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败受到庇护变身国民党高级军事顾问

进入1945年,国民党第四方面军在司令官王耀武的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歼敌30000余人。

中国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1944年起,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就先后转入对日伪军的局部反攻,仅这一年就作战20000多次,毙伤日伪军26万人,收复国土80000平方千米。

至1945年春,中国共产党军队已发展到91万,民兵200万,建立了19个解放区,面积达95万平方千米,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对日本占领的大多数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的战略包围。

国际方面,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战败投降,欧洲战场战事结束。苏、美、英三国首脑为了处置德国,解决他们对欧洲及其他问题的安排,于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国柏林郊外波茨坦举行会议,通过了《波茨坦公告》。

在这个公告中,中、美、英三国要求日本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执迷不悟,他们只想着“本土决战”,叫嚣“一亿玉碎”,对波茨坦公告置之不理。

盟国对日本的反应极其愤慨,美国海军部发言人说:“美、英、中决心将不负责之军国主义驱逐出世界。日本如不投降,则目前对日本之大打击仅属全面战争伟大戏剧之序幕。”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在广岛、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日本本土受到重大打击,日本国内陷入一片恐慌。

虽然大势已去,冈村宁次仍想做垂死挣扎。9日,冈村宁次向部队发布训示说:“苏联参战早在预料之中。我数百万精锐皇军正严守皇土及大陆。必须发挥最大勇猛之传统,为维护国体,保卫皇土,只有断然决一雌雄。本官决意率百战百胜皇军之最精锐部队,抱全军玉碎之决心,誓将骄敌歼灭,以挽狂澜于既倒。”

正当冈村宁次要带领侵华日军同中国军队决战时,却收到东京大本营密电,此文的核心内容透露了准备接受投降的实情。

看了这封电报,冈村宁次立即向陆军大臣和参谋总长发了电报,要求拒绝《波茨坦公告》,继续作战。

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

8月9日,苏联红军150余万人,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势,分四路突入中国东北的中苏边界,对关东军发起全线总攻击。

经过10多天的凌厉进攻,一举打垮了侵占中国东北多年的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在整个远东战役中,苏联军队共击毙日军83000多人,俘虏59.4万人。

8月9日,毛泽东向全国人民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对日战争已处在最后阶段,最后地战胜日本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时间已经到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力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

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应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

紧接着,8月10日午夜,朱德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发布第一号受降命令,命令要求“各解放区任何抗日武装部队均得依据《波茨坦宣言》规定,向其附近各城镇交通要道之敌人军队及其指挥机关送出通牒,限其于一定时间向我作战部队交出全部武装。在缴械后,我军当以优待俘虏条例给以生命安全之保证”。命令指出:

我军对任何敌伪所占城镇交通要道,都有全权派兵接受,进入占领,实行军事管制,维持秩序,并委任专员负责该地区之一切行政事宜。

8月11日,朱德接连发出第二号至第七号命令,具体部署各部队受降事宜。

8月15日10时10分,冈村宁次接到了东京发来的关于“天皇陛下已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的陆第六十八号密电。他心中顿时明白了,战败投降已成定局,除谨遵诏命外恐别无他策了。

11时过后,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2000余名日军官兵,按平时遥拜天皇的队形,在南京市鼓楼广场东面集合,聆听天皇亲自播讲的投降诏书。

12时整,广播里响起了日本国歌《君之代》。接着,天皇用他那极其尖细的声音说: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时局,兹告尔等国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这声音传遍了日本本土,以及亚洲太平洋地区有日军驻在的地方……

虽然投降的消息,冈村宁次早已知晓,但亲耳听见天皇裕仁宣布这个“悲惨”的结局时,他仍禁不住悲痛与绝望。广播结束了,司令部的全体人员在炎炎烈日下站了许久,没有人说一句话。

当天晚上,冈村宁次彻夜难眠,既不甘心侵略战争就这样失败,也为自己性命、前途担忧。他自知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现在战败,作为败军之将,必是难逃法网。

