦屏,黎平一带,杉木林生长适宜,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杉木林基地。西部和云南高原相接,也发育有干性常绿阔叶林,多云南区系成分,常见有滇锥栗、滇青冈、云南樟、红■等,针叶树则有云南松。

贵州高原土壤以黄壤、石灰土为主,它们分别占贵州省土壤总面积的 45

%和 24.5%。黄壤有机质层高达 15—20 厘米,有机质含量大多为 2%—5%, 最多可达 10%,由于湿度大,水分多,盐基易淋失,pH 值为 4.5—5.5,盐基饱和度不超过 20%,氮、磷、钾含量丰富,从总体上讲黄壤分布广泛,土层深厚,土性温暖,保水持肥,易熟化或改良,为贵州高原稻麦两熟等高产稳产的土壤。石灰土受母质岩性影响大,土壤发育尚处于幼年阶段,土壤砂物风化度低,钙、镁等盐基代换量与饱和度高,有机质含量一般在 4%以上, 土壤结构较好,自然肥力高,但土被不连续,土层薄,抗旱性差,给耕作带来困难,需要进行改造,才能垦为农田。云南高原则以红壤为主,由于其近代风化物风化程度较轻,酸性较弱,其性状与东部各区的红壤不同,故常称山原红壤,它广泛分布在 1500—2200 米的高原面上,土体厚度达 2 米左右, 质地粘重,表土粘粒含量在 25%上下,色泽暗红,富铅化作用明显,硅铝铁率在 1.5—2.0 之间,pH 值为 5.0—5.5,铁质移动较轻,无明显的胶膜、结核和铁磐存在。其土壤养分总的来说不甚丰富,但其分布面积广,气候条件好,母质释放矿物质快,土层厚,植物生长迅速,土壤肥力易恢复,仍不失为重要的土地资源,是云南高原粮食、经济作物的主产地。

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大,自然地理要素组合各异,水平分异与垂直分异都很明显,自然结构十分复杂。高原上的坝子,历来是农业发达地区,而高原山地的垂直带则有利于立体农业开发。云贵高原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矿产资源均十分丰富,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本区地表崎岖破碎, 不利于交通运输发展与工业布局,限制了农业用地。在植被遭受破坏的条件下,水土流失急剧扩展,此外石灰岩地区地表水源不足等问题均是不可忽视的限制因素。

  1. 美丽的宝岛——台湾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 100 多公里的海面上,介于东海与南海之间,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本区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彭佳屿、兰屿、绿岛以及金门马祖等岛屿,面积 3.63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0.4%。其中台湾本岛,南北长 394 公里,东西最大宽度 144 公里,环岛周长 1139 公里,面积约 3.5 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岛屿。

台湾岛山地约占全岛面积的 2/3,低平地带占 1/3。台湾山脉集中分布在岛的中部和东部,以中央山脉为骨干,自东到西有台东山脉、中央山脉、雪山山脉与玉山山脉、阿里山脉等。中央山脉北起苏澳附近的乌石鼻、南至鹅銮鼻,全长 320 公里,东西宽约 80 公里,海拔超出 3000 米的高峰连续不断, 构成台湾岛的分水岭,将台湾分为不对称的两半。中央山脉东部的台东山脉, 又称海岸山脉,北段海拔 500 米,南段 1000 米左右,主峰新港山海拔 1682 米,东侧以悬崖峭壁临太平洋,西侧以台东纵谷与中央山脉分开。中央山脉西北为雪山山脉,北起三貂角,走向西南,止于台中县境,主要山峰有雪山、大雪山等,海拔高度都在 3500 米以上。玉山山脉在中央山脉和雪山山脉之

西,也是西南走向,北至三貂角,南止于屏东平原之北;主峰玉米海拔 3997 米,是台湾第一高峰,也是中国东部的最高峰。阿里山脉是台湾最西的一列山脉,北起鼻头角,南止于台南平原高雄附近的凤山,起伏和缓,顶部平坦, 海拔 1000—2500 米,最高的大塔山 2663 米。

