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诗立体画——古代盆景

我国的盆景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在我国唐代就已经有非常成型的盆景了。盆景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人们誉之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艺术、有生命的雕塑品。我国盆景艺术,随着我国文明历史的长期发展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域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盆景流派较多,就传统的五大流派而言又分为南、北两大派,南派以广州为代表的岭南派,北派包括长江流域的川派、扬派、苏派、海派等。其中后三派统称江南派。

古代盆景艺术的古老起源

盆景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盆景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我国盆景的起源很早,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称,是盆景艺术的创始国。

古时候,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逐渐集居于城市之中,但是,却仍然留恋、酷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于是创造出了盆景这一绝妙的艺术。

我国新石器时期出现的草本盆栽,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盆栽,可以看做是盆景的起源形式。

距今7000多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一件盆栽五叶纹夹砂灰陶块,陶片在一方形框上阴刻有一方形陶盆,上栽五片叶的植物,一叶居中,直立向上,另外四叶分于两侧,互相对称。

这件刻画在陶片上的盆栽植物图案,即展示了人类盆栽植物悠久的历史。

另外还发现一件盆栽三叶纹残陶片,在残存的长方形框上,两面阴刻对称的三叶纹和连珠纹图案。

河姆渡遗址地处四明山北麓的河谷平原,7000年前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宜于植物栽培生长,除了人工栽培水稻外,还栽培葫芦和薏仁。经鉴定,河姆渡遗址中的人工花木有珠兰、夜合花、旱莲木等20余个种属。

遗址第四文化层中还有九里香、荷花、杜鹃、石韦、海金沙等30余个种属,有的可能是河姆渡先民作为观赏植物栽培的。

盆钵是盆栽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河姆渡遗址的陶器有1700多件,其中方形陶盆,四足,形状如同现代花盆。还有镂有两个小孔的圆形陶盆,当用于盆栽。

五叶纹陶块上的植物,从形态上推测与万年青最相似。万年青在我国传统中,象征吉祥如意,宜盆栽,在我国民间农村建房中,有的地方一直保留着在建筑物上刻凿装饰万年青图案和赠送盆栽万年青的习俗。

三叶纹陶块上的植物,可能是兰花,即虾脊兰。余姚素有栽兰传统,盛产兰科植物70多个品种。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已在绍兴的渚山种兰,余姚当时也属越国。

关于勾践在渚山种兰,历史上多有记载,除《宝庆续会稽志》以外,如明万历年间的《绍兴府志》记载:

兰渚山,有草焉,长叶白花,花有国馨,其名曰兰,勾践所树。

明人南逢吉注王十朋《会稽风俗赋》也说:“兰亭,即兰渚也。”《越绝书》说:“勾践种兰渚山。”明代徐渭也在《兰谷歌》中提到“勾践种兰必择地,只今兰渚乃其处”。

《绍兴地志述略》记载:“兰渚山,在城南二十七里,勾践树兰于此。”由于勾践种兰渚山,后人把渚山命名为兰渚山,把兰渚山下的集市命为花街,并把兰渚山下的驿亭命名为兰亭。

这些都说明,早在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将植物栽入器皿供作观赏。而我国盆栽起源于河姆渡当是无疑的。

到了3000年前的殷周时期,我国已有为适应生活需要而营造的“囿”、“苑”,发展形成“自然山水园”;产生“画”,发展形成“自然山水画”;产生“盆栽”,发展形成“盆景”。三者随着人类的社会活动、经济发展、文化提高而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提高。

另外,在夏商时代,我国已有了石玩和玉雕。盆栽、古玩的出现,为我国盆景的产生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在远古时代,由于山石在当时生存中的重要,先民们由此产生了对山石的崇拜。《史记》一书中有“轩辕赏玉”的情景,还记叙把黑玉制成“玄圭”送给禹,禹规定各地贡品有“怪石”一项。

另外,商代用灵璧石供宫廷之乐。周朝周公用几架将一块玉雕竖起,陈设在神台上。春秋有宋人得燕石以为大宝的故事。战国有青州产“怪石”的记载。秦汉之际,有李斯以奇木配石创作盆景的传说。

秦汉时期,我国园林形式出现了“苑”、“别墅”、“王室灵台”,展现出园林之美。

汉武帝在上林苑的太液池中,建有蓬莱、方丈和瀛洲三仙山。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达3000余种,广采奇石,点缀假山真水。

《史记·留候世家》记述汉朝张良把谷城山下的黄石,当宝物供奉起来,应是历史上较早的一件独立供石。

《三辅黄图》所记,汉帝刘彻于上林苑宫苑中,大量搜集栽种各地嘉木名花,堪称我国古代最大规模的植物引种试验。汉代未央宫中有温室殿,殿内冬季可陈列花木,温室植物为了便于管理和搬动,可能有盆栽的形式。

西汉时养花种树盛行,富商袁广汉、东汉大将军梁翼,均先后在洛阳建自然山水私园,将奇树、芳藤、名花、异草配植其间。

在古代先民们对植物的原始崇拜,奠定了我国人民爱好花木风习的基础。松、柏、栗是代表夏、殷、周三个朝代的神木,具有浓郁和不寻常的神圣寓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用以比喻人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显出坚贞的性格和高尚的节操。

这种传统植根于民族的沃土,长期并持久延续发展,形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为把那里的石榴引种到中原来,就采用了盆栽的办法。

古代园林、石玩和对植物的栽培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为我国盆景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当人们在把大自然山水浓缩到园林中的同时,也就启发了他把大自然风景进一步浓缩到一件容器中。这是盆景形成的一个前奏。

