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险天下第一山——华山
华山,又名太华山,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它高耸屹立在陕西东部华阴县南,东临潼关,北临奔腾咆哮的黄河和渭河平原,南接重峦叠嶂的秦岭。华山主峰海拔 1997 米,在五岳中仅次于北岳恒山,山势险峻峭拔,群峰挺秀,自古以来就以它的雄伟险峻闻名天下。
华山的得名,说法各异。据东汉班固等所写《白虎通义》说:“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言万物成熟可得获也。”又说:“西方为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山海经》说:“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 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水经注·渭水》记载,“远而望之又若华状”。另一种说法是,华山顶上有一大池,生长千叶莲花,因而得名。今观山势, 五座高峰,各据一方,耸然对峙。东有朝阳峰,西有莲花峰,南有落雁峰。三峰直插云霄,紧紧环抱着中峰——玉女峰。北峰即云台峰,又独立于三峰之下,中间有一脉若断若续地与山岭相连,疏密有度,神韵天成!远远望去, 外罗诸山如莲瓣,中间三峰如莲蕊,整个华山宛如一朵青色莲花,凌空怒放, 故唐代大诗人李白有“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的诗句。古代“华” “花”二字相通,所以华山便以“状似莲花”而得名。《华山记》上还说, 华山“山顶有千叶莲花,因名华山”。这些说法,无一不引起人们对这座名山的向往和遐想!
中国史籍上有尧、舜、禹封禅五岳的传说,其实是汉代经学家的附会。五岳最早的记载见于《尔雅·释山》,但后人也认为是汉儒纂增进去的。据现在考证,最早只有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之称。华山称西岳,远在西周以前。西周建都丰、镐,华山在京畿以东,所以曾把陇县境内的吴山改为西岳;秦朝建都咸阳,也不称华山为西岳。五岳制度始于汉武帝,到汉宣帝正式确定五岳后,华山才最后确定为西岳。特别是汉光武迁都洛阳后,称华山为西岳至今。
对于华山的形成,记载和传说甚多。据说,在远古时,“华山本一山当河,河水过而曲行,河神巨灵,手荡脚踏,开而为两。今掌足之迹仍存华岩”。就是说,华山与黄河北岸的中条山本来是连在一起的,被河神巨灵脚踏中条, 手托华山,分为两山,让黄河从中流过,归入东海。更奇的是,巨灵的掌迹至今还留在华山东峰的岩壁上。为此,古代文人墨客在华岳“巨灵”遗迹上写出过许多婉转动听、寓意深刻的诗篇,使这一千古名山更增添了壮丽奇妙的色彩。当然,对华山形成的许多神话传说,都是荒诞的,但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和认识自然界的豪情壮志。
华山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华山是秦岭支脉中华山山脉的一部分, 位于北纬 34°46′,东经 110°32′,它的四周是由坚固的花岗岩组成的山岭。海拔高达 2500 米,华山南面的南北分水岭海拔也在 2300 米。
大约距今 6~10 亿年,甚至还要早的时候,这里的地壳发生隆起,形成了一条东西狭长的陆地。约在 1.37 亿年前,这块狭长带发生强烈隆起,使岩
石层发生了挤压,褶皱。约 8000 万年前秦岭和渭河平原交界地带断裂,秦岭断块山地几经“长”高,渭河地堑不断陷落降低。位于秦岭北坡的华山,由于南北两侧层带的错动,内部岩层受到特大的横压力,从而形成了陡峭如削的山势。唐代诗人张乔在《华山》诗中有“谁将依天剑,削出依天峰”之绝句,就是对华山峻险的形象描写。
