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

在火药发明之前,攻城守城常用一种抛石机抛掷石头和油脂火球,来消灭敌人;火药发明之后,利用抛石机抛掷火药包以代替石头和油脂火球。

根据史料记载,火药首次用于战争是在唐代。自从火药被用于军事后,对战争的胜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万户是明代人,他热爱科学,尤其对火药感兴趣,想利用这种具有巨大能量的东西,将自己送上蓝天,去亲眼观察高空的景象。为此,他做了充分的准备。

1483年的一天,万户手持两个大风筝,坐在一辆捆绑着47支火箭的蛇形飞车上。然后,他命令他的仆人点燃第一排火箭。

只见一位仆人手举火把,来到万户的面前,心情非常沉痛地说道:“主人,我心里很害怕。”

万户问道:“怕什么?”

那仆人说:“倘若飞天不成,主人的性命怕是难保。”

万户仰天大笑,说道:“飞天,乃是我中华千年之夙愿。今天,我纵然粉身碎骨,血溅天疆,也要为后世闯出一条探天的道路来。你不必害怕,快来点火!”

仆人们只好服从万户的命令,举起了熊熊燃烧的火把。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飞车周围浓烟滚滚,烈焰翻腾。顷刻间,飞车已经离开地面,徐徐升向半空。

地面上的人群发出欢呼。紧接着,第二排火箭自行点燃了,飞车继续飞升。

突然,横空一声爆响,只见蓝天上万户乘坐的飞车变成了一团火,万户从燃烧着的飞车上跌落下来,手中还紧紧握着两支着了火的巨大风筝,摔在万家山上。这样,勇敢的万户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当然,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

万户乘坐火箭飞天,承载了人类的飞天梦想。他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事实上,火药发明后,经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在军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据宋代史学家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即今江西省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能是有关用火药攻城的最早记载。

至两宋时期,火药武器发展很快。据《宋史·兵记》记载,970年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献火箭法,这种方法是在箭杆前端缚火药筒,点燃后利用火药燃烧向后喷出的气体的反作用力把箭镞射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喷射火器。

冯继升的祖父是一个炼丹家,冯继升从小就在火药堆中长大,他最初制成类似现在的鞭炮之类的物品,以供玩耍。后来渐渐发现火药的膨胀力足以使房屋炸毁。

经过慢慢地摸索,发明了火箭。这种火箭是把火药绑在箭头上,用引线点着后射向敌人。引起大火而烧杀敌人或粮草等。

冯继升把此方法献给当时的皇帝,皇帝大悦,遂封给冯继升一个专门监督制造火箭的中级官职。冯继升上任后,曾为北宋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皇帝的嘉奖。

宋太祖灭南唐时,曾经使用过用弓弩发射的火箭和用炮抛射的火炮,正是因为改用装有火药的弹丸来代替石头。

原来古代人打仗,距离近了用刀枪,远了用弓箭,后来还用抛石机,把大石球抛出去,打击距离较远的敌人。

抛石机大约在我国春秋末期就出现了。《范蠡兵法》中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射二百步。”

抛石机就是最初的炮,炮就是抛的意思,最早抛的是石头,所以是“石”字旁。至于“火”字旁的“炮”字,本来指一种烹饪的方法,或者一种制药的方法。把这个“炮”字也作为武器的名词来用,那是用了火药以后的事情了。

第一枚以火药作推力的火箭是宋代士兵出身的神卫队长唐福于1000年制造的。使用方法是:点燃竹筒内的火药,使其燃烧,产生推力,使火箭飞向敌阵,之后箭上所带的火药再次爆炸燃烧,杀伤敌人。

不久,冀州团练使石普也制成了火箭、火球等火器,并做了表演。

火药兵器在战场上的出现,预示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阶段过渡。火药应用于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随着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逐步过渡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

硝酸钾、硫黄、木炭粉末混合而成的火药,被称为“黑火药”或者叫“褐色火药”。这种混合物极易燃烧,而且烧起来相当激烈。

如果火药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就会发生爆炸。火药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原来体积很小的固体的火药,体积突然膨胀,猛增至几千倍,这时容器就会爆炸。这就是火药的爆炸性能。

利用火药燃烧和爆炸的性能可以制造各种各样的火器。北宋时期使用的那些用途不同的火药兵器都是利用黑火药燃烧爆炸的原理制造的。

蒺藜火球、毒药烟球是爆炸威力比较小的火器。至北宋末年爆炸威力比较大的火器向“霹雳炮”、“震天雷”也出现了。这类火器主要是用于攻坚或守城。1126年,李纲守开封时,就是用霹雳炮击退金兵的围攻。

北宋与金的战争使火炮进一步得到改进,震天雷是一种铁火器,是铁壳类的爆炸性兵器。元军攻打金的南京时金兵守城时就用了这种武器。

《金史》对震天雷有这样的描述:“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并无迹,甲铁皆透”。这样的描述可能有一点夸张,但是这是对火药威力的一个真实写照。

火器的发展有赖于火药的研究和生产。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是一部军事百科全书,书中记载的火药配方已经相当复杂,火器种类更是名目繁多。

