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第一瀑——黄果树瀑布

许多年以前,在黄果树瀑布的山坡上,住着一个种庄稼的老汉和他的妻子。老两口无儿无女,所以年纪都已经60多岁了,还一年到头地做活,从来没歇过一天气,但日子过得还是很清苦。

从他们的爷爷的爷爷那时起,就听说瀑布下边的深潭里都是金银珠宝,那绚丽的彩虹便是潭底的金银珠宝放射出来的光芒。

俯首下望深潭,可以看到数不清的珍珠在水中翻滚,闪烁出诱人的珠光。传说有谁能得到打开深潭的铜匙,谁就能尽量取用潭底的宝贝。

有一年,老夫妻种的100棵黄果树,虽然棵棵开花,却只有一棵树结了一个果子。一天,来了一个商人,说这是一个宝,愿出1000两银子买下这个黄果,并相约100天后再来摘取。

临行时,商人留下50两的银元宝作为定金,叮嘱他们不要把这件事对其他人讲,还交待要日夜轮班守候树下,不许人摸,不准鸟啄。

从此以后,老汉夫妻俩每天轮流着守在这棵黄果树下,就连在晚上,他们的眼睛也不敢闭一下。

在老汉的怀里,那锭沉甸甸的50两的大元宝,使他忘记了疲劳;当他一想起“一千两”这个难以想象的大数目时,总是取出那个元宝来抚摸一番。眼看着黄果越长越大,到第九十九天,黄果长得如同南瓜大小,又香又黄。

老夫妻俩由于连日的轮流守护,精疲力尽,再也支持不住了,于是,老两口提前一天把黄果摘下放到屋里藏了起来。

第二天,商人来了,得知黄果已被提前一天摘下,有些吃惊,但既成事实,生气也没用,于是拿了黄果和绳梯就往瀑布边跑,一会儿,商人跑到瀑布边,两手捧起黄果朝潭中央一丢,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上面轰隆隆流着的瀑布突然静止不流,下面的深潭也一下子干巴巴的,而金银珠宝却堆满了潭底。

商人放下那整整有100级的绳梯,不顾性命地顺着绳梯滑下去,他捡呀,装呀,直到再也拿不住了才往上爬。当他爬到第九十九级绳梯时,忽然天崩地裂一场巨响,瀑布奔腾飞泻,潭水涨满,贪心的商人被葬身潭底。

老汉见贪心的商人遭到惩罚,摇着头,叹了一口气,从怀里拿出那锭已被摸得发亮的银子,毫不犹豫地丢进深潭中,回头对妻子说:“这不是我们庄稼人应得的东西,留着它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从那以后老汉依然回去种庄稼,栽黄果。

瀑布脚下的深潭中依然堆满了金银珠宝,可是再也没有人能够找到能打开它的钥匙了。而又因为只有黄果才能打开大瀑布的宝库,所以后来人们就叫它黄果树瀑布了。

古时候的黄果树瀑布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当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历来被誉为华夏众瀑之首,并且被纳入“世界最壮观的瀑布”之列。

黄果树瀑布前的箱形峡谷,原来是一个落水溶洞,后来随着洞穴的发育,水流的侵蚀,致使洞顶坍落,而形成了瀑布。

它形成的时代,大约从2700万年前至1000万年的第三纪中新世开始,一直延续,经历了一个从地表到底下,再回到地表的循环演变过程。

黄果树瀑布早在明朝弘治年间的《贵州图经新志》中就有文字记载,之后在嘉靖年间的《贵州通志》、《贵州山泉志》和《贵州名胜志》等均有记载。

1637年,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历贵州时,对黄果树瀑布进行了即生动又科学的描述,他也是我国历史上对黄果树瀑布进行详尽记载的第一人,在文中,他写道:

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下瞰,不免神悚……

黄果树瀑布群位于贵州黔中丘原的镇宁、关岭布依族苗族境内,距贵阳约150余千米。它是由20多个风韵各异的大小瀑布组成,其中以黄果树大瀑布最为优美壮观,故统称为黄果树瀑布群。

黄果树瀑布群也在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地区——华南喀期特区的最中心部位。这里不仅在地表上广泛出露大量可溶性的碳酸盐岩,而且在地下即垂向上的分布也占很大比例,区域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黄果树瀑布群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南边,水热条件良好,形成了打帮河、清水河、濡陵河等诸多河流,它们向下流经北招“江再汇入珠江”。

这些河流对高原面的溶蚀侵蚀切割,加剧了高原地势的起伏,形成了各种各样绚丽多姿的喀斯特地貌。由于河流的袭夺或落水洞的坍塌等原因,形成了众多的瀑布景观。

由于黄果树瀑布群的各瀑布各具特色,造型十分优美,堪称世界上最典型、最壮观的喀斯特瀑布群,而且在其周围还发育着许多喀斯特溶洞,洞内发育各种喀斯特洞穴地貌,形成著名的贵州地下世界。

