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博物馆——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和我国的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和苏州留园并成为中国四大名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约290公顷,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叫清漪园,1860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重建,改称颐和园,作为消夏的游乐地。

颐和园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乾隆为表孝心兴建清漪园

在北京的西北郊,原有一座山,为燕山的余脉,山下有一湖,称为七里澧、大泊湖或西湖。泉水丰沛,湖泊罗布,远山近水彼此烘托映衬,形成有如江南的优美自然景观,为华北地区所不多见。

1153年,金主海陵王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

元朝定都北京之后,为了接济漕运用水的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

据说元世祖忽必烈的正宫皇后翁娘娘,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她辅佐忽必烈治理天下,满朝文武和三宫六院没有一个不佩服她的。

可是有一天,这位皇后忽然得了重病,什么办法都用过了,就是没有丁点效果。

在临死前,翁娘娘对忽必烈说:“臣妾死后,只有一个要求,望陛下把我埋在丹棱北边的那个小山包上。”

忽必烈问:“为什么偏偏要埋葬在那么荒凉的地方呢?”

翁娘娘说:“日后有天子给我看坟。”

说完这句话没多大工夫,翁娘娘就闭眼离世了。忽必烈按照她的意思,把她葬在了那个小山包上。从此,那个小山也被叫做瓮山,山下的湖也叫做翁山湖了。但是翁娘娘到底是葬在瓮山的哪块儿,就不知道了。因为在埋葬的时候,地面上并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这为的是防备有人掘坟盗墓。

1494年,明孝宗朱祐樘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瓮山前建圆静寺,据明人的描写圆静寺道:

因岩而构,甃为石磴。游者拾级而上,山顶有屋曰雪洞,俯视湖曲,平田远村,绵亘无际。

寺门度石桥,大道通湖堤,门内半里许,从左小径登台,精兰十余。室之西,殿三楹,左右精舍一间,据山面湖。

看来,圆静寺选址恰当,颇能因地制宜,尤其是在建成之后,瓮山的面貌有所改善,文人墨客经常来这里游览,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吟咏。

此后,瓮山周围的园林逐渐增多起来。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在湖滨修建行宫,称为“好山园”,为皇室的园林,并将“瓮山”之名改为“金山”,瓮山泊改名为“金海”。明武宗朱厚照和明神宗朱翊钧,都喜欢在这里泛舟游乐。

清代初期,瓮山成为宫廷养马的草料场,常有获罪的太监被发配到这里铡草。乾隆初年,北京西郊的海淀一带园林增多,大量的园林用水使得京城的耗水量与日俱增,当时的园林用水除了流量较小的万泉河水系之外,大多来自从玉泉山流入西湖的水,而这也是明代以来通惠河的水源,如果大量截流玉泉山水,将威胁到北京至通州一段的通惠河水位,直接影响到漕运。

1750年,乾隆皇帝为了筹备崇德皇太后,也就是孝圣宪皇后的60大寿,以治理京西水系为借口下令拓挖西湖,拦截西山、玉泉山、寿安山的来水,并在西湖西边开挖高水湖和养水湖,以此三湖作为蓄水库,保证宫廷园林的用水,并为周围农田提供灌溉用水。

乾隆帝以汉武帝挖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并将挖湖的土方堆筑在湖北的瓮山,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并开始建造清漪园。除此之外,乾隆不仅命人拓展湖面,还特意把昆明湖挖成寿桃形,寓意向其母献寿。

同年,乾隆皇帝下发诏令修建了东宫门、仁寿殿、大报恩延寿寺和乐寿堂等建筑,并陆陆续续修建了各具特色的阁楼、凉亭和石桥等。

东宫门是当时乾隆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黄色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3个大字,是后来的光绪皇帝御笔亲题的。

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皇帝尊严的象征。在清朝,东宫门只供帝后的出入。

在东宫门内,乾隆皇帝修建了勤政殿,意在告诫自己勤理政事,不忘政务。勤政殿坐西向东,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大门,门外有南北九卿房。

勤政殿内最吸引人的就是蹲坐在石须弥座上的一只铜铸异兽,这只异兽为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造型离奇怪异,据说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

铜龙、铜凤排列于勤政殿前,均空腹,是帝后举办朝会时点燃檀香用的。当腹内燃起檀香时,香烟即从龙凤口中袅袅冒出。

我国古代历来都以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习惯的设置是龙居中间,凤靠边侧。但是后来慈禧掌权之后,便将龙凤的位置颠倒,形成了“凤在上,龙在下”的特殊现象,用来显示自己的权威。

