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种类的发展与演变
舞龙是一种大型的团体性的习俗活动。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
龙灯也称“火龙”,这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这种龙由篾竹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
节日中点燃蜡烛,有的地方不点蜡烛,而是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这种油捻燃烧很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
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下面装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龙前还有一人手举红色绸珠指挥龙舞。
如广东阳江的《鲤鱼化龙》,灵活奇巧,善于变幻,舞龙手身着可开可合的鲤鱼皮,观众起先看到的是一条条戏水之鱼,可随着明快的乐曲突然一变,鱼儿成龙,然后一条口中喷火的鲤鱼跃过龙身,象征“鲤鱼跳龙门”之意。
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一两公里。每条龙灯还伴有十番锣鼓,声闻十里,甚为壮观。
“舞龙灯”是瑶族人民逢年过节时跳的舞蹈,以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尤其在大旱之年,更要组织举行盛大的舞龙灯活动,盼望天降甘露,以保好收成。
出于对龙的崇拜和信仰,舞龙灯一直在瑶族人民的心目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所以,舞龙灯在瑶寨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瑶族民间曾有这样一段传说:在很久以前,瑶民世代在高山峻岭的山坡地开荒,刀耕火种,种出了各种作物。但经常受到毒虫、野兽的糟蹋损害,甚至连人们的生命也爱到极大的威胁。
龙宫大帝为了给人间消灾除害,于是化身成一条色彩斑斓的巨龙,在山岭上空翻滚游动,浓雾滚滚,并放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发出隆隆的巨大响声,久久地在山间回荡着。
从此之后,害虫、野兽再也没有出现,获得了好收成,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人们为了感谢龙宫大帝的恩德,就用篾扎纸糊成一节节的龙灯,点燃灯火,举着龙灯欢快地起舞。此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每次举行舞龙灯时,首先要举行请龙仪式:众人举着已扎制好的龙灯,一齐到溪、河边,面对河流,洒酒点烛、烧香化纸后,再到土地神位处,点烛、烧香化纸,拜求土地神灵允许舞龙灯。然后,才开始串村过寨,从年头一开始,至元宵节通宵达旦地进行表演活动。
舞龙灯活动结束前,要举行送龙仪式:由舞龙者举着龙灯又回到河边,面对河水,洒酒点烛,烧香化纸,同时将经灯点燃烧掉,以示送龙归海。
龙灯由龙珠灯1个、龙头灯1个、龙身灯7至9个、龙尾灯1个组成,另加鱼灯2个,牌灯4个,共18人组成龙队。每人手举1个灯,按次序排列。
龙珠灯在前引龙,龙头灯随着龙珠灯的晃动方向追逐;龙身灯一个接一个跟随着龙头灯走动和左右、上下晃动;龙尾灯紧跟在最后,不断地摆动;2个鱼灯随着龙的滚动,在两旁衬托配合自由地游动;4个牌灯分别在表演场地的边沿4个方位站立,不参与舞动。
龙灯表演时,根据场地的条件,每套动作可舞两个方位,多数是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转动做完一套动作后,便可以接着舞第二套动作,直至舞完为止。
舞龙灯以鼓、钹、京锣、云锣等乐器伴奏,有时也可加入一支或两支唢呐,跟着击乐吹奏一些瑶族的曲调。在表演中,按舞龙动作的舞动状况,默契配合,最后进入高潮。
龙灯的制作精致,用篾扎成型,表面再用各色纸糊贴出一些瑶族花边、花纹图案。每个龙珠、龙身灯,都制扎有8个风耳,舞动起来能自行转动,灵活、轻巧。每个灯内还可以点燃灯火,夜间舞动时,龙灯迎风转动,人走灯移,五彩缤纷,宛如游龙,别具特色。
布龙也称“彩龙”。制作布龙,工艺复杂,要掌握编、插、织、嵌、镶、缠、挂、剔等十多种技巧,共有200多道工序,所需的材料达100多种。