华山素以巍峨雄险而著名。古人说它“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真是形象而逼真,一语道破了华山的奇险景观。华山主峰落雁峰、朝阳峰、莲花峰鼎峙耸立,称为“天外三峰”;三峰之下的云台及附近之白云、毛女诸峰,高虽不及三峰,但也各有风姿!只见四周起伏环拱,翠黛罗列,千姿百态;在那白云深处,崖危壁绝,峡谷深邃,清泉飞瀑,苍松掩映,交织成一幅雄美壮丽的画面。
华山盛景,别具特色;华山之险,他山莫比,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 之美誉。这除了华山山势极其峭拔,难以攀登外,另一重要因素是除了一条南北逶迤曲折、艰险崎岖的羊肠小道外,再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攀登。因此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说。
这条路单程约 20 公里。从山麓的玉泉院出发,南行进华山峪,沿溪流逶迤曲折而上,过五里关经石门到莎罗坪。向前谷底已无路,转登一个坡积物上,左盘右折,绕行 18 次,这就是华山上有名的十八盘。最后一盘的尽头, 便是云门。再经青柯坪到回心石。从此向上,便要攀登华山上有名的险途—
—千尺■和百尺峡。再过二仙桥,经群仙观,爬老君犁沟,便可直上北峰。下北峰过擦耳崖,爬上天梯,经过华山又一险途——苍龙岭,进金锁关,到达华山主峰。向东经中峰,上东峰,转南峰,再过西峰,回转金锁关;向西则反转,先上西峰,转南峰,上东峰,再经中峰到金锁关⋯⋯
其实,华山这条崎岖山路,也不是一开始就畅通无阻的,而是经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的。中国古籍中最早提到华山的,当为《尚书·尧典》“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和《尚书·禹贡》“西倾朱■、鸟鼠,至于太华”的记载了。但是唐尧和夏禹是否真的到过华山,也还值得怀疑。历史上最早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秦始皇,在五岳中仅到过泰山,此后汉武帝、汉光武、武则天、唐玄宗和宋真宗等都登山封禅,但他们都没有登过华山。最早登上华山的记载,是秦昭王时让工匠施钩搭梯,攀上华山。北周保定三年(563), 陕西大旱,同州刺史达奚武率僚属上华山求雨,因华山千仞壁立,岩路险绝, 他们只能“攀藤援枝,然后得上”。郦道元《水经注》中也有“升降皆须扳绳挽葛而行”的记载。这说明南北朝时华山尚未开拓山路。到了唐代,华山才有了一条茅径。大约到了五代以后,在华山的一些险处,如千尺■和百尺峡等处才安装了铁索链。但在明代以前,上华山的大多为道士和樵夫,专门游览者极为罕见。明、清时期,游览华山的逐渐增多,“自古华山一条路” 也就形成了。徐霞客曾于明嘉宗天启三年(公元 1623 年)春,沿着现今这条路登上华山。他的《游太华山日记》,对华山进行了形象逼真的描绘。
对华山山路作重要修葺的是清康熙年间的陕西巡抚鄂海。他在《修西岳华山记》中详细记叙了开拓道路的过程:“千尺■,百尺峡,皆上下陡直, 并无阶级;旧惟穿石受履,用铁索牵换而上,一失足即有颠仆之恐。余命工凿石为级,并造木梯佐之。⋯⋯苍龙岭耸立天际,两旁悬崖万丈,无可依傍。人过此若从鱼背上行,⋯⋯余命工重为修理,阑干状伟,阶级分明,人始无心惊目弦之患。”乾隆年间的陕西巡抚毕沅,对名胜古迹的保护非常重视, 对华山的道路也作过较多的修整。由于华山的险峻,在施工时,工匠们必须身缚绳索,面壁登崖,甚至如猿倒挂,半悬空际,一锤一凿艰难地操作,他们付出的血汗代价可以想见。自古华山一条路,正是用这种极大的代价换来的。
华山之险,以几处有名的险境最为突出。千尺■向来被称为华山的第一
险境。在攀登千尺■之前,就会见到“回心石”三个镌刻在迎面石崖上的醒目大字。它提醒登山者,在此还可以回心转意,知难而退,转身下山。从回心石上望千尺■,只见山形壁立,中间是一条仅可容身的槽状裂缝,状如刀刻锯截。两边悬垂着铁索链斜挂岸顶,凿出的石级共有 370 余级,坡度达 70 多度。举目仰望,真似一架天梯直上一线蓝天。攀登者必须手攀铁索,脚踩石级,手脚配合,级级而上。在攀登到最后一级处,有个仅容一个人的方形石洞,名叫“天井”。从上俯视,如临深井。原先井上有一小阁,井口有一铁盖可启闭。如盖上铁盖,路就断绝,别说人就连一只飞鸟也无法从中飞上来。天井近旁的危崖上刻有“太华咽喉”四个大字,真可谓名副其实的点睛之笔。下千尺■更险,令人心惊目眩,一旦手脚配合不好,就有滚落的危险。而且一人失足就有可能撞倒几人一起滚下。千尺■确实令人望而生畏。
