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农民大舞台

说到农民的精神生活,以前许多人都认为每天农民是“放下筷子摸锄头, 丢下锄头抱枕头”的单调生活状况。以前也确实如此。由于经济条件差,没有条件看电视,更不知什么是电影,听听广播已经觉得不错了。有这样一个笑话:在中国农村还没有电视的年代,一个山区的高山上的飞机导航站有台电视机。一次几个山里孩子夜里到山上去看到了电视里面又说又唱的,很是新奇。回家的路上,他们就猜那东西里的人怎么那么小,又怎么放进去的。那年代,农民的文化修养比现在不知要低多少,闲时没事可做,又没电视、

电影、报纸可以看的,就只有打牌、赌博,有的干脆就成天地睡觉以打发那些无聊的时光。农民们只是在春节过年期间,可以看到一些民间艺人们耍狮子、玩龙灯这样的文娱活动。而一年的其他时间大多在枯燥无味中度过。就是地方性、民族性的节日活动,也是每年才一次,而一次也才那么一两天的时间。

而今,与往年相比就不同了。农民手中有钱了,富裕了。黑白电视机换成彩色电视机,彩色电视机又发展成家庭影院 VCD、卡拉 OK。电视机早已成了农民朋友不可分割的好朋友了。家里有了电视机,还要看报纸。无论是学技术的科技报,还是和国家社会密切联系的报纸,都有订阅,《农民报》、

《农村百事通》等都是农民朋友喜爱的报刊杂志。与前十年相比,现在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确实有了实质性的变化。

然而,广大农民并不满足于这些。“看人家唱、看人家演,哪有我们自己演、自己唱过瘾?”农民朋友都这样说。他们也认为,城里人能演能唱, 我们庄稼人也一样能行,并且也不会比城里的差多少。

确实,在广大的农村,有不少的能人,他们一样的会唱歌、会演戏,甚至有的农民也会作词作曲、写剧本呢。有了这些乡村艺术家,何愁我们的农村舞台搭不起来、搞不好?

农民们自排、自编、自演、自唱的节目,材料来自农村,反映的也都是农村的现实生活,因而农民也大都爱看,并且也敢于参加,都想过一把“演员”“歌唱家”的瘾。农村舞台大多露天,村里小学操场、农户的稻场,甚至田边上、空地上,都可以展开,搭上木台子,扯上几块大帆布,夜间点上几盏灯,舞台就搭好了。这样的舞台朴素,简便易行。这也是农村舞台多起来的原因。

农民演员、歌手,大多利用农闲时间,自己训练。训练好了,挑个合适的日子和地方,用村里的广播稍作宣传。到时候,便热热闹闹地搞起来。虽然唱得并不十分动听,甚至有时候唱得跑了调;虽然演得并不十分逼真,不高超;虽然跳得动作并不圆熟、优美,有时甚至乱了套,但是乡亲们并不介意,也并不见责,照样看得津津有味。在乡亲们眼中,只有这才是真正的原滋原味,丝毫没有掺假,也并不做作。要知道,这是农民们自己的追求、自己的表现呀!

可别小看这并不正规的农村舞台,它也是个出人才的地方呢。有的地方的农村节目被请到城里进行表演,获得了称赞。有的农民自办的节目,还在比赛中得奖呢。有些农民演员歌手因此也进入了城市的文工团或其他文艺组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的时候,农民也会把自己得意的一台节目带到城市,把农民的风采展现给城市里的人看。这就像又给城市吹去了一股带着泥土香气的清风,令那些常年生活在霓虹灯下的城里人耳目一新。相比之下, 好像农民过的比城市里的人更丰富、更充实呢!

许多农村的娱乐活动,也吸引了不少的城镇居民,让他们纷纷到农村去观看。如在我国西南部和南部的许多地区,每年都要举行赛龙舟的活动。那种场面、那种情景,让城里人流连忘返。还有农村在春节时期舞龙灯,耍狮子等等活动,也吸引了不少城里人。有的甚至还把农民朋友当作老师,向他们学习舞龙灯、耍狮子的技艺。现在许多城市里也有玩龙灯耍狮子的,其中许多就是从农村学来的,有的干脆就是农村艺人。

农民舞台,演农民之事、唱农民心声,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我

们相信,农民舞台将越办越大,越办越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