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舞龙传统的发展

从远古时代开始,舞龙活动便出现了,并且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名为《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6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从我国舞龙传统发展历史来说,恐怕没有哪个朝代比汉代更加重要。因为汉代出现了形式比较完整的舞龙形象,并有了非常明确的舞龙求雨记载。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篇》中,记载有:

鳏者九人,皆斋三日,服白衣而舞之……舞龙六日……以壬、癸日为大黑龙。

此文中出现了“舞龙”一语,对舞龙的细节,没有详细的描述。但从中能够知道的是,舞者的衣服与所做的龙颜色一致,舞者为5人至9人,人数与龙的长度成正比。

汉代五行思想的盛行,也在舞龙祭祀中体现出来,也就是所谓: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祭祀时如果日子不同,所舞之龙的颜色也就不同,而且舞者人数也不同。

除求雨之外,舞龙还广泛存在于汉代盛行的“百戏”中。东汉张衡《西京赋》里记载了生动的“鱼龙曼延”之戏:

海鳞变而成龙,状婉婉以昷昷。舍利飏飏,化为仙车,骊驾四鹿,芝盖九葩。蟾蜍与龟,水人弄蛇。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杏冥。画地成川,流渭通泾。

沂南画像石墓有个乐舞百戏图。从图上看,左为杂技表演和乐队,右为戏车和马戏,而“鱼龙曼延”之戏处于画面的中部,表明这是百戏中的主要节目。

其中,龙、鱼、豹、大雀从右向左耸踊舞动,龙在最前面。鱼龙曼延之戏处于乐舞百戏图的中心,并以龙为首,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龙舞的重视。

《汉仪》记述的百戏场面更大,舞龙也更壮观,龙长八丈,比沂南画像石刻的龙长得多,不可能由一两个人舞,必须有一队人协力合舞,其形式应当和后来的舞龙相近。在舍利兽、比目鱼的表演之后,舞龙以恢宏的气势,把演出推向高潮。

舞龙运动在汉代开始盛行,原因是多方面的。汉代社会经济有较大发展,国家强盛,艺术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汉王朝与四方诸国交往甚多,在接待四夷使者时百戏大规模演出,也有耀武观兵之意。

此外,当时的汉王朝盛行神仙方术和广为宣扬的神灵怪异,因此在表演艺术中由人装扮或操纵那些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神灵动物,这就是汉代的乐舞百戏中“像人之戏”的来源。

在这些“像人之戏”里,最受欢迎的就是鱼龙曼延了。在百戏盛行的汉代,鱼龙曼延作为百戏中的精彩节目而备受重视,也就是舞龙的前身。

汉代是舞龙显性发展时期。从汉代开始,我国的舞龙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此不断演变和发展。

在经历了魏晋后,舞龙被北朝的皇帝当成了保留节目。隋代是我国古代舞龙运动发展史中的重要一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经过南北朝多年的割裂和战乱之后,一统江山的隋代天下太平,平安享乐的思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弥漫开来。包括舞龙在内的演出曾有更为盛大的场面。

从演出的内容来看,隋代的舞龙与汉代的鱼龙曼延之戏非常相似:都是先由舍利兽的戏舞开场,激水、鱼嗽水或喷雾,化为八九丈长的黄龙,黄龙起舞,下面的节目都是绳技,演出时配以音乐等。

到了唐代,舞龙又迎来史册上辉煌的一页。唐代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生活和农业生产的蓬勃发展,都给舞龙运动以发展的契机。这种情况被诗人描绘得十分生动,如兵部员外郎李约的《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处于旱情严重侵扰的农民们在“水庙”前舞龙求雨的情形,诗中对于旱情的描写虽然仅寥寥几笔,但却很传神。

诗中的“箫管迎龙”几个字,透露出此时的舞龙求雨,已经和从汉到隋的“百戏鱼龙”很不一样,是一种具有独立表演性质的龙舞。

当然,龙和雨似乎天生就是紧密相连的,求雨时作龙、制龙、玩龙,是很古老的传统风俗。只不过唐代时农业获得了大发展,舞龙求雨的风俗也随之获得了生机。

这种情况渗透到唐代宫廷的重大祭祀活动中,每遇旱情,朝野都会采用舞龙的方式祈祷上苍降临甘霖。最盛大的莫过于朝廷主持的“烛龙斋祭”。张九龄曾经作《奉和圣制烛龙斋祭》诗描写祭祀的场面之盛大:

