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以后珍稀的青铜精品
我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青铜器制作开始走向衰弱,至宋元明清时期,流行的则是对古代青铜器的仿制,仍然坚持向前发展的只有铜镜的制作。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统一前这300多年间,虽然战争长期不断,但其间也有相对的和平稳定时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冶铸业,南方较北方兴盛,湖北鄂城曾发现了吴、晋时期的采铜和炼铜遗址,并红烧土和炼渣,但从总体看,比两汉时代衰退了。
湖北鄂城是孙吴前期的都城,据传世或发现的铜镜镜铭看,当时在鄂城设有铜镜制造行业,当地冶铜业颇为兴盛。发现的这一时期的青铜制品,从器物种类到风格特征,主要是沿袭两汉以来的传统,但一般较汉代铜器要粗糙许多。
而由于各民族的融合,在青铜器的铸造上也表现了各民族相互学习和借鉴而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特点,当然,有些青铜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某一民族的特色。
三国、两晋时期铜器种类仍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器皿为主,主要有:釜、鐎斗、勺、酒搏、耳杯、洗、博山炉、灯、炭炉、熨斗、唾壶和铜镜等;武器主要有弩机、刀等;车、马器主要有镶、辖。
西晋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件龙首柄鐎斗,敞口,带流,曲折龙柄,竹节足。鐎斗的柄端做成龙首,口微开,口内含珠,龙角向后紧贴长颈,龙眼外突炯炯有神探视前方,长颈曲折,恰似蛟龙横空腾飞,形象生动。此器仍完好无损,弥足珍贵。
鐎斗又称“刁斗”,是古代青铜炊具,盛行于战国汉及魏晋时代,一般认为鐎斗为温羹器,是军队用的一种铜制的锅,白天用它烧饭做菜,夜里做打更的柝用。器身做盆状,腹较深,可储食物。
腹下三足临空着地,供堆放柴火燃料加热之用。这一时期,鐎斗形体常常较先前瘦高些,腹沿伸出一长柄,柄端常做成龙首形或兽头形作为装饰,便于握提。
两汉时代的酒樽,多做圆形,直壁或圆形鼓腹,下均有三短足,有的在腹壁有两铺首。两晋时期的酒樽有的则做成长筒形、平底。
铜洗在江苏宜兴晋周处墓和其他地区的晋墓都有发现,其特点基本上沿袭汉代作风。
这时期铜灯上常有纪年,传世的西晋元康元年雁足灯即是,而且雁足灯是三国两晋时期铜灯的主要类型。
这一时期青铜弩机相当发达,在形制上与两汉不易区别,但许多弩机均具铭,有的还有纪年,因而可确定其绝对年代,如魏青龙三年弩机。
三国两晋时代的青铜生活用器已进一步被陶瓷器、铁器所代替。青铜器以素面为主,外表较粗糙,仅少部分青铜器具有简单的弦纹,铜洗中饰有鱼纹,也有少数制品鎏金。
铜镜的制作这时得到全面发展,如做于273年的神兽镜,属西晋宫廷器具,发现于河南淇县。镜面圆形,球形钮,钮外浮雕环绕式神兽,结跏趺坐仙人,外有钤印式铭文。
南北朝对峙时代,南、北两方的经济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发展,在各族人民的长期交往中,加深了民族间的融合。这时的青铜冶铸业虽已衰落,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民族文化交流的特点和某些民族的特色。
南朝宋、齐、梁、陈四朝,青铜器的主要种类有锥鐎斗、勺、熨斗、碗、杯、盘、唾壶、虎符等。湖北省当阳长坂坡一座南北朝墓发现的铜制品种类较多,有一瓶、一盆、一唾盂、一高足杯、一铜熏。随葬铜制品如此半富,在南北朝墓葬中是少见的。
这时期鐎斗造型多微侈口,盆形平底,直腹或斜腹,口上一侧常有一流,三高蹄形足,直柄或折柄。
江苏省镇江发现的548年的青铜熨斗特征是直腹、平沿、直柄。共有4件,最大的一件熨斗上有朱书文字“一千太清二年二月十六日张”。
青铜碗为扁圆腹、矮圈足。如广东省韶关的一件在器身与口沿还饰有4道弦纹。
