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自然——山水旅游情趣

所谓的厅,原来是一座山门。进得山门,但见群山层层叠叠,河流瀑布闪烁期间,山脚下的一块牌子上印有一张告示:“爱花的人请让花留在山上”。山外是无际的大海与茂密的森林。天空蓝得简直让在城市里长大的李响怀疑它的真实度。

再看眼前,有人正对着山谷做深呼吸;有人在爬山;有人在清水河边闭目垂钓;有人在草地上聊天打牌;孩子们赤脚在浅水河里嬉戏,在草地上互相追逐;一帮中学生围在一起弹吉它唱歌,不断地爆发出欢笑声;有个人在草地上踱来踱去,嘴里念叨着:甜美的无为啊甜美的无为;有人发现了一些可以吃的野蘑菇、野菜,正在兴奋地采集它们,打算带回去好好地享用一顿没有被化肥与农药污染过的佳肴。一种松弛、满足、愉悦的气息从每一朵花、每一只鸟、每一颗树、每一块山石、每一条溪流、每一线瀑布的呼吸中散发出来。这气息很快就感染了李响。

李响顺着山路而行,见一些人扶着岩壁接饮从石缝里流下来的泉水,交口称赞这水又甜又凉。李响正感口渴,连喝几口,只觉神清气爽,焦渴顿消。但见路边的亭子里,几个人正在饮酒聊天,赋诗连句。李响兴奋地发现东坡居士也在其中,正抚髯道出“横看成岭侧成峰,高低远近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旁边一人且饮且歌道:“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用说,这是“一生好入名山游”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又听一位酒意微醺的老者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山水之间也。”李响记得这是宋代的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一句名言,明白自己又碰上了高人。李响转入山坡上的小树林里,迎面碰上一个人,拿着瓶子在空中挥来挥去,李响好奇极了,不由问道:“你在干什么?”那人答道:“我在采集新鲜空气啊。”李响大惑不解:“空气也能采集吗?再说采了它又有什么用呢?”那人答道:“野外的新鲜空气在城里可是贵重东西啊。像这样一瓶一瓶装起来,带回城里,我那水泥笼子里不就有大自然的气息了吗?”

城里人每天呼吸的是充满油烟和灰尘的空气,看到的是黑色的河流和乱七八糟的废弃物,所以现代人酷爱自然,一有机会便离开大城市的喧嚣,摆脱杂事俗务的纠缠与机械的劳作,投身到大自然中,希望到森林里,到草地上,到乡村去吸收清新的空气,到原野上去看看清澈的河流,到雨水洗过的

岩石上去放声歌唱。人们希望在大自然的本相中恢复身心的洁净与健康,带着一种清新松快的状态回到现实生活中。

正如作家郁达夫所言:“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与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李响在山坡松林间溜溜达达,忽见班主任老师躺在山坡上,他看上去似睡未睡,既十分专心又无所用心,既很投入又非常放松,表情比李响从电影上看到的抽大烟的还要受用许多。

李响悄悄走到他身边,正在犹豫着是不是该打搅他,却听老师说:“李响,你何不也躺下来,在原野上安静地躺着可是最好的享受。”李响奇怪地问:“你躺了那么久,什么也不做,多无聊啊。”老师笑道:“无聊?不, 我觉得很有意思,我在养耳朵,我的耳朵被城市里的各种噪音,特别是汽车的声音弄伤了,只有自然的声音可以医治它。”

老师看着李响似懂非懂的表情,又说:你知道中国古代有天籁的说法吗? 天籁,其实就是发于自然的那种美妙的声音意象。你如果能够捕捉到它,就能享受到一种不可言传的叫人身心感到极为舒服的东西。居住在都市里的人是永远享受不到天籁的。

李响正琢磨老师所说的天籁是个什么意思,怎样才能听到那种美妙的声音呢,突然间发现天空乌云密布,糟了,要下雨了,却见人们并无离开的意思。老师坐起身,望着天边的乌云,吟道:“真是‘乍聚乍散看浮云,忽红忽青变幻忙’啊。”

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所表现出的动态美很大程度地丰富了山水、自然景观。对于匆匆地流览自然,将走进大自然做为一种形式、一种时尚的人们, 天公不作美的确是一件煞风景的事,但对于眼到心至,以一种近情通趣的心态来感知自然的人们,一成不变的艳阳万里又岂不是同样的煞风景?大自然是充满生命的活力与灵性的,它不喜欢那些带着功利的眼光与机变的心来看他的过客,但对于那些能够投注真性情的人们,大自然总是慷慨地将自己最生动最丰富的景观呈现给欣赏者。

在欣赏者内心的情感与水光山色相互交融、相映成趣时,自然景观的美变得难以言说,欣赏者好像生活在诗里、画里、梦里,满心安适快乐,充满情趣,而日后对这种生活情趣的追念,也构成了情趣活动的一部分。所以, 欣赏、感知自然山水的清新壮美便成为人们在尘世生活中的一种精神补品, 一种最普遍最深入人心的情趣活动。

雨过天晴,一道彩虹破空而现,一头挂在天上,一头消失在山林深处。李响在课本上学到过彩虹这个词,也在电影里、图画书上看到过彩虹,知道彩虹是水汽与阳光合成的一种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却从未见到过真正的彩虹,现在真正的彩虹就悬在他的眼前,像一条可以通往天宫的桥,这使李响兴奋不已。老师告诉他城里也有彩虹,只是因为空气污染得厉害,雨后的彩虹不那么分明罢了。

两人一起下得山来,只见山下草棚中,四个年轻人正围着一位长者,在一起谈论各自的志向。叫子路的年轻人说他愿意用三年的时间将一个内有灾荒、外有强敌的小国治理得富强起来;叫冉求的则愿意用三年时间将一个小国治理得人人富足;叫公西赤的年轻人比较谦虚,说他愿意做一个穿礼服、戴礼帽的小司仪。

名叫点的年轻人正在抚琴,琴弦发出清越悠扬的声音,点说:“我的志向可与上面三位的不同。”

长者鼓励他说:“那有什么关系,就是要个人说出自己的志向嘛。” 点于是描绘了下面这幅图景:“我喜欢在暮春时节,大家都穿上轻便闲

适的衣裳,大人小孩成群结队,一起到清清的沂水边嬉戏沐浴,尽情享受春天和风的吹拂,玩够了就一路唱着歌儿回家。”

这是一幅多么天然率性的画面啊,

长者长叹一声,说:“我与点的想法一样啊!”

老师告诉李响,这位长者就是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大圣人孔子,李响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李响的想象中,这个家喻户晓,为后人仰慕传颂的孔子一定是一位整日盘膝坐在杏坛之上,一脸正经、诲人不倦的教师爷。没想到,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并不认为“玩儿”是一件可耻的事, 相反的,也是一个喜欢游玩,向往自然天真的生活情趣的人。这真是一个令李响快意的发现。

告别老师,走出“大自然”时,李响觉得自己好像吃了一种神奇的强心丸,身轻如燕,力大无穷,快乐得直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