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传向欧洲国家

我国发明的火药向欧洲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战争实现的。蒙古人在漫长的西征路上,将火药传到了西欧。

火药有其轰轰烈烈的面目。蒙古大军在西征路上,用火药演示了一幅幅光与热交织的文明变迁图。

蒙古军队在西征欧洲的时候,势如破竹。在波兰格尼兹战斗时,波兰士兵说:“蒙古兵用了一种妖术,大旗一挥,出现一些怪物,滚地如球,口吐烟雾。那烟雾臭恶无比,将波兰士兵熏倒在地。烟雾过后,蒙古兵就冲杀过来。”

这所谓的“怪物”,显然是毒烟球。波兰士兵说是“妖术”,是由于他们还不知道火药为何物,也从未见过火器罢了。

当时,蒙古兵是单骑作战,驰骋自如,飘忽如风,近取马刀砍杀,远则利箭射取。而欧洲人却是马车作战,几匹马拖一辆车,奔跑累赘,转动笨拙。

战车一遇上反应速度极快的蒙古骑兵,就不堪一击,四处溃败。几次交战之后,欧洲人闻风丧胆,唯恐逃避之不及。

那时的欧洲处于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即欧洲中世纪时期。这里旱灾严重,疫病猖獗,战争频频,政治腐败,经济衰敝,生活悲惨,人心闭塞,文化落后,它比阿拉伯地区和我国落后得多。

这时的蒙古帝国凭借武力,在中亚、西亚和俄罗斯建立了一些汗国。各个汗国设有完善的驿站,并且尽力保护商道。

于是,1000多年来时断时续的东西海陆交通,这时就畅通无阻了。我国的罗盘、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等辗转传入欧洲。

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造成了欧洲造纸业的兴起。造纸业和印刷术的兴起和传入,推动了出版业的发展。出版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翻译工作的昌盛。

欧洲人翻译了大量的阿拉伯文书籍,其中有关于火药的。这时候,他们才知道火药这个力大无比的神奇的东西。

英国人罗哲尔·培根在他的书中提到火药时说:“有一种拇指般大小的东西,由于硝的爆炸,会发出可怕的声音。这个用羊皮纸包裹的小东西,声音比疾雷还响,火光比闪电还强,威力巨大。”

那时的欧洲人同罗哲尔·培根一样,还只是把火药当做神奇的东西谈论,但还不知道怎样制造火药。

事实上,早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打到了中亚西亚,然后经过波斯到了伊拉克。在阿姆河之战中,蒙古军队就已经使用过毒气烟球、火箭、火炮等火器,取得了阿姆河大捷。

至1234年蒙古在灭金之时,就将在开封等地虏获的工匠、作坊和火器全部掠走,还把金军中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了蒙古军队。次年蒙古大军发动第二次西征时,就把这些人编入蒙军的火器部队随军远征。

经过火药武器的装备,蒙古军队的战斗力更加强大。1241年4月9日,蒙古大军与30000波兰人和日耳曼人的联军在东欧华尔斯塔德大平原上展开了激战。

根据波兰历史学家德鲁果斯《波兰史》一书的记述,蒙古大军在这场会战中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器。

波兰火药史学家盖斯勒躲在战场附近的一座修道院内,偷偷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的火箭样式。根据盖斯勒的描绘,蒙古人从一种木筒中成束地发射火箭。因为在木筒上绘有龙头,因此被波兰人称作“中国喷火龙”。

蒙古军队在攻打伊拉克和叙利亚时,又使用了火器。当时的战斗形式,主要是人与兵械相斗的近战,其次是发箭、滚石、放水等远战。

不论在近战中,还是在远战中,火器的杀伤力都很大。火器使阿拉伯人吃了大亏。他们对这些火器立即研究,不久,便掌握了制造火器的技术。

有些阿拉伯兵书记载了蒙古兵使用“铁瓶”的情况。据说,这铁瓶就是“震天雷”之类的火器。

又一种阿拉伯兵书说,当时阿拉伯人学会制造两种火器,一种是“契丹火枪”,用于近战;一种是“契丹火炮”,用于远战,在水战中可以轰击敌船。“契丹”是他们对我国的称呼。他们还根据火铳的制法,创造了各种火器。