正当冈村宁次倍感绝望之际,收到了蒋介石的一封电令,命令他的部队“暂保有武器及装备,保持现有态势,并维持所在地方秩序及交通,听候中国陆军何应钦总司令之命令”。

此时,蒋介石的军队大多在西南地区,蒋介石电告冈村宁次,为的是防止中国共产党就近“得利”,依靠日伪军先替自己看好地盘。日军败北,蒋介石的目标可要集中于“反共”了。

冈村宁次收到蒋介石的电令,心领神会,立即命令所属部队:“未得蒋统帅系统命令,对敌人的任何要求,坚决予以拒绝,必要时则采取武力行动。”

冈村宁次这个杀气腾腾的“命令”,公然继续把中国人民的武装力量看做敌人。冈村宁次还把他的通告堂堂正正地刊登在他武力控制下的报纸上。南京汪伪《中央日报》8月19日登载:

日本驻中国派遣军于8月17日上午10时发表通告如下:日本派遣军基于大本营严肃之统帅命令,以既往之配置即移入停战态势,然如有中国军队自称受命局部地区指挥官之命令,于津浦沿线,扬子江沿岸地区,对日本军取不法攻击态势,或要求解除武装者,日本派遣军对之,实甚表遗憾。

在日本派遣军于严肃之纪律下,根据本官之命令而进退,以后基于停战协定之成立,逐次转入实行协定,绝不许他人妄加置喙。

以上中国方面军之不稳行动,相信绝非蒋委员长之命令,更望蒋委员长从速命令中国军全军,以至大小各部队,以观态势彻底实行停战。

发此通告者,似不像日本之降将,更使人看到了冈村宁次作为屠杀中国人民的刽子手的凶残嘴脸。

根据冈村的命令,被八路军、新四军围困的日军作困兽斗,不但不投降,还使用了武力。冈村后来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8月16日以来,华北一带及江苏北部日军,由于拒绝共军的缴械要求,到处发生了战斗。仅举二三事例如下:

江苏省松相镇警备队,12月份受到共军的猛烈攻击,丧失1/3的兵力突围而出,中队长战死。

同一时期,江苏省高邮警备大队受共军攻击,激战两日,受重大损失,终于被共军解除武装……我军为对共军之攻击实行自卫战斗,共死伤7000多人。

8月21日,冈村宁次按照国民党受降主官、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命令,先派他的副参谋长今井武夫乘飞机去湖南芷江城,谈判投降事宜。

8月23日,今井武夫返回南京向冈村宁次作了汇报。

冈村宁次根据国民党备忘录的要求,迅速草拟了《和平后对华处理纲要》,坚决支持重庆中央政权的统一,关于移交武器、弹药、军需品等问题,要完全彻底地交付给重庆政府军队。

9月1日至5日,中国新编第六军被陆续空运到南京。

8日,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进驻南京。中国方面特意选择9月9日,在原国民党陆军总部大礼堂举行受降签字仪式。

上午9时整,何应钦宣布受降仪式开始。首先,冈村宁次出示了日本政府出具的授权冈村宁次投降的证明书。然后,小林浅三郎从何应钦手里接受受降书两册,转身走回日方座位交给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将受降书一一阅读,手微微颤抖地签了字,虽然对方是旧日相识,而且一贯亲日,但还是由于心情慌乱,而将图章盖歪了。

何应钦接过受降书,代表中国战区签名盖章,然后,宣布受降仪式结束,命令日军投降代表退庭,整个受降仪式仅用了18分钟。当晚,冈村宁次即对所属部队下达了向中央军各受降主官办理投降事宜,交出武器、装备的命令。

受降仪式的第二天,何应钦便率一些高级将领,与冈村宁次举行了“亲切会见”。何应钦对冈村宁次说:“对日战事结束了,国共战争就要开始,我们对共产党作战困难不少,蒋主席说要请贵军协助。”

