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大圣地之首——五台山
五台山坐落在山西省境内,太行山北段,五台县东北部,由五座山峰组成,其中台翠岩峰是核心,海拔 3058 米,被誉为“华北屋脊”。其周四峰为: 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秀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各险峰遥然相对,互相映衬,浑然一体。五台山还有内外台之分,五峰之内,称做内台,五峰之外,称做外台。不论台内台外,大小寺庙,星罗棋布,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它与四川的峨嵋山、浙江的普陀山、安徽的九华山合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并且以其历史最早而被列为首位。
五台山,又叫清凉山。传说从前的五台山气候炎热、久旱无雨。文殊菩萨为了解救百姓遭受酷热的苦难,化为一个和尚到东海龙宫去借宝。龙王领他看遍了宫内的奇珍异宝,他都不要,却挑中宫外一块叫做歇龙石的大石头。这块大石头原是龙太子歇息纳凉的地方。每当龙太子玩得大汗淋漓时,只要到石上一躺,便会遍体生凉。龙王虽舍不得石头被借走,但一想到石头又大又重,谅这个和尚也搬不走,便假意答应。不料,文殊菩萨用手轻轻一点, 歇龙石突然变小,装入袖中不辞而别。文殊菩萨回到五台山,将此石扔在山沟里,只见瞬间遍山草长花开,清泉涌流,气候突然凉爽起来。于是人们把这块神奇的石头称做清凉石,至今还躺在台怀镇西南 18 公里处的清凉谷中的清凉寺内。传说文殊菩萨还常坐在石上讲经说法,所以又称之为曼殊床。其实,五台山被称为清凉山,主要是因为它地处华北,海拔又在 2000 米以上, 每年四月解冰,九月积雪,北台和中台阴坡山的积雪终年不化,虽三暑盛夏, 气候仍热十分清凉高爽。的确,这里众山环绕,山高地超,环境幽洁,终年气候清凉,故而,古人说它“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
景貌有五台,气候有清凉,二者都与佛经相扣,那么叫“五台”或“清凉”,看来都甚相宜,说它是文殊菩萨“道场”,自然也就顺理成章。所以, 五台山又被人叫做“清凉圣境”。
远古之时,五台山叫做五峰山,台顶树木稀少,犹如垒土而成,因此当地俗称“秀头山”。传说文殊菩萨从龙王处取回歇龙石后,龙王五个儿子追到五台山,用龙爪乱扒乱翻,想要找回歇龙石,因此把五个山峰扒成平台。现在每座台顶的山麓,都可看到有成堆乱石,人们称之为“龙翻石”。其实这是冰川时期由于冰冻作用造成的砾石堆。
自古道:“天下名山僧占多。”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据明代的《清凉山志》记载是始于汉代。早在东汉永平年间(公元 58~75 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来中国传扬佛教,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演教处所,奏请汉明帝在此建寺。相传台怀镇西侧山峰与古印度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地灵鹫山相似,因此,汉明帝刘庄就将五台山第一座寺庙改名“大孚灵鹫寺”(今名显通寺)。随后历代封建统治者也都竞相在山中修建寺庙,以彰功德,到清代嘉庆(1796~1820 年)中期以后才逐渐衰颓。在全盛之时,山中共有大小寺庙数百座(现存台内寺庙 39 座,台外寺庙 7 座),僧人 10 万之多。台怀镇周围寺塔林立。
