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垣征四郎

日本陆军大将。1931年与石原莞尔共同策划“九一八”事变,以1万日军挑战20万东北军。1937年,以半个师团击溃中国军30多个师,攻占山西。1938年6月,任陆军大臣,主张三国同盟。1939年9月,任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主持对华诱降工作。1943年,任最高军事参议官。1945年,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同英、荷军队作战。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策划侵略中国制造“九一八”事变

板垣征四郎出生于日本岩手县岩手町沼宫内的一个士官家庭。他的祖父是藩主讲师,神道教徒,在明治维新时隐居乡野,潜心研究汉学。父亲曾长期担任地方长官。

板垣自幼随祖父母生活,从4岁起,祖父就亲自教他学习汉学。板垣征四郎日后成为日本陆军中的三大“中国通”之一,与此不无关系。

1891年春,板垣进入村里的沼宫内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著名的盛冈中学。中学时的板垣征四郎学习成绩并不出众。

板垣征四郎在盛冈读了两年后,于1899年投考仙台陆军地方幼年学校。仙台陆军地方幼年学校的学监大越谦吉大尉在“日俄战争”中战死,被誉为日本陆军的“军神”。

这位“军神”曾主张对学生实行残酷的训练,以磨炼学生的意志,使他们在今后的战争中能克服任何艰难险阻,无往而不胜。

板垣征四郎受这位学监的思想影响极大,在他的思想熏陶下,板垣逐渐成为一名狂热尚武、嗜血好战的青年军官。

1903年12月,板垣考入陆军士官学校,成为该校第十六期的学员。土肥原贤二、冈村宁次等都是这一期的学生。

1904年10月,板垣征四郎从这所学校毕业。11月1日,被授予步兵下士军衔,任步兵小队长。此时,正值日俄战争爆发,板垣随部队开赴中国东北前线。在这场帝国主义利益争斗的侵略战争中,板垣狂热地投入其中。

在一次大会战中,板垣的左胫部被子弹打穿,伤势非常严重,但他仍坚持战斗。后来部下才硬把他抬下火线,送到随军医院。待伤愈合,战争已经结束了。

1913年,板垣征四郎被调回国,进入日本陆军大学第二十八期学习。1916年从陆大毕业,晋升为步兵大尉。

由于板垣征四郎自幼学习中国文化,深谙中国民情风俗,而且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汉语,因而毕业后的第二年,他就被日军参谋本部以研究员的身份派往中国负责收集情报。

这一时期,板垣辗转于昆明、汉口等地从事间谍工作。在汉口任职期间,他与同任参谋的另一名法西斯军国主义狂热分子石原莞尔臭味相投、一拍即合。两人一起刺探有关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形势的情况,为后来侵略中国的罪恶活动作了充分的准备。

1922年,板垣征四郎调任参谋本部中国课课员,同时兼任陆军大学教官。这期间,他仍非常关注中国问题,并寻找各方面资料,从理论上深入地探析中国国情。

1924年,板垣调任日本驻华公使馆武官助理,在武官林弥三吉和本庄繁手下工作。

1926年,板垣征四郎升任参谋本部中国班班长。此后,又担任步兵第三十三旅团司令部参谋,驻防青岛;不久又调任步兵第三十三联队联队长,转驻天津。

1929年,板垣调任关东军某部团长,进驻奉天;同年5月,升任关东军高级参谋,开始了他在中国的“黄金时代”。

在奉天,任关东军高级参谋的板垣与旧识石原莞尔再度相逢,两人开始了共同策划侵略中国东北的罪恶勾当。

据他们得到的情报,张学良的东北军约有25万,其中沈阳附近有2万精锐部队,拥有飞机、坦克、大炮等武器装备,而当时奉天附近的关东军只有1万余人,在数量上处于绝对劣势。

在1929年的“中东路事件”——张学良领导的东北政府为收回苏联在中国东北铁路的特权而发生的中苏军事冲突中,中方战败,东北当局损兵折将。所以,石原非常看不起东北军,他轻蔑地说:我不用拔剑,只用竹刀就足以吓退张学良。

由此,他们制订了一个“以寡制众”的策略,决定以突然袭击的方式给中国军队以致命的打击,从而迅速攻占奉天,并在其他国家的干涉尚未开始时,迅速占领东北其他战略要地。

计划制订后,板垣一刻不停地开始着手实施。他在国内四处演讲,进行武装侵略中国东北的动员煽动,在日本陆军步兵学校他发表了题为“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的演讲。

他不加掩饰地鼓吹日本应该侵略中国东北:“‘满蒙’对帝国的国防和国民经济生活有很深的特殊关系”,“‘满蒙’权益是‘日清’、‘日俄’两次战争中以10万日本人鲜血取得的,它具有特殊的地位,必须彻底确保”。

板垣征四郎还在关东军部队长会议上叫嚣煽动道:“日本解决‘满蒙问题’的最终目标,是要把‘满蒙’变成日本的领土”,这样,对整个中国,日本将“能立于制其于死命的地位”,所以侵略中国东北是“当前的急务”。

板垣的计划得到了陆军省军事课课长永田铁山大佐、参谋本部冈村宁次大佐、东条英机大佐的支持。永田铁山还亲自到东北视察,表示支持板垣、石原制订的“关东军武力解决东北问题的方针”,并答应拨给关东军两门24厘米口径的重炮。

在板垣的鼓动下,侵占“满蒙”渐成日军内部之共识。为了寻找借口,制造紧张气氛,1931年6月至7月间,板垣征四郎蓄意在中国东北相继策划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后者直接成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

