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百卷读本——社会新景象

第一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农村建国之初:农民的新希望

少年朋友们,你们也许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了解很多。但是,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中国农村和生活在广大农村的农民吗?

从 1842 年鸦片战争开始起,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艰苦的浴血奋战,终于赶走了外国侵略者。后来又打败了蒋介石,终于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旧中国的农村经济,是“男人耕地、女人织布”的原始低级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地的农民便长年给有余田的地主帮工,叫打长工。或者是租地耕种,每年要交很多的地租。加上各种苛捐杂税,以及战争和天灾,人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即便是起早摸黑,也糊不了全家老小的口。大家熟悉的《半夜鸡叫》中,长工们每天天不亮起床,到很晚才回家。那世道,真正是“不叫人活”了。

解放以后的情形可就不同了,没收了地主、土豪劣绅的田产,分给了广大的农民。农民不再是土地上的奴隶,而成了土地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 给农民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战争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翻身得解放的农民看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眼前的困难又算什么?“人多力量大”,为了战胜困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于是农民纷纷组织起来,组成农业生产小组。大家齐心协力,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奋斗。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建国以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国垦荒面积增大,先前荒芜的田地种上了庄稼。由于合作生产, 生产水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全国粮棉油的产量基本满足了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广大群众建设祖国的信心更加坚定。

新中国的成立,给广大的农村带来了希望,也给农民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