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舞龙习俗

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而我国自古就是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望得到龙的庇佑,由此也形成了多种祭祀时舞龙的习俗,同时伴随着神奇的传说,被不断传承。

舞龙头是一种舞龙运动,原是畲族的一种祭祀活动。器械只有龙头,没有龙身和龙尾。舞龙头由日、月、星等组成仪仗队。龙头是用木雕成,涂上色彩,显得古朴、庄严。

祭祖时,执龙头者随着鼓点做出各种动作,或进或退,或舞或止,或跳或蹲,有一定的章法。舞龙头表现了“九龙”出世及成长的过程,包含了“九龙出世”、“东海嫁水”、“行云布雨”、“深潭求亲”和“九龙归位”等套路的表演。

此外,龙头和绣球有的是用篾子编扎,用彩纸糊裱而成,直立安在木桶上。运动参加者为7人至10人,一人持绣球,其余人持龙头。在锣鼓声中,龙头随绣球翻滚、跳跃,集武术、杂技为一体,有各种造型,如迎龙伞、龙抢珠、龙珠伞大会串等。

舞龙头的运动形式有平地和桌子上两种。平地套路有龙王滚车、鲤鱼翻白、鲤鱼翻梁、猴子翻梁、小合包、大合包、雪花介顶、龙王成楼等。桌上套路有开四门、画眉四角、画眉跳对门、鲤鱼上滩、鲤鱼下滩、鲤鱼跳龙门等。

在四川济州龙溪一带的羌族人民中,舞麻龙是流传于祭祖中的一项体育活动,有耍花棒、龙凤相会、神棍戏麻龙、跳神棍、麻龙追彩霞等套路动作。

表演者腰间系一串铜铃,女的手执一根扎有彩球和彩带的彩花棒,棒上镶铁环扣和铜铃;男的手中的彩棍,一端用麻扎成精美龙头,另一端用拖有7米多长的麻髯为龙身。

锣鼓声起时,龙首时低时昂,麻龙飞舞,花棍旋转,龙击花棍,球戏麻龙。龙身甩动中发出的啪啪响声,与腰间的铃声,棍上的铁环声,歌声、鼓声、呼喊声交织混合,风格独特。

仫佬族有舞草龙的习俗。草龙用禾秆草编成。编织者先编一条长长的草帘,编到最后,分三个叉略往上翘起,象征龙尾;把草帘的另一头反折一层做两个弯角翘起,形似龙头;中间每隔约两米扎一小捆椭圆形禾草,串上一根竹子做龙身。

人们还在龙头前面单独做一个圆形草团作为龙宝或龙珠,再进行一些装饰,在龙头、龙身、龙尾挂上一些彩纸,便在村头村尾舞起来。

过完春节,人们将草龙拿到河边烧掉,送龙回龙宫。平时如果村子里遇到什么灾害,或者久旱不雨,也扎草龙去河边焚烧,祈求“龙王”消灾、降福或降雨。

浙江开化的舞草龙又称草龙、稻草龙或香龙。草龙捆扎以稻草搓成粗大的绳索,再扎成龙首龙尾,形同长龙,绳索上插上点燃的香枝。

相传,唐代便有迎草龙送龙神的活动,一直延传至今。每年中秋之夜,苏庄镇各村农民高擎香火草龙,或穿梭于村中大道,或起舞于晒场田野。

传说朱元璋在苏庄镇毛坦坞口村休整时,当地百姓为他献了宝马,并在中秋佳节迎舞草龙。朱元璋非常高兴,认为这是龙位做天子的预兆。登基后,朱元璋御敕当年舞草龙的毛坦坞口村为“富楼村”,并赐对联说:

百世安居金溪富楼胜地

千年远脉越国传裔名家

中秋节晚上舞草龙,是浙江开化县苏庄镇各村村民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白天,全村老小抱来刚从田里收割的新鲜稻草,扎成一条长达80多米的草龙摆放在祠堂里,并在草龙身上插满纹香。当夜色降临时,村民聚集在祠堂里,拿着火把,当族长一声令下,全村人一拥而上,去点燃草龙身上的香火。

