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改革开放的新农村改革开放——农村发展的动力
“中国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这是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的观点,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基本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十几年的对外开放,改变了农村的封闭状态,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面貌的改变。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那么,改革开放究竟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总的说来, 对外开放促进了农村的全面进步。十几年来,我国农村之所以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实行对外开放是一个重要原因。对外开放对农村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外开放给农村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了对外开放政策,在这个正确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村的对外开放在实践中不断扩大,并且逐渐形成一种全方位、大规模、多层次的格局:从沿海地区扩展到内地和西部地区;从乡镇企业扩展到农业、第三产业(服务业);从兴办“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企业发展到与外商合资合作;从引进资金、设备、技术发展到引进管理、人才;合作对象由主要来自港澳地区发展到欧、美、澳、东南亚及台湾;外商投资规模从以短期、试探性小规模为主发展到长期、成片、大规模开发,这种全方位、大规模、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是加快了农作物品种改良和技术引进的步伐,促进了农业产品走向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我国传统农业基本是自给半自给农业。其特点就是, 生产目的以自我满足为主;生产手段以手工作业为主;技术应用以传统技术为主;农产品质量不高;土地生产率低,商品率低,农民收入低。对外开放有力地冲击了这种传统的生产模式,促进了商品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引进名优、稀、新农产品逾千种。比如美国的“杜洛克”、“汉普夏”等瘦肉型猪;新西兰奶牛、美国皇鸽、樱桃谷鸭、鹧鸪、长毛兔等畜禽种;“威廉斯”香蕉、澳大利亚的甜玉米、“东京绿”西兰花、美国圆椒、“明珠”蕃茄、台湾“新红宝”西瓜等果蔬品种;还有比利时杜鹃、荷兰郁金香等花卉良种等。现在不少品种已经形成商品,开始批量上市。这些商品质量好、价格高、利润多、效益大,不仅优化了农产品的品种结构, 丰富了国内市场,而且增强了农产品出口创汇的竞争能力。
在对外开放中,还通过引进农产品先进加工设备和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从初级产品向加工产品转化,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过去,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主要是鲜活产品和粗加工产品,运输困难,供货时间短,产品附加值低。通过对外开放,各地先后引进了一批畜禽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等现代保鲜、加工生产线,对农副产品进行精加工、深加工,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增强了出口创汇能力。如广东南海市里水保鲜公司,从美国、澳大利亚引进了蔬菜加工生产线,年加工荷兰豆、马蹿、竹笋等 20 多个品种,
达 1.4 亿吨,创汇 500 多万美元。
二是促进了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过去,我国农村基本是单一的经营农业,乡镇企业很不发达, 不但数量少,而且设备落后、技术陈旧,基本上是手工作坊式的小工厂,且低质多耗。对外开放以后,情况明显变化,特别是沿海地区农村,借助毗邻港澳、侨胞港澳同胞众多、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先是开办“三来一补” 业务,逐步兴办合资、独资、合作企业,进而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 促使乡镇企业由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内向型到外向型蓬勃地发展起来。如今,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许多地方,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据统计,全国已有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 6 万
多家,其中“三资”企业 1.5 万家,有 100 多家把企业办出国门。对外开放,
还促进了乡镇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从 1982 年到 1991 年 10 年间,珠江
三角洲乡镇企业就引进各种设备达 1 万台套,使得乡镇企业“鸟枪换炮”, 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的档次。
