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传向西亚国家

我国的火药和火器一经发明,便很快传遍了阿拉伯世界。用于火药威力巨大、火器性能良好,因而立刻受到阿拉伯国家的重用和青睐。

阿拉伯国家拥有我国先进科技产品,是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一个范例,同时也成了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的媒介。

在阿拉伯国家中,北非和中东本来出产制造火药的重要原料硫黄,但是不知道使用硝。有关硝的知识,是从我国唐代的炼丹术传去的。

对阿拉伯国家来说,硝是中国的特产,所以硝刚刚进入阿拉伯国家后,被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被波斯人称为“中国盐”。因为硝颜色如雪,味咸如盐。

硝在阿拉伯国家最初用于医药和炼丹术,用来制造火药大约始于13世纪初期,这可以从硝在名称上的变化得知。

曾经到过埃及、北非和两河流域的医生伊本·贝塔尔在其著作《医方汇编》中对硝的注释为:“这是埃及老医生所称的中国雪,西方普通人和医生都叫‘巴鲁得’,称作‘焰硝花’。”“巴鲁得”就是现在阿拉伯文字中的火药,在中古时期指的是硝。

硝由“中国盐”、“中国雪”而变成“巴鲁得”,不但使硝由我国而至波斯、埃及的传播路线一清二楚,而且对硝从我国传入阿拉伯国家后由医药和化学用剂的应用转变为配制火药、制作火器的过程也显现得脉络分明。

这种引起燃烧的硝,是由我国东南沿海经过海路直接传入埃及的。因为当时我国帆船经常往来于亚丁,这些帆船装备火器,往返于阿拉伯和泉州之间,埃及的侨民也分布在泉州和杭州等地,他们是这种新发明最好的传递者。

根据1249年的阿拉伯文献,埃及阿尤布朝的国务大臣奥姆莱主持了伊斯兰国家第一次的制造火药。在阿尤布苏丹时期,埃及完成了将硝用于配制火药、制造火器的初步试验。

这是火药进入阿拉伯国家的第一阶段,时间在1225年至1248年。在这一阶段,烟火和火药的制造方法由南宋经过海路首次传入埃及。

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的第二阶段,是在1258年巴格达陷落后,各种火器由元帝国传入阿拉伯国家。

汉纳和法伟在《火炮史》中列举一种阿拉伯文的兵书《马术和军械》,这是由哈桑·拉曼在1285年至1295年间所作。从这本书中可以得知,火药不但源于我国,就连烟火、火器都是从我国传入的。

在本书序言中得知,作者秉承父亲的遗志,参考各种专著后写成此书,书中列举了大量从我国传入的火药配方。如试验花的成分、鸡豆的成分、契丹火轮的成分、契丹花的成分等。

这些火药和焰火的配方与我国北宋时期的官修军事著作《武经总要》中的火炮火药法都很相似,而在时间上已经比我国晚了两个世纪之久。

我国的火箭和火枪也成为阿拉伯国家最早的火器。在《马术和军械》中有一种契丹火枪,枪头叫做“契丹火箭”,这是采用我国金代飞火枪的方法,而用火箭作为燃烧体。

14世纪初期的另一本阿拉伯军书《为阿拉而战》中,记载有用于陆地作战的火枪和水战中的火箭,都叫“契丹火箭”。

这是在一根长形契丹火箭上,“安上长而尖的头,以备水战”,在战斗中,将火箭发射向敌船,“箭头嵌入船板,便延烧以致无法扑救”。

这两种契丹火箭,前者是在陆战时交火用的火枪,后者是水战时由管形火器中发射的火箭。由于是从管形火器种发射,所以这种火箭已经类似突火枪中的子窠。

从契丹火箭在阿拉伯国家用于作战中我们可以得知,阿拉伯人从一开始就没有采用弓弩作为发射火箭的工具。这是因为他们拥有燃烧力很强的石油机,使用的火器直接从我国借鉴,得以避免在火器发明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弯路。

大约在火药和焰火传入阿拉伯国家的后半个世纪,即13世纪的晚期,阿拉伯人已经开始使用小型的管形火器火枪了。具体年代,约在1267年至1274年之间,那时蒙古军队围攻襄樊,从伊朗请来回回炮手阿里海牙和亦思马因。

这些穆斯林又将蒙古军队使用的契丹火枪和契丹火箭传给伊斯兰国家,13世纪至14世纪时的西方国家称中国为“契丹”,所以传入的火器冠以契丹的名称。

管形火器传入阿拉伯国家后,由于威力强大,使用方便,因而这些新型武器立刻受到重用和青睐。

13世纪末期和14世纪的初期,阿拉伯国家将蒙古人传去的火筒和突火枪加以改进,发展成为两种新型的火器,称为“马达发”。

14世纪的初期在希姆埃丁·穆罕默德写的兵书中,对这两种火器都有记载。

一种是一只木制的短筒,下有把子,筒内装填火药,在筒口插上一支箭或安放一个石球,点燃引线后,火药立即发作,将箭或石头冲出打击敌人。这一种火器明显是出于宋元两代的火筒。

另一种是一根长筒,先装填火药,再将一个能上下活动的铁饼或铁球装入筒中,筒口插箭,引线点燃后,火药发作,冲动铁饼或铁球,将箭射出,射程较远。

长筒火器的原理出自于1259年南宋时期使用的突火枪,不同之处在于突火枪的子窠是纸制的,阿拉伯国家使用的是用铁饼和铁球推动筒口的箭,是一种加以改进的大型火器。

阿拉伯国家传入我国火药和火器后,进行广泛传播和应用,对阿拉伯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旁注]

两河流域 即美索不达米亚,原义“河间地区”,也称“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为同义词。广义指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中下游地区。狭义的仅指两河之间的地区。两河流域文明为人类最古的文化摇篮之一,灌溉农业为其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

子窠 古代装在突火枪中的火药弹。纸制,实以火药,伏以引线,借火药燃烧产生的气体推射而出,射击敌人。所谓“子窠”是用瓷片、碎铁子、石子之类的东西填充的弹窝,这便是后来管形火器发射弹丸的前身。开日后子弹的先声,是火器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

回回 泛指回族,或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和国家,也指伊斯兰教。北宋时期沈括《梦溪笔谈》中已出现此词,一般指回鹘,也有指唐兀,即西夏的。南宋周密《癸辛杂识》与元人所修《辽史》出现如南蕃回回、回回蕃客、回回国、回回大食部等。

[阅读链接]

唐宋时期是我国和叙利亚穆斯林友好往来最频繁的历史阶段之一,其间约有百余种中药材通过回商而输出到叙利亚,成为了增进叙利亚穆斯林与我国人民友谊的重要物质载体。

伊本·贝塔尔是安达卢西亚穆斯林药物学家、植物学家,他曾以植物学家的身份游历西班牙各地和北非,考察和收集药物学资料。他曾著有《医方汇编》一书,其中对硝的注释,揭示了硝从我国传入阿拉伯国家的过程,对在阿拉伯国家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