点香火的传统在于,据说谁点燃的香火多,他家来年的收成就好。然后,村里的青年男女高举香火草龙,狂奔飞舞,穿梭在村庄小道上,起舞于稻田旷野中,皓月当空,火龙腾云驾雾,其景十分壮观。

舞草龙的习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阳朔县兴坪镇也流传已久,相传甚远。每年只有在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才舞草龙,并在晚上才舞,草龙全身用稻草扎成,龙身有15节左右,每节都插有点燃的香,龙身在舞动时,点燃的香随风飘动流星般闪烁,非常漂亮。

每当草龙舞到某一户人家时,这家的人便会主动地为草龙插香和燃放边炮,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泼水龙是湖南湘西土家族祭神求雨的仪式,一旦出现旱灾,当地头面人物就会出来组织泼水龙,演出极其隆重。

表演时,有龙头一个,龙身9节或11节,都不糊纸,不披布,只通插柳条,取“愿得柳枝甘露水”之意,并有鱼、虾、蚌、蛤等执事陪衬。

表演时,赤膊者沿街舞龙,围观者以水泼之,舞龙人被淋得全身湿透,以此祈求天降大雨,水越多则预示雨越大,因此周围村寨人人参加。

舞龙和执事者无特殊要求,但龙前执龙珠者须有武功,按“四门架子”、“八虎拳”、“苏公背箭”和“猛虎跳涧”等套路表演,相沿成习。

土家族有舞草把龙的习俗,草把龙因龙用稻草扎成得名。用一大把稻草扎成有嘴、有角、有眼睛、有胡须的龙头,用一捆稻草索扎成与龙头颈一般粗尺多长的7节龙身,再用一把稻草扎成鱼尾形的龙尾,一共9节,用稻草间隔地连起来,每节插一根竹木杆为把。

舞草把龙,主要在土家农村山寨举行,每年农历五月至七月,为舞草把龙时间,舞龙的意义是娱乐中包含驱瘟、防火两种。

驱瘟一般是在农历五六月间,此时是田间稻草苗猛长期,天气炎热,病虫多发,其中毁灭性的病虫害为“稻瘟病”。古时的土家农民常以舞草把龙来驱逐稻瘟病,久之成习,聚众娱乐。

舞草把龙驱瘟,从村寨出发到田野,在每片稻田区、每丘田坎上都要依次顺路舞到。舞龙队伍,在吹牛角号、放三眼炮、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声中表演舞技,颇为壮观。在各自村寨的所有田间舞完后,将草把龙抬到溪沟边烧掉,谓之送龙归海。

迁火焰,是在农历的五月端午节前后或七月间稻谷即将成熟期在村寨举行。舞龙这天,全寨各家的堂屋中间放一盆水和一筛子五谷杂粮,候舞龙队伍来。

舞龙队伍中除了舞9节草把龙外,有一条将一丈长的竹子从中破成船形,在中间装一盆炭火的火焰,由两人抬着。另有射水、射箭和土老司3人及随后自由观众若干。

舞龙队在土老司领头下,从村头第一家开始,由上而下顺次进各家堂屋后,龙头向堂屋神龛做三点头行礼,接着绕堂屋一圈,再舞各种花样。

此时,射水人用射水筒吸盆中水,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射水,意为灭火。土老司抓筛中五谷,向东南西北中五方各撇一把。撇到中方为堂屋大门外时,舞龙队出门舞到另一家堂屋。

全寨各家都舞到以后,把草把龙和火焰抬到溪沟边烧掉,浇水回海。舞龙迁火焰的意思是:请龙把火焰神迁出村寨,以免火灾保平安。

香火龙流传在湖南汝城已久,县志早有记载。据传,汝城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其形象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

