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卓琴

班卓琴是一种五弦至九弦的弹拨乐器,通常为五弦。琴身呈圆形,上蒙有一层绷紧的皮,近来亦用合成材料代替。它有像吉他一样很长的琴颈。琴弦用羊肠制成,现亦用钢丝弦。班卓琴音量较小,是在英国与美国极为流行的民间乐器,亦是家庭用及专业演奏人员使用的娱乐性乐器。

现代班卓琴是在 19 世纪中叶从美国黑奴们使用的老式班卓琴改进而来

的。传说这种老式乐器是在 15 世纪时由葡萄牙殖民主义者由西非贩卖黑奴至北美洲时传入美国的。至于班卓琴真正起始于何地,传说不一,在中东、西非与亚洲都有类似形状与构造的乐器。

19 世纪中期,有位名叫乔尔·沃克·斯威尼的白人班卓琴师,他携琴在英、美各地作巡回演出,使这一乐器得以在城市白人居民中普及。此外,尚有从事“黑脸人歌舞表演”的作曲家兼乐师丹尼尔·埃米特等把班卓琴引入城市的音乐生活中。但那时这种乐器依然由黑奴演奏居多,常为歌曲与舞蹈伴奏,直至 1870 年以后班卓琴才开始大量出现于城市居民的客厅中,人们喜欢用此琴演奏当时流行的音乐,这种乐曲渐渐发展成古典班卓乐曲。

大约在 1890 至 1930 年间,各地纷纷成立班卓琴、曼多林和吉他俱乐部, 组织起有上述乐器的乐队,这一风尚盛行了许多年,出现了由上述乐器演奏的许多进行曲、雷格乐曲和根据流行音乐改编的乐曲。当时有些人为了要强调这一乐器的社会性,企图抹杀班卓琴是渊源于黑奴的这一事实。

到了 20 世纪 20~30 年代,美国城市居民爱弹奏一种次中音班卓琴以代替五弦的班卓琴。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受美国极有名的民歌手兼班卓琴师皮特·西格(Pete Seeger)的影响,使弹奏五弦班卓琴的人增多,并使南方乡村的传统班卓乐曲再度流行。此外,有位名叫厄尔·斯克拉格斯的乐师则是大力传播了“兰草”风格的斑卓乐曲。

在美国东南部,现在有许多传统的乡村音乐乐师依然使用家庭自制的、无琴马的老式班卓琴来演奏 19 世纪黑人演奏的班卓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