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时期竭力修复补救

1860年,英法联军进犯北京,清漪园也没能逃脱厄运,被付之一炬。

1873年,载淳亲政,年号为同治,以奉养东、西宫太后为名,下令重修圆明园。清漪园内残存的部分建筑物被拆卸,将其旧料充作圆明园重建殿宇之用。但工程进行不久,终因国库空虚,统治集团内部意见分歧而不得不于次年停止。

1875年,光绪皇帝载湉继位,起初由慈安和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慈安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宫独裁。后来,光绪将清漪园勤政殿改为仁寿殿,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

仁寿殿成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居住时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当时主要的政治活动场所。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后,处心积虑地筹备修复清漪园作为她长期居住的离宫御苑。强筹经费,开始园林的修复工程。

1888年,载湉颁布上谕:

万寿山大报思延寿寺为高宗纯皇帝侍奉孝圣宪皇后三次祝之嘏所,敬踵前规,尤征祥洽。

其清漪园旧名,谨拟改为颐和园,殿宇一切亦量加茸诒,以备慈舆临幸。

恭逢大庆之年,朕躬率群臣同申祝悃,稍尽区区尊养微忱。

“清漪园”这个名字,从1750年的乾隆皇帝开始,一直延续了整整138年。又以“颐和园”的名字而载入我国近代历史的史册。

乾隆兴建清漪园的时候,正值“乾隆盛世”,建园工程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到慈禧太后重建颐和园,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国库再也拿不出整笔的款项来修造规模宏大的园苑了。但是为了建园,慈禧太后就挪移海军建设的专款作为建园的经费。

据内务府在1887年开列的《万寿山已修未修齐工程清单》的记载,这一年园内已竣工的建筑物共计24处,约占颐和园全部建筑的1/3。

1891年,慈禧又耗资71万两白银,历时4年为自己建造了一处听戏的场所,名为德和园。当年,这里与紫禁城里的畅音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清音阁并称清宫三大戏台,但以它为最大,且建筑精美,气势宏伟。

德和园大戏楼有三层,高达21米。底层的戏台宽17米,戏台的顶板有天井,台底设地井,可以按照需要,演员由天井下降,或由地井钻出。戏台二层设有绞车架,准备机关布景使用。戏台下面有水井,演出需要时,台上可喷出水泉。

大戏楼上层匾额为“庆演昌辰”,意思是良辰吉日为祝寿而演出。中层匾额是“承平豫泰”,意为太平盛世之际,以音乐歌颂功德。下层匾额是:“欢胪荣曝”,意为欢乐的演出、光荣的献艺。

1894年,慈禧太后60岁,为了赶在生日这天之前全部完成颐和园修建工程,以便举行庆典活动,慈禧太后对工程的进度抓得更紧了。她命主管官员每隔5天向她呈交一次书面汇报,春节期间也不让工人休息。

慈禧太后一直非常重视颐和园的修建,原来打算全面恢复清漪园时期的规模,并曾命样式房绘制有关的规划设计图纸。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经费筹措困难,材料供应不足,不得不一再收缩。

最后,工程完全放弃了后山、后湖和昆明湖西岸,而集中经营前山、宫廷区、西堤、南湖岛,并在昆明湖沿岸加筑宫墙。

按宫墙以内计算,颐和园占地面积为290公顷,比清漪园略小一些。建园工程前后历时8年。恢复、改建、新建以及个别残存的建筑物和建筑群组共97处。

颐和园终于建成了。建成后,慈禧太后几乎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园内。一般是正月就带着载湉来到颐和园,直到农历十一月才返回紫禁城。

在此期间,慈禧太后在园内接见臣僚、处理政务、举行典仪,因而园林的性质已经改变为离宫御苑,成了与紫禁城相联系着的政治中心。

[旁注]

慈安(1837年~1881年),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镶黄旗人。1861年,咸丰帝崩逝后,与孝钦显皇后两宫并尊,称母后皇太后,又称东太后,上徽号曰慈安皇太后。后联同慈禧太后、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诛除八大臣。同治帝登基后,首度垂帘听政,训政20年,两度垂帘。1881年崩逝于钟粹宫。

上谕 即诏书,是皇帝的命令和指示。也指清代皇帝用来发布命令的一种官文书。清代皇帝颁发命令的文书种类很多,有制、诏、诰、敕等类,其形制、质地、颜色与使用的范围各有不同。上谕是其中的一种,俗称圣旨。

样式房 清代的皇家建筑样式的专门设计机构,所有的皇家建筑和大型建筑都要经过他们的设计与监管施工,它在清代皇家建筑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阅读链接]

据清宫记载,从德和园建成之后到慈禧死亡的13年间,仅前11个年头,她在这里看戏的次数就达到了262天次,最多一年中看40天次。她每次来园的第二天必来看戏。直到她死前的35天也还在这里看戏。

这座戏楼没有一般的观众席,慈禧在戏台对面的颐乐殿里由后妃、公主和福晋等陪同看戏,光绪只能坐在廊上陪看,东西两廊原来不设门窗,是赏王公大臣看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