香火龙的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

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火龙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龙,长度分为7节、9节、11节等,最高的4米多,最矮也有3米。

香火龙制作材料简单、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造型威武、气势恢宏,展演程序清晰、香火明丽、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

表演香火龙时,必有两龙,即母龙和子龙;两狮,即母狮和子狮陪随而舞,一狮在龙前引路,一狮在龙尾跟随。

香火龙的全身用竹子和稻草扎成。母龙长度一般为7节,子龙长度一般为5节,用当地特制的大约为半米长的“罗汉香”插满龙的全身。

当夜幕降临时,以土炮三响为号,鼓输管弦乐器、花炮齐鸣,众人手持火把点燃龙身全部香火,抬龙出游,情景十分壮观。

香火龙的表演程序上有:翻滚、喷水、沉海底、跳跃、吞食、睡眠等动作。沉海底和吞食表演技巧上难度较高。引路和尾随的两头狮子,除各自作翻滚跳跃的动作外,还做些引龙和随龙护驾的动作。

民间舞香火龙常在虫灾发生时举行,点燃的香火插在龙身上,点点火光组成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龙在夜空邀游。虫萤追逐龙身的点点火光飞来,香火龙穿过街巷,舞至田边地头,飞虫追逐香火,越集越多。

舞龙队伍在水塘边突然停下,猛地将草龙连头带尾,深深扎入水中,水淹没了龙,也淹没了飞扑香火的虫群。香火龙在除害虫这一点上,较其他形式的舞龙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舞香火龙是汝城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闹元宵的传统活动,全县所有村镇都舞香火龙,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在每年的元宵节前后,人们带着平安和丰收的期望,积极开展这种活动,活动时全村的男男女女全部参加。香火龙用稻草、竹片扎成,把敬神用的,高约1米的香插在稻草扎成的龙身上,一般长达数十米。

夜幕初临时,全村人将龙香点燃,整个龙体在夜幕中火光四射,熠熠生辉,在手提火绣球的小伙子的指引下,由数十到数百个年轻人一起将它舞起。全身红光闪闪的香火龙在村镇的大街小巷来回穿梭。

经过村民家时,每家每户都会点燃蜡烛、燃放鞭炮烟花,以示迎接龙的到来,象征着好运和一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浙江省流行的“百叶龙”,是一种构思和制作均极奇巧的龙。百叶龙,顾名思义,是由百叶构成。而此叶不是一般的树叶和茶叶,而是一瓣瓣荷花的粉红花瓣组成。那一瓣瓣粉红娇艳的荷瓣,组成一朵朵硕大的荷花,一朵朵硕大的荷花,串成一条条冲天而起的巨龙。

百叶龙由17人两手分持特制的道具表演。开始时,演员手持荷花、荷叶形的道具分开站立,边唱边舞,表现蝴蝶飞舞于荷叶和荷花丛之中。

片刻后,演员分别将特制的道具翻转成龙头与龙尾,其他人以荷花的道具相配合形成龙身,随即一条花龙腾空而起,舞蹈既优美又别致。

舞者手执荷花灯、荷叶灯、蝴蝶灯,翩翩起舞。人们只见朵朵盛开的荷花,在片片荷叶中飘移和舞动,似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翔。

一段优美抒情的舞蹈后,舞者齐聚场中,突然间,一条巨龙在人们的眼前腾跃而出。原来那一朵特大的茶花灯,背面绘制的是一个辉煌壮丽的龙头,朵朵荷花紧紧相扣连,组成龙身,片片花瓣,变成龙身上的片片鳞甲,美丽的蝴蝶成了抖摆的龙尾,而荷叶则成了朵朵白云。

那冲天而起的巨龙,在青翠滴绿的荷叶组成的绚丽云彩的簇拥下,俯仰翻滚,时而奋勇冲霄,体现无畏的力量,时而婀娜缠绵,表示有情有义的襟怀,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事实上,制作百叶龙并不容易,长兴有一位出身梨园世家的石玉楼师傅,他家是造“龙”专业户。石师傅自小爱龙,凡游名胜古迹,必对龙的造型细细琢磨。