百尺峡是华山的第二险境。百尺峡又名“百丈崖”,悬崖壁立千仞。峡中有一巨石,状如鱼脊,夹在两壁间,三面临空,无依无靠,形势之险,可以想见。游人攀铁索而上,两壁更狭,似欲合拢,幸被一块巨石撑挡。游人至此,无不心惊肉跳,因而巨石上刻有“惊心石”三个大字。过了巨石,石背上则刻有“平心石”三字,表示山无绝人之路,游人至此心绪坦然。明代末年,顾咸正写下《百尺峡》诗一首:“■去峡来,天险不可瞬。虽云百尺峡,一尺一千仞。”
干尺■和百尺峡虽然被称作华山的第一、第二险境,但实际上,华山还有两处险境远胜过千尺■和百尺峡。它们就是“鹞子翻身”和“长空栈道”。
“鹞子翻身”位于华山的东峰之上。东峰又名朝阳峰。从东峰顶的“八景宫”山门前去另一景点博台,必须先下一段上凸下凹,高六七十米的绝壁。绝壁上安装着两条铁索链直垂崖底。上下的人都必须手攀铁链,脚踩石崖以行,而石崖上甚至没有一个石级或脚窝。下上凸时,必须手抓铁索,背向石崖,步步下行。而到了下凹的那一段,需转过身来,逐步而下。从崖底向上爬时,则正好相反。但都要在凸凹处翻转一下身体,仿 佛像展翅飞翔在蓝天上的鹰鹞翻身一样,动作十分惊奇,所以被称之为“鹞子翻身”,同时也成了这一险境的名称。
“长空栈道”的惊险程度更甚,位于华山最高一峰——南峰之上。南峰也叫落雁峰,其直如削,绝壁千丈,极为奇峻。就在这悬崖绝壁之上,我们的祖先开凿与架设了一条长约 30 多米的险道。在半山腰的绝壁上,于岩壁缝中钉上一些铁桩和木桩,然后再连接起来,上面辅设木板,广不盈尺;在这些木板架设的栈道上边,于岩壁上钉些铁环,再连接上铁链。人走其上,必须背空虚行,面向绝壁,甚至是胸口贴着绝壁,脚踩着悬空的木板,手抓着上面的铁链,手脚相互配合,像螃蟹一样横行而进,缓步挪动。脚下即是万丈深渊!
凡名山多有险境,但如华山这样峰峰有险境的实在不多。华山的险境、险途不胜枚举。除前面提及的千尺■、百尺峡、“鹞子翻身”和“长空栈道” 外,还有擦耳崖、苍龙岭、猢狲愁、上天梯、阎王砭⋯⋯都奇险无比,各具险姿。这些数不胜数的奇峰险境,不仅装点了华山雄险的身躯,而且也塑造了无数征服大自然的勇士。
华山不愧为集大自然之神工与人类之伟力于一身的奇山。其实它还是一座道教独占的名山,素有“道教的洞天福地”之美称。千百年来,华山一直是道士们向往的修炼圣地。历代著名的道士、隐士修真养性的遗址和文物遍
布山中,并流传着许多关于他们的美丽传说和神奇的故事。
早在道教形成以前,在道教的前身“方仙道”、“黄老道”时期,就有不少著名的神仙家在华山隐居修道,如古代神仙冯夷、青鸟公、毛女、赤斧、古丈夫、萧史、弄玉、三茅真人等等,都是在华山得道成仙的。《史记·秦始皇本纪》记有茅山道祖师茅盈的曾祖茅濛于秦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在华山白日升天的故事。
相传,道教的始祖老子李耳曾到过华山。登华山北峰时有一段险途叫“老君犁沟”,传说是老子亲手用犁开劈的。在华山南峰上,至今还保留有老子当年炼过丹的炼丹炉旧址。据说,老子就是从华山到了陕西周至县的楼观台, 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的。
汉代的卫叔卿隐居华山,汉武帝派人前来寻访,与卫叔卿在峰有过博戏, 现仍留有“卫叔卿博台”。汉魏六朝后,来华山隐居修炼的道士越来越多, 留下了玉泉院、希夷洞、云台观、希夷峡、下棋亭⋯⋯许多遗迹。
华山的道教宫观不但数量多,而且历史悠久。早在汉武帝时就建有集灵宫。唐朝以降,山中宫观建得更多。但由于年代久远,天灾人祸,现存的道教宫观多为清代重建。华山山势奇险,奇峰峭壁,险径危石,令人怵目惊心, 所以山上的观宇一般规模不大。然而,建筑选址却出乎所料,大有神宅仙居之意境。它们或建于凸坡巉岩之间,或架于悬崖危石之巅,或筑于绝壑环峰之顶,或构于万丈峭壁之中,无不险绝超奇,而又与自然景观高度协调。不少建筑是凿岩壁取石料而建成的,取石之洞又精心加工成石室,与建筑物相得益彰,十分质朴自然。华山的道教观宇主要有山下的西岳庙、玉泉院和山上的东道院、镇岳宫、玉女祠、翠云宫等等。
