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丽奇秀——香山
香山的山林苍翠而静穆,透发出一股清灵之气,蕴含着一种自然美的神韵。这山林,又处处是历史,几百年的历史,上千年的历史,一章章充满着民族的气息,记载着传统的文化,令人迷醉,故而成为北京最有吸引力的游览胜地之一。
香山位于中国北京西北郊,颐和园西面,八大处公园北面,距城 20 公里,
占地约 150 公顷。这里三面环山,像个月牙,峰峦重叠连绵,随势起伏,环
绕成方圆 6 公里的山坳。公园就在山坳里,黄栌苍松,丹黄朱翠,分外妖娆。山林之胜,名冠京师。
主峰香炉山(俗称鬼见愁),海拔 557 米,有两块巨石(即乳峰石), 因山势高,含云吐雾,飘忽游绕,酷似香炉。相传香山的名字即由此而来。
香山风景秀丽,西北部的山腰处,就是“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 的所在地。每当冬雪初霁,凭高远望,重峦叠嶂,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香山的自然风光,一年四季随着季节变换,以不同面貌迎接游人。春天, 花香泉涌,百鸟欢唱;夏天,万木争荣,风冰气爽;秋天,层层红叶,如火似锦;冬天,苍松挺拔,银装素裹。
由于香山自然景致优美,远在 700 多年前的金大定二十六年(公元 1186 年),人们就在这里建造了规模较大的香山寺和行宫,元明两代重修、扩建。清康熙十六年(公元 1677 年)又加建“香山宫”。乾隆十年(公元 1745 年) 对香山寺大加修葺,建起许多华丽的殿堂、亭阁、塔坊,还加筑一道虎皮围墙。乾隆亲题二十八景,并定名“静宜园”,与玉泉山(北京)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以及畅春园、圆明园,并称三山五园。
香山的名胜古迹主要分为北、西、南三部分。北部山麓和山腰中有眼镜湖、见心斋、昭庙、琉璃塔;西部山巅有芙蓉馆、玉华山庄、栖月山庄、梯云山馆、西山晴雪、香炉峰(鬼见愁)、森玉笏、阆月亭等;南部山腰和山麓有洪光寺、半山亭、香山寺等。
从香山东大门入山,循径北行不远,只见两个小湖一左一右呈现眼前, 这就是有名的眼镜湖,它恰似两颗明亮的眸子,默默地向游人递送欢迎的情波。从眼镜湖往西南方向,过了山润石桥,就到了见心斋。它建于明嘉靖年间,随后几经整修,院内布局颇具江南园林风格。庭院中心,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清冽的泉水从石雕的龙口中流出,注入池内。夏日,池中新荷婷立, 红鱼嬉戏。院子的东、南、北三面依墙筑有半圆形的彩绘回廊,池西面有三间轩榭,是见心斋的正殿,拾级而上,有正凝堂和四角重檐小亭,水榭中央悬挂着嘉靖皇帝亲笔题诗一首:
虚檐流水息坐襟,静觉澄明妙悟深。山鸟自鸣花自落,循环无已见天心。
轩榭背山面水,小巧玲珑,后面山石嶙峋,松柏滴翠。
出见心斋向南行,即是昭庙,全名“宗镜大晤之庙”,创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 1780 年),当年适值乾隆 70 寿辰,西藏班禅六世不远万里, 特意来京“祝厘”。乾隆为隆重接待班禅六世,特意同时在京建造昭庙,在承德建须弥福寿庙。昭庙仿照西藏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据说光是覆盖铜鎏
金瓦的楼房就有 90 间之多。昭庙全部建筑由 3 个主要部分组成,庙东平台上耸立一座雄伟壮丽的大牌坊,建筑材料均用琉璃砖瓦和汉白玉石,上雕彩云龙纹精美图案,正上方嵌镶着用汉、满、蒙、藏 4 种文字书写的匾额;牌坊
西面为昭庙的主体建筑虹台,高约 10 米,砖石基座,中央部位下凹,天井中立有刻着四种文字的碑记,记述了建庙的缘由;第三组是西部山腰的彩色玻璃塔,上部是 7 级八角密檐式,顶端安放着黄色玻璃宝瓶,塔底由八面开张