石师傅说,古时制龙都为四爪,清代开始才改为五爪金龙。为了能使百叶龙获得成功,他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光龙头就动了不少脑筋,一共有130多道工序,80多种材料,由一朵特大荷花精心构成。

至于龙的眼睛则难度更大,古人有画龙点睛之说,石师傅不仅能使龙眼有神,且开闭自如,眼珠又能转动,舞龙时,静则睡态可掬,动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龙鳞由900多片粉红色花瓣缀结,龙躯由大荷花分9段层层联结延伸,每段即朵荷花,每朵用60多片布或透明的双条彩绉制成的花瓣叠成,龙躯长十五六米。

百叶龙龙尾制作工艺很高,当两只蝴蝶在荷塘边舞动时,龙尾是蝴蝶,当一朵大荷花和彩蝶紧跟时,随着雷声大作,荷花变成巨龙,蝴蝶又转眼变成了刚劲有力的龙尾,与龙躯衔接。

整条百叶龙的各个部位都具双重性质,既是龙躯龙头又是荷花。别具一格和设计巧妙的道具,使百叶龙更具江南神韵和独特意境,堪称“江南一绝”。

烧火龙又叫“舞火龙”,是流传于广东丰顺一带的独特的民间传统项目,一般在春节和元宵夜举行。

关于烧火龙,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传说很久以前,丰顺一带来了条火龙,浑身喷火,兴妖作怪,从此,土地干裂,禾苗枯死,农民心焦如焚。

这时,一对年轻夫妻挺身而出,带领大家凿山引水。然而,水通了,火龙又来了,它张开血口,喷出烈火,烧死年轻夫妇,烤干了水的源头。

年轻夫妇留下男孩张共,继承父志,到峨眉山求仙学法。3年后归来,与恶龙苦战三天三夜,用神火将恶龙烧死在洞里,他自己也力竭身亡。

从此,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地人民为纪念张共,庆祝丰收,每年元宵之夜要举行烧龙活动。年复一年,形成风俗。

烧火龙的“火龙”,是用纸扎成的,长15米至20米,四周扎满五颜六色的鞭炮。起舞前,先燃响鞭炮,以引龙出海。然后一队赤膊袒胸和举着火棍的舞火龙者,随着快速的锣鼓声在场上快跑,反复3次,名叫“请龙”。

接着,火龙出场了,它在场上绕着大圈子,先从龙嘴中喷出火来,然后,龙身上扎着的鞭炮被点燃了,从头至尾,火光四射,霹雳连声。巨大的龙身就在烟火和爆响的包围之中,上下翻飞,左右腾舞,煞是好看。

此时,预先准备在场上的烟花架,朝天射出串串烟花,五彩缤纷,璀璨夺目,从而把舞火龙推向高潮。

整个活动持续10多分钟,待烟火熄灭,火龙也被烧掉了。而舞火龙者的胳膊上、胸脯上灼起一个个血泡,以血泡最多者为“吉利”。

舞火龙也是广东的大路边镇与星子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据说,舞了火龙后村子可以逢吉避凶,风调雨顺。

从中秋节起,连续3天,大路边镇与星子镇都会舞火龙,特别是最后一天,舞火龙会达到高潮:一条条的火龙走街串巷,给各家各户带来好运气,然后聚集到镇中心,集中舞蹈。

不少慕名而来的人们,携带鞭炮等候火龙的到来。旁观者用鞭炮往赤膊的舞龙者身上丢过去,鞭炮在年轻人的身上炸开。但是勇敢的舞龙者却不在意,而且欢迎你这样。只要鞭炮不停,火龙就会不停地舞下去。