冈村宁次马上响应,说道:“我既受天皇之命向中国投降,就应该忠实地为中国政府效劳。”

10月21日,何应钦邀请冈村宁次举行第二次会谈。23日晨,蒋介石还亲自出马与冈村宁次会晤。这时的冈村宁次哪里像个阶下囚,俨然是一个座上宾了。

11月6日,国民政府在光复后的南京设立“战争罪犯处理委员会”。当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公布战犯名单,冈村宁次被列为第一号战犯。1946年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将冈村宁次和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人一起列入战犯名单。

冈村宁次知道后暗想,自己的“死刑也在所难免”。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此时却想方设法庇护他。

2月12日,何应钦派人转告冈村宁次:“总司令部参议政府不以战犯论。”这使冈村宁次悬着的心稍安下来。

不仅如此,在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挑起内战后,在何应钦、汤恩伯等人的建议下,冈村宁次竟被秘密聘为国防部高级军事顾问,以发挥他的所谓“军事天才”。此前,冈村宁次有名的《剿共指南》就已被译成中文后大量印发给国民党军各级指挥官。

这一年的年底,国民党当局把他从南京萨家湾原日军总部大院迁居到鼓楼以西金银街4号,以隐其行踪。

在这里,冈村宁次遵国民党军事当局之托,先后撰写了《毛泽东的兵法及对付办法》、《围点打援是共军的作战特点》、《从敌对立场看中国军队》、《以集中兵力对集中兵力歼灭共军》等分析报告和文章。他的这些报告和文章受到了蒋介石的高度重视,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阅看。

对这个侵华日军的总头目长期逍遥法外而且久无音讯,各界舆论纷纷向政府提出质问,国民政府一直以“此人目前仍任联络部长官,遣返侨、俘工作尚未结束”为由进行敷衍搪塞。而东京国际军事法庭也曾几次照会国民政府,要求冈村宁次出庭,国民党当局照样制造理由,搪塞过去。

1948年6月,迫于国际、国内的压力,国民党政府迫不得已,只得把冈村宁次交出来,在国内对其进行象征性的审判。7月12日,冈村宁次接受法庭调查。

8月9日,石美瑜庭长向国防部提出冈村宁次应扣押于战犯监狱,终获批准,冈村宁次被送进上海高镜庙战犯监狱。

在审判之前,怕冈村宁次担心,国防部二厅曹士徵少将向日本小笠原参谋透露:“对冈村宁次的审判……由于蒋主席、白崇禧国防部长、陈诚总参谋长、何应钦将军等对冈村宁次在停战后的工作甚为感谢,审判只是走走形式,毋庸挂虑。”

8月22日,典狱长孙介君特意看望冈村宁次,并密谈道:“先生前在塘沽协定时和在停战投降时,均未采取对中国不利的措施,中国有识之士均甚嘉许。蒋总统本无意使先生受审,然考虑国内外的影响,不得不如此。但绝不会处以极刑……请安心受审。”并教给他受审时应采取的适宜态度——“对中国民众所受灾难,要以痛心为宜。判决后可根据病情请求保释监外疗养,无论是审理或入狱只是形式而已”。

8月23日上午9时30分,开始对冈村宁次公审。礼堂内座无虚席,外面广场上也挤满了人。开庭后,检察官首先宣读起诉书。

起诉书读完,对被告人和证人进行庭审。当审判正在进行中,庭长石美瑜忽然接到南京来电,说冈村宁次案子暂停审理。18时30分,石美瑜在法庭宣布:“今天只审不判,至此休庭。”全场愕然。