制骨架的竹片、竹篾,要选择不易虫蛀的毛竹,制作龙衣的布料,要选择质地最牢固的,用以印染龙鳞等的染料,也要买最上乘的产品。
布龙能否制作得传神、逼真,很大部分体现在龙头,龙头是布龙制作的关键部位。从编扎龙头骨架,到制作龙角、耳朵、眼睛、牙齿、舌头,道道工艺,要十分尽心才行。
舞布龙主要在白天表演,节日中不点燃蜡烛,所以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气势非凡雄伟,别有一格。舞龙时,循势连贯表现巨龙盘旋欢腾,动作非常复杂。
舞布龙主要分形、舞、曲三部分。形,以彩色布为主要原料,配以竹、木等辅助材料,制成逼真,威武雄壮的布龙。
舞,舞龙队员运用滚、翻、伸、跳等全身动作,舞出龙腾云驾雾、翻江倒海的动态,展示出龙灵活、气吞山河搏击长空的雄姿,反映了人类勇敢拼搏的豪迈气概。
曲,有龙歌和伴奏音乐。节奏运用或缓慢、或激越、或如夜雨定叶、或如微风摇曳。描绘出龙由静到动,由开始、高潮,到结尾全过程。
奉化布龙因起源于奉化而得名,是全国很有影响的代表性龙舞之一。
奉化布龙由敬神、请神、娱神,逐步演变成为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其舞姿优美、风格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古典舞。
奉化山川秀丽,有很多山涧渊潭。旧时,人们把这些深潭视为龙的隐身之处,称为龙潭。又把生长于潭中的蛇、鳗、蛙等水生动物视为龙的化身,尊称为龙王。
每当干旱,田地龟裂,禾苗枯萎之时,农民们就敲锣打鼓,成群结队去龙潭祈祷,向龙王求雨,待到旱情解除,又把它送回原潭,这成了定规。
奉化的龙舞,到了清末,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程式,以后更有发展,队伍也有扩大。
舞得活、舞得圆、神态真、套路多、速度快,是奉化布龙的主要艺术特征。奉化布龙的舞姿变化多端,整个舞蹈动作有盘、滚、游、翻、跳、戏等40多个套路和小游龙、大游龙、龙钻尾3个过渡动作。
具体舞蹈动作有盘龙、龙抓身、挨背龙、龙搁脚、左右跳、套头龙、龙脱壳、龙翻身、双节龙、背摇船、圆跳龙、满天龙、游龙跳、靠足快龙、弓背龙、龙戏尾、龙出首、快游龙、直伸龙、快跳龙、滚沙龙、大游龙、小游龙和龙钻尾等。
其中,许多不同的跳跃动作和躺在地上滚舞的技巧,都是民间艺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提高和完善。
舞者速度快,调动的幅度也相当大,技艺娴熟,动作干净利落,灵活敏捷,所有的舞蹈动作都在龙的游动中进行,舞动时做到“人紧龙也圆,龙飞人亦舞”“形变龙不停,龙走套路生”。舞得狂,舞得活,龙身圆,形态神。
动作间的衔接和递进十分紧凑,再加以热烈而奔放的锣鼓,只见龙在飞腾,人在翻舞,龙身迎风,呼呼有声,煞似蛟龙出海,令人屏息凝神,目不暇接,确有一种翻江倒海的磅礴气势。
奉化布龙以竹篾制成骨架,又用布料作龙面、龙肚,故名。奉化布龙在形制上有9节、12节、18节、24节、27节不等,一人持一节。龙身既有龙面布,也有龙肚布,外观优美。
12节以上的布龙制作得粗大结实,各节可以点燃红烛,夜间起舞时,五彩斑斓,犹如真龙凌空飞舞。但形体庞大,演出场所受限,唯有9节龙由于节数适中,形象矫健,舞动起来,显得灵活矫健,不择场地。在院子、厅堂随处可舞,深受群众欢迎。
舞龙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龙文化的艺术展现,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和民族的凝聚力。
我国的龙文化起源于上古农业社会的龙崇拜。龙在古人的原始信仰里是主水主雨之神。在传统观念里,舞龙可祈求“龙王爷”保佑当地风调雨顺。
舞龙最早是祈雨祭祀仪式的一部分。从上古到近代的很长历史时期,舞龙活动都含有对龙这个司雨大神的崇拜与信仰。
舞龙活动中的祈雨意味已经淡薄或消失,但在一些地方仍然保存着这种古老的观念,还存有送龙到江河的习俗。
在舞龙表演结束之后,对舞过的龙如何处置,各地有不同的习俗。有的地方把龙存放到庙中,下次舞龙之前举行仪式“请龙”。
有的把龙头保存起来,把龙身烧掉。有的把龙全部烧掉,称为“化龙”,再把灰烬倒入河流,让龙顺流回到东海。人们认为这样做,可使龙回到龙宫后,保佑这一带风调雨顺。
我国传统文化关于龙的观念是多重的,龙不仅是司雨、司水之神、华夏图腾,还是英勇、权威、尊贵的象征。在民间信仰里,舞龙除了能祈求风调雨顺,还能起到一般意义上的祈福辟邪的作用。在我国有些地方,人们甚至相信舞龙请灯可祈求生龙子添龙丁。
由于“灯”与“丁”谐音,我国很繁盛的灯俗里含有添丁求子的吉祥意义。而龙是权威、尊贵的神物,耍龙灯更含有祈求生龙子的意义。
