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龙文化内涵

我国龙文化发展了8000年之久,源远流长,龙的形象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文化的各个层面,呈现出多彩多姿的景象。

诗歌是我国文学中出现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

在春秋战国时兴起的《楚辞》中,龙也是诗人幻想咏颂的对象。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脍炙人口的《离骚》中,以真挚的语句、丰富的修辞表现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强烈的忧国情怀。

当屈原讲到他因不见容于楚国的群小而欲上天去求贤女、圣妃时,幻想自己也如仙人那样驾起龙车在彩云中遨游:

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

何离心之可用兮,吾将远适以自疏。

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绂而奔驰。

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为我驾起那矫健的飞龙,乘上玉与象牙装饰的车辆。君臣心志不一,又岂能共处?不如我自己离去,适彼远方!我的车队有千辆,排列整齐,队伍威武,隆隆驱驰。每辆车有八条蜿蜒的神龙牵曳,车上飘动着五彩的云旗,我就这样远离人间而去。

在屈原的另一组诗《九歌》中,屈原将民间祀神的巫歌进行了艺术的加工,注入了自己的炙热的情感,使诗句充满了奇幻瑰丽的浪漫色彩。诗中描写的仙人,大都有驾龙的神车,因而诗中有不少涉及龙的诗句。

在汉代以后,由于帝王们的倡导和喜爱,赋这一文学体裁发展很快,内容与风格上则变得绮丽空虚、百般铺陈,成了歌功颂德的文体。由于当时瑞符之说大行,而瑞符又以龙为最,于是,龙成了赋的主要题材。

唐宋时期的赋中也不时出现所谓的“龙赋”,个别大作家手笔的龙赋别有一番气象。如白居易的《黑龙饮渭水赋》,尽管完全是诗人的想象,但给人栩栩如生、神态毕现之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作《龙赋》,以龙喻人,别开生面。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诗人们大多是以龙喻人,直接咏龙的并不多见。在唐代诗歌总集《全唐诗》中,仅收录了唐初诗人李硚的一首《龙》。

衔烛耀幽都,含章拟凤雏。

西秦饮渭水,东洛荐河图。

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

希逢圣人步,庭阙正晨超。

除了这类在内容与艺术上直接描述的龙诗之外,还有一些描写与“龙”有关的自然现象和民俗活动的诗,由于作者有细致的观察,显得生动、真实、细腻,有较高的艺术性。比如宋代欧阳修的《百子坑赛龙诗》,描写的就是民间祈雨的情景:

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

野巫醉饱庙门合,狼籍乌鸟争残余。

在这首诗中,欧阳修先写了降雨情形,然后写了祈雨经验、农民万分欢欣的场面,场景活灵活现。

再比如陆游的《龙挂》诗中,有“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的句子,表面上写龙,形容的实际上是龙卷风。诗句将龙这种神兽与自然力量相结合,使令人惊悸的气势和破坏力跃然纸上。

在我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我国小说源于“志怪”与传奇,而志怪传奇又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渊源的关系,因此神话中的龙也就进了小说。较早的有《搜神记》、《续玄怪录》、《宣室志》等,最精彩的,是李朝威所著的《柳毅传书》。

《柳毅传书》中写书生柳毅落第回乡,途经泾阳遇一龙女,发现龙女受夫家虐待,被赶到荒野上牧羊。柳毅同情龙女的遭遇,就替龙女给她的父亲洞庭君传信。

洞庭君的弟弟,也就是龙女的叔叔钱塘君性格急躁,听说侄女受欺负后十分生气,直接跑到径阳处罚了龙女的夫家人,把龙女接回了龙宫,并要将龙女嫁给柳毅。

由于龙女的父亲洞庭君嫌弃柳毅是个凡人,因此对他言辞傲慢,使柳毅很反感,就果断地拒绝了这门亲事。可是龙女早已爱慕上了柳毅,就化成凡人,变换了自己的容貌自称是卢氏女,与柳毅终成眷属。

《柳毅传书》想象丰富,情节曲折浪漫,对龙女与钱塘君的刻画极为生动。这一故事广泛流传,以此为蓝本改编的戏曲元、明、清三代皆有。

明代神魔小说兴盛,小说对龙的描写及其情节多掺加了佛、道的内容,其中的龙往往是作者谴责、戏谑、嘲讽的对象。如《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西游记》中的“魏征斩泾河老龙”、“孙悟空龙宫索要如意金箍棒”等。

清代小说现实主义艺术倾向强烈,出现了《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以神魔为角色的小说急剧衰落。龙遭到冷落,只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10余篇与龙有关。虽然大多是乡间市井之语,但因为蒲松龄文笔精练生动,描写神韵盎然,文章十分精彩。

龙对我国的戏曲艺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戏曲中,直接以龙为角色、以龙的故事为情节的并不多,仅有《柳毅传书》、《张生煮海》和据《西游记》改编的《陈塘关》、《绝龙岭》、《钓鱼船》等数出。

除此之外,以龙为名的戏目也不少,如《锁五龙》、《困龙床》、《龙虎斗》、《打龙袍》、《双龙会》、《龙凤呈祥》、《游龙戏凤》等。这类戏中所以有“龙”字,是因为戏中的主角是有龙性的人物,多是帝王之属。

