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感是爱国主义的感性基础
爱国主义情感是人们对祖国这个社会共同体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激发力。它虽然是朴素的情绪化的主体感受,不具有系统的理论形式,但却是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最初的和基础性的心理发展阶段。
爱国情感的表现十分丰富,如对祖国那养育自己成长而又美不胜收的绿水青山、锦绣家园的衷心赞美和深深依恋之情;对祖国那富饶辽阔的国土、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各种举世闻名的辉煌成就的钦佩感和自豪感;对祖国各族人民和骨肉同胞的亲和感、归属感和尊崇感;对中华民族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所表现出的强大生存、发展能力及其对整
个人类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和价值的确信而产生的民族自信心;对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尊严、维护国家的国格和民族成员的人格的强烈要求而产生的民族自尊心;对祖国无限忠诚,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无比关心和充满责任,愿意为祖国的独立统一和繁荣昌盛,为各族人民的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而献身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献身感。当然,对那种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一切言行、人物和事件产生的否定、憎恶、仇恨、义愤的情感同样也是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们一般把爱国情感主要归结为骨肉之爱、乡土之情、民族自尊和爱国热诚。
爱国主义的情感绝不是一种抽象的理念,爱国者无不爱至亲骨肉,对骨肉爱之愈切,对祖国爱之弥坚。我国古代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的封建宗法制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与“家”的联系甚为紧密。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国”是“家” 的扩大。为了治理国家,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提出了一整套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仁”的基本含义就是所谓的“爱人”。要“爱人”,首先就是从自己的父母开始。故提出“孝”,进而移孝行忠,又提出了“忠”。于是忠孝之道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维护
宗法制统治的最核心的内容。我国古代的儒家之所以推崇《孝经》,是因为在他们看来, “孝”是百行之本,道德之源,万善之光, 立教之根。以孝教民、治政,则能使人民亲爱和睦,家庭和顺,国家太平。故说:“人之行,莫大于孝”,这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站在今天的思想高度, 如何来审视古人的这些思想呢?我们认为古代儒家将孝亲与忠君爱国联系起来,提倡宗法道德,目的是维护国家的专制统治,这是糟粕,应该加以批判。但提倡孝父、亲祖, 进而提倡忠君爱国,从文化传统的意义上说,还是有其进步性的,而且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美德。正是这一传统美德,熏陶、塑造成长了一辈辈民族英雄。中国古代的英雄爱国者,无一不是孝子忠臣。古代如此, 现代依然如此。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英雄,成为国家领袖后,虽日理万机,但始终念念不忘生身父母。回湖南视察工作期间他必去父母坟上亲手敬献松枝、白花,以寄托孝亲之情。陈毅同志在建国后曾借工作之便回到家乡,去看望几十年渴望见到的母亲。听说儿子回来,年迈的母亲一时高兴竟尿了裤子。陈毅来到母亲身旁得知后,二话没说便亲自动手为老母换洗衣裳。如此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位世界各国称颂的外交部长,举手
之间可以挥斥五洲风雷,但在自己的母亲面前永远是最温顺、最孝敬的儿子。由此可见,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必然是出身于民间的孝子。
马克思曾指出:现代家庭在萌芽时,就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其国家中广泛发展起来的对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在家庭的关系中, 一个人如果能够对上孝敬父母,对下友爱兄妹,能够克己奉公的话,长大以后自然能够在社会上尊重别人,进而能够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相反,一个在家庭中自命为“霸王”的人,将来在社会上也必然以“骄子”自居,更谈不上爱祖国、爱人民了。因此,青年一代要培养爱国感情首先从孝敬父母、友爱亲朋开始。血肉之爱是一个人爱国主义感情体系中的源头活水。
所有的人,对于祖国的认识都是从他脚下的土地,从他周围的乡亲们开始的。
祖国,在每个人心眼里,都离不开生他、养他的故乡的山山水水,以及家乡的父老乡亲。是啊!浪迹天涯的游子,最怕触动的是心底里的乡愁;匍匐在大地上的农民, 最眷恋的是家乡的黄土地。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难以割舍的乡土之情。
乡土之情,是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感情体验。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西伯
利亚的森林,密西西比河两岸的田畴,虽然美丽而富庶,但我们没有在那里生活过,未享受过它的温馨,也就提不到爱。因为在那里没有自己的父母双亲,没有自己的兄弟姊妹,没有儿时的记忆,没有令我们朝思暮想的心上人,那里的山光水色田园原野、民俗风情都与自己无缘。
乡土之爱,又是历史的产物。鸿荒初辟的上古时代,我们的先民过着原始群落漂泊迁徙的生活,哪里能采集到野果,猎取到野物,就在哪里呆上一段。因此,也就没有乡土的观念。自从人类步入农业社会以来,人们定居在土地上,仰仗着土地的恩赐,于是也就有了家,也就有了乡,并逐渐有了国。热爱家乡实际上是对于提供衣食之源的乡土价值的内心体验,是力图维护和发展这种价值的感情趋向。