第二天的白天可以看到带着一身伤口的年轻人,他们用红色的药草敷在伤口上,而在他们的脸上却呈现出一副自豪的神情。据说,谁脸上的药草敷得越多,来年的生活就越红火,运气越旺。

灯笼龙又叫“灯龙”,此种龙大都盛行在土家族聚居的集镇,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出灯,十五结束。灯龙由9节组成,意为老龙被斩为9段。龙头用竹条扎成架子,糊上白色清明纸,涂上各种颜色,形态逼真,有角、有嘴、有眼、有胡须。

龙身各节用细篾扎成圆筒形,外糊清明纸。龙尾亦用细扎成鱼尾形,用红布带将龙头、龙身、龙尾连接起来,并在龙头、龙身、龙尾各节内点一蜡烛灯,似为灯笼。

舞灯龙时非常热闹,前有2至4对排灯开道,标明此灯龙是哪个村寨或街道的巨龙,排灯后还有鱼、虾和蚌壳、灯笼等,在锣鼓、号角声中晃头摆尾,畅游各街头巷尾。

玩灯龙的动作有“黄龙下海”、“金龙抱柱”、“二龙抢宝”、“老龙翻身”、“金龙过海”等等。灯龙所到之处,鞭炮不断,烟花弥漫,围观者水泄不通。

有的人家为了迎接灯龙进屋,门前排列着大花筒鞭炮36对,鞭炮数万响,望胆大者进院一试。灯龙进入院内,四周门外的花筒炮、鞭炮腾空爆炸,烟花四起。此时,除灯龙各节有灯光外,其他灯光全熄。灯龙在鞭炮与焰火余光中飞舞,十分壮观。

舞灯龙者,大多赤膊绑腿,与巨龙翻腾融为一体。灯不熄,龙不停,鞭炮不断。一旦灯龙口中喷水,主人便拉着龙须挂朋披红,用上等佳肴款待舞龙队伍。

如果舞龙者胆小,怕烟花、鞭炮,到门前没龙抬头敬礼则退场,就得不到主人的彩绸,品尝不到上等佳肴。所以,舞灯龙者,都是眼快手快舞技高强的能手。灯龙进院,尽管焰火横飞,都烧不着龙身和人体。舞技不强者,也有舞着巨龙进院,光着竹圈出院的情形。

灯龙玩到农历正月十五日结束,从正月十三至十五是烧龙日。烧龙,是在溪河边或有水的沟边进行,烧龙时,把龙放在地上,众人把事先准备的花筒炮、烟花和鞭炮等火花直对龙身喷去。待龙燃烧完后,众人“啊”声连天,尽兴跳跃一阵,将灯龙残骸送入水中,浇水冲去,意为送龙归海。

板凳龙也是一种舞龙运动,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遇上了大旱,东海的一条水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但水龙由于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

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称之为板凳龙。人们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

龙舞还有“干龙”和“湿龙”之分,干龙多为娱乐,湿龙则为求雨。龙到之处,百姓必泼开水助威,舞者被烫得哇哇大叫,一身透湿。谁的叫声越高,谁家就越喜庆。

板凳龙有多种式样的耍法,其中有独凳龙。一条家用普通花条板凳饰以彩龙,可由2人至3人舞。一人玩时,两手分别执前后腿。两人玩时,一人执前两腿,另一人执后两腿。

3人玩时,前两人各以侧手执一腿,后一人双手执两腿。舞动时按照规定套路,合着鼓点,有规律、有节奏地舞出各种花样。

还有多凳龙,每人各举一凳。前一名示龙头,后一名示龙尾,其余为龙身。另由两人举宝珠逗引龙行进,数人协调行动,节节相随,时起时落,穿来摆去。

有时,一条龙从头到尾,要用80多条板凳相连,板与板之间用一木棍相连,每一个木棍有一人拿着,每条板凳上都扎着花灯以替代龙体,花灯上都画了自己喜欢的花、草、树、鸟等图案。

