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 笙

芦笙是我国西南地区苗、瑶、侗、彝、卡佤、水、仡佬等多民族共同使用的簧管乐器,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是一件很古老的乐器。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天上有九个太阳,晒得大地龟裂、五谷不长,人们没吃没喝,大家都快活不下去了,便找来一个大力士,用弓箭射下来八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害怕了,就被吓跑了。这时候天黑地暗,五谷还是不能生长。人们要活下去,他们又找来一个富有智慧的人,请他把剩下的一个太阳请出来。这个人便砍了一些竹子,做了一个芦笙,并用它吹奏起美妙动听的曲调来。太阳听见了这么美的声音就跑了出来,人们才能见到光明。大伙害怕太阳再跑,就一直不断地吹奏芦笙,从此地里长了庄稼,老百姓有吃有穿,芦笙也就被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芦笙因民族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它有单管、双管、五管、六管、八管、十管等多种。大的芦笙管长有二三米,小的仅有二三十公分。在民间常用的为六管中音芦笙,它的发音一般有两种,一种为 a—a1;一种为 c1—c2。解放后对芦笙进行了多次改革,先后有十五管、二十管、二十六管、三十六管的芦笙出现,并将木制笙斗改为金属制笙斗。它的音色比较和谐,高低音也较统一。

芦笙主要用于歌舞的伴奏。在贵州苗族地区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小伙子不会吹芦笙,就很难得到姑娘的爱情。”因此它也经常用于年轻人谈情说爱。苗族的儿童从七八岁就开始学习吹奏芦笙,每逢喜庆节日,很多芦笙队都要汇集在一起比芦笙、赛唱歌,往往通宵达旦,热闹非常。除此之外, 在民间的婚丧嫁娶的活动中,也都使用它表达人们各种不同的情绪。

芦笙曲反映的内容很广泛,除了与歌舞密切结合之外,有反映历史事件的;有反映爱情的;也有歌颂民族英雄的。著名的芦笙曲《诺德仲》记述了打虎英雄的事迹,并广为传诵。

在贵州一些地区,与芦笙经常在一起配合使用的有一种单管吹奏乐器叫芒筒,每根芒筒只发一个主音,在芦笙的乐队中主要起着烘托和渲染气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