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奖章和伤疤

在《堪萨斯城明星报》工作期间,海明威仍然念念不忘到战火中去建立“功勋”,终于在一九一八年五月加入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服务队,被授予中尉军衔。六月,他随着一个汽车救护队开赴欧洲战场,来到意大利和奥地利作战区的皮阿维河畔。

未满十九岁的海明威到达前线刚刚一个月,一次战斗还没有参加就受了重伤。那是一九一八年七月夜间,海明威正在前沿阵地的战壕里给意大利士兵分发慰问品。一颗奥军的迫击炮炮弹飞来,落在他身边爆炸了。当场炸死一名士兵,炸伤两名。海明威的头部、上肢和下肢都被炸伤,他当即昏迷过去。他醒来后,背起一个比他的伤势更重的意大利士兵往急救站走去。不料途中被奥军的探照灯发现,于是猛烈的机枪火力向他袭来。他中弹倒地,又失去了知觉。

待到海明威苏醒过来,他已躺在担架上;他抢救的那个意大利伤兵已经死掉。在野战医院里,医生给海明威做了手术,从他身上取出二十八块炮弹片和枪弹头。后来他被转到米兰的美国红十字会军医院继续治疗。前后给他做了不下十二次手术,从他身上总共取出二百二十七块炮弹片和枪弹头。他在米兰住院三个月,身体逐渐痊愈。出院后,海明威加入意大利步兵,在意大利北部林区和阿尔卑斯山区作战。奥地利于十一月投降。停战后,意大利政府授予海明威十字军功奖章、银质奖章和勇敢奖章各一枚。

一九一九年初,美军首批复员官兵从欧洲回国。在战争中发了横财的垄断资产阶级大吹大擂地掀起了一股欢迎“英雄凯旋”的热潮。一月二十二日, 纽约《太阳报》登出一篇通讯,标题是:《负伤二百二十七处,但还要找工作;堪萨斯城一青年从意大利战线归来》。这指的就是厄纳斯特·海明威。这家资产阶级报纸为了美化帝国主义战争,吹嘘美军士气高昂,把海明威写成一个军国主义英雄,说他虽然负伤二百二十七处,但精神饱满,意气风发⋯⋯

其实海明威是帝国主义战争的受害者。他胸前的三枚军功奖章光辉耀眼,可是背后却隐藏着比肉体上的二百二十七处伤疤更深的精神创伤。他虽然离开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战场,回到了舒适安逸的家庭,可是战争的残酷印象却死死地纠缠着他,战争的恐怖画面不断地萦绕在他的脑际。他经常失眠,做恶梦,害得他彻夜不敢闭灯⋯⋯他苦闷彷徨,无所事事。父母要求他进大学或者找工作,他都加以拒绝,为此常同父母争吵。整个夏天,他住在休伦湖衅他家的别墅,游山玩水,钓鱼狩猎,企图在幽静的大自然中忘却精神的痛苦。父母和兄弟姊妹都惊奇地发现厄纳斯特变了。

在现代美国作家中,海明威是惟一没有进过大学的。但是可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是他的一所社会大学。他在前线呆的时间并不长,总共不过几个月。但他在战争中的亲身遭遇和耳闻目睹,对他的世界观的形成和日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海明威参战归来后的思想情绪体现了他那一代人普遍的精神状态。这一代人是帝国主义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在充当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的炮灰的过程中,有的白白地葬送了生命;有的受伤致残;侥幸活下来的,在心灵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对于他们来说,通行的道德标准、伦理观念、人生理想等等,全都被战争给摧毁了。但他们又没有建立新的生活理想,因而前途一片

渺茫,心灵无限空虚。海明威正是作为这些人的思想情绪的表达者走上文坛的。他的早期创作所反映的就是这样一些人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