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是二十年代初同一批青年作家一起登上文坛的。他们不仅年龄相仿,而且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在创作中表现出许多共同点,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但这个流派不仅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共同的纲领,没有发表过宣言,甚至初期连个名称也没有。一九二六年,海明威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他引用美国老一辈女作家革特露德·斯坦因的一句话作为小说的题辞:“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从此,这个流派便正式被称作“迷惘的一代”文学。

“迷惘的一代”也可译作“迷失的一代”,意思是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人。这些人多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起初受着军国主义狂热的驱使,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在战争中所看到的却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像肥皂泡一样无情地破灭了。他们身心都受到严重摧残,被夺去了健康,失去了精神的平衡。他们憎恨战争,但又不知道如何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前途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的加深,又加重了他们心头的空虚和病态的桀骜不驯。他们远离人民革命,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逃避现实斗争, 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脱精神的痛苦, 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但这种消极遁世的思想和放荡不羁的生活并不能使他们得到满足,反而使他们陷入更深的悲观绝望而不能自拔。“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欧美各国社会危机的产物,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思想危机。

海明威在其早期的短篇小说中就勾勒出“迷惘的一代”的雏形,而在《太阳照样升起》中则描绘出“迷惘的一代”的典型代表,使这部长篇小说成了“迷惘的一代”的宣言。

小说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流落在巴黎的一群英、美青年。这些人都是帝国主义战争的受害者。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形象带有作者自传的成分,体现了海明威本人的某些经历和他战后初年的世界观以及性格方面的许多特征。他是个美国青年,在大战中负了重伤,战后当新闻记者,旅居法国。他在生活中没有目标和理想,心灵一片空虚,被一种毁灭感所吞食。女主人公勃瑞特·艾希利小姐是英国人,在大战中当过护士,她的未婚夫死于战争。战后,勃莱特在巴黎遇到巴恩斯。她虽然已经有了新的未婚夫,但还是爱上了巴恩斯。巴恩斯也钟情于她,但负伤造成的残疾妨碍着他的性爱。勃莱特小姐放满成性,和她的朋友们在巴黎咖啡馆里胡作非为,酗酒调情。巴恩斯对性爱可望不可即,不能同这群恣意放纵的青年为伍,不能跟他们一道去寻欢作乐。于是他跟勃莱特小姐一起去比利牛斯山区旅行,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用钓鱼、狩猎来消磨自己的生命。最后他们参加巴斯克人节日的狂欢活动,在潘普洛那观看斗牛,从中找到了精神刺激。勇敢的斗牛士同疯狂的雄牛搏斗,使巴恩斯兴奋起来。他在这里看到了力的体现和蔑视死亡的“硬汉子”精神,并且自以为这就是生活的真谛。作者也认为这才是永恒的人生, 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太阳照样升起》的主要意义在于对帝国主义战争和资本主义社会阴暗面的揭露。小说的人物都是被帝国主义战争所损害了的,他们的生活是病态的、畸形的。他们回顾过去感到一团漆黑;展望未来看到的是满天阴霾,只

能在昏暗中沉浮,在绝望中挣扎。

《太阳照样升起》发表后,“迷惘的一代”文学的影响剧增,在许多欧洲国家也都迅速发展起来。一九二九年是“迷惘的一代”文学大丰收的一年。这一年问世的作品有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英国作家理查德·奥尔丁顿(1892—1962)的长篇小说《英雄之死》和德国作家埃利希·雷马克

(1898—1970)的长篇小说《西线无战事》。这三部作品是“迷惘的一代” 文学的最高成就,在世界各国普遍享有盛名。但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和平主义和历史悲观主义也更加严重,因此这个文学流派进入三十年代以后也就瓦解。而海明威在三十年代前半期的思想和创作则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