史书记载:

东汉费长房能集各地山川、鸟兽、人物、亭台楼阁、帆船舟车、树木河流于一缶,世人誉为缩地之方。

这就是所谓的“缶景”。

从史书的描述可以清楚地看出,缶景已不再是原始的盆栽形式了,它已经成了盆栽基础上脱胎而出的艺术盆栽,即真正的盆景艺术了。这是盆景发展史上的一次关键性的突破,是我国艺术盆栽的最早的记载。因此可以说艺术盆栽起始于汉代。

河北望都东汉墓墓壁画中,发现绘有一个陶质卷沿的圆盆,盆内栽有六枝红花,置于方形几架之上,植物、盆盎、几架三位一体的盆栽形象,特别是几架的使用,说明早在东汉就已把盆栽作为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

汉代山形陶砚非常类似于上述文字记载中的缶景,此山形陶砚内有山川十二峰、重云叠嶂、湖光山色,与缶景景观内容描写如出一辙,已略具山水盆景之大观了。

据记载,晋代陶渊明时,栽培菊花和芍药已经盛行,盆栽或即开始于此时。六朝《南齐书》曾经载有:“会嵇剡县刻石山,相传为名。”这可以算是盆景假山的滥觞。

陶渊明主张回归大自然,始终是盆景创作和欣赏的思想沃土,尽管太极图中的“S”主宰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但盆景中“爱此凌霄干”与并存的“蛇子蛇孙鳞蜿蜿”或“错彩镂金”与共处的“出水芙蓉”却始终离不开自然造型,离不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从公元前5000年一直到隋唐以前这个漫长的时期内,我国盆景的主流始终是崇尚自然、强调生活、反映生活,以自然型盆景占据统治地位,与我国自然式山水园林如出一辙,一脉相承。

有关这一点,从新石器时期河姆渡草本盆栽、汉代自然式缶景、东晋木本盆栽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先秦老庄崇尚大自然、天人合一,东晋隋唐以前的盆景真可谓自然之风一统天下。

420年至589年,我国南北朝时山水画兴起,当时著名的画家宗炳遍画平生经历过的山水,张于一室,以供卧游,并写下《画山水序》,序中说:

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回。

这种对“咫尺千里”和“小中见大”的体会,既能促使他的把山水树石缩在素绢上成为山水画,也可启发他缩入盆盎成为盆景,可足不出户,高枕卧游。

在山东临胞海浮山前山拗发现北齐古墓,墓主为北齐天保年间的魏威烈将军史崔芬。墓四壁有彩色壁画,其中16幅画面上都有奇峰怪石。

其中有一壁画,描绘主人欣赏盆景的场面,在一浅盆内,伫立着玲珑秀雅的山石,主人正在品赏盆景,神态如痴如醉,栩栩如生。

另外,山东青州的一座571年的画像石刻墓,有九方画像石刻,其中有一方为“贸易商谈地互赠礼品”的场面。

该图高1.36米,宽0.98米,右上角残缺。画面上方为展翅高飞的吉祥鸟;左方的主人端坐于束腰基座上,右脚放于左膝上,左手持茶杯,不卑不亢地注视着对面的客人。

客人头发蜷曲,深目钩鼻,身穿挂满玉璧的长衫,双腿半蹲,双手托一银质器皿,送到主人面前。从面部形象到所穿服饰,确定此人为6世纪古罗马商人。

在罗马商人的身旁,站立着一个主人的随从,此人双手托一浅盆,盆中放置一块青州怪石。该青州怪石山峰兀起,群峰耸立,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玲珑奇秀,真具有瘦、漏、皱、透的特色。

北齐两座古墓中发现的彩色壁画和画像刻石,都对青州怪石作了生动的摹写。我国最古老的赏石史料尽管有很多神话传说或历史资料,对赏石做过描述,但仅限于文字记述,而北齐古墓彩色壁画和画像刻石的发现,使人们直观地去审视北齐时代怪石的神采,形神兼备,一目了然。

这一发现,把我国山水盆景艺术的形成时间最少向前推了一个半世纪。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它雄辩地证明山水盆景艺术起源于我国,赏石文化的源头也在我国。

[旁注]

灵璧石 灵璧石居我国四大奇石之首,鬼斧神工,浑然天成,集皱、瘦、漏、透于一体,以色、形、质、纹等储美而扬名,享有“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之美称。其石质坚贞,其姿千种,其形万状,或沉倚伟岸气势雄浑,或各显神态风姿绰约,或晶莹温润风采迷人,或玲珑幽邃妙趣无穷,为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所珍藏。

张良 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与韩信、萧何并列为“汉初三杰”。他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被封为留侯。他精通黄老之道,深知“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的道理,不留恋权位,避免了韩信、彭越等“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下场。

费长房 费长房,汝南人。曾为市掾。传说从壶公入山学仙,未成辞归。能医重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一日之间,人见其在千里之外者数处,因称其有缩地术。后因失其符,为众鬼所杀。

老庄 老子与庄子的简称,后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代名词,即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道家是我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道家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张骞(约公元前164~公元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我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阅读链接]

盆景是呈现于盆器中的风景或园林花木景观的艺术缩制品。多以树木、花草、山石、水、土等为素材,经匠心布局、造型处理和精心养护,能在咫尺空间集中体现山川神貌和园林艺术之美,成为富有诗情画意的案头清供和园林装饰,常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盆景的主要材料本身即是自然物,具有天然神韵。其中植物还具有生命特征,能够随着时间推移和季节更替,呈现出不同景色。盆景是一种活艺术品,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