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青铜器彰显匠心独运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文景之治后,汉武帝时期达到极盛,昭宣时期再次复兴。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和明章之治。

汉朝时期,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及强大帝国。而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作出了巨大贡献,华夏族因此逐渐被称为“汉族”。

在汉朝,我国的青铜制造主要是以一些皇家和贵族用具为主。比较著名的有长信宫灯、锉金云纹博山炉、马踏飞隼、镂空云纹壶、楚大官壶、弦纹鎏金熊足樽、龙纹矩形铜镜、兽钮熊足鼎等。

西汉之初,刘揭在消灭吕后的势力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被封为阳信夷侯。汉景帝时期,刘揭的独生子因参与“七国之乱”而被废除了爵位,他的财产被没收,进入了长信宫,其中就包括一盏做工精巧的青铜灯。

长信宫是汉景帝时皇太后窦氏居住的宫殿,这盏灯被送入长信宫浴府使用,故又增加了“长信宫”字样的铭文以示宫灯易主。

后来,这盏长信宫灯又由窦氏送给她心爱的孙儿刘胜。刘胜之妻窦绾将铜灯视为珍宝,死后就将灯随她埋入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夫妻墓中。

此灯的形态为一跪地执灯的梳髻覆帼,着深衣的跣足年轻侍女,手持铜灯。整件宫灯通高0.48米,重15.85千克。由头部、右臂、身躯、灯罩、灯盘、灯座6个部分分别铸造组成,头部和右臂可以组装拆卸,便于对灯具进行清洗。

宫灯部分的灯盘分上下两部分,刻有“阳信家”铭文,可以转动以调整灯光的方向,嵌于灯盘沟槽上的弧形瓦状铜版可以调整出光口开口的大小来控制灯光的亮度。右手与下垂的衣袖罩于铜灯顶部。

宫女铜像体内中空,其中空的右臂与衣袖两片弧形板合拢形成铜灯灯罩,可以自由开合。燃烧的气体灰尘可以通过宫女的右臂沉积于宫女体内,不会大量散佚到周围环境中。灯罩上方部分残留有少量蜡状残留物,推测宫灯内燃烧的物质是动物脂肪或蜡烛。

灯盘有一方銎柄,内尚存朽木,座似豆形。宫灯表面没有过多的修饰物与复杂的花纹,在同时代的宫廷用具中显得较为朴素。

灯座底部刻铭文9处,共65字,内容包括灯的重量、容量、铸造时间和所有者等。

宫灯通体鎏金,光彩熠灼。宫女身穿长衣,衣袖宽大,她面目端庄清秀,凝眸前视,目光十分专注,头略向前倾斜,神情恭谨、小心翼翼,表现出一个下层年轻宫女所特有的神态。宫女双手持灯,左手持灯盘,右臂上举,宛如举灯相照的神态。

长信宫灯采取分别铸造,然后合成一整体的方法,此灯设计之精巧,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

长信官灯形象秀美,设计精妙,将灯的实用功能、净化空气的原理和优美的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个造型自然优美、舒展自如、轻巧华丽,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是一件既实用、又美观的灯具珍品,体现了古代匠师的创造才能以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

长久以来,长信宫灯一直被认为是我国工艺美术品中的巅峰之作和民族工艺的重要代表而广受赞誉。这不仅在于其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堪称“中华第一灯”。

刘胜墓同时发现的这件金青铜云纹博山炉高0.26米,腹径0.15米。炉身呈半圆形,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

博山炉汉代开始出现,多为铜铸,后代多有仿作。香炉的肇始起因于焚香习俗。西汉初期,汉武帝之前,已经有了许多专用于焚香的香炉。古人多采用焚烧香料的办法驱逐蚊蝇或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特别是在南越,熏香的风气更盛。但那时所用香炉造型大都非常简单。