有了紧张事件的铺垫,在日本国内,军国主义者乘机煽起“满蒙危机”的紧张气氛。

1931年8月4日,陆军大臣南次郎对“满蒙问题”发表强硬言论,要求军队“随时准备尽军人的天职”。

内阁首相也在会上宣扬为了保卫“满蒙”权益,国民应准备“不惜任何牺牲,勇敢奋起”。

而且早在6月,日军参谋本部就已制作了《解决‘满蒙’问题方案大纲》,要求以一年为期,争取国内外的“谅解”,做好准备,分三个阶段完全占领中国东北,解决所谓“满蒙问题”。

总之,日本政府、军部以及关东军准备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方针已定,只待寻找有利“时机”而已。

与此同时,7月,永田铁山答应支援的两门24厘米口径的重炮运抵奉天日本守备队,秘密安装妥当,炮口对准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和奉天飞机场。

8月初,暗中放纵和支持侵占“满蒙”的建川美次少将调任作战部长,“中国通”本庄繁中将任关东军司令官,土肥原贤二大佐任奉天特务机关长。几个极力主张对华动武的狂人齐聚一起,板垣决定大干一场了!

9月5日前后,关东军要在中国东北发动事变的消息传来,引起了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及日本国内的关注。内阁闻讯向参谋本部施压,认为此时挑起事端,时机尚不成熟。板垣等人见事已至此,只有争取主动了。

于是,他们先以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的名义致电日本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说明关东军对“最近之暴虐侮辱实所难忍”,要求派人来“满洲”“视察”,以“使政府对现状有适当认识”。

参谋本部接到电报后,以国内外时机尚不成熟为由,力阻他们操之过急,要他们“再隐忍一年”,并派作战部长建川美次前往“满洲”“安抚”关东军。

建川美次表面上是奉命去东北劝阻板垣等少壮派军官的行动,实际上他已经将参谋本部的决定透露给当时陆军法西斯青年军官组织“樱花会”头子、参谋本部俄国班班长桥本欣五郎。桥本接连给板垣发出三封密电,催他立即行动。

板垣接到密电后,立即与石原商定,将9月28日行动计划提前至9月18日晚进行。

9月18日下午,建川美次所乘火车到达奉天站,板垣征四郎强抑心中的激动,亲自到车站迎接。

随后,板垣征四郎把建川美次护送到奉天城内日本人开的菊文旅馆。安排妥当后,板垣借口有事告辞了,而建川美次也闭口不谈此行的目的,这实际上是在暗中怂恿板垣等人及早动手。

22时20分,关东军按预定计划,由独立守备队的河本末守中尉率部引爆事先埋在靠近中国军队北大营的南满铁路线上的炸药,炸毁奉天城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

早已埋伏在一边的日军在听到爆炸声后,立即以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为由,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顿时,东北军北大营枪炮声四起。

板垣征四郎一面将偷袭成功的消息转告给留守关东军司令部的石原莞尔,一面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名义,命令一部分日军占领北大营,并向奉天城发起突然袭击。

23时46分,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正以土肥原的名义给旅顺关东军司令部发出第一封电报,谎报中国军队在奉天北郊破坏了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日中两军发生冲突。

19日零时28分,花谷正发出第二份电报,称中国军队与日本守备队正在激战,日军陷于苦战。

三宅光治参谋长接到电报后,一面立即召集石原莞尔等参谋到司令部集合,一面向司令官本庄繁报告“柳条湖事件”,并请本庄司令官立即到司令部紧急研究对策。

在司令部的作战室里,本庄繁、三宅光治、石原莞尔等人紧急研究对策,一致认为此时是发动武力的“绝好机会”。

石原主张应立即向全军下达“出动”攻击命令。本庄繁司令官开始对于这样重大的、超出关东军平时作战计划的行动尚有所犹豫。不久,他又接到土肥原请求司令部派兵增援的紧急电报。石原莞尔着急地催促说:“如不立即增援奉天,关东军将蒙受失败之辱。”本庄繁才最后下定决心,命令关东军主力投入进攻奉天的战斗。

奉命前来“阻止”的建川美次,在夜里的枪炮声中,被“好意”的卫兵守护在旅馆的客房内,说是以免被中国军队袭击。于是,他就安安静静地待在屋子里了。

9月19日清晨,奉天城的枪炮声终于平息下来,一夜之间奉天城成了日本兵的天下,成群结队的日本兵扛着太阳旗,耀武扬威地招摇过市。

关东军司令部也在占领当日迁至奉天城,驻扎在板垣事先安排好的中央广场前的东拓大楼。

19日上午10时,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关东军关于“柳条湖事件”的报告。在内阁会议上,首相和陆相均认为关东军发动武力是为了“自卫”。对此,内阁决定采取“不扩大”方针。

会后,日本陆相和参谋总长马上分别向关东军发了电报,传达内阁“不扩大”方针,同时赞扬关东军的“决心和措施是适宜的”,“提高了日军的威望”,这无疑纵容和支持了关东军的行动。

在日本国内的纵容下,关东军乘胜出兵吉林。继奉天之后,不久营口、凤凰城也被日军攻占,长春以南的军事重镇都被攻占,吉林省全境也很快落入关东军囊中。

日军占领吉林后,板垣又置日本大本营关于“鉴于目前国内外之大局,暂不实行对北满积极作战”的命令于不顾,坚决主张继续进攻齐齐哈尔,进而占领黑龙江省。

由于蒋介石顽固地奉行“不抵抗政策”,张学良所率近20多万东北军在日军的进逼下节节败退,最终退至关内。整个东北地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的大好河山,3000万人民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