隋朝时,各种手工业部门主要在官府控制下制作产品。国家设少府监,“由少府监统左尚、右尚、司织、司染、铠甲等署”。唐朝朝廷也设有管理各种手工业的机构,其中矿冶业与隋朝一样仍由少府监下的掌治署管理,掌治署“掌熔铸铜铁器物之事”。从文献记载看,唐朝采矿铸业非常发达,冶铜的处所已达96处。
唐代智巧之士很多,著名者如李淳风、僧一行等人。玄宗时曾以铜铁铸造天文仪器,当时采用了一行的建议,用铜铁铸造黄道游仪,以考验量度,铸成后唐玄宗亲自题铭,置于灵台。以后又诏一行等人造浑天仪,“铸铜为圆天之象”。
从这时期的青铜器实物资料看,铜镜铸造业此时得到高度发展。隋唐统治者对铸造铜镜颇为重视,如唐中宗时曾“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骑马自照,人马并在镜中。”
文献还记载扬州要对朝廷进献:“土贡:金、银、铜器、青铜镜。”江苏省扬州市西扫垢山有一处多种手工业作坊遗址,其中即包括冶铸造坊。
唐代景云钟铸于711年,故名。此钟原为唐长安城内的景龙观钟楼所用,明初移至西安钟楼用以报时。
景云钟高2.47米,腹围4.86米,口径1.65米,重6吨。用铜锡合金铸成,铸造时分为5段,共26块铸模,钟体可见铸模痕迹。钟形上锐下侈,口为六角弧形。
钟身有可调节音律的“蒲牢”形钟乳32枚,钟声纯美优雅,清脆洪亮。钟身周围铸有纹饰,自上而下分为3层,每层用蔓草纹带分为6格,共18格。
格内分别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独角独腿牛等图案,四角各有4朵祥云,显得生动别致。
钟身正面有骈体铭文一段,共292字,分为18行,每行17字,空格14字,字体为篆隶的楷书。此铭文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内容是宣扬道教教义,阐述景龙观的来历、钟的制作经过以及对钟的赞扬,是李旦传世极少的珍贵书迹。
而几百年后,明代永乐年间,又出现了我国最大的青铜大钟,即永乐大钟,明永乐年间在北京德胜门铸钟厂铸成,铸造工艺精美,为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珍品。撞击之,音色好,衰减慢、传播远。充分显示铸造工艺高超,奇妙独特。
初创于2000多年前商周时代的陶范法,至明代,在能工巧匠手中早已成为驾轻就熟、炉火纯青的工艺。他们能够制作出精美实用的大钟。
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后,想通过铸佛钟来超度死去将士的亡灵,并假借佛祖之名为自己篡位找到一个借口。道衍和尚猜出了明成祖的心思,请旨铸钟,于是诞生了“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上的铭文据说是大书法家沈度率京中名士先在宣纸上把经文写就,然后用朱砂反印到钟模上,再由工匠雕刻成凹陷的阴文。剩下的事,便是以火为笔,以铜为墨,将这光洁挺秀、见棱见角的23万金字一挥而就了。
1420年前后,永乐大钟铸成,朱棣传旨把大钟悬挂于汉经厂。汉经厂位于紫禁城的边上,属于皇家宫殿群的一部分。
永乐大钟可以说是一口集我国各类古钟之大成的巨钟。它通高6.75米,最大直径3.3米,钟壁厚度不等,重约46吨。钟体内外遍铸经文,共22.7万字。
铜钟合金成分为:铜80.54%、锡16.40%、铝1.12%,为泥范铸造。除含有铜、锡、铅、铁、镁外,还含有金和银,而且含量很高,其中含金18.6千克、含银38千克。
金铸在铜器中,可防止锈蚀,银则可提高浇铸液的流动性,这正是永乐大钟500多年保持完好,钟声依然洪亮悠扬动听的原因。
永乐大钟有“五绝”。第一绝是形大量重、历史悠久;第二绝,永乐大钟是世界上铭文字数最多的一口大钟;第三绝是大钟奇妙优美的音响,有人给永乐大钟的钟声下了8个字的评语:“幽雅感人、益寿延年”;第四绝是大钟科学的力学结构。永乐大钟的悬挂纽是靠一根与钟体相比显得很小的铜穿钉连接的。别看穿钉很小,却恰恰在它所能承受40多吨的剪应力范围之内;第五绝是大钟高超的铸造工艺。