由于每只花灯都按自己的喜好所画,为此80多只花灯的图案竟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条龙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图案。

到了夜晚,花灯内点燃烛光,形成一条长长的灯。有篾扎板凳龙,即用竹篾扎成龙形置于板凳之上,以木脚示龙爪,造型逼真。

耍板凳龙又分两种舞式,一为独凳龙,一为9节龙,即由9张板凳相接。耍独凳龙时,将板凳翻过来四脚朝天,一人出右手一人出左手合抓一头,第三人双手抓住另一头的两只脚。

耍起来时,要求头尾相顾,配合协调。当头高时尾要随低,头向左尾则随向右摆。头往上引,耍尾者松手换位。舞龙尾的角色必须由步法灵,速度快,眼力好的角色担任。舞龙头的两人要求身高一致。

耍9节龙,由9条长凳组成,第一节为龙头,第九节为龙尾,其余为龙身。龙头在耍宝人的带领下,时起时落,穿来拐去,活像出水蛟龙。整条龙要求配合默契,节节相随。

板凳龙动作有二龙抢宝、黄龙穿花、二龙戏水,金蝉脱壳,黄龙盘身等。

板凳龙中,较为有名的一个分支是江苏兴化沙沟的民间板凳龙。沙沟板凳龙源自明末清初的东岳庙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总之,各地舞龙习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已经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传统。

[旁注]

绣球 一般由彩绣做成,是我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在我国古代,有些地方有一个风俗,当姑娘到了婚嫁之时,就预定于某一天让求婚者集中在绣楼之下,姑娘抛出一个绣球,谁得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成为她的丈夫。在很多地方,抬新娘的花轿顶上要结一个绣球,意图吉庆瑞祥。

花棍 连厢棍,也叫金钱棍、霸王鞭,是满、蒙古、彝、白、苗、土家、汉等族摇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我国北方、云南和中南一带盛行。用一根细木棍或细竹竿制作,棍长80厘米至100厘米。摇动花棍,铜钱或小铜钹撞击孔壁而哗哗作响。花棍表面涂以红、黄、兰等色漆饰。

春节 我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已有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的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春节的时间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对联 也叫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祠堂 指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在我国古代,家族观念是相当深刻的,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都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土家族 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黔、渝东南毗连的武陵山区。土家族人自称为“毕兹卡”,也称毕基族、毕基卡族。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土家语支,也有人认为归入缅彝语支,是藏缅语族内一种十分古老独特的语言。

端午节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我国,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县志 我国古代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气候等的专书。一般20年左右编修一次。我国最早的全国地方志,是813年唐代李吉甫编的《元和郡县图志》,共40卷,后有部分散失。我国存的地方志达8000多种,约12万卷。

茶叶 我国南方的嘉木,茶树的叶子制成茶叶后可以泡水饮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是一种保健饮品。茶的口感甘甜,清新醇厚,香味持久,是我国各地普遍受欢迎的一种饮料,同时也是世界三大饮料之首。茶是我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梨园 我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可知为唐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

鞭炮 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编炮”一直到“鞭炮”。鞭炮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灯笼 又名“彩灯”或“花灯”,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是汉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花灯起源自汉武帝设坛祭祀太一神时,彻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灯节,各式花灯鲜艳夺目。

彩绸 彩色的丝绸,丝绸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丝绸的特点是轻薄、合身、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着舒适,是用来制作衣物的上好材料。我国是首先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使用丝绸的国家。

天条 在我国神话传说中,所有的神仙都要服从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掌管。天条就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为了维护天庭的秩序而定下的规矩教条,违反天条的神仙会受到惩罚。

庙会 又称“庙市”或“节场”。是指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等活动,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节日风俗。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

[阅读链接]

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有过一段传说: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大坑便发生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就流传了下来。

在香港,中秋节舞火龙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大坑区的舞火龙活动规模颇大,除总教练、教练、总指挥及指挥外,安全组等。轮番舞龙者达3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