如蒺藜火球,敌人骑兵奔来的时候,就将火球抛在地上。马蹄被刺痛烧伤,马就狂蹦乱跳,骑兵就神慌手乱,以致人仰马翻,自相践踏。此时,我军乘机袭击,必可获胜。

又如毒药烟球,球内除了装有火药,还装有巴豆,砒霜之类的毒药。这种球发射出去,爆炸燃烧,散出毒气,杀伤敌人。

又如铁火炮,火药中掺进细碎而有棱角的铁片,铁片借助火药巨大的爆炸力,四处迸射。这很像现代的手雷、手榴弹。

又如霹雳炮,10多层纸里面装上火药和石灰,火药爆炸,石灰飞扬,可以灼伤敌人的眼睛。

《武经总要》中记录了3个火药配方。火药中加入少量辅助性配料,是为了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等效果。可见火药是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的。

宋代由于战事不断,对火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宋神宗时设置了军器监,统管全国的军器制造。史书上记载了当时的生产规模:“同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弓火药箭一万支,蒺藜炮三千支,皮火炮二万支”。

这些都促进了火药和火药兵器的发展。

南宋时期出现了管状火器,1132年陈规发明了火枪。火枪是由长竹竿做成,先把火药装在竹竿内,作战时点燃火药喷向敌军。陈规守安德时就用了“长竹竿火枪20余条”。

1259年,寿春地区有人制成了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竹筒作的,这种管状火器与火枪不同的是,火枪只能喷射火焰烧人,而突火枪内装有“子巢”,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巢”射出去。“子巢”就是原始的子弹。

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现代枪炮就是由管状火器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管状火器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又一大飞跃。

突火枪又被称为“突火筒”,可能它是由竹筒制造的而得此名。《永乐大典》所引的《行军须知》一书中说道,在宋代守城时曾用过火筒,用以杀伤登上城头的敌人。

至元明之际,这种用竹筒制造的原始管状火器改用铜或铁,铸成大炮,称为“火铳”。1332年的铜火铳,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管状火器实物。

明代在作战火器方面,发明了多种“多发火箭”,如同时发射10支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32支箭的“一窝蜂”;最多可发射100支箭的“百虎齐奔箭”等。

明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明成祖与建文帝战于白沟河,就曾使用了“一窝蜂”。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发齐射火箭,堪称是现代多管火箭炮的鼻祖。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当时水战中使用的一种叫“火龙出水”的火器。据《武备志》记载,这种火器可以在距离水面三四尺高处飞行,远达两三千米。

这种火箭用竹木制成,在龙形的外壳上缚4支大“起火”,腹内藏数支小火箭,大“起火”点燃后推动箭体飞行,“如火龙出于水面。”火药燃尽后点燃腹内小火箭,从龙口射出。击中目标将使敌方“人船俱焚。”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二级火箭。

另外,《武备志》还记载了“神火飞鸦”等具有一定爆炸和燃烧性能的雏形飞弹。“神火飞鸦”用细竹篾绵纸扎糊成乌鸦形,内装火药,由4支火箭推进。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多火药筒并联火箭,它与今天的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的工作原理很相近。

世界上首次使用火药兵器的海战发生在宋金之间。1161年9月,完颜亮发兵60万人进攻南宋。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南宋岳飞部将、浙西马步军副总管李宝自告奋勇,愿率所部战船120艘、水军3000人,浮海北上,阻击金国水军。

宋军在战区夜击鼓为号,向金军发起攻击。当时南风正劲,宋军前锋舰队首先向敌发起攻击,放射火箭、火炮,焚烧敌舰。

金军仓促迎战,金军船上的帆采用油绢制成,成了最好的引火物,强劲的南风将金舰队吹挤在一起,风助火势,一时间,烈焰冲天,数百艘金舰被烟火吞没。

至当晚凌晨时,战斗结束,残余逃窜的几十艘金军舰被宋军舰追击50多千米后被歼灭。由于海战失败,陆上又受挫,导致金代朝廷内讧,最后完颜亮被杀,金军的南侵以失败告终。

这是火药武器首次运用在海战上面,并且发挥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旁注]

路振 (957年~1014年)北宋时期史学家。路振年幼聪悟,5岁诵《孝经》、《论语》。在母亲严加教诲下,不管隆冬盛暑,从未松懈。路振文词温丽,屡奏赋颂,为人称道。尤长诗咏,内多警句。代表作品有《祭战马文》、《伐棘篇》等。

团练使 全名“团练守捉使”,唐代官制,负责一方团练,即自卫队的军事官职。唐代初期团练使有都团练使、州团练使两种,皆负责统领地方自卫队,地位低于节度使。一般都团练使多由观察使兼任,州团练使常由刺史兼任。明代时废除。

陈规 宋代官员,武器发明家。他为官清廉,乐善如施。另据史料记载,最早研制管形火器,并在实战中运用,效果明显。这种武器就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被后人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武备志》 明代茅元仪辑的大型军事类书,由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占度载五部分组成。其中存录很多十分珍贵的资料,如《郑和航海图》、杂家阵图阵法和某些兵器,为他书罕载。故该书在军事史上占有较高地位,为后世所推重。清乾隆年间被列为禁书。

岳飞 (1103年~1142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此外,其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阅读链接]

据史料记载,最早研制和使用管形火器的是宋代德安知府,即今湖北省安陆的陈规。这种管形火器用长竹竿做成,竹管当枪管。使用前先把火药装在竹筒内,交战中从尾后点火,以燃烧的火药喷向敌人,火药可喷出几丈远。

1132年,金军南侵,一群散兵游勇攻打德安城,陈规运用他发明的火枪组成一支60多人的火枪队,两三人操持一杆火枪,最终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这种武器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陈规也被后人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