黄果树附近有很多的名胜古迹,以“千古之谜”的红岩碑最为著名,此外还有相传石三国遗迹的关索岭、孔明堂、跑马泉、御书楼等。

天然盆景区也就是天星景区较大的一片天生桥上的石林。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水盆和漫水坝以及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天然的山石、水石盆景。

弯弯曲曲的石板小道,穿行于石壁、石壕、石缝中,透迄于盆景边石之上。沿小道游览,抬头是景,低头是景,前后左右处处皆成景,仿佛到了天上的仙境,地下的迷宫。

银链坠潭瀑布和星峡飞瀑也分别处在水上石林的左右二侧。在黄果树瀑布群中,银链坠潭瀑布既不是以高取胜,也不是以大惊人,但却是最动人心弦的。

而从冒水潭跃出地面的白水河,似蛟龙般翻滚,一路冲树击石奋勇向前,却突然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消水洞,巨大的水流以万马归槽之势,争先恐后的坠入溶潭,永远的消失在地下。

瀑布上面成漏斗形,底部是槽状溶潭。在潭沿面上隆起的石包,像一张张向下的莲叶,交错搭连,河水在每一张叶面上均匀铺开,纵情漫流,像千万条大大小小的银链,向中心收缩,有时沉于地下,有时又冲向大川。

水的结尾处是一个叫珍珠泉的地方,白水河从这里潜入地下,平软的水波滑过整石,在岩石表面滚成一颗颗晶莹的珍珠。

在黄果树下游打邦河上,与黄果树瀑布相距40多千米。山势在此陡然升高,峭壁对出,直插云霄,地势强烈深切700余米,河水骤然跌落,形成总落差达120米的三级瀑布。关脚峡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水量最大的瀑布。

而红崖天书是在在距黄果树瀑布约7000米的红崖山的半山上,有一块巨大的浅红色绝壁,壁长100米,高达30多米,红崖山的石壁上有20多处深红色的形似古文的符号,似篆非篆,若隶非隶,非镌非刻,横不成列,竖不成行,大者如斗,小者如升,都透出一种古朴苍劲的韵味。在山峦的一片绿色中,格外耀眼夺目,好似镶嵌在碧绿地毯中的红宝石。这就是红崖天书。

自明代嘉靖年间起,许多文人雅士曾来此地吟诗作赋,对它进行研究。先后有拓本、摹本、缩刻本等问世,并被收入全国性的碑刻著录。

关于崖壁上符号的释义,众说纷纭,但都百思不得其解,一直是一个谜。但对红崖天书由来,有三种代表性的说法:一说是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时留下的遗迹,故又有名“诸葛碑”;二说是殷高宗伐鬼方时的纪功碑;三说是蜀汉时爨族首领济火协助诸葛亮南征有功,此碑就是用古爨族文字书写的济火“纪功碑”。

红崖天书壮观奇丽,扑朔迷离,期待着人们去探索、去解开这个迷。

黄果树瀑布能从后面观赏它。由于是喀斯特地形,黄果树瀑布后面山体,有一个天然溶洞贯通两岸,又有几个天然的豁口能看到瀑布。游人可以穿行瀑布后面的山洞,从这岸走到那岸。这是黄果树瀑布特有的奇观。

在黄果树瀑布40米至47米的高度上,有一个水帘洞,全长134米,有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和6个通道。

走进大瀑布本身就已经惊心动魄了,而要在大瀑布里面穿行,的确会感到有些害怕,但如果到了黄果树瀑布,而不进水帘洞,就不会真正领略到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和壮观。

溶洞曲曲弯弯,高低不平,洞内除个别地方外,高度完全可以直立行走,宽度也可以两人并行。洞穴有浸水滴下,所以脚下也是湿稀稀的,洞内凉爽,要是夏天,待在里面就不想走了。

特别有趣的是,由于洞穴靠近水面,溶洞有好几处豁口,与外面贯通了,就像开了天窗一般。站在豁口处,可以看到瀑布如水帘一样挂在眼前,可以最近距离地听到瀑布的隆隆声,走近两步,就可以伸手触摸到瀑布的水流,任凭水花泼在身上,隔着水帘,还可依稀看到左岸上的一片房屋。这里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时常有彩虹卧在空中,犹如锦上添花。

穿越水帘洞,还有一个绝妙奇景,从各个洞窗中观赏到犀牛潭上的彩虹,这里的彩虹不仅是七彩俱全的双道而且是动态的,只要晴天,从上午至下午,都能看到,并随着你的走动而变化和移动。

前人有写:“天空之虹以苍天作衬,犀牛潭之虹以雪白之瀑布衬之。”所以被人们叫做“雪映川霞”。

犀牛潭还有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个骑着犀牛的仙人从西往东去。长途跋涉后,犀牛非常累。在经过创村水潭的时候,仙人看到水潭碧绿,四面环树,瀑布飞落,风光旖旎,别是一番滋味。

心念着犀牛辛苦,仙人便让犀牛停下休息。犀牛缓缓沉下,其中3只脚分别落在两块不同的石块上,于是,3个犀牛脚印便深深地烙在石头上,3个脚印深浅不一,从20厘米到30厘米不等的深度。

