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火药的最初应用

我国发明的火药的最初使用并非在军事上,而是用在节日庆祝时候的娱乐表演上。

火药在娱乐表演上的应用,主要是放爆竹、放烟火,以及杂技演出中的烟火杂技和表演幻术等。举行这些娱乐活动的方式和规模,历史上各个时代都不一样。

清代乾隆年间,北京圆明园以西有一座名叫“山高水长”的楼阁,楼前有宽阔场地,宜于施放烟火。在每年重要传统节日,皇宫文武百官就在这里观赏烟火。

乾隆皇帝观赏烟火的御座设在山高水长楼的第一层。在观赏烟火时,当乾隆皇帝在欢乐声中就座以后,晚会旋即开始。

首先是文艺节目,有乐队合奏、摔跤表演、射击演练、外国艺术家演唱等。

文艺节目结束后,乾隆帝亲自宣布烟火戏开始,各木桩上的合子花引药线同时引燃。顷刻间,只见无数条金蛇风驰电掣,奇妙的焰火光芒耀眼,万朵奇花次第盛开,夜空流光溢彩,如同白昼。

接着,身穿貂皮蟒袍的卸前侍卫每人手持合子花,连接燃放,合子内跃出各类人物和花鸟,活灵活现。

当最后一个合子花“万国乐春台”燃烧时,布置在西厂沿河一线的所有花炮同时点着,顿时万响爆竹齐发,汇成烟花怒放的海洋。

其实,火药在研制发明过程中,它的实际应用先是被用于医疗,然后被用于娱乐和表演,后来才扩展到军事领域。

烟火又称“烟花”、“焰火”、“花炮”等。节日放烟火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新春、元宵或逢重大喜庆节日时,各式各样的烟花如火树银花、鱼龙夜舞。

世界上最早的烟火记载当属西汉时期《淮南子》中“含雷吐火之术,出于万毕之家”的说法。这便是后来烟花的雏形。这类烟火,火药剂用量非常少,但足以供炫耀表演幻术之用。

在隋代时,烟火的制作方法已经变得更加复杂,成为宫廷娱乐中御用的新鲜玩意儿。后来的宋代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认为:“火药杂戏,始于隋炀帝。”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段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火药出现了。

唐代京都长安元夕烟火十分壮观,当时的烟火表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不过,由于唐代的火药制作工艺相对落后,烟花并没有普及,而爆竹工业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唐代“燃竹驱祟”的方法很普遍。唐代开始有了火药,人们把硝黄填入竹筒中引火燃烧,其爆裂的响声更大,威力更强。

据传,唐代的李畋就是制作硝磺爆竹的始作俑者,民间称他为“花炮始祖”。唐代人所撰《异闻录》对李畋其人有过记载。

李畋的驱祟办法,不是简单地“用真竹箸火爆之”,而是使用了“硝磺爆竹”,所以才把它当做一件新鲜事而记载下来。硝黄爆竹是爆竹的雏形,这也是“爆竹”一词最初的来历。

根据史学家的考证,从远古至先秦,从汉代至南北朝,再至唐代初期所谓“爆竹”,都还不是用火药为原料制造的,只有到了唐代的李畋时期,用火药为原料的爆竹才开始出现。不过,这还不是纸卷火药的爆竹,而是用真竹填硝黄制作的。

正如清代人翟濒在《通俗篇》中写道:

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箸火爆之,故唐人诗也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又曰爆仗。

翟濒这段话,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我国爆竹发明的来龙去脉。

至北宋时期,烟火文化初具规模,已经出现了烟火专业作坊和烟火技艺师,烟火技艺经过发展衍化日臻成熟。

艺人们用竹片扎成卷筒,或扎成人或物,将纸卷裹烟火药剂,用引线点燃,在地上、水上乃至低空幻化为各种五彩缤纷的形象。这种娱乐方式,是民俗节日、戏曲文化娱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宋代皇帝也很欣赏烟火、爆仗与戏曲融为一体的联袂表演。南宋乾道、淳熙年间,皇宫在重大节日前总要买进爆竹烟火。

每当元月十六之夜,烟火灯彩令汴京成为了一座不夜城。繁华景象让人向往而流连忘返。游人能在临安观赏到“烟火、起轮、流星、水爆”等表演。

《后武林旧事》记载有宋孝宗观看海潮放烟火的情景,书上说:宋孝宗观看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水军演习时,点放五种色彩的烟炮等到烟花燃烧的烟散去后,江上已经看不到一艘船了。由此可见,当时的烟火表演规模是十分宏大的。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他曾经写过一首词《青玉案·元夕》,其中有一句描绘元夕夜灯彩烟火的名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句话把火树写成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烟火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

