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篇章来自凤阳的“星火”

安徽省淮北的凤阳,历史上就很有名,特别因为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乡。这位皇帝当过乞丐,而自古以来,凤阳人逃荒到各地去讨饭的,也真多, 他们大多会唱“凤阳花鼓”,一边敲竹制的响串儿,一边连舞带唱道: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十年九荒”也许夸张,但凤阳确实常常遭旱涝灾害。1978 年夏秋,安徽大旱,凤阳就是重灾区。那会儿,池塘干涸,河流断水,人走十里路找不到一口水喝,蔫蔫的庄稼被太阳烤的枯焦。秋收秋收,农田颗粒无收,凤阳农民不得不又一次靠国家救济粮过日子。

就在当年 12 月,一个寒风凛冽的黑夜,凤阳县小岗一个破落村子里,二

十几个人来到一间小土屋。大家讨论了今后的出路,又想到了曾在 1961 年实

行过一阵的“包产到户”。那时凤阳的情况比 1978 年还糟,几乎家家户户都揭不开锅,农民自发搞了“包产到户”,积极性一下子高涨了起来,当年粮食就获得丰收,日子就好过了。后来“包产到户”被当作复辟资本主义的“单干风”,遭到批判而被禁止。而什么叫“包产到户”?那就是每年规定个数, 该上交给国家、集体多少粮食,余下的就是农民自己的。

按理说,田是农民种的,粮是农民收的,采用什么组织形式,运用什么经营方式,应该完全由农民自己作主,可是那年头,种田人决定不了应该怎么种田,田自然也就很难种好!这说明什么?它只能说明:广大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必须有个根本转变。

小岗村的农民带了这个头。

21 位农民,相约起草了一份“分田单干”的契约,并在契约上庄严地按

下了 21 个鲜红的手印。中国农民以传统原始的方式表示他们焦渴、神圣的意愿。

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小岗黑分”的一次壮举。然而,这个“黑”字,只能理解为开会时间是黑夜的黑了,因为它很快自下而上地得到了从县委省委至中央的肯定。

冬去春来,凤阳县委书记走到小岗地头,瞧着那青青葱葱的庄稼,跟别处大不一样,不由得心头一热。这位县委书记是农民出身,瞧一眼田就明白底细,他知道,一场革命已在小岗出现。

这就是后来影响、扩展到全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多年来主宰中国农村大地的大呼隆、大锅饭的生产经营、分配方式被“包产到户”、“包产到组”的新方式所代替。这种方式,就是如今人们非常熟悉,而且还在广大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二年夏天,邓小平同志就在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对“包产到户” 问题作了评述。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

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包产到户”以神奇的效应震憾神州。1979 年,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了“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安徽省,全省粮食生产多达 320 亿斤,超额

完成国家计划,其中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的就有 21 个县。一时间,“凤阳”成了令人瞩目的明星。

邓小平同志的讲话,一语破的,鲜明地肯定了包产到户这一责任制,并且对这一责任制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0 年 9 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方⋯⋯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 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历史的裁决,公正的评价,《通知》下达以后,神州大地掀起滚滚春潮, 亿万农民终于挣脱“左”的束缚,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在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上,以主人翁的身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凤阳的“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中国大规模的改革,从农村开始了。

1982 年 1 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转发全国,“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即“双包到户”的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家庭经营成为合作经济的重要组织形式,全国农村形成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 的新态势。到这年夏天,全国农村双包到户的比例已达 78.2%。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中,家庭联产承包占主导地位。

少年朋友们,如今走到广大的乡村,大家见到的也将会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方式。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更适合现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将会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