蒙古大军席卷东欧大地,让阿拉伯人也感受到了火药的巨大威力。由于担心会成为蒙古军队的下一个进攻目标,阿拉伯人迫切希望获得火药的情报,以提升阿拉伯军队的战斗力。

但阿拉伯人缺乏制造火药最为关键的硝石的提炼技术。于是,善于航海的阿拉伯人通过与东南亚各国贸易,间接从我国进口了大量硝石。然而,蒙古人没有给阿拉伯人足够的时间利用这些硝石。

1258年2月15日,在唐代名将郭子仪后裔郭侃率领的手持火器的蒙古大军进攻下,阿巴斯王朝的都城巴格达终于陷落。

蒙古人灭亡阿拉伯帝国后,建立起了伊利汗国。这里迅速成为了火药等我国科学技术知识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枢纽。而配备火药武器的蒙古军队在欧洲的长期驻扎,给欧洲人偷窥火药技术提供了机会。

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学会了火药、火器的制造,所以欧洲人在许许多多的战斗中,都吃尽了苦头。如在1325年,阿拉伯国家攻打西班牙,用抛石机发射火球,巨响如雷,烈焰冲天,烧毁房舍,杀伤人畜。

苦头教训了欧洲人,激发了他们研究火药、火器制造的愿望:1326年,英国人制造了铁火瓶;1345年,法国人制造了铁炮;1357年,英国制造了名叫“提拉尔的火器”等。

欧洲人制造这些管形火器,从结构和材料上来看,都不如我国的管形火器先进。因为,我国的管形火器是铜铸的,使用比较方便,效果也比较好。

欧洲学会了火器制造方法之后,积极发展火器制造。在近代科学兴起后,他们的兵器制造很快就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才有了机关枪、迫击炮,甚至火箭、导弹之类的武器。

恩格斯曾说:“现在已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辗转传入欧洲的。”

恩格斯对我国火药的发明,在人类历史,特别是在西方现代文明历史进程中的巨大作用,都作了充分地肯定,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我国火药传入欧洲以后,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不但军队用各种火器装备进行战争,而且用于建设事业,开矿筑路开凿隧道都使用大量火药,在娱乐喜庆中也使用大量烟花爆竹。因此我国火药的产量逐年增加。

由于火药中炭粉占主要成分,颜色呈黑色,因此,中国火药又称“黑色火药”。

“黑色火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脾气”暴躁,点火就着,随时都有爆炸着火的危险。在生产、运输、保存、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突然爆炸伤人毁物的事故。

至19世纪60年代,瑞典科学家诺贝尔,在我国火药的基础上,冒着极大危险,发明了安全炸药。安全炸药是必须用雷管引爆才能发生爆炸,使炸药成为驯服的东西。

[旁注]

汗国 “汗国”,是源自突厥语的一个词汇,意即由可汗统治的政治实体。成吉思汗临终时,将他的帝国分4份给予他的子孙。这些蒙古汗国不包括元代在内的是: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金帐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汗国相互间日益脱离。

成吉思汗西征 蒙古建国后,蒙古商队和使团人员在花剌子模边城讹答剌被杀,成吉思汗大怒,将此事视为国仇,遂于1219年至1260年的40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

郭子仪 (697年~781年)唐代中期名将,去世后赐谥“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管形火器 南宋时期发明。1132年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用巨竹做枪筒,内装火药,临阵点放,喷出人来烧火。1259年寿春府创造一种叫做“突火枪”的管形火器,内装火药和“子巢”,燃放时先喷出火焰,火焰尽后,喷出“子巢”,发出的响声如炮,远传150多米。

[阅读链接]

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欧洲,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奴役的政治关系起了变革的作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子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穿铠甲的贵族骑兵同归于尽了。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的精锐的火炮在欧洲的工厂中制造出来,装备着威力强大的舰队,扬帆出航,去征服新的殖民地。由此可见我国火药和火药武器对欧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