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经营的好路子
可能一说到农村,大家都会首先想到种地。收种水稻、麦子、油菜、玉米等。其实,农村的生产发展也是有机整体。就像世界上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一样,农村的生产也应包括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各种经营方式。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赖于这些成分之间的协调发展。一架机器,只有各个零件都工作正常才能使整台机器正常工作。同样,只有这些经营方式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农村生产的发展;反之,互相之间不能协调发展,就会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在农村改革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比较单一的粮食种植的产业结构,在这种经济结构下,众多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多人种少地”,相当多的农村劳动力无用武之地。这种情况引起的结果就是农村劳动的生产率低下,农民的收入微薄。新中国成立以后的 30 年间,我国长期偏重农业, 偏重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一头沉”的格局,不仅没使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业得到应有的发展,粮食生产也增长缓慢,温饱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人民生活必需品供给处于限量供应的紧张状态。到改革开放前的 1978 年,农村 3 亿劳动力中 93%的人从事农业生产。这一年,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产值占 76.7%,在种植业产值中粮食产值又占 76.7%。这一年,在全国人民公社总收入中,来自林牧渔业的仅占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同时,对农村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在指导思想上改变了单纯发展粮食生产的作法,提出“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新的产业格局已经开始形成。
在种植业方面,基本上确立了一个合理的耕地使用结构和生产结构,各种作物全面发展。从 1978 年到 1990 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已由占总面积的
80%下降为 76.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已由占总面积的 9.6%上升为 14.4
%。先前走到农村,看到的几乎全是水稻、小麦或玉米。而今,放眼农田, 颜色变得纷繁了。棉花、甜菜、甘蔗、茶叶、油菜、烤烟、时令蔬菜、花卉等等,丰富多彩,改变了以前那种单调的状况。这些作物的种植,不仅满足了人民生活的需要,还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同时,这些作物,由于市场需求大、销路好,也为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 1978 年到 1990 年的 12 年中,我国粮食总产量增长 42.7%,
棉花增长 1.1 倍,油料增长 2.2 倍,茶叶、烤烟、水果分别增长 1 倍、1.1 倍、1.9 倍。经过调整、产量增大,收入增加了。
林业是培植保护森林,以从中获得木材或其他林产品的生产行业。过去, 人们对林业不够重视,只知道砍伐树木,而不知植树造林,也不知道林业的巨大利益。因而,许多农村的荒山头就空着,而原来的森林不合理的开发, 使我国的林业相当落后。
发展林业,一举多得。首先,可以直接为农民获得经济收入。贵重的树木如水杉、银杏、油松等,有的木质好,适合作家具;银杏树的种子可以入药,是贵重药材;油松不仅木质好,还可以提取松节油等化工原料,但主要是提供木材。其次,发展林业可以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减少灾害。另外,可以净化空气、防止污染。
目前,在广大农村,人们已注意到林业的作用,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治理荒山,种植经济树木。许多地方在不适合种粮食作物的地方干脆种上了树木,有的还利用田埂、地头种植泡桐、水杉等树木。1978 年与 1992 年相比,林业产值由 3.4%升为 4.5%。增长了 1.1%。
我国的畜牧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西北部,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是我国的四大天然牧区。而在祖国的其他农村的广大地区,牧业相当的落后。因此,近年来,各地都利用可能的条件,合理的发展了牧业,使我国牧业的产值由 1978 年的 14.98%增长到 1997 年的 26.4%,取得了重大发展。
渔业也有重大的进步。我国的河流众多,湖泊、池塘、水库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因此,我国有着发展渔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技术落后, 再加上重视不足,没有形成规模,因而在以前渔业是极不发达的。改革开放后,渔业引起了人们的注重,开始大力发展渔业。现在,渔业生产逐渐形成规模,采用大面积笼箱养鱼,并且实行了生产、销售的流水任务。鱼产量逐年增加,鱼品种也增多了。从 1978 年到 1992 年,渔业产值由 1.58%升为 5.9
%,上升了 4.3 个百分点。
另外,农村副业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农村的木匠、水泥匠等人数有增无减、工资也逐年增加。他们活跃在乡里村间,即适应了人们生活需要, 同时也解决了多余的劳动力。
经过合理调整后,农村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快了,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相信,21 世纪的中国农村将是一片崭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