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让着你

(一)

有一天,男孩眼睛下边青了一块,母亲很担心,听他说是学校一个叫勇的蛮不讲理的同学打的,就对他说:“你要和他交朋友,拿这块巧克力去给他,和他握手。”两天以后,男孩另一只眼睛下边又青了一块,母亲问他: “这又是怎么回事?”

“勇还想要巧克力”,男孩回答说。

忍让和友善虽然在大多数人那里、大多数的情况下能够得到相同的回报,可仍然不是全部。

这种情形我们都不愿意看到、乃至不愿意承认。但是我们免不了会遇到这种伤心事儿,从小时候到长大成人,从小事到大事。

忍让、宽容都是不容置疑的好德行。它们体现了人性的美好,可遗憾的是,人性还有怠惰的一面,你的宽谅有时候竟会被认为是软弱可欺。所以俗

语有“蹬鼻子上脸”一说。

(二)

有一项关于吸烟的调查,虽然大家都知道被动吸烟有害健康,但 38.2% 的人碰到有人在自己对面喷云吐雾时会“忍着”,尽管他们咬牙切齿地说“很反感”,尽管他们生活的城市早就颁布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

吸烟者并没有因为他们“忍着”就歉疚、就不好意思、就想到自己也该忍忍。

另一项社会调查说,尽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行有年,但 80%的消费者在碰到不如意的消费和服务的时候会自己咽下这口气。

忍让的美德就是这么普及,忍让的教育就是这么深入人心。

以至于我们都忘了问问忍让的对象。如果对方是讲道德、明事理的,我们当然可以忍、应该让,如果不是呢?

别忘了,连曹操都颁过《礼让令》,说什么“里谚曰:‘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斯合经之要矣。”让一寸,得一尺,不错,那也得看对谁。对曹操吗?免谈。“宁可我负天下人莫使天下人负我。”这样的人,对他忍让,他只可能得寸进尺,欺你更甚。

(三)

孔夫子有一次被礼崩乐坏的情形激怒了,他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谁都有忍无可忍的时候,就算他是圣人,就算他“温良恭俭让”,就算他天天讲仁心恕道。他的容忍还是有底线。

有一些人恪守自己生活的原则,你不侵犯到他的原则,他总是无可无不可,万事都能忍,一旦原则受到挑战,他绝对会冲冠一怒、奋起捍卫,对这样的人我们通常心怀畏惧。我用“畏惧”这个词非常不准确,我只是想形容大家都尽可能地不去招惹他们,不入侵他们的底线。也许,我们应该说这是对他们心怀“敬意”,人们可能根本不认同他们的原则,但他们捍卫原则的勇气和信心令人尊重。

没有底线的宽容和没头没脑的一味退缩,一般被人们称作——“窝囊”。因为没有尊严和任人践踏,“窝囊”的后面还常常加上了“废”字。

(四)

最初学写“忍”字的时候,老师教我们怎么记住它:“心字头上一把刀”。心上放刀,想来感觉总不会太好。稍有不对,不但伤人,还会伤了自己。

我们经常在各种报刊的法制版上读到一些触目惊心的故事。情节惊人地相似,故事的主人公多是一些命运多舛的小人物,历经磨难、忍辱含垢,在一次又一次地被侮辱和被损害之后,终于铤而走险,为了进行报复不惜以身试法。作者常常在故事的结尾处大发感慨:“谋某从被害到害人⋯⋯”

关于“忍”字的解释,古人有一种说法是“谓矫其性”。不管“忍”是多么朴素、多么美好的品质,它依然是人的一种自制,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对

人的天性的压抑。人固然不能肆意妄为,可长期的抑制也不是好事儿。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忍让,一旦能量集中释放,有时竟至激出变态可怕的行为。倒不如平日适度宣泄,偶然间冲冠一怒,更健康,也更正常。

(五) 忍让还会有另一种意想不到的后果。

从前有两兄弟,哥哥是国君,母亲偏心弟弟,替弟弟要很大的封地,弟

弟在妈妈的纵容下干了好多挑战国君权威的事儿。大臣们不断地劝说哥哥尽早采取措施,哥哥只是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一直等到弟弟举兵谋反了, 才痛痛快快地平定了叛乱,把弟弟赶出了国门。这个故事被称为《郑伯克段于鄢》,因为叙事生动描摹如画成为我们学习古文的范本。

史家一点都不称赏哥哥的宽容大度。他们说哥哥其实很阴险,早有杀弟之心,所以不及时进行教育和挽救,纵弟为恶,然后好除恶务尽。

姑息养奸。因为宽纵和忍让,有时候会使本来没那么坏的事越变越糟。

(六)

我们应该不断加深自己的修养,让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学会忍让。不过, 在忍让的时候,我们也不妨让对方知道:“我这是让着你”。

不应提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狠叨叨的为人态度,可如果对方总是对你挥舞拳头,你也该摆出相同的姿势。“忍让”和“畏怯”,总该有一点差别的,是吧?先礼后兵,警告过了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曲不在你。