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慈云普护和镂月开云

慈云普护位于后湖中轴线上,是一处宗教建筑,南北长120米,东西宽90米,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其造景布景是仿浙江天台山的石桥幽致。整组建筑一面靠山,三面临水,主殿为一座二层建筑,名叫“慈云普护”。一楼上供奉观世音菩萨,楼下祀奉三国名将关羽神像。

二层楼往南是龙王殿,殿内供奉着圆明园福海的昭福龙王。龙王殿往南有前殿三间,外檐悬挂有雍正御书的“欢喜佛场”,殿前还有藤萝架一座,藤萝架旁还有一个牡丹花池。

九洲清晏西部有清晖阁,阁为上下各七间,轩宇高敞,乾隆皇帝弘历非常喜欢在这里看书、赏景,被誉为“御园第一避暑地”。

九洲清晏东为天地一家春,是皇后与妃嫔的寝宫,有大小数个院落,单独有宫门。

在天地一家春,传说发生了一件悱恻缠绵、影响历史的爱情故事。

在很多年后的一天,咸丰帝游园经过圆明园的“桐荫深处”,听到有人在轻轻唱着一支南方民间小曲儿,很觉奇异。随侍内监告诉咸丰,这是一名叫玉兰的普通宫女,幼年随父生活在江南,因此颇为擅长南方小调。

咸丰步入桐荫深处,命她接着唱,婉转动听的歌声让咸丰如醉如痴。自此,兰儿得宠,成为贵人,继而封为懿嫔。她为咸丰生下皇子载淳即同治,再晋封懿妃,懿贵妃。就从“桐荫深处”走进了“天地一家春”。

她就是后来统治我国48年的末代“女皇”慈禧。“天地一家春”也顺理成章成为了慈禧的寝宫。

“乐安和”曾为乾隆居住,假山叠石,藤萝花架,假山上建有玉兰亭,一派园林风趣。西后为“清晖阁”存放着雍正的《圆明园记》、乾隆的《圆明园后记》和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等人绘制的四十景图。阁前有露香斋、茹古堂、松云楼、涵德书屋等。

乐安和北面的怡情书史,传说是乾隆的书斋。再北是矩形金鱼池,池北游廊设漏窗,西北角的鱼跃鸢飞,濒临后湖,近水楼台,轻盈,剔透。远眺鸢飞,近观鱼跃,不亦乐乎。

紧接着,又建造了长春仙馆,长春仙馆位于前湖西面,九州清晏的西南角,门三楹,殿五楹,殿后有绿荫轩、丽景轩、春好轩、含碧堂和林虚桂静,它们曾是弘历年轻时读书的地方。西岸还建有御膳房、御茶房、御药房、太监值班房等。

正北跨溪建有亭桥一座,名叫“鸣玉溪”,西为藻园。占地面积3700多平方米。乾隆即位前曾居于此,有殿门三间,正殿五间。

九州清晏的东岸为天然图画,几乎占据了整个东岸,突出的楼台面向后湖。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10米,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

主体建筑为一方楼,楼北为朗吟楼、五福堂、竹深荷静,西为静知春事佳景观,东为苏堤春晓景观。

南部凿池,临池布置了带抱厦的五福堂和漏窗花墙。北部筑院,屋顶为重檐歇山卷棚顶。

临湖建有朗吟阁和竹薖楼。登楼可远眺西山群岚,中观玉泉万寿塔影,近看后湖四岸风光,景象万千,宛如天然图画一般。这一景的园林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院内有翠竹万竿,双桐相映。

巨石高峰叠翠耸立,山间树木挺立成林,云气烟岚环绕不散,溪水蜿蜒而伸。湖面涟漪,渔舟点点,山峦平坡,树木繁茂葱郁,涧水曲折回转急流,茅台亭阁隐现。意境深幽,恬静秀丽。

牡丹台的主体建筑为纪恩堂,位于九州清晏之东,后湖的东南角,与天然图画相邻。南北长108米,东西宽95米,占地10000平方米。

在汉白玉的台基上,有一座三开间宫殿,建筑木料以楠木为主,琉璃歇山顶,殿顶覆黄蓝两色琉璃瓦,拼成图案,焕若金碧。

殿前平地,列置奇石,平台之上,植牡丹数百本,初夏怒放,姹紫嫣红,迎风飘香,雍容富贵,花团锦绣。

后来在1744年,乾隆将牡丹台改名为“镂月开云”。

[旁注]

关羽(约162年~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刘备起兵时,关羽跟随刘备,忠心不二,深受刘备信任。关羽兵败被害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龙王 道教所崇奉的一个神祇,源于古时候人们对于龙神和海神的崇拜。大龙王有四位,为四海龙王,奉玉帝之命掌管四方之海,掌管人间风雨。小的龙王可以存在于一切水域中。

画师 画家的另一种称呼,多见于我国古代,古代画师一般指的是宫廷画师,专为皇室画画。像宫女入选和一些重大的礼仪活动都需要画师。后来,画师通常指以绘画为职业的人,包括以绘制大量生产画作为生的人,经验和技术较浅的多称为画工或画匠。

御膳房 专门准备皇帝和皇后食桌的厨房。宫廷“御膳房”是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内的组成部分。御膳房设有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饭局等五局。荤局主管鱼、肉、海味菜;素局主管青菜、干菜、植物油料等,挂炉局主管烧、烤菜点;点心局主管包子、饺子、烧饼、饼类,以及宫中独特糕点等;饭局则主管粥、饭。

漏窗 俗称花墙头、花墙洞、漏花窗、花窗,是一种满格的装饰性透空窗,外观为不封闭的空窗,窗洞内装饰着各种漏空图案,透过漏窗可隐约看到窗外景物。漏窗是我国园林中独特的建筑形式,也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工艺,通常作为园墙上的装饰小品,多在走廊上成排出现,江南宅园中应用很多。

[阅读链接]

1744年,乾隆将牡丹台改名为“镂月开云”。传说名字源于乾隆的一个梦境。

乾隆在天然图画楼午睡,做梦飘向了牡丹台。朵朵白牡丹变成了朵朵白云,将他团团围住,忽又飘出了条条白绸带,缠住了他的脖子。

乾隆大惊失色,高呼:“救驾!”贴身侍卫持剑跑来,只听当啷一声,乾隆从噩梦中醒来。

原来,一个前来献宝剑的太监不慎将名为“镂月”的宝剑跌落在地上。因为“镂月”剑在乾隆的梦中驱赶白云,救驾有功,被封为镇园剑,悬挂在牡丹台殿堂高处,牡丹台也就被改为“镂月开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