中国人有着执著的乡土观念,原因是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结果。由于生产力低下,商品交换不发达,他们对于外面的社会感到陌生和恐惧,于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就成了人们生活的信条, 于是“故土难离”,对家乡的每一寸土地, 每一株小草,都倍感亲切。因此,从久远的上古以来,生活在祖国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就形成并深化着一种热爱故土家园、祖国山河大地的感情。古代的优秀诗人,无不
为家乡故园、祖国锦绣河山而自豪、而沤歌。到公元四五世纪时,甚至产生了专门歌咏祖国山水之美的山水诗和山水诗人,在中国的诗歌里留下了大量的歌咏家乡故土的抒情之作。如:“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张升);“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李白);“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舒卷江山图画”(杨炎正)。
古往今来,美丽的大好河山,触发了多少诗人的灵感,为它唱出一支支动人的歌。在这些歌里抒发了主人公的乡土之情,在他们的笔下,家乡或者明丽妩媚,或者苍莽浑阔,或者苍凉悲壮,或者另有一番闲适的田园之乐,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一种赤子情怀。这就是爱,充实而又厚重,它是和生命交结在一起的。正因如此,一旦异族的铁蹄踏碎平静的故乡生活,家园受到破坏,乡人受到杀害,烽火遍地,就会在心底里燃烧起一种复仇的火焰。如:“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岂学书生辈,窗前老一经?”(王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诗人们为山河的残破与人民的苦难焦虑和痛苦,他们渴望投身到杀敌的疆场中去,为恢复国家和平、自由、解救人民的苦难树立了
榜样。
如今,整个人类已进入了高度发展的文明时代。现代化的通信、交通手段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生产力的发展,相对降低了人对土地的依附性。从而乡土的概念再也不是“十里不同乡”那么狭隘了。而且随着人际交往的扩大,人口的流动也与日俱增, 但“乡土之情”作为一种文化的心理却得到了强化。譬如,目前全国各地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中,都在竞相挖掘自己的地方特产、地方风味小吃、地方风情、地方传统文艺等等,这种广泛深入的研究活动,其目的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来加以开发利用,实际上进一步深化了乡土之情。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告诉人们:每个民族成员在与本民族同时代人的横向联系和世世代代人的纵向联系中,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联系中,产生了很强的民族自我意识。这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心理的积淀。它表现为一个民族的思想传统、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语言文化、民风民俗等等,并且构成民族文化系统和民族文化特色。一旦与其他民族发生利益冲突和文化冲突时,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理。这种自尊、自重之心,是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利益的自觉维护,是对自己民族生存和发展能力
及光辉前景的确信,是形成一个民族创造力的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的精神基础,我们通常称这种意识为民族感情。它一方面要求民族成员以相应的道德行为来维护自己民族的尊严,不允许做出有损于这种尊严的行为,另一方面要求其他民族必须尊重这种尊严,绝不允许以任何方式侵犯或者亵渎这种尊严。
上述这种民族感情是天然合理的,不仅应该得到尊重,而且应该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为一种庄严的权力。当然,科学的民族意识、民族感情,在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充满自信力和自豪感的同时,还要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民族的长处和短处,并对自己民族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前途和命运抱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任何狭隘的、盲目的民族主义,或者狂妄自大地向外侵略、扩张,或者把自己封闭起来,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民族的根本利益。
爱国热诚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请看著名诗人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中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吧!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爱,是一种情感,自然也就有深浅、浓淡之别。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对祖国较粗浅的认识上,诸如“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上,那么,爱国感情也是肤浅的。认识得愈深,爱得才愈深。因此,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我们深厚的爱国感情,首当其冲的要让更多的人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祖国。对于“祖国”的理解不能仅仅停滞在个人的具体感知上,只有通过地理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的学习,才能将对于祖国的认识升华到理论的高度,也才能够将具体的爱的情感,诸如骨肉之爱、乡土之情、民族自尊、爱国热诚等, 上升成一种真正的信念。这就是我们将要讨论的爱国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