峰虚五老是摆放在勤政殿前的5块高约4米的太湖石,院四周各一块色暗孔奇之石,象征着一年四季。5块湖石象征庐山胜景五老峰,寓意长寿,所以称为“峰虚五老”。石头上刻有乾隆皇帝在甲子夏日所作的诗词一首,道:

林瑟瑟,水冷冷。溪风群籁,山鸟一声鸣。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

为了突出孝圣宪皇后60大寿的主题,乾隆皇帝还特意强调在勤政殿的室内装饰上突出一个“寿”字,在南北暖阁的山墙上,分别挂有一个巨大的条幅,上面是百只蝙蝠捧着一个“寿”字,寓意“百福捧寿”。

在殿中宝座后边的屏风上,一共雕有200多个寿字,用不同写法精雕而成,把一个寿字书写得穷工尽趣。勤政殿四周房檐的滴水瓦上也刻上了寿字图案,两侧各78个,前后各128个,共计412个寿字。

玉澜堂其意为湖光潋滟之堂,始建于1750年,玉澜堂紧靠昆明湖,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

3个殿堂原先均有后门,东殿可以直达勤政殿,是当时乾隆皇帝的书堂。

殿内明间正中设地平和宝座,宝座后为五屏照背。地上设有盖火盆,落地罩内面南安楠柏木包厢床,两边安冠架和书桌。桌上放置瓶、盒、砚、匣等物,匣内盛水盛、笔山、册页、墨床、墨等。

东西靠墙安设几案,上置樽、钟、鼎、铎、书籍等物。墙上贴有字画,后抱厦面南安楠柏木包厢床,床上左边设香几,上置册页、石盒、插屏。右边设书桌,上置册页、手卷等物。床两边安放樽、炉、奁、镜等物。

靠南墙安放几案,案两边设书格,案上、格内皆陈放书籍。东间面西安楠柏木包厢床,床左边安放香几,放置书籍。右边安放书桌,放置书籍和盛放玉版的盖匣。地上设有盖火盆,明柱前安放高足香几。曲尺影壁四面贴有山水画,极为珍贵。

东暖阁是早膳室,西暖为寝宫,后檐及两配殿均为砌砖墙,与外界隔绝。

据记载,玉澜堂内摆放的陈设只有105件,以家具为主,有金漆宝座、茶几、多宝格、杌凳,硬木藤心床、硬木藤底罗汉床,硬木雕龙柜橱、雕龙顶竖柜、雕龙福寿椅月牙桌、厢嵌挂屏、五彩百鹿大瓷樽等。

总体而言,玉澜堂的陈设品种中和了两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保留着早期的“书堂”和晚期的“寝宫”特色。殿内正中地平床上的宝座、御案、掌扇,特别是用紫檀木和沉香木镶嵌、拼贴、雕造而成的宝座、御案、香几等,造型挺秀、花纹细腻,是家具中的精品。

在玉澜堂北侧为宜芸馆,意为宜于藏书和读书的地方。宜芸馆正殿由前五间和后三间组成,前后有门,室内宽敞,有精美的落地雕花隔扇,布局典雅富丽。东西配殿各有五间,也都有前后门,院内的南墙上,镶有乾隆摹写的“三希堂”书法石刻。

乐寿堂也是乾隆皇帝为了孝敬他的母亲而下旨特建的。乐寿堂原为两层建筑,后来重建之后,成为西太后慈禧的寝宫。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所植的花卉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

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邀月门前的一棵相传是乾隆皇帝下诏从南方移植过来的。乐寿堂仿长春园淳化轩的规制,在南北庭院的东西廊壁上嵌有敬胜斋帖的石刻,为乾隆皇帝退位之后的寝宫,并御题有“座右图书娱画景”的联句,所以乐寿堂也被称为宁寿宫读书堂。

乐寿堂按照故宫乐寿堂的原状陈列,乐寿堂面阔7间,进深3间,为单檐歇山顶,上覆有黄色的琉璃瓦,自地面至正脊高18米,柱网结构为减柱造,上方没有承重的梁枋构架。

乐寿堂明间前后檐为五抹步步锦槅扇4扇,余各间均为槛窗,槛窗分三层,下为玻璃窗,上二层步步锦支窗,室内明、次间以东西向阁道分隔成南北两厅,中间为起居室,西套间为寝宫,东套间为更衣室。