对外开放推动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促进了乡村城市化。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镇、管理区一级政府的所在地,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小城镇,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中心,其社会功能,已从过去主要是农副产品集散地,逐步地向农村工业、商贸、金融、交通、信息、文化、科技、娱乐中心转变,出现了十里长街、商贾云集、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三是促进了农村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增强了农业的出口创汇能力。过去,由于农产品运销不对路、品种单调、质量不高,出口竞争力很低。对外开放以来, 各地大力引进外资,兴建出口商品基地,形成了一批农、工、贸相结合产供销一体化的外向型农业企业。这些企业通过把利用外资和开发创汇农业结合起来,进行集约化经营,形成了规模效益。仅以广东为例,1991 年就利用世界银行贷款 1.6 亿美元,来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及水产捕捞业,促使农产品
及加工品出口值达近 8 亿美元,农副产品和乡镇企业工业产品出口创汇达 50 多亿美元,约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 40%。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大批万亩鱼塘、万亩菜场、千亩荔枝园、万头瘦肉猪场等连片的生产基地。
其次对外开放促进了广大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对外开放不仅对农村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而且它所产生的更深层次的作用是引发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国门打开之后, 日益频繁的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活动,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有了更多的认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造就了新的品质、新的意识,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立、自尊、自强意识增强。过去长期的闭关自守,使人目光短浅, 甚至形成了崇洋心理。对外开放后,出境出国的机会多了,人们经过比较鉴别,增强了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的信心,从自卑转变为自尊。广东的深圳、珠海、东莞、惠州等地,十年前是人们大量地流往澳门、香港,而十年后的今天,经济建设的成就吸引着大批香港、澳门人前来购物、观光,甚至结婚、定居。过去,边境村落那“少壮难留余老弱,田野荒芜鸡犬寂”的凋零景象已荡然无存。
二是竞争意识增强。对外开放把广大农民置身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推向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舞台。鲁迅先生笔下的“闺土”式的农民那种木纳、闭塞、不思进取的形象大为改变。不少农民树立了敢为天下先的意识, 从过去的“四怕”转变为“四敢”,就是从“怕贷款、怕投资、怕冒风险、
怕负债”转变为“敢创新、敢负债、敢投资、敢冒风险”。不少农民总结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的竞争策略。大力发展反季节水果、蔬菜,发展稀、优、偏产品;不少农民企业家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重视新产品的开展、储备,做到“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睛盯一个、脑子想一个”。广大农民敢于冲破障碍生产力发展、已经过时的制度和所谓禁区,敢于探索前人尚未涉足的“盲区”。
三是合作意识增强。过去的农民心胸狭窄,担心肥水流进外人田,担心他人“揩油”,占了自己的便宜,宁愿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也不想外联开发资源。如今,这种因循守旧的封闭意识被对外开放所打破。人们在对外开放中学会了算大帐,懂得只有“借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才能发展自己;懂得不吃小亏难得占大便宜,积极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努力开发农业资源,劲头十足的兴办企业。
四是信守契约,恪守信誉的观念增强。人们对外经济交往中,不凭“君子协定”,而是按国际惯例办事,合同签订后就按合同办事。农村干部和农民懂得信守契约、恪守信誉是吸引外商前来投资的“软”环境。“三来一补” 的企业按期交货加班加点,有时为了信守契约,吃点小亏也在所不惜,从而获得了外商的信赖。
五是公关意识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体会到,要引进外资、项目,做成大生意,必须有公关意识,有信息,有网络。因此,他们从过去的“坐商”变为“行商”,从过去的“行田基”催种催收,转变为了解政策、信息,了解国际国内市场行情,购买技术专利,广交朋友。为了增进与外商的沟通和了解,各地举办了集经贸、文化、联谊、体育为一体的活动,如“龙舟节”、“艺术节”、“山歌节”、“荔枝节”、“元宵灯会” 等等,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引进外资和项目。
最后,对外开放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大批的农民进入了国际市场。
对外开放是商品经济的大学校。广大农民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经过商品经济的洗礼和考验,学到了技术,学会了管理,增长了才干,不再满足于在国内“闯荡”,纷纷走出国门。先是搞劳务输出,尔后发展到办实业、办旅游业。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中国沿海一带的省份就有数万农民从事各种形式的跨国生意,如在国外开餐馆、办工厂、办公司等等。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农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正在逐步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商品化。我国农业的前景是美好的,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