对冈村宁次一案的审判,就这样又拖延了下去,冈村宁次在有关人员的安排下不久离开战犯监狱。此后,国民党亲日派的要员,一个个都为使冈村宁次逃脱法网而奔走斡旋。

11月,在讨论对冈村宁次的判决问题时,何应钦等极力主张无罪。11月30日,汤恩伯派人透露给冈村宁次一个好消息,说蒋总统同意对冈村宁次判无罪。

1949年1月26日10时,时隔5个月后,法庭又对冈村宁次进行第二次公审。这次公审规模甚小,只有新闻记者20多人参加。特邀辩护律师迟到了,只有钱龙生律师一人。开始依次出演了一套程序:开始要求被告对检察官论罪理由进行申辩,冈村宁次仅回答同意各辩护律师的申辩;然后,钱律师作简短补充申辩。石美瑜庭长再次问冈村宁次还有何最后陈述,冈村宁次立即表示对法律审判无任何意见。但又假惺惺地表示对由于日本官兵的罪行给多数中国国民造成物质、精神上的灾难表示歉意,对因病推迟审判造成工作困难表示感谢。随后,进入讨论量刑阶段,法官们纷纷发言,一致表示,冈村宁次是残杀中国人民的大战犯,为伸张正义,维护民族尊严,平抑民愤,理应判处极刑。

听完大家的发言,庭长石美瑜面色苦涩地从公文包内取出两份文件展示给众法官,一份是代总统李宗仁和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签署的命令:“冈村宁次遣俘有功,法庭应该宣告其无罪。”另一份文件则是抄写工整的判决书:“冈村宁次无罪。”

法官们目瞪口呆,面面相觑。这时,石美瑜才说明真相:“此案上峰已经决定,我已身不由己。”

石美瑜告诉不愿签名的法官们:“你们要不签字,我也没办法。在隔壁房间里,已有国防部派来的5位军法官,在此等候。他们马上可以接办本案,宣布重新审理。我们5人就到看守所去。”

法官们被迫在判决书上签了字。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决书如下:

冈村宁次,男,年龄六十六岁,日本东京人,前日本驻华派遣军总司令官,日本陆军大将。

被告于1944年11月26日,受日军统帅之命,充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所有长沙、徐州大会战日军之暴行,以及酒井隆在港粤,松井石根、谷寿夫等在南京之大屠杀,均系发生在被告任期之前,原与被告无涉。

且当时盟军已在欧洲诺曼底及太平洋塞班岛先后登陆,轴心既形瓦解,日军陷于孤立,故自被告受命之日,以迄日本投降时止,阅时及各该辖区之直接监督长官落合甚九郎、菱田元四郎等负责。该落合甚九郎等业经本庭判处罪刑,奉准执行有案,此项散处各地之偶发事件,既不能证明被告有犯意之联络,自亦不能使负共犯之责。

综上论述,被告既无触犯战规,或其他违反国际公法之行为,依法应予谕知无罪,以期平允。

1949年1月26日

这样,当天16时,冈村宁次竟当场被宣布无罪释放。

国民政府公开袒护日本战犯的罪行,引起全国人民的一致谴责。

1月28日,中国共产党发言人就此事严正声明,强烈谴责对冈村宁次的无罪判决,要求重新逮捕他,并以此作为与南京方面进行和平谈判的一项先决条件。中国共产党的声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得到了国内舆论的广泛赞同。由于此时蒋介石已宣布下野,代总统李宗仁为争取和谈,下令重新逮捕冈村宁次,但时任淞沪警备司令的蒋介石的心腹汤恩伯却将命令扣压不发。

汤恩伯还于30日上午10时,安排冈村宁次乘“维克斯号”轮船驶离上海黄埔港,逃回日本。这就是国民政府对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中国派遣军第三任总司令官的判决!

不仅如此,国民党在败退台湾后,企图“重振旗鼓”,在台湾成立了“军事实践研究院”,1950年,该院还聘请冈村宁次为其高级教官。

冈村宁次返回日本后,1955年6月,出任日本旧军人组织“战友联盟”副会长,后改任“乡友联盟”会长、名誉会长,从事复活军国主义的活动。

这个曾对中国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罪行的战犯,竟然被国民党政府放虎归山,逃脱惩罚,继续从事反人类活动,这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国里恐怕也是独此一例。

直至1966年9月,冈村宁次才因心脏病突发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