西岳庙又名华岳庙,经过多次重修,现在规模宏伟,十分壮观,总面积为 39300 多平方米。西岳庙最南端的灏灵门与北侧的五凤楼同为高大的砖石城廓建筑,形状与北京故宫前的天安门和端门很相似,因此有“小故宫”之称。在棂星门西侧,有一块高、长各约 1 米,宽约 5 米的巨石,人称“五岳石”。这就是著名的“天下第一碑”残石,也叫“华山铭残字碑”。它立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 年),原碑高大雄伟,原铭文共 738 字,为唐玄宗亲笔所书,可惜如今已残缺不全。但碑上浮雕的飞天和圆雕的金甲力士以及“驾如阳孕”四字,仍然清晰可见。灏灵殿是西岳庙古建筑群的主体,大殿月台前两侧各有相互对称的重檐御碑楼和攒天顶八角亭。殿后是一座面宽五间、单檐歇山式的建筑,名曰“寝宫”,是帝王和钦差大臣祭祀华山后的休息之处。庙内历代碑碣甚多:北周华岳庙碑、明洪武诏示碑、岳庙全图碑、华山图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史研究价值。
西岳庙不仅是中国的著名的庙宇建筑,而且是一所优美秀丽的苑圃,庙内古柏古槐参天,楼阁池沼遍布。庙内原有楼起三层的“万寿阁”,登阁远眺,巍巍太华,相对以障;东望黄河,汹涌澎湃;北视洛渭,三水汇流;西眺终南,川原交错。遗撼的是此阁 1932 年毁于大火。
玉泉院位于华山山麓,得名于玉泉。全院傍山临水,泉流淙淙,山气霏霏,绿荫蔽日,峰峦当窗,幽竹傍岩,亭台廊庑参差曲折,情趣盎然。
东道院原名九天宫,位于青柯坪。从华山谷口至青河坪,一路崎岖狭塞, 至此谷道忽尽,豁然开朗。青柯坪因此处生长青柯树而得名,在此面北眺望, 八百里秦川,田畴如画;渭河东流,洛水南下。四周山色浮苍点黛,环境幽静。庙北的唐槐绿叶婆娑,生意盎然;庙南有元代开凿的梅花洞⋯⋯庙宇规
模虽小,却别有其趣。
镇岳宫位于西峰东侧,宫内供奉着镇守华岳的神仙。宫的四周青松环绕, 显得古雅清幽。宫的外观宏伟,内有一大石洞,供奉“玉皇大帝天尊玄穹高上帝”。在华山享有盛名的“玉井”就在镇岳宫内。据说井内曾生长一种千叶白莲,人久服之可延年益寿,甚至可羽化成仙。在镇岳宫附近的岩石上有28 个小石洼,每洼清水澄澈,状若串珠。因天上有“二十八宿”,恰同这 28 潭相对应,故美其名曰“二十八宿潭”。镇岳宫东北,正是三峰间流水汇集之处,每当天雨,流水由此崖倾泻,飞流直下,极其壮观,人称“水帘洞”。在水帘洞上面的崖壁上,由于长期的溶水染成了黛黄相间的印痕,再加上崖壁节理面上的凹凸不平,于是形成了冠披衣服无不周备的仙人形状。从主峰下的青柯坪远眺,酷似两位颇具风采的神仙飘然行走在水帘洞上,成为著名的“和合二仙”一景。
玉女祠在华山的中峰的一个天然石龟背上,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早就名闻遐迩。它源于一个流传极广的神话故事。据传,玉女是春秋时秦穆公的爱女弄玉,姿容超绝,聪颖过人。她酷爱音乐,善于吹笙,吹奏起来,声如凤鸣。长至成人,穆公为其择婿。一天夜晚,弄玉梦见一位英俊青年,极善吹箫,愿同她结为夫妻。穆公按女儿梦中所见,派人寻至太华山明星崖下,果遇一人,羽冠鹤氅,玉貌丹唇,大有超尘出世之姿。此人名萧史。引至宫中,择日婚配,婚后两人情笃意合。一夜两人在月下吹箫,引来了紫凤和赤龙,萧史告诉弄玉,他为上界仙人,与弄玉有夙缘,故以箫声作合。今龙、凤来迎,可以去矣。于是萧史乘龙,弄玉跨凤,双双腾空而去。秦穆公派人追赶,直至太华山中峰,也未见踪影,便在明星崖下建祠纪念。这就是最早的玉女祠。中峰也因此又名玉女峰。
翠云宫又名圣母宫,分前后两殿,上下两层。宫内供奉三圣母像一尊, 香火特盛。宫外有一条状巨石,浮置峰头,断而为三,酷似斧劈,这就是有名的“斧劈石”。石旁有巨斧,上题:“仙家宝斧,七尺有五,赐于沉香, 劈山救母”十六字。斧劈石下,人可钻入石隙,内有人形印模,据说三圣当年就被压在这块大石下,从而引出了古老的戏剧——《劈山救母》。
李白、杜甫、王维、崔颢等许多大家诗人,都到过华山,并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如今的华山,较前更为妖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