精意允溢,群灵鼓舞。

蔚兮朝云,沛然时雨。

雨我原田,亦既有年。

烛龙煌煌,明宗报祀。

唐代时的舞龙运动发展水平应相对较高,因为唐代舞龙已经有了不少自身的变种,“烛龙”大概仅是基本舞龙形态的变化之一。

宋代又是深刻影响后来整个舞龙艺术的一个朝代。但是,作为舞龙运动来说,在宋代民俗艺术中虽有发展,但主要特征则是继承。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对正月舞龙表演的盛况作了准确描述。词曰: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虽然这首词没有具体描述宋代鱼龙之舞是怎样舞,舞中有没有神妙的动作变化,但它确认了宋代鱼龙之舞的存在。

凤箫鼓吹,连绵不绝,月色之下,鱼龙舞长夜。新年除夕的盛况,人们尽情尽兴的情态,美丽的元夕月色,都在词家的笔下跃然而出。其中,“一夜鱼龙舞”中的“一夜”,点明了表演者和观赏者们尽兴之极,欲罢还休。

到了元明两代,舞龙运动的内容更加繁多。诗人阎尔梅在《丙午元宵》一诗中写道:

八宝龙灯舞万回,灯光趵璨百花台。

八宝龙灯在元宵节期间演出,想必盛况空前。这首诗歌所描述的百花台,点明了元明时期的舞龙运动已经从根本上摆脱了求雨祭祀的活动目的,而彻底转变成民间的一种娱乐活动。

清代“舞龙”在表演上追求形神兼备,特别强调回旋婉转之态,讲究飞腾冲天之象。所以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在《龙灯赋》里说:

行将飞而上天兮,旦宇宙而不夜。

不则潜而人海兮,照水国以夺犀。

以种类看,清代舞龙是我国舞龙运动发展史上的高峰。这从清代舞龙种类之多也可以得到证明。以上诗句已经点到的有火龙、烛龙、龙灯,此外还有“竹龙”。清人吴锡麟有专门的《竹龙》诗日:

岂是葛陂化,金鳞闪几重。笑他骑竹马,又欲舞仙筇。赤手一群扑,青云何日从。叶公能好此,婉转叹犹龙。

舞龙的娱乐性、审美性的特征在以上诗句中传递得十分清晰,而这恰恰是清代舞龙对于我国古代舞龙的极大贡献。

[旁注]

董仲舒 西汉思想家,儒学家,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五行 我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大自然由这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大自然会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东汉 又称为后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一统朝代,东汉时的首都洛阳被称为东京,因此又以东京为东汉的代称。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东汉时,蔡伦发明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佛教也在此时传入我国。

百戏 古代的乐舞杂技表演。秦汉时已有,汉代称“角抵戏”。包括找鼎、寻幢、吞刀、吐火等各种杂技幻术,装扮人物的乐舞,装扮动物的“鱼龙曼延”及舞蹈和器乐演奏与带有简单故事的“东海黄公”等,是综合性娱乐节目。唐和北宋时百戏十分流行。元代以后,百戏节目有所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方术 我国古代对自然的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之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凶祸福、气数命运的医卜星相、遁甲、堪舆和神仙之术等的总称。总体而言,方术起源于古代时的巫术。

魏晋 指我国古代东汉政权瓦解。三国到两晋的时期,也就是220年到420年,是通常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就是220年到581年这段历史的前一阶段。“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晋”主要指的是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与东晋。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

兵部 又称夏官、武部,我国古代官署的名称,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又称夏卿。兵部是我国古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一。兵部负责掌管选用的武馆以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正月 又称孟春、端月、新月或开岁,是我国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月,也是新年的开始。在我国的文化中,正月是一年之中最值得庆贺、最吉利、最热闹,也是神灵显现最多的一个月份,因为正月时福神最多,因此正月初出生的人都是天生富贵之人,能逢凶化吉,事事顺心。

鼓 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也是祭祀时使用的神器。鼓可以分为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鼓”。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旅。我国上古时代的战鼓皆由鳄鱼皮制成,而鼓皮选用鳄鱼皮,是取鳄鱼的凶猛习性以壮鼓声。

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我国民族传统节日,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赋 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起于战国,盛于两汉。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多用铺陈叙事的手法,而且必须要押韵,这是赋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一个主要特征。此外,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所以风格要爽朗而通畅。

[阅读链接]

传说,当年龙娃在龙潭峡谷,任兴致所至,事事成功,于是受到鼓舞,最后竟然冒险到天上为人间偷来了“天书”,因此触怒了玉皇大帝,惹下大祸。玉皇大帝派二郎神来抓龙娃归案,龙娃手拿“天书”和二郎神奋力相争,把天书抖落了一地。二郎神一怒之下杀了小白龙,弃刀于地,把散落的天书收拾起来,提着小白龙的头回天庭复命去了。

后来,女娲听说小白龙冒死为她的子民殉难,大为感动。于是,就收了龙娃的无头冤尸,唤回他的冤魂,封它为“无头冤神”,把他安放在山崖下的石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