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农威力大
发展农业,振兴农业,要靠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的劳动与自己的收益紧密结合起来。“交够国家,留足集体,余下都归自己。” 干好干坏,干多干少,大不一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这就是政策的威力。
然而,仅有政策还不够,因为同样是这些积极性,会不会耕田,能不能科学耕田,收获是大不一样的。
有位农民的亲身经历很能说明问题。
这位农民叫陆登钊,江苏省灌云县侍庄乡陆庄村人。1985 年,他购进了一批良种果树苗,先后种植了两亩葡萄,100 多株桃、李、苹果树和一些草莓。一些村民在他的带动下,也都试栽了不少果树。树种是好的,可是由于不懂栽培技术,尽管这位农民起早贪黑,没有偷过一天懒,到第二年,他种的葡萄每亩本应收获 500 多公斤,结果只收了 50 多公斤。3 年后,葡萄进入
了正常结实期,一般亩产应在 1750 公斤左右,而他却只收了 500 多公斤,由于他不会整枝、治虫,他种的桃、李、苹果树好看不好收,春天开满花朵, 秋天仅几株挂果。其他农民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后来,他们带着生产上的问题去向农艺师请教,农艺师还下村来手把手的教他们栽培技术和防虫治病方法。这一年,他们种的果树就获得了丰收,以后连年硕果累累。
一户农民是这样,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比如对于一个县,科技兴农的威力就更大了。
黑龙江省有个偏僻山区小县——方正县。1990 年,这个县 28 万亩水稻有 20 万亩年产超千斤,达到世界同纬度国家先进水平。这一切开始于 10 年前的一项技术引进。
方正县地处北纬 45°33′~46°10′之间,与日本北海道大致在同一纬度线上,境内无霜 100 至 125 天,属于低温的半山区,粮食亩产不足百斤, 常年吃国家返销粮。
1980 年夏天,日本水稻专家藤原长作来方正访问,看到农民种稻技术十
分落后,主动要求来方正帮助种稻,受到县领导的欢迎。该县富裕村的 70 多户团员青年接受全县人民的重托,进行了寒区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引进试验。他们在藤原的指导下,经过一年的努力,在 27. 4 亩试验田上取得了
成功。这年稀植亩产达到 450 多公斤。
成功固然是一种诱惑,但传统观念和耕作方式毕竟是根深蒂固的。1984
年,德善乡新城村的 70 户人家,只有 7 户采用旱育种植技术。一些种稻老把
式“拒不接受新的种稻技术。这年 8 月,天公不作美,正在水稻扬花季节,
一场风暴席卷而来,全村几千亩水稻一片片倒伏,唯有这 7 户的水稻安然无恙。第二年,这个村种稻全部改成了旱育稀植。许多老农民说:“多少年来, 我们习惯了水稻密植,苗儿虽然多,就是长不壮,到秋天打不了多少粮。不比人家旱育稀植,就那么几株苗,可苗儿就是一天比一天粗,一天比一天壮, 打的粮食硬是多上好几倍。科学这玩艺真邪乎。”
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事实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打这以后,方正县的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1986 年春节期间,日本另一位水稻专家原正市到宝兴乡给 40 多名技术骨干讲课,不料来了几百名农民旁听;屋里坐不下,就把门窗打开,寒冷的冬天,农民们在外一站就是半天。原正市感叹道: “中国农民如此好学,真了不起!”
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从长远来说,兴农确实还得靠科技。
要振兴农业科技,还要积极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素质,因为他们才是农业科技的最终实现者。我们知道,在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最重要, 最活跃的因素,这不仅因为人是各种生产力工具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者的利用者,而且因为如果没有人的劳动技能的提高和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生产力的提高就不能实现。然而,我国的劳动者素质低下的状况长期未得到改善,致使农业生产靠传统耕作技术,靠天吃饭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据 1990 年统计,我国 15 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
盲的人数达 1.8 亿人,其中农村占绝大多数。全世界成年人口中文盲、半文
盲 9.6 亿人,我国占 20%左右。据 1989 年的统计,我国农村就业人口中, 文盲、半文盲占 27.6%,小学文化程度占 38.7%,每 1 万人中只有 8 名大学生。国内外经验证明,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越高创造的财富越多,反之, 就越少。据国外经济学家的调查,农业户主多接受一年教育,农业产量平均增长 2%;1 万名农业人口中,增加 1 名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农业产量可增长 10%。1989 年,我国对 6.7 万农户的调查,文盲户的人均纯收入为 100, 小学程度户为 123,初中程度户为 139,高中程度户为 144,中专程度户为 167。可见,劳动者的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收入越多。我国农民低下的科学文化素质,制约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和向现代生产力的转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因此科技兴农的当务之急,便是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其行之有效的办法是,除继续抓好基础教育外,要下大力气抓好农村成人教育和农业技术培训,以传授科技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为主。目前,国家在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这是使农民的技术培训走向正规化的重要措施,全国已有 26 个省区市的 221 个县实施了这一工
程,有 11 万多农民参加了这种技术培训,其中 3.5 万农民技术骨干已获得“绿色证书”。
事实上,我们也只能走科技兴农的道路。我们国家地域辽阔,可是耕地面积不多,人均耕地只有 1.7 亩,其中粮田不到一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耕地就这么多,而每年的人口增长却在 100 万以上。发展农业生产,其根本出路只有向科技要粮食、要丰收了。
建国 45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近 20 年来,许多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就是有力的佐证。比如杂交玉米的大面积推广有力地
促进了我国的玉米生产,使我国玉米的产量由每亩不到 100 公斤上升到 200 多公斤,翻了一番多。著名农业育种专家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杂交水稻,10 多年已累计增产粮食 600 多亿公斤。这项科技成果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由此获得了该组织颁发的科学奖。可惜,目前还有部分水田没推广袁隆平的先进技术,要是所有的稻田都采用这一技术,我国的粮食产量还可以大幅度增长。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还相当低。一个农民劳作一年养活的人数,仅占美国的 1/37、法国的 1/30。土地利用率也不高,全国高产田仅占 30%,中低产田多达 70%。而且,每年依靠科技增长的部分只占 30% 不到,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0%的水平。
为了加快农业的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从 80 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丰收计划”,有组织、有领导、有重点和大规模扩大先进农业技术。到 2000 年,我国农业增长中的科技比例要超过 40—45%。在科技兴农的雄辩事实前,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激发了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的热情。农业技术推广站在各县、各乡普遍建立并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加。各省、地、县、乡四级科技网逐步形成并开始有效运作。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我国的农业生产一定会展示出更加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