五台山以佛教名山而久负盛名。中唐时期五台山图传至日本,后又传到敦煌,绘入莫高窟 61 窟中的《五台山图》。唐宋时,日本僧人数次来此朝圣, 学习佛法。以后,朝鲜、越南、泰国、尼泊尔、印度尼西亚等国,每年都有大批香客、圣徒来山顶礼膜拜,布施献佛。清朝康熙皇帝五次来朝,乾隆皇
帝六次游历此山,并住宿于菩萨顶。现在中门匾上的“灵峰胜境”为康熙亲笔御书,乾隆所题御碑高 6 米,四面刻有汉、蒙、满、藏四种文字。
一进台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舍利大白塔。此塔矗立在塔院寺内,位于慈延寿宝殿和大藏经阁之间,其周身涂以白垩,俗称大白塔。相传崇信佛教的印度阿育王,曾用五金七宝铸造 8.4 万座铁塔,并把这些铁塔分布在世界各地,又在每座铁塔下放上释迦牟尼的舍利子,台怀镇原来的慈寿塔就是其中的一座。明朝万历十年(1582 年)七月,敕建现在的大白塔时, 就把原来的慈寿塔藏在了腹内。巍峨的白塔塔基呈正方形,边长 31.4 米,高
56.4 米,整个形状像一个藻瓶。塔顶中央置风磨铜宝瓶,金光闪耀,塔腰与露盘四周还挂有 252 枚铜铃,风吹铃响,余音不绝。塔的中层,建有塔殿三间,殿内有三大力士铜像、瓷质济公和尚像、木雕刘海戏金蟾像和佛像。白塔建筑之难、工程之大,在整个五台山的工程中可称之最,它一向被视为五台山的标志。
在五台山的古建筑群中,最著名的要算台内五大禅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罗睺寺。
显通寺在五台山佛教中心聚集区的台怀镇内,紧临灵鹫峰下,是全山最负盛名的寺院,全山规模最大的青庙,也是全山历史最古远的佛刹。它始建于汉明帝时,最初名为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公元 471~499 年)重建后,改名为花园寺。到了唐太宗时(公元 627~649 年)才被命为“大显通寺”。如今,显通寺规模宏大,殿阁巍峨,占地面积 8 万平方米,各种建筑 400 余间,中轴线上殿宇布局和建筑式样带有宫廷建筑的色彩。殿堂各具特色,无一雷同,可算是明清时代庙宇建筑的典型。这七座殿宇分别是:水陆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梁殿、千钵殿、铜殿、后高殿。
水陆殿乃是举办“水陆法会”的场所。水陆法会又称“水陆道场”、“水陆斋”,是为超荐水陆一切亡灵而设的,往往规模巨大,仪式繁杂,少则七天,多则七七四十九天,是佛教中的重大佛事活动。
水陆殿后有左右碑亭,其西面碑亭为无字碑。“无字”,是说文殊菩萨功德无法用文字来表述,所以有碑无言,而无言则无所不言矣!其东面碑亭是清康熙皇帝的御笔制碑,记述了显通寺的历史。
大文殊殿内有文殊塑像一尊,这是仿菩萨顶真容院内的文殊驾狻猊像而造的。
大雄宝殿面阔七间,与作为献殿的五间抱厦联为一体,十分宏伟壮丽。殿内供有释迦佛、弥陀佛和弥勒佛,以及骑狮文殊、驾象普贤和十八罗汉像。
无梁殿为明代青砖券构而成的穹隆式建筑,宽七间深四间,规模宏伟, 砖雕精致,内供无量寿佛,上部藻井,镂刻富丽。
千钵殿里,供有十一面千手千钵如来像。
铜殿高两丈,以紫铜铸成,内外贴金,金碧辉煌。殿前原有五座各高两丈、形式不一的铜塔,分别象征文殊菩萨的五智,因此又称“五髻塔”或“五方佛塔”。但其中三座覆钵式嗽嘛塔和合壁式塔已不知去向,只剩两座楼阁式塔仍巍然屹立。铜殿是五台山的著名宝物,闻名海内外。它与峨嵋山金顶上的铜殿,同为明代高僧妙峰大师所造。
后高殿是最后一层殿宇,它地形最高,可俯瞰全寺,故以为名。
