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内各时的应季活动

每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皇家御苑北海公园内的琼岛春阴也开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琼岛春阴”是一年中最早呈现的胜景,而春天正是欣赏“琼岛春阴”的最佳时机。

琼华岛东的建筑并不多,但林木成荫,环境幽静,别有风韵。据史料记载“琼岛春阴”早在金代金章宗完颜璟在明冒年间就曾命名,宋元以来,蜚声海内,最为当时文人雅客所爱,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早在明朝初期,“琼岛春阴”被称为“琼岛春云”。后来清朝乾隆皇帝春游琼华岛,看到岛上美丽的春景,不禁赋诗一首:

良岳移来石发峨,千秋遗迹感怀多。

当春最是耕犁急,每较阴晴发浩歌。

后来他又把“琼岛春云”改为“琼岛春阴”。乾隆书“琼岛春阴”石碑,立于绿荫深处,为“燕京八景”之一。

石碑为四方形,碑身四周刻缠枝纹饰,背面有乾隆皇帝的御制诗,碑座四周有雕刻精美的汉白玉护栏。

北面山麓沿岸一排双层60间的临水游廊像一条彩带将整个琼岛拦腰束起,回廊、山峰和白塔倒映水中,景点和水中倒影连成一片,让人不知哪里是真,哪里是假。东南面有石桥和岸边相连,与秀美的景山、故宫交相辉映,黛色岚光,构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另外,据神话传说,琼华是琼树之花,生长在蓬莱仙岛上,人吃了可长生不老,此传说表示该岛是仿瑶池仙境建筑的。

清初,曾在这里的山顶设置信炮台,由八旗军驻守,居高临下,俯瞰全城,一旦有危机出现,便可立即发出警报信号。

每到阳春三月“琼岛春阴”郁郁葱葱,白塔、叠石、景亭参差错落,遥相呼应,连翘、碧桃、丁香次第开放,五颜六色的山野花绽放欢颜,风景如画,令人陶醉。

此时的“琼岛春阴”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生动写照。春花烂漫的琼华岛春景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一道独特的季节景观。

史书记载每年天子诸侯都要亲自耕作,后妃则要植桑养蚕,是为了表达对先农、先蚕神的崇敬之情。祭祀先蚕尤其成为皇后主持的国家祭祀大典。

到了温热的夏季,北海种植大面积的荷花,北海种植荷花历史可追溯到元代,荷花品种繁多。在金风送爽秋季在北海可以赏菊,争相竞开菊花,让人目不暇接。

进入寒冷的冬季,就进入了冬季的祈福活动。祈福在历史上由来以久,遍及全国的风俗活动,主要形式为在新春来临之际鸣钟,以求幸福降临。在清代,皇室则将祈福盛典固定要在北海阐福寺举行。

据史料记载,自1752年的清朝乾隆皇帝开始,每年的农历腊月初一至十五,清皇室都要在北海阐福寺举行盛大的祈福盛典,以求苍天赐福,国泰民安。

阐福寺位于北海公园的北岸,原是明代太素殿北面的一座行宫,是皇室成员避暑的地方。乾隆初年做过先蚕坛的蚕馆,1745年,其生母孝圣太后下令改为喇嘛寺庙,赐名“阐福寺”。

寺内前院有天王殿,左右钟鼓楼。中院有大佛殿,殿前有两座石碑,东面碑刻高宗弘历草书颂阐福寺大佛诗,西面碑刻满汉文阐福寺碑文。

大佛殿的形制仿河北正定隆兴寺大佛殿,殿内供奉一尊用金丝楠木雕刻而成的千手千眼佛。阐福寺后院为真实般若殿。

据清皇室档案记,每年农历腊月初一至十五,清皇室在北海御苑举行祈福盛典时,乾隆帝弘历还要亲自御驾阐福寺主持“书福”盛典。其内容包括祈福、书福、送福和迎福4个步骤。

农历腊月初一的清晨,乾隆帝御驾至阐福寺大佛殿拈香拜佛,为孝圣皇太后祝寿祈福,这叫“祈福”。然后至后殿,用“造福苍生”的大毛笔,在二尺见方的云龙大红朱笺纸上书写一个大大的“福”字,这叫“书福”。

并将这个“福”字保存在大殿内,叫做“留福”。寓意阐福寺内的大佛已经把福气降给普天下的百姓,称之为“第一大福”。

随后,乾隆帝出阐福寺至澄观堂,在室内书写第二个大“福”字,并将这个“福”字带回皇宫,镶裱在镜框内,悬挂在养心殿的墙上。

从这天起,乾隆帝每天到重华宫漱芳斋,在1尺4寸见方的大红朱笺纸上反复书写“福”字,一直写到腊月二十五止。

乾隆帝将这些“福”字赏给王公大臣,作为新年礼物,这叫“赐福”。

第二年正月初一的清晨,乾隆帝御驾至阐福寺大佛殿拈香拜佛后,到后殿取出上年腊月初一写的那个“福”字,这叫“迎福”。

回到宫内,将迎来的“福”字悬挂于建福宫内,叫“受福”。然后再写一个“福”字悬挂于乾清宫内,至此典礼完毕。

从乾隆时期始,代代清帝都会照例举行祈福典礼,阐福寺也就成为清代皇帝祈求上天赐福的地方了。到清代末年,皇帝不再亲驾阐福寺举行祈福活动,而只派遣太监到此拈香祈福。

[旁注]

金章宗(1168年~1208年),完颜璟,小字麻达葛,世宗完颜雍孙,完颜允恭子,世宗病死后继位。章宗统治前期,金朝国力强盛,后期由盛转衰。在位19年,病死,终年41岁,葬于道陵。

石碑 把功绩刻写在石土上,以便能够留传后世的一种竖型石刻,一般作为纪念物和标记,文字是石碑的主要部分。石碑上有螭首,下有龟趺,意在垂之久远。

故宫 旧称紫禁城。于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农历 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所以称为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

腊月 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古时候也称“蜡月”。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都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喇嘛 藏语意为“和尚”。出家的男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出家的女人受十戒的称沙弥尼,受具足戒的称比丘尼。在我国的内蒙古、青海、西藏等处,皆称僧为喇嘛,意思是上师。上师意为“善知识”。善知识的意思有两种,一是外善知识,一是内善知识。

正月 我国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正月,又称孟春、端月、陬月、柳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

[阅读链接]

旧时传说在琼岛白塔的下面有一口海眼,用文殊菩萨的佛身才能镇住,以绝水患。

白塔后曾经立过五根号杆,俗称五虎号杆,是为防变而设。当时根据五行家的说法,按金、木、水、火、土造出蓝、黄、红、白、黑五色龙旗。

用蓝色旗代表东方,白色旗代表西方,红色旗代表南方,黑色旗代表北方。若东直门告急,东直门、朝阳门号杆升蓝色龙旗,白塔山号杆便随之挂起同色龙旗。晚上看不见旗色时,就挂蓝色灯笼,城内八旗见到信号,就结集队伍,东向迎敌。

城内有变或敌人破城,就挂黄旗或黄灯。在挂旗或悬灯的同时,还要放21响信炮报警,为此,在白塔山山坡专置一信炮台,清时设信炮总管一员,五品官,八旗各一专司监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