台湾西部为各河流冲积而成的平原,北部狭窄,南部较宽。其中最大的是自彰化至高雄的台南平原,面积约 4550 平方公里,海拔低于 100 米,为浊水溪、曾文溪等河流冲积而成。浊水溪是台湾第一长河,发源于中央山脉的合欢山南麓,在平原地区呈扇形水系。主要出海口西螺北侧和鹿港南侧。面积居第二位的平原是屏东平原,达 1160 平方公里,由台湾第二长河——下淡水溪冲积而成。此外还有东部的宜兰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

台湾山脉与平原之间的丘陵地,主要集中于北部基隆一带。平原与丘陵地势低缓,在山地之中往往构成盆地,其中较完整的是台北盆地,其南北长20 公里,东西宽 15 公里,面积约 200 平方公里,属干涸盆地,台中盆地也颇著名,它是一个西南有缺口的开旷盆地,系在断裂构造基础上侵蚀而形成。

台湾本岛大致位于北纬 22°—25°,北回归线横过中部偏南地带,并受台湾暖流的影响,全岛除南部为热带气候外,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以夏长无冬,雨多风强为气候特色。年平均气温 22℃左右,1 月 13°—20℃, 7 月 24°—29℃,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年降水量 2000 毫米左右,南北端的多

雨中心可达 5000 毫米以上,最大降水量纪录地点在基隆市以南约 14 公里的

火烧寮,年均降水量 6576 毫米,最大年雨量达 8408 毫米,是中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台湾天然植被种类复杂多样。北部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属于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主要成分有无柄未槠,青钩栲、厚壳桂、榕树、樟树、台湾黄杷等,并混有少数落叶及半落叶树种(如九芎等),还具一定的雨林特征,有木质藤本,大型草木植物,附生蕨类,兰科和苔藓植物,广泛分布于海拔 500 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以具有大量的气根的榕树最为壮观,南亚热带风光典型。南部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则是热带季雨林和雨林。

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曾占全岛面积的 70%以上,由于滥伐,森林覆盖现已减至 55%,但仍属中国森林面积较大的省份。在其 180 多万公顷森林面积中,天然林占 70%以上。自西部平原到东部山地,森林垂直分布具有热温、寒三个气候带的多带性,平原到北部海拔 300 米,南部 600 米左右

为热带阔叶季雨林带,由此往上至北部海拔 1500 米,南部至 2000 米为亚热

带阔叶针叶混合林带;再往上至海拔 3000 米左右为温带林与寒带林分界线。

树种繁多,较大经济价值的树种多至 200 种以上,良材荟萃远非大陆东南沿海各地所及。台湾除盛产樟树、扁柏之外,油杉、肖楠、台湾杉、红桧、峦大杉也称为台湾五木,被列为世界著名良材。竹类也有 20 余种,可从平地分

布至海拔 1600 米山地,竹林到处可见。

台湾地带性土壤为砖壤性红壤,分布于丘陵、台地和山麓地带。大致海拔 800—1000 米以上的地区依次为山地红壤、山地黄壤或黄棕壤。在沿海平原地区多冲积土,滨海则有盐土。

台湾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除山区森林外,西部平原盛产稻米、甘蔗、红薯、花生、麻类、茶、菠萝、香蕉、桔、龙眼等。周围海域是南海鱼类区系与东海鱼类区系的交汇处,同时又是浅海鱼类和外洋鱼类的捕捞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沿海岸线漫长,多天然良港,基雄港、台中港、

莲花港都是重要对外贸易港口,对台湾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台湾降水丰沛,比降骤落的河床,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地下煤、金、铜、石油、硫磺等矿藏都很著名。因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我国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全岛地热资源丰富,多火山、温泉。北投、阳明山、关子岭、四重溪为台湾四大温泉,均为著名的游览、疗养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