显通寺内还藏有明版经藏和华严经字塔等宝物。寺门前有钟楼,雄伟壮观。钟楼下层有一洞门,为街巷的通道;上层四面有迴廊,楼房内悬一口巨
大铜钟,为明代正统年铸,重达 9999 斤半,上面刻有楷书经文一万余字。以巨木击之,声传全山,余音经久不绝,又是寺内一宝。
塔院寺紧挨着显通寺,在显通寺之南,台怀镇白塔下。它是五台山的象征与标志。无论从台怀镇上平视或仰视,还是从四面的五峰顶上俯视,都一眼可见大白塔傲然耸峙于群峦绿掩、众寺环宫之间。遥遥望去,素洁如白鸽展翼,雄壮似镇山之碑;又婉如一支高标领航的旗舰,率五台万千舻舸,遨游于天地苍莽之间。
菩萨顶在显通寺北面的灵鹫峰上,传为文殊菩萨道场。因菩萨顶为文殊居住地,故又名真客院,亦称文殊寺。菩萨顶创建于北魏。明永乐年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因大喇嘛居菩萨顶,此顶遂成了黄庙(即喇嘛庙)之首。菩萨顶上有殿宇 430 间,占地 3 公顷,其格局均按皇宫模式建造,上覆三彩琉璃瓦,下铺青色细磨砖,十分富丽堂皇,为诸寺之冠。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文殊殿、大雄宝殿等建筑。文殊殿内的文殊菩萨驾骑青狮,手持利剑,头顶五髻,故又有“五台”为文殊五髻的说法。在佛教中,文殊和普贤是释迦牟尼的左右胁侍,而文殊是智慧和威猛的象征。菩萨顶为五台山风景区的最高处,在灵鹫峰的南坡,有 108 级石阶,直达菩萨顶上的梵宇佛宫。
在佛教中,这 108 级台阶,暗指人世间有 108 种烦恼,走完这些石阶,一切的烦恼也都踩在脚下了。石阶尽头是一座装饰漂亮的三间牌坊,上书“灵峰胜境”四个大字,为康熙所立。在东禅院碑亭内,立有乾隆御碑一座,用方形巨石雕成,碑高 6 米,每面宽 1 米,为五台山最大雕刻。碑上镌刻着汉、
满、蒙、藏四种文字。人们踏上这 108 级台阶,都会想起《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酒醉如泥的鲁智深,步履蹒跚地登上台阶,砸开山门, 演出了一出捧腹的闹剧,但却表现出他不服清规戒律的豁达性格。
殊象寺位于塔院寺西南一华里处。因寺内供奉文殊像而得名。始建于唐朝,后毁于火灾,明朝成化 23 年(公元 1487 年)重建,遂成今日规模。山门、天王殿为前院、廊庑、配殿为两侧,禅堂方丈室为后院,中间建文殊阁五楹和钟、鼓二楼。文殊阁宽五间,深四间,重檐九级顶。阁内文殊骑在约9 米高的狮背上,龛背面塑三世佛(药师、释迦、弥陀),两侧为悬塑五百罗汉渡海像,各个神情飘逸优美,精巧逼真,令人叹为观止。
罗睺寺在塔院寺东北不远处,始建于唐代,明清时均有修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崇佛法,多次朝圣,又予修饰扩建。现在罗睺寺内殿堂宇阁, 奇饰雕工,都保存完好,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伟殿、藏经阁、厢房、配殿、廊屋、禅院等建筑。后殿中心,有一木制圆形佛坛,坛上周雕水涛和十八罗汉过江之像,当中荷蒂上有木制大型莲瓣,内有方形佛龛,四方佛分坐其中, 形制极为精美。更为绝妙的是,在大莲瓣上设有中轴、轮盘、牵索等机关, 可以牵伸自如,令莲瓣时开时合,使四方佛时隐时现,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叫“开花献佛”。观者无不啧啧羡叹。