起居室内,用名贵木材紫檀雕制的相当精致的“御案宝座”,设置在室内中间,在其后有玻璃屏风,将室内照的格外宽敞。

玻璃屏风的两侧还插列有孔雀羽毛掌扇,这对羽毛掌扇,不仅相当精致,而且能点缀出西太后慈禧的威仪。

在御案宝座的两端,还有盛果子用的一对青花大果盘,每一盘能堆放四五百只各色水果。这是专供闻“味儿”的。

在起居室的四角,还配置有4只镀金九桃大铜炉,专供点燃檀香调节室内空气的。在中间还有两张八仙鱼桌,制作得相当讲究,桌面为两层玻璃结构。其下,为方形鱼槽,可放养金鱼。美丽的金鱼穿游在亭台楼阁之间,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夕佳楼是一座二层小楼,建在昆明湖的东岸。南有玉澜堂,北有宜芸馆,是帝后们夏天纳凉和观景的最佳处所。夕佳楼根据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诗句演化而来。

登上夕佳楼的楼台,视野顿时开阔,远处的西山群峰,玉峰宝塔,近处的万寿山楼阁以及浩渺的湖面,尽收眼底,好不惬意。

[旁注]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人,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他研究制订出来的《授时历》已经通行了360多年,是当时最先进的一种历法。

天子 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是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他们还宣扬自己生下来就有许多瑞徵,还有所谓“天子气”。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真龙天子”。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

朱祐樘(1470年~1505年),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期间,努力扭转宪宗时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史称“弘治中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泰陵。

朱厚照(1491年~1521年),明朝第十位皇帝,明孝宗嫡长子,母亲张皇后,他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为人又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

门钉 在古建筑里,门钉只在板门上使用。有人认为门钉源自于墨子所说的“涿弋”,长二寸,见一寸,即钉入门板一寸左右。当初用来提防敌人用火攻城,所以在涿弋上涂满了泥,起防火作用。后门钉一般是铜制的。

甲子 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前一位是癸亥,后一位是乙丑。我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一年称“甲子年”。天干始于甲,地支始于子,天干与地支循环相配,可成甲子、乙丑、丙寅等60组,循环使用,以纪日或者纪年,称为甲子。一个甲子60年,所以也是60年的别称。

蝙蝠 不是鸟,也不是鼠,而是一种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属动物学中的翼手目。在我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中,蝙蝠的形象被当做幸福的象征,习俗运用“蝠”、“福”字的谐音,并将蝙蝠的飞临,结合成“进福”的寓意,希望幸福会像蝙蝠那样自天而降,以此来组吉祥图案。

掌扇 汉代模仿雉尾扇而制成的长柄扇,障尘蔽日的用具。一说“掌”为“障”的讹字,掌扇即“障扇”。为古时仪仗的一种。

隔扇 也称格扇、长窗,是用木做成的柱与柱之间的隔断窗,周围有框架,中间划分为花心、绦环板、裙板等五道,可透光通气。根据建筑物开间的尺寸不同,每间可安装四扇、六扇或八扇隔扇。

减柱造 古代建筑柱网平面中减掉部分金柱的做法。出现于11世纪后,辽金时庙宇建筑常用此种做法,可使室内空间宽敞,明以后少用。紫禁城内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等尚保留此种做法。

八仙 古代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具体为哪些人物很有争议,后来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和《归去来兮辞》等。

[阅读链接]

在瓮山的半山腰里,有一座财神庙,庙里供奉的是财神爷赵公元帅,每年农历四月十五这天都会显灵,周济一户穷人。

一些财主和大官们听说之后,一到四月十五这天,就开始穿上破衣烂衫,假装穷人,想让赵公元帅度化他。

王有财就是其中的一个,财神爷知道后,就想教训这个贪财的人。于是,财神爷托梦告诉王有财:同村的大老李家的屋子下面埋有一个小瓮,里面盛满了金光闪闪的金豆子。

王有财醒后,抢占了大老李家的房子。可是当他挖出那个小瓮的时候,并没有发现金豆子,反而窜出了几条毒蛇,将他咬死了。

后来,大老李又搬回来,在重新盖房时挖出了一个鬼脸青的小瓮,里面盛满了金豆子。

因为这一瓮金豆,是从山坡上松树底下挖出来的,这座山后来就叫做“瓮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