在湖南、湖北一些地方,在龙灯舞到自家门前时,求子的妇女,就给耍龙灯的人交上钱物,请龙环绕自己的身体走几圈,有的还让一个小男孩骑上龙背,绕着厅堂转一圈,以求真龙送子。
安徽侈县流行中秋节小儿舞草龙,有孩子的人家都愿意让娃娃们出来舞一舞,没有孩子的人家找机会用新灯烛去换插在龙头上的灯烛,据说这样做便能得“龙子”。
浙江东阳、金华、贵州桐梓等地的龙灯会,流行“分子息”,即舞完龙灯会分灯或分糖果礼物;“挂红”,即村主或族长给龙头上披挂红绸被面;“抢红”,即谁家将此被面抢购到手,谁家就子孙兴旺;
“产龙蛋”,即舞龙者进屋后,将两个红鸡蛋送给主人,让主人放到被窝里;“放圆宝”,即将逗耍龙灯的“圆宝”在家中存放一年,来年灯会前奉还等习俗。
这些习俗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却反映了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对龙文化的传承,体现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心理的延续,以及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穿透力。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人们在舞龙和观赏舞龙的活动中,增强了对龙的传人的认同意识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龙以其生动、神奇、威武的艺术形象,刚毅、强悍的品行特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坚毅拼搏的精神写照和独特标志。从舞龙活动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沟通和统一的宝贵精神,成为我们今天必须珍惜和吸取的思想财富。
[旁注]
瑶族 我国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山区,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瑶族有自己的语言,通用汉文。瑶族人的长寿、美容与医术有极高造诣水准,少数山区的极少部分瑶民还擅长茅山巫术。
牌灯 我国民间文艺形式,它和龙灯、狮灯、故事台、八宝纸扎等多种民间文艺活动在兴坪流传已有上千年历史,由牌和杆组成。主要部位是一种扁长方形的纸糊灯笼,内部装有灯具,晚上光彩熠熠,处部则贴描图,花团锦簇,正面写上牌字,背面五彩缤纷。
唢呐 我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最晚在16世纪就在我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锥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所以也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
清末 我国近代史的开端。西方科学与文化被引入我国,让清政府发起一连串的改革与革命,如自强运动,促使我国文化的成长与革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清王朝正式结束。
蛟 我国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没有角,外形虽然像龙却不是龙。龙代表着吉祥兴旺,而蛟则代表着水灾或地震等灾祸。因为蛟总是危害人间,因此也指作恶的恶龙。还有说法认为,蛟是水族之王,可以统领鱼类。
中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就叫中秋节,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日。
[阅读链接]
在漳州城西南的郊外,有一座美丽的圆山,山下有一条滚滚东流的大江,江里住着9条美丽而又善良的金龙。小金龙常在江里游泳、玩耍。人们就把这条江叫做九龙江。
有一天,天气晴朗,那9条小金龙正在大江里戏水玩乐,突然间,狂风大作,黑云滚滚,巨浪滔天,不知从哪里窜来了一条恶龙,张牙舞爪地扑向小金龙,好像一口就要把它们全部吞下去的样子。最后,机灵的小金龙战胜了恶龙。在它们与恶龙战斗的地方,有两朵非常美丽的奇花,大家都不知道它的名字,因为它生长在水里,就把它叫做水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