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是北宋时期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发明家,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

毕昇根据实践经验,于北宋初期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其事迹见于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

北宋庆历年间,毕昇为书肆刻工,用新的活字印刷方法,使印刷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倍。他的师弟们大为惊奇,纷纷向师兄取经。

毕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发明介绍给师弟们。

毕昇先将细腻的胶泥制成小型方块,一个个刻上凸面反手字,用火烧硬,按照韵母分别放在木格子里。然后在一块铁板上铺上黏合剂,如松香、蜡和纸灰,按照字句段落将一个个字印依次排放,再在四周围上铁框,用火加热。

待黏合剂稍微冷却时,用平板把版面压平,完全冷却后就可以印了。印完后,毕昇把印版用火一烘,黏合剂熔化,拆下一个个活字,留着下次排版再用。

师弟们禁不住啧啧赞叹。一位小师弟说:“《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兄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兄,你是怎么想出这么巧妙的办法的?”

“是我的两个儿子教我的!”毕昇说。

“你儿子?怎么可能呢?他们只会‘过家家’。”

“你说对了!就靠这‘过家家’。”毕昇笑着说,“去年清明前,我带着妻儿回乡祭祖。有一天,两个儿子玩过家家,用泥做成了锅、碗、桌、椅、猪、人,随心所欲地排来排去。我的眼前忽然一亮,当时我就想,我何不也来玩过家家:用泥刻成单字印章,不就可以随意排列,排成文章吗?哈哈!这不是儿子教我的吗?”

师兄弟们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但是这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师兄们都看过,为什么偏偏只有你发明了活字印刷呢?”还是那位小师弟问道。

好一会,师傅开了口:“在你们师兄弟中,毕昇最有心。他早就在琢磨提高工效的新方法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啊!”

“哦——”师兄弟们茅塞顿开。

其实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前,雕版印刷被广泛运用。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第一,刻版费时费工费料;第二,大批书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错字不容易更正。

此外,自从有了纸以后,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

至宋代,印刷业更加发达起来,全国各地到处都刻书。

北宋初期,成都印《大藏经》,刻板13万块;北宋代廷的教育机构国子监,印经史方面的书籍,刻板10多万块。

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当时印刷业规模之大。宋代雕版印刷的书籍,现在知道的就有700多种,而且字体整齐朴素,美观大方,后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所珍视。

这些都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经验、借鉴。由此可见,虽然活字印刷术是毕昇个人的发明创造,但这里面确实凝聚着前朝历代很多劳动者的智慧。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1041年至1048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方法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其制作程序为: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用火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然后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一般常用字备用几个至几十个,以备排版之需。

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为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

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行了。

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再用。

毕昇发明的活字印书方法,同今天印书的方法相比,虽然原始了些,但是它从刻制活字、排版到印刷的基本步骤,对后代书籍的印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印刷技术不仅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事业的繁荣,而且很早就被介绍到国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毕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昇没有采用。

毕昇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本,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现代的凸版铅印,虽然在设备和技术条件上是宋代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中间,平民发明家毕昇的功绩不可磨灭的。可是关于毕昇的生平事迹,后人却一无所知,幸亏毕昇创造活字印刷术的事迹,比较完整地记录在北宋时期著名科学家沈括的名著《梦溪笔谈》里。

[旁注]

书肆 古代的书店叫书肆。书肆一词,最早始于汉代。此外各朝代还有书林、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书经籍铺等名称,它即刻书又卖书,这些名号,除统称书肆外,宋代以后统称为书坊。书店一名,最早见于清明乾隆年间。在我国近代史上,书店也叫书局。

《大藏经》 为佛教经典的总集,简称为“藏经”,又名“一切经”、“契经”、“藏经”或“三藏”。有多个版本,比如“乾隆藏”、“嘉兴藏”等。现存的大藏经,按文字的不同可分为汉文、藏文、巴利语三大体系。这些大藏经又被翻译成西夏文、日文、蒙文、满文等。

胶泥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为具备一定黏合性能的泥状塑性固体,这类塑性固体一般由具备黏合性能的固态或液态黏结剂添加具备一定功能的粉末填料构成,或许还加入适当的颜料及辅料。

木活字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的活字。以后又发展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仅次于雕版。非但有汉字木活字,还有西夏文、回鹘文木活字。进入明清,木活字普遍流行。清代无论官署、私宅、坊间,木活字印书更为普遍。

《梦溪笔谈》 是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所著的笔记体著作。以大量篇幅记述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法律、人事以及一些传闻轶事、艺文掌故等。该书对于研究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科技、经济诸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

[阅读链接]

关于毕昇的职业,以前曾有人作过各种猜测,但最为可靠的说法,毕昇应当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因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活字版的发明者。

由于毕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印刷的缺点。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作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昇才发明了活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