出台怀镇向南 5 公里,就到达怀南九龙岗山腰上的龙泉寺,寺现存有影壁、台级、牌坊和三座院落。在影壁中间镶嵌一幅巨石雕刻,文殊骑狮居中, 四周布满了人物花卉,构图严谨美妙,神情生动逼人。向北登 108 级石阶即达山门,它是一座由汉白玉雕刻件组装成的牌坊,共有三门六柱,呈“一” 字形,中间高,两端低。石坊前后都有匾,正题为“竣峰凌宵”,背面为“妙通玄机”,整座石坊造型优美,雕工精巧,上面刻着的 89 条蛟龙伸爪昂首,
鸟兽欢跃,花草并茂,人物神态宛然如生。据说当时耗费了 36000 两白银才
建成。在外台区还有两件国宝,一是佛光寺,一是南禅寺。
佛光寺是五台山最负盛名的寺庙之一,被称为中国古建筑“瑰宝”。佛光寺坐落在五台山豆村镇北佛光峰上,背东向西,东、南、北三面山峰环抱, 通幽的小路从山坡下弯弯曲曲伸向山门。它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代,据说孝文帝曾在此处“见佛光之瑞”,因以为名。东大殿是佛光寺主体,为唐代所建。殿门正上方有一蓝色巨匾,上书“大佛光寺”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此殿居高临下,气势雄伟。柱、额、斗拱、门窗、墙壁,全部用朱土涂刷,未施彩绘,格调古朴端庄。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四阿顶。殿顶全部用板瓦仰俯铺盖,脊兽全为黄色琉璃艺术品,屋脊的两端各矗立着一个高大雄健的琉璃鸱尾。步入殿内,迎面是一坐高 14 公分的大佛坛,佛坛上面有三佛
和菩萨胁侍等像 35 尊。正中间是降魔释迦像。左边是弥勒佛,右边是阿弥陀像。释迦、弥勒都有螺发,阿弥陀佛则是直发。三尊塑像,个个面颊丰满, 眉毛弧弯,嘴唇端正,具有显著的唐风。
在东大殿内柱额上的几幅拱眼壁画,均为唐代遗物。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横幅分三组:中间一组以佛为中心,七菩萨胁侍。左右两组以菩萨为中心,其两旁又各有菩萨、天王、飞天等。壁之两端有僧俗供有人像。北面一排是披袈裟的僧徒,南面一列是袍服大冠的文官,内有一官,好像是权衡长短,那嘴角上的胡须飘然若动,与敦煌中壁画的人物几乎无异。壁画颜色除石绿以外,都是深暗铁青色。画像的衣纹姿态自然流畅, 具有唐代风韵,而画脸和胡须的笔法,则含有汉画的遗风。大殿左右四梁下刻有唐人题字。笔法遒劲,清晰明了,实属不易多得的唐人墨迹。
佛光寺地处群峦环抱之中,坐东向西,因山势而建,东、南、北三面峰成壁障,唯西面豁开。这里松柏苍翠,优雅清寂,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城以西 22 公里的李家庄,已是五台山西部边缘。南禅寺玲珑小巧,当属五台山最小的寺庙了。其所以受人重视,全在于它的古朴悠久。它的寺庙建筑,不仅是五台山,而且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 年),距今已 1200 多年。大殿古朴典雅, 单檐歇山顶,殿内无立柱斗拱层叠架,给人以庄严雄伟的感觉。
五台山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四种艺术,萃聚一处,形成孤例,被人们称为“四绝”。五台山的六月大会盛况空前,相传文殊菩萨在农历六月十四诞辰,这一传统从隋唐时期一直流传至今。每年会期,四方僧尼香客蜂拥而至,各寺庙灯烛辉煌、香烟缭绕。尤其在六月十四、十五两天,喇嘛教要举行特有的“斩鬼”、“跳鬼”宗教仪式。喇嘛们头戴鬼神面具,穿着奇装异服,手持各种宗教器具,手舞足蹈,引八方来客争相围观,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