在我国的戏曲行业中,有不少名词术语行话与龙有关,如龙套、九龙口、合龙、二龙出水、小龙吟、回龙等。京剧的脸谱有龙纹的成分,京剧的服装,俗称行头,更离不开龙纹。

数千年的龙文化,在我国民间也有深厚的积淀。数不清的民风与民俗及民族节日与龙有关。仅以汉族而言,正月十五元宵节,虽然节日来历与龙无关,但节日的庆祝则非有龙不可。

元宵节必舞龙灯,要扎鳖山或草龙,上布灯烛。清代有《龙灯斗》一诗,记述了元宵夜舞龙灯的盛况:

屈曲随人匹练斜,春灯影里动金蛇。

烛龙神物传山海,浪说红云露爪牙。

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旧俗在这一天要用草灰弯弯曲曲地由门外洒到厨房内,称为“引龙回”;小童在这一天开始入书房读书,称为“占鳌头”;读书人在这一天要理发,以取龙抬头的吉祥之意。

我国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本来是源于远古的避邪消灾的仪式,因为古人以五月为不祥之月,所以从远古时期开始就在端午节那一天举行祭龙仪式,但这个节日后来被附会成了纪念投江而死的诗人屈原。

民间传说,在屈原投江后,楚国人非常悲痛,划舟救助不及,只好向江中投祭粽子,以求水中蛟龙不啮食屈原躯体,但也有人称屈原死后,楚人以竹简贮粉米投入江中祭祀,但大多被蛟龙吃了。

人们听说江中的蛟龙惧怕粽叶和五色线,于是改为以粽叶包米,用五色线捆扎,这就是粽子和端午系五色丝线的来历。这些说法孰是孰非已不可考,但都能看出与龙有关。

端午节赛龙舟在我国历史可谓悠久,其起源可能与上古时人们认为神仙乘坐龙舟飞行有关。古代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唐代大规模的龙舟赛,要有几十条龙舟参加。唐朝诗人张健封的《竟渡歌》,就描画了竞赛场面的精彩激烈: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鸾。

使君未出群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掉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后来,龙舟竞渡不仅成为我国南方水乡端午节必然进行的一项庆祝活动,而且已经走向世界,成了海内外龙的传人团结一致、共同振兴中华的一项象征。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与龙有关的节日与民俗更是举不胜举。云南瑶族在正月初五过龙头节,备祭品祭祀龙王。哈尼族也有类似的节日。

贵州侗族在二月初二这一天要接龙,这一天全寨人要杀掉一头牛,每户分一块牛肉,名为“吃龙肉”。吃肉时还要唱五龙归位的酒歌,最后要将牛角埋于地下。

湘、黔交界地区的苗族在五月初五这一天过龙船节,在清水江赛龙舟,并伴有其他的庆祝活动。云南河口的瑶族有龙母上天节和龙公上天节。

鄂西土家族的六月初六日为晒龙袍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将新衣物放在太阳下曝晒,同时还要有祭祀活动,并依据这一天的阴晴来判断下半年的雨水情况。

云南普米族每家都在深山密林处有自家的“龙潭”,到祭潭之时,每家都要到自己的龙潭边上住三日,并搭成一个“龙塔”,作为龙神居住的宫殿,然后将祭品献于塔前,再由巫师祈祷,求龙神福佑。仪式结束后,向龙潭投入用面和酥油制成的面人50个。

我国各民族与龙有关的节日及风俗各有不同,各有特色,但又都是建立在上古时的龙能施水布雨、能福祸人间这一概念之上的,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中的同一性,个性中的共性。

在我国的各个省区,都有与龙相关的名胜古迹或山川湖泊,每处又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故事。龙与不少行业也有联系,这些行业往往以与龙有关的对联作为行业的标志。

这些对联对仗工整、音律和谐,用语精巧,读来妙趣横生。比如书店的对联会巧用“鲤鱼跳龙门”的典故招揽生意说:

广搜百代遗编,迹追虎观;

嘉惠四方来学,价重龙门。

一些珠宝店也会借用传统神话中,龙宫之中潜藏珍宝的说法来夸耀自家的珍贵首饰。可见,龙在我国文化中,几乎无处不在。

[旁注]

《诗经》 我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称为《诗》,共305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共收录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多年的诗歌,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

《九歌》 《楚辞》篇名之一,是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11篇。多数篇章描写神灵间的眷恋。

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8位大诗人散文作家的合称。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两家,宋代6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文坛以他们的文学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故称唐宋八大家。

《搜神记》 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小说集,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全书搜集了古代神异故事共400多篇,开创了我国神话小说的先河。

《封神演义》 俗称《封神榜》,是我国一部古代神魔小说。全书内容以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闻名于世。其内容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周武王姬发封列国诸侯结束。其中的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等情节,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京剧 又称平剧,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从1790年起,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湖北汉调艺人合作,接受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竹简 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竹简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

对仗 又称队仗、排偶,是我国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

[阅读链接]

相传在龙门还未凿开的时候,伊水被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

无奈之下,一条红鲤鱼不惧危险,决定跳过龙门去。当红鲤鱼一鼓作气跳到龙门内的半空中时,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红鲤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其他鲤鱼们看到之后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后来,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诗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