汉代神仙方术流行,人们多向往长生不老的仙境。汉武帝嗜好熏香,也信奉道教。道家传说东方海上有仙山名称“博山”。武帝即遣人专门模拟传说中博山的景象制作了一类造型特殊的香炉,即博山炉,博山炉盖做尖锥状山形,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刘胜墓发现的这件锉金青铜云纹博山炉,炉盖呈尖锥状博山,因山势镂孔,雕塑出生动的山间景色。通体用金丝和金片锉出流畅、精致、舒展的云气纹,金丝有粗有细,细的犹如人的头发丝一般。座把呈透雕3龙出水状,龙首顶托炉盘,象征着龙为沟通天、地、人三界的神兽。

炉盘装饰以锉金流云纹。盘上部铸出峻峭起伏的山峦,奇峰耸出,山林间饰锉金线神兽出没、虎豹奔走,轻捷的小猴蹲踞在高层峰峦或骑在兽身上嬉戏玩耍。

猎人们出现在山间,有的肩负弓弩,有的正在追捕逃窜的野猪,气氛紧张,画面生动。两三棵小树点缀其间,刻画出了一幅秀丽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

当薰香点燃时,香烟透过峰谷间铸有的空隙缭绕于山间,产生山景迷蒙,群兽灵动的奇异效果。炉器座较低,座把由透雕的3条蛟龙腾出波涛翻滚的海面,盘成圈足,以龙头擎托炉盘随风飘荡的流云。

被“锉金锉银”工艺装饰过的器物表面,金银与青铜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彼此之间相映相托,将图案与铭文衬托得格外华美典雅,色彩对比纹饰线条更加鲜明,艺术形象更为生动。该作品色彩黑、黄呼应,工艺精湛,装饰华美,是一件古代青铜珍宝。

汉时博山炉有竹节形长柄薰炉和短柄龙座薰炉等形制,而以短柄博山炉最为常见,其器身较短,较适合于当时席地而坐时置于席边床前或帏帐之中。而另一类长柄炉多适用于宴会等公共场合。

武帝之后,博山炉依然十分流行。据记载,汉宣帝时的博山炉上还刻有刘向做的铭文:“嘉此王气,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时,长安的著名工匠丁缓,就曾制作了极为精巧的9层博山炉,镂以奇禽异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丁缓还做出了更为著名的放在被褥里用的“被中香炉”,其原理与后世航空陀螺上的万向支架完全相同。

博山炉盛行于两汉与魏晋时期。后来,这种炉盖高耸如山的博山炉逐渐演变成香炉的一个固定类型。后世历代都有仿制,并各有变化,留下了各式各样的博山炉。

虽然在博山炉之前已经有了熏炉,但都不像博山炉那样特点明确,使用广泛,影响久远,所以人们也常将博山炉推为香炉的鼻祖,并常把“博山”、“博山炉”用作香炉的代称。

“锉金锉银”工艺到了战国时期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不仅容器、带钩、兵器等使用“锉金锉银”,在车器、符节、铜镜和漆器的铜口、铜耳等处,也大量使用精细的“锉金锉银”纹饰。因为这种工艺制作复杂,材质昂贵,所以当时也只有贵族才能使用。而东汉以后,盛极一时的“锉金锉银”工艺逐渐被当时的战乱淹没了。

马踏飞隼,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发现于甘肃省武威雷台的东汉墓。墓主的身份,依考据马俑胸前的铭文记载,应为“守张掖长张君”陆墓,赙赠者为“左骑千人张掖长”。

西汉初年,由于张骞开通了“丝绸之路”,大宛国的特产大宛宝马也传入了中原,汉武帝非常爱好这种宝马,称之为“天马”。

马踏飞隼就表现了一匹躯体庞大的大宛宝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飞隼背上,隼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真正形成了天马行空的一种神奇的势态,产生出一种强烈的动感,的确是一件引人入胜的古代造型艺术精品。