令人读后充满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

烟火在元代杂剧与诗文中也不乏描写,最有名的数元代书画家赵孟頫《赠放烟火者》一诗,其中有一句“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诗人观赏了各色烟火,感到美不胜收,以“巧夺天工”称誉烟火技艺师,确实是恰如其分。

明代烟火文化最丰富,虽然当时的烟火还是以单个施放居多,但烟火名目繁多,而且多以花卉命名。同时,明代烟火技艺的高超发达,在世界工艺史上堪称一大创造发明。

明代官员沈榜曾详尽披露燕城即现在福建省永安市烟火的制作方法:“用生铁粉杂硝、磺灰等为玩具,其名不一,有声者曰响炮,高起者曰起火,起火中带炮连声者曰三级浪,不响不起旋绕地上者曰地老鼠。”

明代还发明了更为复杂的烟火戏,即利用火药燃烧的力量推出一些小型木偶运动,甚至还演出一折折故事情节。

后来,明代中叶又创新了合子花,这种烟花方便保管、便于运输,使用灵活,成为清代高档烟花中的主要品种。还出现在水中燃放的,那是制成防水型的各类水鸟形状。

明代的烟火戏技艺为现代火箭复杂程序的设计提供了实用参考模式。现代火箭复杂程度的设计原理,脱胎于明代烟火戏技艺,两者都是利用燃烧速度控制程序。

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沿革,至清代,烟火技艺已经更加精妙,几达炉火纯青的境界。

清时已有作坊场所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盘落月、葡萄架、旗火、二踢脚、飞天十响、五鬼闹判官、匣炮、天花灯等种类。还有炮打襄阳、火烧战船等,展示出两军交战拼杀、炮箭交驰的场景,令人惊心动魄,眼花缭乱。

清代宫廷喜庆烟花规模庞大,场面壮观,代表了当时烟火设计、生产、演技的最高水平。

每年从正月十三至十九,连续几夜燃放,正月十九晚是放烟火的高潮,内廷王公大臣、在京外国贵宾均被特邀观赏。

清代的京城固然是烟火繁盛的地方,但南方的苏州城也毫不逊色。城郊、乡村社庙元宵烟火会,保存了朴实的民俗活动风貌,别有一番节日的热闹和欢喜。老百姓们在这一段时间倾家出动,赶赴社庙烟火会。

春节期间,大凡宾客进门、出门,人们都要以鞭炮欢送欢迎,皇帝更是讲究。

民间虽然没有这样在举步之间燃放鞭炮的习俗,但春节期间头一次来家拜年的亲人或朋友,主人家也要鸣放鞭炮,用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祝福。尤其是对春节时拜访岳丈的新女婿和外孙、外孙女,鞭炮放的更为热烈、喜庆。

于是,鞭炮把寒冷的冬天煽动得热闹而富有亲情,如温暖的春风沁人心脾,使人倍感惬意。

[旁注]

蟒袍 又被称“花衣”,因袍上绣有蟒纹而得名。蟒袍在明代是官员的朝服,至清代才放宽限制,上至皇子下至未入流者都可穿服,只在颜色、蟒数上有区别限制。蟒是装饰性极强的服装,它继承了我国历代服饰追求意境美,体现精神意蕴美的传统,即以服装来装饰人体。

元夕 即元宵节,其时间为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农历里正月为元月,然而古人称夜晚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按我国民间的传统,这一天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李畋 (621年~?)唐代人。据传,当时灾害连年,瘟疫流行,李畋以小竹筒装硝,导引点燃,以硝烟驱散山岚瘴气,减少了瘟疫的流行,爆竹因而很快推广开来。李畋因此被烟花爆竹业奉为祖师。现在花炮主产区的湖南浏阳、醴陵,江西的上栗、万载均对其进行祭祀缅怀。

辛弃疾 (1140年~1207年)南宋时期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善于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赵孟頫 (1254年~1322年)元代著名画家,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阅读链接]

唐代的李畋天资聪慧,随父练就一身武艺,曾被多处聘为武术教习。父母去世后,他搬至狮形山上,与采药人仲叟为伴。

一天,两人上山采药,偶遇风雨,回家后,仲叟一病不起。乡人言称为山魈邪气实为瘴气作怪,将危害一方。

李畋十分焦急,突想到父亲曾说燃竹可壮气驱邪,即试之,颇具声色,但爆力不足,他便大胆地在竹节上钻一小孔,将硝药填入,用松油封口引爆,效果极佳。

乡邻效仿,一时山中爆声四起,清香扑鼻,瘴气消散,仲叟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