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老骥伏枥

洪堡已经是 70 岁高龄的老人了,许多旧日的先生和朋友已离开了人世, 而他却还像年轻时一样精力充沛地工作着。他的伟大著作《宇宙》,就是在这时开始着手撰写的。

洪堡这时已是欧洲著名的科学家,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这种会见每天要占去他好多时间。许多学术活动、社会活动都要请他去,国王还经常请他参加一些外事活动,甚至宴请宾客也让他作陪。向洪堡请教的人不仅是一些自然科学家,连经济学家、作家、语言学家也经常来向洪堡求教。

洪堡简直忙得没法进行自己的工作,下午他要接待一批批来访的客人, 晚上又要去陪同国王共进晚餐。他只好利用上午的时间查阅材料,夜间进行写作。

工作就是生命。不管有多少繁杂的事务,洪堡编写《宇宙》这部科学巨著的工作一刻也没有停顿,他把这项工作看作是自己一生的主要事业。他希望把当代有关宇宙及地球的一切知识,都写进这部书里。

时光流逝,洪堡变得苍老了。人们称他是当代最博学的人物,而他对自己却从不满足,他还和学生们一起到教室里听课、记笔记。学无止境,学然后知不足,洪堡是深深懂得这个道理的。

美国诗人贝阿德·泰勒,专程到柏林拜访洪堡。这时的洪堡已经 80 多岁了。他热情地接待了泰勒,并询问了许多有关美国的问题。使泰勒吃惊的是, 这位专心于科学著述的科学家,对当代的事务这么关心,对美国的了解竟这么清楚。

第二年,泰勒又一次拜访了洪堡。洪堡在书斋里接待了这位美国客人, 他指着桌子上最近一卷《宇宙》的清样说:“自从你去年走了以后,我还一直干着这件事。这一卷马上就要印出来了。”泰勒关心地问:“您还能干这些吃力的工作吗?”洪堡疲倦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工作就是我的生命。我睡得很少,前天我还用了 16 小时改正这些清样。”在送别泰勒的时候,洪堡诙谐自信地说:“下次请同你的夫人一道来,我一定会很有礼貌地活到那个时候。”后来,泰勒在回忆这次会见的情况时,有这样一段描述:“他好像把他的身体看成同他不相干的样子。⋯⋯他好像用一种好奇的眼光观察他自己逐渐衰退的体力,就如同他年轻探险时观察一棵逐渐衰老的树一样。”

《宇宙》第五卷预定在他 89 岁寿辰时完工,在这部巨著完成之前,他不想休息。有时,他也陪同国王在王宫花园里散步,不过这也只是例行公事, 是工作间隙的短暂小憩。对年近 90 的洪堡说来,脱离劳动的休息时间是没有的。

在《宇宙》第四卷出版后不久,美国驻柏林大使馆为纪念华盛顿诞辰, 举行了一次招待会,洪堡也应邀参加了。在宴会上,大使馆的秘书举杯,为“乔治·华盛顿,美国的国父”、“亚历山大·洪堡男爵,科学之王”祝酒。洪堡也站起来讲话,但他的声音是那么微弱,在热烈的掌声中谁也没听清他讲的是什么。他已经不适宜在这种场合呆得太久,为了他的健康,招待会还没结束,朋友们就帮他披上大衣,把他送回了住所。

洪堡快 90 岁了,朋友们准备为他的 90 寿辰举行一次盛大的庆祝会。而洪堡的健康状况却一天不如一天,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很久了,对朋友们讲, 这年的春天他就要离开他们了。洪堡真的没能度过他的 90 大寿,也没能全部完成《宇宙》第五卷的写作。在春意正浓的四月间,人们已经看不到在林荫大道上散步的那熟悉的身影了。

1859 年,这位给人类留下巨大精神财富的科学家,离开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