最为举世罕见和引人惊叹的奇迹,莫过于将23万多字的佛教经文和咒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铸满了大钟的每一寸表面。明成祖晚年潜心撰写《诸佛世樽如来菩萨樽者神僧名经》40卷。其中前20卷便刊登在永乐大钟上。
钟上的铸字还有许多其他汉文佛经和梵文佛咒。23万字的版面,安排得如此匀称整齐,从头至尾绝无空白,又一字不多一字不少,真要经过一番精心的运筹和计算。
永乐大钟作为一个发声装置,体现在几何形状大致固定的情况下,单靠厚度的变化就能带来极为丰富的泛音。重击一次,钟声持续时间可达3分钟之久,可以传出四五千米之远。最后绕梁不绝的余音是最低的基音,总带着庄严的嗡嗡之声。
永乐大钟外形设计简洁、流畅,外壁“中宫”均匀地铸有6道平行环形线,最上面的一道环形线在“钟肩”位置,最下面的一道平行环形线与钟裙上沿波曲弧弦纹局部呈有规律靠近但并未重叠状。
区分钟体的“中宫”与“钟裙”,可以用以划分“铭文圈”和美化“合范缝”。划分铭文圈的实用性是为了方便经文排版布局和句读的需要,能够增强佛经铭文感染力;美化合范缝指的是铸钟工艺的需要,运用若干条规整的平行环形线把其美化了。
永乐大钟上各个佛经的布局安排、起讫部位十分考究缜密,一些重要佛经的起讫部位大多安排在钟体的东方,不仅如此,《诸佛名经》在钟体外壁各“铭文圈”的衔接部位,以及在钟壁内外“三进三出”的出发点和回归点,大多也在各铭文圈的东方。
1577年,北京西郊新的皇家寺院万寿寺建成,万历皇帝想起了沉寂150多年的永乐大钟,他下令把汉经厂的永乐大钟迁到万寿寺。
1733年,北京城北的觉生寺建成,有一位大臣想起了万寿寺里的永乐大钟,就建议把永乐大钟移至觉生寺。雍正皇帝立即颁旨迁大钟至觉生寺,后称大钟寺。
明、清两朝,每逢辞旧迎新之际,大钟寺的和尚都要敲钟108下。据说一是因为一年有l2个月、24个节气、72个候;二是因为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敲108下钟,人听了钟声便可消忧解愁。
[旁注]
孙吴 我国三国时期由孙权建立的政权。在三国之中,水军最强,占据扬州与荆州大部地区及交州全境。孙权以其地古为吴国,而封为“吴王”,国号以此得名。所统治地区古称江东,因此又称为“东吴”,以皇室姓孙,又名“孙吴”。
结跏趺坐 坐法之一。即互交两足,将右脚盘放于左腿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在诸坐法之中,以此坐法为最安稳而不易疲倦。又称交一足为半跏趺坐、半跏坐;交两足为全跏趺坐、大坐、莲花坐,此为圆满安坐之相,诸佛皆依此而坐,故又称如来坐、佛坐。
虎符 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劈为两半,其中一半交给将帅,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两个虎符同时使用,才可以调兵遣将。
飞天 意为飞舞的天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天指苍穹,称为天意。在佛教中,娑婆世界由多层次组成,有诸多天界的存在,这些天界的众生为天人。飞天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歌舞神和娱乐神,他们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内。
[阅读链接]
唐代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中写道:“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说的是军人们背着鐎斗在刮得昏天黑地的风沙中艰难行进,这时联想到汉代从这条路远嫁乌孙王的公主一路上弹奏的琵琶曲,一定是充满幽怨。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野营过夜,飘起弥漫天地的大雪,和远处的沙漠连成迷蒙一片。
这是作者对边塞和军旅生活的亲身体验,足以证明青铜鐎斗是古代军队“昼炊饮食,夜击持行”随身携带的军旅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