奔马身高0.34米,身长0.45米,宽0.13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隼着地。

这匹铜奔马以隼作为托衬,主要是为了表现马奔跑的神速。因为隼飞行的速度可达每秒80米,只有大宛宝马才具有这样的优良特性。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隼为飞隼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马踏飞隼”虽然是静止的,但却给人以静中有动、半空虚蹈、一跃千里的感觉。铸造以娴熟精深的技巧,把所具有的力量和速度整合成充沛流动的气韵,并浑然一体地贯注在昂扬的马首、流线型的身躯和刚劲的马腿上。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

马踏飞隼中的马同一侧的两条腿同时向一个方向腾起,这种姿态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对侧步”。这在一般马的奔跑中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在野马及其他野生动物那里,欣赏到这种步伐的风采。难怪人们认为它反映的是天马的雄姿。

马踏飞隼不但是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对外的综合表现与呈现,更重要的是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杰作。这件绝世珍宝,带着岁月的风尘,向世界展示着我国古代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诉说着千年之前的故事,显示着中华民族积极刚健的民族精神。

汉朝的青铜珍品,还有山东淄博古墓陪葬坑发现的东汉齐王墓“龙纹矩形铜镜”,镜长1.15米,宽0.57米,重56.5千克。背部有5个环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两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背又饰有夔龙纠结图案,卷曲交错自如。

这件大型铜镜大概要用柱子和座子加以支撑,镜背面和边上的钮可能就是与柱子和座子固定时用的。

另外,四川省绵阳市汉墓发现的东汉青铜摇钱树也为青铜精品,通高1.98米。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29种部件衔接扣挂而成。

基座为红陶质,树用青铜浇铸。树冠可分7层,顶层饰凤鸟为树尖;其下两层的树干与叶合为一体,饰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图案;下部四层插接24片枝叶,向四方伸出。饰龙首、朱雀与犬、象与象奴、朱雀与鹿以及成串的钱币等图案。

特别有意思的是,树杆上有造像,两侧各有一条飞龙。人像站立状,身着袍衣,双手下垂合于腰前,整体造型美观而大方。

细看枝叶,每两片为一对,有如芭蕉叶的,叶片上铸有圆形方孔钱,每钱相互连接,铸有一人做弯腰伸臂捡钱状,叶片外侧四周犹如太阳的光芒,延生出许多长短不一的万缕细丝。

有如椭圆形的,一头为核桃大小的圆环,两侧铸有飞龙,龙头顶着钱币,两龙之间用钱币连接,叶片外侧如同刺猬般的短刺所包裹。

[旁注]

汉武帝 即刘彻,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汉武帝时期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汉武盛世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

鎏金 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也称“涂金”、“镀金”、“度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鎏金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总结创造的工艺,始于战国。

刘向 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流传下来的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

张骞 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

西王母 传说中的女神,俗称王母娘娘。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也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

[阅读链接]

1969年9月10日下午,甘肃省武威地区金羊乡新鲜大队的民工,在武威县北郊雷祖庙的雷台之下开挖战备地道时,无意间挖掘出了一座东汉的将军墓,出土文物共计231件,其中有一雄伟壮观的仪仗队,在仪仗队伍的最前面带头的,就是马踏飞隼。

开始时,考古人员认为这只飞鸟的原形是燕子,就把这匹铜奔马取名为“马踏飞燕”,俗称“马踏飞鸟”。后来大家再经过仔细辨认,发现这只飞禽尾部的羽毛不是分开的,而燕子的尾部是分叉开成剪刀形状,所以它不应该是燕子。另外从马与飞禽身体比例来看,飞禽也显得很大,因此它应该就是隼。

1971年,经郭沫若举荐,铜奔马运抵北京展出,引起史学界极大震动。

1973年,时任外交部长陈毅决定让铜奔马赴世界各地展览,轰动世界。

1983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1985年,武威市将“马踏飞隼”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

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