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复杂多样的地表形态

中国亚热带在大地构造上,大部分位于台湾褶皱系、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地区,此外还包括秦岭褶皱系、中朝准地台和三江褶皱系的一部分。在地形上,处在中国三大阶梯的第二、第三阶梯。地势自西向东降低,广泛分布着以山地、丘陵、平原和盆地为主的各类地貌。

中国亚热带山区面积广大,但分布有序,按一定方向规则排列,深受构造体系控制。秦岭、淮阳山地和南岭山地,呈东西走向,反映纬向构造体系最为明显。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南沿海山地和台湾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华夏系(北东走向)和新华夏体系(北北东走向)构造体系的反映。

中国亚热带东部的华夏系、新华夏系构造,实际上是由一系列近乎北东向排列的隆起带与拗陷带组成。上述的北东向山脉、山地从中生代以来基本上处于隆起状态。其间的拗陷带从中生代以来并非完全在拗陷,有些地段甚至在新生代期间转而上升,因而在地貌上表现了多样性。有的成为了高原, 如云贵高原;有的成为盆地,如四川盆地;有的长期下沉则形成为平原或陆缘海,如江汉平原、台湾海峡、南海和东海等。

纬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系、华夏系构造带相穿插,奠定了亚热带地貌的总框架。但在云贵高原的西部和四川盆地以西由于受经向构造体系控制,山脉呈南北走向,最典型的是横断山脉,在地貌上别具一格。

岩石对亚热带地貌的影响也较显著。古老的结晶岩,一般比较坚硬,具有较强的抗蚀能力,它们常常构成褶皱山系的核心部分,在地貌上往往构成高峻的山地,如秦岭山脉。广西、贵州以及云南东部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广布,一般占地表面积的 50%以上,总厚度可达数千米,是中国岩溶地貌最为发达的地区,峡谷幽深,地面崎岖,峰林、石林、溶洞、伏流广布。在川东、鄂西、湘西碳酸盐岩石分布也较广泛,岩溶地貌以各种洼地、漏斗和丘陵为特征(图 2—6)。

中国亚热带地区从中生代以来就保持着比较暖热的环境。第四纪在地势较高的山岳地区,则有冰川或冰缘地貌发育的某些痕迹,气候比较寒冷。北部边缘地带,晚更新世在干寒气候下有过黄土堆积,但广大低山丘陵和盆地地区整个第四纪在季风环流影响下,气候温暖湿润。加上广大地区的构造运动自早第三纪以来就以整体轻微上升为主,在相对拗陷的浅小盆地中,第四纪沉积并不发育,呈内迭关系,因此白垩纪——早第三纪堆积的红色岩层广泛出露,并在第四纪以来的长期湿润气候条件下,被流水雕塑成独特的红层地貌(图 2—7)。红岩盆地广布,红层地貌发育。在地貌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坡度浑园和缓的丘陵,部分地区形成峭壁陡崖,顶部平坦的台地、方山和石峰,即所谓的“丹霞地貌”。红层地貌分布,地域差异比较明显。淮阳山地、长江两侧、浙江和湖南境内,一般以丘陵地貌为主,如河南的平氐盆地,湖北钟祥盆地、安徽的南陵盆地、浙江的金衢盆地和湖南的衡阳盆地等莫不如此。但江西、福建和广东境内的红盆中,除丘陵地貌外,丹霞地貌也很普遍。丹霞地貌因粤北仁化的丹霞山这种地貌形态最为典型而得名。

此外,中国亚热带花岗岩分布相当广泛(图 2—8),尤其在广东、福建以及桂东南、湘南和赣南一带更为集中。黄山、天目山等峰林状花岗岩、流纹岩山地与武夷山、桂东南西山等花岗岩丘陵低山是最具特色的地貌形态。此外中国亚热带东部台湾属于环太平洋构造带,西部邻接喜马拉雅构造带, 在这些地区火山地震较多,火山地貌发育,并分布有较多的温泉与地热资源。

中国亚热带东临海洋,海岸线曲折,岛屿港湾众多,特别是长江口至闽江口之间,是中国岛屿、港湾最为密集的地段。其中有中国的第一大岛—— 台湾岛,第三大岛——崇明岛,中国最大的岛群——舟山群岛。主要港湾有福建的金门湾、浙江的杭州湾、上海的长江入海的河口港湾、广州珠江入海的河口港湾等。沿海天然良港众多,岛屿星罗棋布,对于国防、海上运输、海洋渔业及其它海洋资源开发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中国亚热带地区主要包括秦岭、淮阳山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沿海山地与丘陵、台湾山地与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广西盆地、云贵高原等地貌单元。由于基底刚性较差,褶皱、断裂比较密集,加之气候湿热,各种外营力也比较活跃,因此宏观地貌轮廓不如北方那样具有鲜明对照性。但其密集的河网,广布的红层地貌,大量盆地式丘陵,广泛的化学风化作用, 深入发育的岩溶过程等都是中国特有的。中国亚热带平原面积不及华北、东北地区,山地高原又不如西部地区高峻,在地貌上呈现出明显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