黄果树瀑布的河水从断崖顶端凌空飞流而下,瀑布对岸高崖上的观瀑亭上有副对联,就是黄果树瀑布的真实写照,对联道: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

虹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

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因季节而有变化,冬天水小时,它妩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简直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周围经常处于纷飞的细雨之中。

黄果树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特别是艳阳高照之日,水雾蒙蒙,映出金色的光来,似真似幻,那街道似乎是金色大街,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是唯一一个可以从上、下、前后、左右观看的瀑布,大地理学家徐霞客对瀑布精典的描绘中,写道:

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

近百米宽,77米高的瀑布汹涌澎湃,飞流直击深潭,虽然离瀑布还有段距离,但飞溅的水珠和雾气有几十米高,扑面洒落在人的头上身上。

洞中也有五彩霓虹灯光,不时还有小的洞口,能窥到外面白色的水幕,洞顶有时水流如注,有时淋淋沥沥,洞里很凉爽,走在洞里是一种享受,还有几分惊奇、几分神秘。

黄果树瀑布是融瀑布、溶洞、石林、石峰、峡谷等自然景观与神秘莫测的文物古迹、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于一体。

[旁注]

华夏 我国的古称;古代汉族的自称。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古人是以服饰华彩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文明道德兴盛为“夏”。

苗族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苗族的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5000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关索岭 即因关索而得名,在滇东北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山脉叫做关索岭,属于乌蒙山系的南延部分,它将昆明市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与曲靖市的马龙县东西切开。

盆景 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花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盆景源于我国,盆景一般有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盆景是由景、盆、架三个要素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人们把盆景誉为“立体的画”和“无声的诗”。

蛟龙 蛟和龙是不同的生物,虽然都有强大的力量,却一正一邪,有本质不同。蛟龙若遇雷电暴雨,必将扶摇直上腾跃九霄,成为凌驾于真龙之上的神龙。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小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白水河 白水河是一条由玉龙雪山融化的冰川雪水汇成的河流,沿着山谷层叠跌跃而下,水清澈墨绿,因河床由沉积的石灰石碎块组成,呈灰白色,清泉流过,远看就象一条白色的河,因此而得名。据说白水河的水来自玉龙之口,带有灵性,还是一处爱情圣地。

碑刻 在词义上可以理解为,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图画。一般理解为用书法体刻在碑石上的书法。也泛指刻石文字或图案。将书写好的墨迹复写于平整的石板或、石壁或木板上,然后镌刻而成。

诸葛亮 字孔明、号卧龙,也叫做伏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书法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鬼方 是夏商时居于我国东北北方的少数民族,在周时从西北方进攻过华夏。虽然鬼方进行过迁逃,但是这个民族前后给中国多次重大打击。春秋时,称这部分人作赤狄。其后,又以丁零的名字出现在史籍中。

对联 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

[阅读链接]

黄果树瀑布还有一个传说,这里住着一对布依族老夫妇,日子过得虽然不饥不寒,两个老人都十分想生个一男半女。

老者年轻的时候,在外头听人说,女人有了喜最爱吃酸东西。他特意挖了一棵黄果树苗栽在房子背后。这么多年过去了,黄果树也已经长得高过了草房,却是年年只开花,不结果。

这年初秋,一天夜里,老奶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朦胧中,老奶奶仿佛看见南边天上的那颗星星向自己家飘来。一道白光从小竹窗飞进草屋,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神仙,站在老奶奶的竹床前,脸上笑眯眯的。

“你家房背后的黄果树,最高的那一枝今年结了一个黄果。这个黄果还要养足100天,你们去摘下来,你吃了后,明年就会有个聪明的儿郎了。”白胡子神仙说完就不见了。

老奶奶兴奋得摇醒老者,把梦见的事情告诉他。

两个老人去看,果然,黄果树的高枝上,密叶中一个拳头大的果子露出一小半,青皮在转黄了。

从此,每天晚上就通宵坐在黄果树下看守着;老奶白天则一边做饭,一边看守。老者守了99夜,夜夜连眼都不敢眨一下。守到最后一夜,等天一明就可以上树去摘下黄果来给老奶吃了。

天近拂晓,突然刮来一阵冷风。随风飞来一只鹞子,朝黄果树顶扑来。

老者心中升起一个大疑团:天不亮,这鹞子飞出来做哪样?他抓了一块石头跳起来,顺势朝鹞子掷去。鹞子盘旋着飞过树梢,飞过竹林,飞到白水河上,眼看就要飞到对岸的陡崖去了。老者从皮囊里掏出最后一块石头,狠狠地朝可恶的鹞子甩去。不偏不倚,那砣石头正击中鹞子的肚腹。它的双爪一松,黄果直直地向白水河心落下来。

“轰隆”一声,石破天惊,黄果把白水河砸断了,下半截河落陷下去几十丈。黄果树瀑布就是这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