的伞形瓦建筑承托,周围饰有汉白玉雕栏,每层八角檐端悬挂铜铃,共 65 个,每当微风吹来,铃声叮咚作响,清脆悦耳,余音在山谷中回荡。
离开昭庙往南,山势渐高,山径曲折,穿过芙蓉馆,就到了玉华山庄, 这是在原玉华寺遗址上建起的一座庭院式建筑。院内古树参天,榕树成行, 泉流淙淙,环境幽雅。每当深秋时节,立此远望,但见峰峦起伏,亭阁星布, 仰望白云悠悠,俯视幽壑送奇。
静宜园的黄栌树,常常是游人交口乐道的。黄栌树属漆科,是落叶灌木, 因含大量黄色素而得名。相传古代皇帝的龙袍就是用其染成。树高约三四米, 叶成心脏形或卵形,枝干细曲,长不成材,却能以红叶取悦人类。这是大自然“以无所为而为”完成的一个摄人魂魄的伟大创造。据说香山的黄栌树, 是清乾隆年间从外地移植来的,当时列为静园二十八景之一,名“绚秋林”, 大约有数千株,如今已形成了近 10 万株的大面积的黄栌林。
香山最美的景色,当然是深秋的黄栌红叶。这一团团火焰般殷红的秋叶, 漫山遍野,装点着山林大地,它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哪里的秋天也比不上它热闹。背后山上的青松,在它衬托之下,更显得特别青葱郁茂。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晴天里,从朝霞初起到夕阳西下这整段时间,它们交相辉映, 会向空中反射出种种奇丽多姿的色彩。“红花需要绿叶扶”,这是人们一般对于一件美好的东西所持有的概念,但这里的情况却为之一变,那些由于气候已经进入凋零时节,因而显得特别可爱的深绿松叶倒要红花来扶,才能突出它的郁茂和清新的美。在这种特殊场合相互衬托出来的一种浓淡相宜之美,于无形中创造出了一个奇特的“秋天里的春天”。这景象,在这种季节, 是世界上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
过梯云山馆就来到了“西山晴雪”,每当大雪初霁,这里更是赏雪的好地方。
西山晴雪是香山二十八景之一的香雾窟。早在金章宗完颜祐的明昌年间,就有著名“燕京八景”之说。明、清又称西山霁雪、西山积雪。乾隆在碑石上题书“西山晴雪”并制诗:“⋯⋯刚喜应时沾快雪,便教佳景入新晴。⋯⋯”
由此再往上攀登,就是香山最高峰香炉峰。这儿山势陡峭,攀登不易, 素有“鬼见愁”之称。顾名思义,一般年老体弱者和幼小的孩子们,只能望而生畏,徒唤奈何,根本甭想爬上去。如今这里已修了索道,从山麓乘上索道缆车只需 7 分多钟就可把你送到峰顶。立此极目晴空,浩浩无际,云山渺远,林海苍茫,南望遍山红叶,北看碧云寺金刚宝座塔,东观玉泉山、万寿山和昆明湖。
从香炉峰沿坡东下,经森玉笏,过半山亭,便是香山寺遗址。香山寺坐落于蟾蜍峰北,是香山最早的一座寺庙和行宫。它建于金朝世宗完颜雍的大定二十六年(公元 1186 年),如今已过 800“寿辰”。初名永安寺,亦名甘露寺,庙宇依山而建,规模宏大,殿宇上下五层,两侧轩阁相衬,碧瓦红墙,
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完颜雍对该寺极为欣赏,故赏赐“粟七千株,钱二万贯”,拨“田二千亩”。元朝仁宗皇帝爱育黎拔力八达,于皇庆元年(1312 年)重修,“给钞万锭”(约合白银 50 万两)。明朝英宗朱祁镇于正统六年
(1441 年)拓修,工程费竟达白银 70 余万两。清朝高宗弘历于乾隆十年(1745 年)扩建,并以山名寺,改名香山寺。据载,“西山之刹,以数百计,香山寺独胜”,足见其规模。寺前建坊楔,山门东向,上为戒坛,内正殿七楹, 殿后厅宇为六方楼三层,再后山巅楼宇上下各六楹。寺院共五层,巍峨宏博。寺东原为唐妙高堂,寺最高处系辽代仁佛阁,寺前为金代祭星台。如此雄伟的建筑,被英法联军在 1860 年和八国联军在 1900 年两次焚毁,使之如今已荡然无存。
漫步凭吊香山寺遗址,在寺门前,仍能见到二十八景之一,石桥下方池的“知乐濠”。此典故出于古代庄子和惠子,在濠上关于不知鱼乐的辨论。山门内的婆罗树,今尚存乾隆御制《娑罗树歌》碑一块,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成。娑罗树来自印度,树顶像把曲柄伞,枝干盘曲,叶片长圆极像枣核,每叉有七叶,也叫七叶树。据传,释迦牟尼是在娑罗树下“涅槃” 的(“涅槃”是梵文音译,就是“寂灭”成佛的意思),故而娑罗树被视为佛门宝树。
二十八景之一的听法松,依然屹立在寺正殿门外,节峻阴浓,森耸青峰, 古老苍劲,像是历经 800 年沧桑的老人,始终在侧耳聆听寺内和尚诵经,故名。听法松的数十道石阶下面,有一段十来米长的石板路,稍一用力踩石板, 听法松就发出鸡啼鸟鸣般的奇异回响。人走上石阶,听法松会传出声音,可称一奇,不妨试之。
在香山寺遗址徘徊凭吊,常常可以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佛教建筑艺术,是使用象征手法,表达神圣之感的。香山寺远离尘嚣,静穆苍翠,不受世俗干扰。五层寺院的格局是四合院式,大门即叫山门,进了山门就是入了山。从残存的香山寺的屋顶形状看,也表现了山的形状;屋顶的倾斜和山坡的倾斜相呼应,相烘托,使人为的殿堂和天然环境和谐一致,浑然天成。有人说:“不凭吊香山寺,就不算逛了香山。”这话确有道理。
从香山寺遗址出来向南,举目可见半山坡上的一处幽静小院,院内西北角有两股晶莹清澈泉水,这便是“双清”。相传,金章宗完颜祐游香山,小憩时曾梦见在此射箭,且有泉水涌出,清晨命人掘此地方,果得泉眼,因名“梦感泉”。清高宗弘历在泉边南山的石崖上题刻了两个巴掌大的红字“双清”,笔力洒脱,至今完好。双清泉边有小亭,供人小坐,旁有翠竹藤萝相佐,清幽静翠。
再攀登至半山就到了白松亭。十来株“白皮松”,粗大的树干全是白色, 俗称“龙爪松”,高耸云霄,丛木浓荫,针叶绿伞,悄然如画。由“双清” 沿山道返回眼镜湖,出香山北门,前面就是古刹碧云寺。有诗曰:
西山台殿数百十, 侈丽无过碧云寺。
数百年来,碧山寺就是西山风景区中最雄伟壮丽的一座古老寺院,它坐落在香山的东麓,依着倾斜的山势而建。
寺院,最早建于元朝,距今已 600 多年了。当时叫做碧云庵,据说是元
朝开国元勋耶律楚材的后裔耶律阿弥勒“舍宅开山”而建。明朝正德年间, 即 470 多年前,以“佞幸得宠”的御马太监于经扩建了碧云寺。过了 100 年, 明熹宗朱由校的天启三年,大宦官魏忠贤再度扩建。清乾隆十三年(1748 年) 又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全寺占地面积 4000 多平方米,依山势而建,坐西朝东,
六进院落纵贯东西轴线,从山门到寺殿有石阶 300 级。南院罗汉堂是仿造宋
朝 1158 年竣工的杭州净慈寺罗汉堂添建的,北院建行宫,寺后建金刚宝座塔。各层殿院,既在统一体中,又自成格局,给人以曲折别致,变化无穷的感觉。
游览碧云寺,可从飞架东西峭壁的白石桥步入山门。过了第一道山门殿, 在二道山门内有金刚力士像二尊,高 4.7 米,雕塑精美,衣裙褶线极为清晰, 姿态勇猛生动。再往前行,过了一座横越水池的雕栏石桥,便是第三座大殿释迦牟尼殿和第四座大殿菩萨殿。这两座殿堂,分别供奉着释迦和座骑异兽的五菩萨(观音、文殊、大势至、普贤、地藏)等塑像。殿壁还塑有悬崖大海,其间配塑了《西游记》的“唐僧取经”和“观音救八难”等故事的立体画面。弥勒佛殿里的弥勒佛,是释伽佛之后的未来佛,他满脸笑哈哈,袒胸凸腹,真是“肚大能盛天下事,满脸笑尽可笑人”,是吉祥欢乐的象征。像为铜铸,高约两米半,铸于明朝,已有 400 余年。它做工精细,造型圆润浑厚,表明了明代匠人精湛的技艺。
在菩萨殿后,便是碧云寺的最后一殿,普明妙觉殿。1925 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曾将灵柩停于此地。后来移灵南京紫金山,将衣帽封葬塔内, 为孙中山先生衣冠冢,以后改为中山纪念堂。堂院内绿树扶疏,芳草绵纤。堂院中间是正厅,两侧为展览室,正厅中间放有孙中山先生的半身塑像;左右两侧墙壁上,镶嵌着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的遗嘱。正厅右侧陈放着当时苏联政府赠送的璃璃钢棺。在两侧展览馆里,陈列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墨、遗著以及他参加革命活动的一些照片。
南边一个院落是 500 罗汉堂,这是仿照杭州净慈寺罗汉堂而建,殿堂平面呈田字形,中间有四个小天井,堂的正面出轩,塑有四大天王泥像,堂内计有神像 508 尊,即除 500 罗汉外,在堂内过道上尚有七尊神像和一尊蹲伏在梁上的小济公像。传说有一次召开法会,由于他来迟了,场上已无空位, 又加之辈份低微,因而他只好蹲在梁上。堂内罗汉排为数层,环室陈列。每尊高约 1.5 米,木胎外表饰以金箔,形状姿态各有不同,有的笑容可掬,有的面目狰狞,有的在降虎,有的在伏魔,个个栩栩如生。
北边的跨院是行宫院,后边有一处景色清幽的地方,叫做“水泉院”。水质澄清,泉水出自石缝中。细听“汨汨”有声。整个院落以山泉为中心, 四周依山势砌筑假山,院中最有名的是“三代树”。这颗树是柏树中套长着柏树,里边的柏树内又长着一棵楝树,如今只有楝树还活着。游人站在院内可以遥望西山叠翠,幽静的树林下设有茶座,人们在此饮茶听泉,是一个极为清凉的境地。
后院是金刚宝座塔,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 年),是仿照西直门外五塔寺塔的形状建造的,这种塔的佛教术语叫“金刚宝座塔”,它是指印度菩提伽耶城,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处的纪念塔,仿其形式建的塔皆称金刚宝座塔。此塔坐西朝东,高 34.7 米,塔座有三层。第一层、第二层是虎皮石砌的,第三层是用汉白玉砌成,四周还雕着西藏喇嘛教的传统佛像。高台顶部有五座汉白玉石的方形 13 层密檐塔;还有两座舍利塔,即圆形喇嘛塔。在高台上按
井字形在中心与四周各放一个小塔,这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是曼陀罗的一种变形。曼陀罗是梵语音译,意思是经坛,后来演变成象征性的图案。按喇嘛教的说法,井字中央是须弥山,释伽牟尼所在地。四周分布着水、陆、山和代表它们的佛。这里常有游客和信徒前来参拜。
夏日里游览香山,别忘了在访古寻胜途中、登山小憩之时,静静地去听听那有趣的蝉鸣。香山的蝉,多得惊人,每逢夏季,鸣声不断,此起彼伏, 这蝉既非一般的“知了”,又较寻常的“伏天儿”奇特。传说,200 多年以前,乾隆皇帝于承德曾经戏封它为“飞蛙将军”,“赏戴三品红翎”,并特意颁发御旨,命它“满门九族随驾护卫”,又把它从承德避暑山庄带到京城, 放养在香山“蟾蜍峰”下。因为它受过皇封,官拜“护驾将军”,所以它“忠于职守”,从不远飞,就是在附近的颐和园、八大处等地,也很难见到它的“威仪”和“行踪”。当地居民称这种蝉为“哑蛙蝉”,这也有段故事:说的是乾隆皇帝一日驾临香山卧佛寺,中午在泉水院小睡,水池内群蛙齐鸣, 吵得乾隆很是心烦,便传旨一道,命侍卫割下所有青蛙的舌头。侍卫领旨来到池旁,张网捕捉,谁知网网皆空,原来是太白金星路过此处,拂尘一甩, 早把池中的青蛙全变成了蝉,这便是哑蛙蝉的来历。这种蝉浑身灰绿色,头酷似青蛙,两眼之间有三个小米粒大小的红点,缀在额头,即传说中的“三品红翎”,形体比“知了”蝉小,比“伏天儿”蝉大,夏天六月底生,立秋时,蟋蟀一叫,它便同公园内的青蛙一样,消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